亚马逊定位广告设置技巧(亚马逊站内推广方式)

随着近几年亚马逊在广告中的投资和发展不断壮大,卖家们也逐渐清楚广告在未来运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21年,亚马逊的搜索广告业务预计将增长到145.3亿美元,其美国搜索广告支出份额从2019年的13.3%提高到19.0%,据分析2022年底将超过20%。亚马逊89%的广告业务来自电商渠道广告,其中包括搜索广告和亚马逊购物平台的展示广告。今年,亚马逊将控制近240亿美元电商渠道广告市场的76.2%。

亚马逊有如此惊人的高额广告收入,离不开每个卖家的支持,但许多卖家投入了高额广告费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小白卖家,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想要让广告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从以下方面调整。
01
建立产品的词库

一般词库可用简单地理解为产品的详细介绍颜色、尺寸、属性、用户群体、场景等等多方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可用对 listing 的标题、search terms 进行优化,更重要的是可用否定掉非产品属性的词,这样能够保证前期广告账户的精准的匹配
有人会说前期就应该让产品自然匹配无论相关与否其实并不重要,为的只是能够引来更多的曝光,但是如果客户搜索的白色的 T 恤,而你的产品是灰色,这样的购买可能性大么?
所以在我看来广告的第一步在于建立词库,明白那些词该要,那些词不该要,我们只选择适合我们的,并且是在某一阶段适合我们的词,那就够了。而对于我们不熟悉的品类来说,这一步就可能是可以省略,需要去测词。

02
把控质量度

扣费的原理是按照:你的扣费=下一名的出价*(下一名的质量得分/你的质量得分)+0.01。
基于亚马逊广告不像谷歌、百度、淘宝有具体的关键词的质量得分指标;而是隐形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广告建立的整个流程中尽量完美地把控质量度这个指标。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 广告账户结构
A. 完善广告结构
一个好的广告账户是有一定的结构的,广告账户的结构可以按照两种方法进行分类:第一根据产品分类,建议一个产品单独一个广告组;
第二关键词的属性,关键词的不同属性分类,按照人群分类、使用场景分类、近义词分类,根据用户的搜索需求进行活动组的细分;
也有部分人会针对不同的匹配进行分类,这个其实看个人需求 。
B. 关键词尽可能多,但是前提是精准
关键词尽可能覆盖各类词,从核心到精准到长尾,同时涵盖不同的搜索的意图,尽可能多去寻找长尾词,花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回报,但是前提一定是精准,只有精准的词才能带来转化。
C. 后台关键词优化与listing同步进行
根据成交较多的关键词去优化 listing,重点优化标题和 search terms.优化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一般重点优化的关键词放在标题中,同时在五行中相关关键词用逗号隔开即可。另外在优化 listing 的时候,需要好好地优化主图,确保主图能够吸引买家

2. 集中优化
广告的集中优化一般是按照指标进行优化,比如说 CTR 低于 1%的词我可能不考虑,那么应在广告的筛选工具里面进行选择出来,综合展现量、转化率进行暂停或其他操作,另外也有时候会对展现量进行集中优化,还有 ACOS 等等其他的要素。主要的指标点击率、展现量、 acos、单次点击以及转化率
3. 重点优化
A. 单独监控,建立产品核心词广告活动,对广告组进行单独管理
B. 提高出价采用较高的出价+核心词广泛/短语+否定设置,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关键词的质量度得到提升,这个时候可以慢慢下调出价 。
C. BID+ 使用 BID+将核心的关键词冲刺到首页甚至首行
D. B+C 的操作需要熟练之后才可执行,毕竟司机有时候都会这样翻车。
4. 合理地使用否词
精准的流量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我所需要的和我所不需要的。那么在广告组中需要时刻记得那些是你不需要的,这样广告组才会越来越好。
03
ACOS 的概念

如果产品的初期 ACOS 过高或极高,那么这个时候其实不用太关注,毕竟前期测词需要成本,另外当与竞争对手竞争到白热化的时候 ACOS 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大家为的更多的流量,更多的成交机会。
正常来说,广告的投入占整体销售额的 5%~10%属于较正常的,低于 5%则广告策略太过于保守,而高于 10%则产品的利润会较低。

想获得持续且稳定的流量与销量,产品推广时的广告成本是必不可少的。广告其实就是数据,要看后面的数据调整。多多研究,多多观察大卖品牌。
根据自己对于产品的目的,选择该什么时候开广告,这样才能让广告费用花在核心上,不用担心浪费钱却又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广告数据只是一种仪表盘,是一种数据的反馈。有时候广告的转化不好,本质上和listing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listing的五大描述,review的星级和数量、还有价格以及有没有做A+和视频。除此之外,一名合格的运营,他的ACOS也是需要低于20%的。
另外,旺季来临,在会员日的前3-5天,不建议把CPC的单价出得很高。因为在此时大部门买家只是在类比同类商品,此时不仅会消耗你大量的广告费,更不会给卖家带来比较好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