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学历没有钱怎么创业(创业是少数人的通关游戏)
这是端银的第1篇轻创业笔记
01
没人天生就有经商头脑
大部分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2014年,大学二年级,我第一次开启轻创业。
当时,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是靠做家教赚点零花钱,但我觉得做家教跟打短工没啥区别。
我要做一名创业者,我开始做的第一个项目是卖班服。
卖班服赚的是差价,我后来总结这实际上就是赚信息差。
要卖班服?我就开始思考这衣服卖给谁?我要从哪里进货?成本价是多少?售价多少?我能赚多少?
在我们院校大一新生是必须要定制班服的,我想到应该找负责定制班服关键人——班级生活委员。
全校大一有那么多个班级,我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生活委员呢?
说来也巧,我舍友刚好是学生会生活部的。在大餐的诱惑下,我拿到了一份各个学院班级的生活委员名单。
我拿到名单就开始挨个打电话沟通,就这样我解决了把班服卖给谁的问题。
接下来,我又开始思考从哪里拿货,我第一批产品先找的是淘宝,结果发现淘宝水太深,很多都不是厂家直销的。
于是,我灵机一动,直接上网搜索找到源头厂家,通过QQ联系厂家,从衣服设计、打款到物流全部搞定。
就这样,我单靠这一个项目就把大学2万多的学费贷款都还了,还留点闲钱做生活费。
要论智商,我比不上身边大部分同学,唯一的长处是:
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我得想办法去搞定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强烈的赚钱欲望促使我动脑筋去做一些看似有挑战的事情,这是唤醒一个人生意头脑的根源。
轻创业有时候就像玩通关游戏,当你能够从困难重重的环境里赚到钱,就会有一种肾腺素飙升的感觉,让人异常兴奋和富有成就感。
02
赚小钱与大钱
差的不只是格局
大学兼职轻创业虽然能赚点小钱,但是我知道这个钱赚不长久,毕业后就挣不到了。
于是,在大三上半学期我就果断放弃轻创业项目,开始思考我毕业后到底能干点啥?
那时我也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
因为平时喜欢看公众号,头脑一热我就去研究新媒体写作,结果花了一年时间写了24万字。
到大四时,之前存款已经全部花光,但我没时间去恐慌。
我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从三线小城市来到深圳求职。从实习生开始做起,一切有机会学习的地方我都去尝试。
做了7个月的实习生后,我零零碎碎也掌握一些技能,比如如何做出一个专栏微课。
2017年是知识付费元年,10月份我开发了一门《零基础学朋友圈营销》课程做求职敲门砖。
那段时间,我躲在青旅宿舍里半个多月,白天开发内容做课件,晚上一台手机直播讲课。
从课程开发到售卖仅经历了18天就卖了20万,我的月收入一下子从1000翻到20万,曾经的穷小子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第二次轻创业的经历告诉我,互联网时代有无限的可能。
这是一个可以让你把一款虚拟的产品售卖给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用户,而且不需要任何的边际成本的时代。
同时,我也总结出:互联网赚钱逻辑=暴利产品×流量×转化率。
只要你有一款好产品,又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推广渠道,再稍微懂点文案转化技巧,你将有机会迅速赚到你人生的第一桶金。
最最重要的是,你要敢于为了更加远大的理想而牺牲眼下蝇头小利。
我想这才是一个人最有格局和魅力的地方。
03
创业不是玩个人英雄主义
聪明人都在抱团熬到通关
第二次轻创业让我尝到了甜头,我深知互联网一定是我们90后新生代的聚宝盆。
如果你要想持续地在互联网行业掘金,就必须要学会打造个人影响力,塑造有价值的个人IP(个人品牌),未来它将比房价更值钱。
当时,我就只有一个念想,只要能够提升个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事儿我都愿意去做。
继开发了第一门课程后,我又持续开发了第二套、第三套微课,做到全网累计20万+人学习过我的课程,在朋友圈营销领域确立全国Top3的地位。
紧接着,我又被挖进全国前三的营销咨询公司做课程策划,我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协助了十八位传统行业导师开发微课,课程销售业绩累计过千万。
2018年8月份,我决定裸辞联合创始人,开启第三次轻创业。
第三次轻创业并没有像前两次那么好运气,反倒处处碰壁,频频吃闭门羹。
想开特训营找不到帮手,想去做线下内训没有引荐门路,想去找企业合作,人家觉得我太嫩了……
直到年底,我才推出了新的课程和付费社群,勉强度过艰难重重的2018年。
第三次轻创业不死不活坚持了半年多后,我才懂得:
创业不是玩个人英雄主义,真正的聪明人都在抱团熬到通关
当然,创业也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像马云一样的创业人,其实做马云身边的十八罗汉也不错啊。
04
做时间的朋友
经验沉淀就是最好的老师
2019年,知识付费市场已经进入了后半场,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去做业务拓展延伸。
直到6月份,因为好朋友KK的引荐,我们又开启了第四次的轻创业——玩赚社交电商。
不过这一次的轻创业主角不是我,而是我们团队的1000多位小伙伴,我们一起深度操盘小米社交电商有品有鱼。
从卖虚拟产品到卖实体产品,我们整整筹备了1个月。幸运的是,在首秀阶段我们就做到百万业绩,直达第一名。
从参与这个项目开始,我就一直呆在市场一线,带领我们的团队一起南征北战,从广州、深圳、到上海、宁波、北京和内蒙古等地。
这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轻创业真的可以改变很多普通人的轨迹。
我们团队里的@梅子原来是在家带娃的宝妈,在参与这个项目之前,她的微信好友只有几十人。
用上我们教的方法,她成功涨粉到300多人,并靠这个项目单月实现过千的营收。
前段时间,我们还邀请她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轻创业经验,你可以看下图感受一下。
8月14号,经济日报数据显示,我国社交电商消费人数已超过5亿人,从业人员规模超过4000万人。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套可复制的方法帮助到更多的普通人也能像梅子一样在家也能实现收入增长。
第四次的轻创业经验告诉我,未来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创业者,未来只有合伙人关系,没有雇佣关系。
同时,我也掌握一条提升业绩的不二秘诀:全国各地勤跑市场,为事业合伙人赋能。
我也深刻体会到线上只能建立人际弱关系,只有人真正走到线下去才能建立强关系。
意识到这点后,7月份我就开始加入全球异业联盟BNI广州越秀广仁分会。
每周五凌晨5点去五星级酒店开会,我调了N个闹钟早起,逼着自己学会做一个商务人。
我原本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人,我可以沉迷于自己的事情不睡不眠,但我很恐惧社交,我觉得跟人打交道太有压力了。
为了给我们公司拓展业务,我必须要走出舒适区,挑战自己。
于是,我逼着自己坚持出席BNI,跟一群事业有成的70后、80后的企业老板深度交流和链接,本着先付出再收获的心态持续贡献价值。
这一次,运气再一次眷顾了我,加入BNI的第二个月,我收获了第一笔生意合作。
经历了数次的轻创业之旅,我发现它真的是少数人的游戏。
当你决定创业的时候,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请假的权利,没有了休息的时间。
然而更意味着收入不再受限制,时间运用更自由,人生可以更精彩,吹牛可以有内容。
创业就像谈恋爱,痛并快乐着,对于少部分喜欢折腾的人来说,没有创业的人生就是遗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