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网站设计分析(阿里logo设计平台推荐)
前几天,Alibaba Design阿里巴巴设计官方设计团队,提出了这样一个议题:
如何打造用户喜欢逛的内容设计?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如何通过内容的组织,探索出与用户更好的沟通方式,是设计师一直想要探寻的答案。
我们就借用手机淘宝的内容化设计,来好好探索一下这个问题吧。
#01
打造高效轻便的内容框架
作为设计,我们在同步考量内部的开发设计环境之余,也要综合考虑用户在其他平台所形成的消费习惯。

比如在手机淘宝,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常见的内容场景:
- 以浏览图片视频为主的富媒体消费场景,比如逛逛;
- 以社交关系为主的消费场景,比如淘友圈;
- 以评价、问大家这种以文字消费为主的阅读场景。
这三种场景的都对应了用户的必然需求,因此从动因到页面设计都遵循了不同的用户习惯,直到触达沉浸流。

同时,细分用户不同的产品需求,淘宝团队整合分析出了5个核心体验框架:分别为双列流、大卡流、沉浸流、动态流以及文本流。

双列流:需做到突显有效内容、规范容器尺寸以及提升图像消费性。
大卡流:在搭建高效弹性框架的同时佐以图像的多维发现能力。
沉浸流:在电商定制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最大化全局适配。
动态流:以采用铺陈式框架保证完整消费的同时进行多元内容兼容。
文本流:采用信息对比调优和结构层级简化来帮助阅读。
#02
设定具备品牌特征的内容调性
不同流的UI框架做好了,根本性的设计还是在于内容。作为设计者,如何将内容设计成用户喜欢逛的呢?这里就要结合品牌的特征,制定内容调性。

这样的品牌调性淘宝设计团队从3大来源进行切入:
- 有淘宝基因的内容:淘宝阵地里生长出来的内容品牌个性是“真实、好玩、可亲近”的。
- 有用户喜欢的内容:合适目标用户“贴近生活、干货有料”特性的内容。
- 有调性人设:既符合品牌主张又在创作动力上契合业务方向。
他们对年轻化群体的创作者及用户们进行理念设定:“捕捉生活中有趣闪光的风格瞬间”,并设计了“虹彩光感”,包括滤镜、动效、排版、花字、措辞以及音乐。


同时,考虑到整体多样性和不同年龄、类型的创作者,淘宝团队把内容创作者进行了分类。
头部的创作者和内容来深入合作品牌主调性,七成中腰部及基础层创作者和内容在基础风格上吻合主流明快、简洁、质感的方向。

#03
探索好玩好传播的内容创意玩法
除了内容要美丽漂亮,最重要的是要让内容创作者有更高的粘性,这是平台内容创作活力的源泉。要保持创作者的传播性和互动性。
这样的内容玩法通常都具备3个特点:
- 可玩性,让用户觉得生动有趣有梗,从而愿意参与;
- 玩法具备感染力,可以是契合热门的话题、流行的元素,也可以是能走心、引起共鸣
- 用户的互动参与成本少,且快速可被复制。

基于这三个重要特性,淘宝团队结合了用户的参与调查,同时按照能够投入的技术能力制定了淘宝逛一逛的玩法类型。

以第一个主题脚本作为参考,其实就像是拍一段小短片,让用户去考虑主题和剧情,同时还有美术、画面等等,这是一个对用户创作助力的过程。

#04
中心化内容阵地的构建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会有逛的这种行为,典型的场景为逛街购物。逛是人们在时间富余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目的不是很明确的行为。
用户逛的行为发生的门槛并不高,但是关键问题在于提高用户逛的时长。体现在设计上就是网站的排版形式。
人们在逛的过程中注意力并不够集中,所以在产品设计上表现形式需要更形象,浏览方式要更加便捷,逛的过程更加顺畅,信息的传递要更快捷。
构建中心化内容阵地,是一个长久持续化的过程。运营设计师在做设计时,很容易陷入画面的细节刻画,就像画画的时候很容易跟一个细节较真。
不妨把画面推远,从整体的角度去构思内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