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就超强的学习能力(记住这一点一定能成功)
经常有读者问我,怎样才能练就超强的学习能力?
我之前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回答过这个问题:《学习成为垂直细分领域高手,从0赚到第一套房》
学习本质上就是要会学、会思考、会应用、会复盘。
会学习有什么好处?
先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日常中的职场故事。
小李毕业之后,一直从事某宝客服工作。下班后,他也不怎么注重学习,几年下来学习能力严重退化。
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小王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由于这个行业的更新迭代非常快。为了完成老板的KPI,他每天下班后倒逼自己去学习互联网运营成功案例。
慢慢地,小王在知识付费学习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小李和小王的差距也逐渐被拉开。
仅仅过了一年,小王就不仅实现了升职加薪的愿望,还成为新媒体行业小有名气的运营人。
成年人的学习必须要落实到结果上:
1.掌握行业基本知识,并形成个人知识体系;
2.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巩固和提升个人能力;
3.让学习变成生产力,对个人、企业、乃至社会都有结果。
本文内容较长,特整理一份思维导图框架,方便你理解。
—1—
如何高效学习输入
不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根本谈不上高效。
01.以结果为导向,做到以用为学
在职场中,由于大家工作繁忙,大多数人的学习无非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提升核心能力。
比如,我最近在网上买了好几本大客户销售的图书,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大客户销售是怎么炼成的?
如果不带着目的去学习,人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各种新奇事物带偏。
永远以结果为导向,学就是为了用,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价值。
任何与实现目标无关的知识,通通放弃,一概不学。
02.四大学习输入渠道
成年人的学习无须拘泥于形式,万物可学习。
我总结了四大学习输入渠道,分别如下:
第一、跟书学
书籍本身自带知识体系框架,我们可从书里学到新的知识体系。
另外,能出书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一本好书,它汇聚了作者的智慧,可取其精华学习。
第二、跟事学
单纯死记硬背知识,无异于纸上谈兵,真正能历练的人还要在项目实践中学习。
最近,我在学习大客户销售的过程中就深有体会。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让人不知不觉就掌握了销售系统、流程和话术。
第三、跟网学
在网络上,每天有大量的新鲜案例可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比如,我们干互联网的,每天必逛“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
第四、跟人学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如能遇到比你能量更高又愿意指导你的人,一定要像狗皮膏药一样贴上去学习。
高人的一句话点拨,可能会让你瞬间觉醒,少走十年弯路。
只要你用心,可学习的渠道和对象简直太多了。
问题是,在当今这个注意力缺失的时代,真正能够专注学习的人太少了。
02.刻意练习专注力
专注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让人集中注意力去干好一件事情。
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尽可能切断一切外界环境的干扰;
以写这篇文章为例,我把自己关在房间内,把手机放在离我2米开外的地方,保证我的手不会习惯性打开手机。
然后,在电脑上只打开微信公众号编辑网页,正式开始我的静心写作之旅。
第二、同一个工作时间内,只干一件事情
还以写文章为例,我会把写文章这个简单的工作拆分成若干个部分。
比如:打框架构思、写作前打腹稿、正式开始编辑文字、为文章配图、排版与纠正错别字等。
接着,针对分解好的写作工作进行逐个消灭,先干完一个部分再干下一部分。
如果你在写作时,每写几段话就要想着配图,重新打开新的网页,你的注意力就会分割成碎片,进而极大地降低你的工作效率。
第三、不急于求成,让大脑适当休息
学习不能太操之过急,一下子给自己灌输太多的知识,会影响大脑消化。
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也需要适当的休息。
建议参考番茄钟工作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每25分钟休息一次,休息间隔时间为5-10分钟。
休息时间不要干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可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放空自己。
03.掌握两种必备读书方法
学习要讲究方法,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如果你想从浩瀚的书海里汲取知识,有两种读书方法,你必须要具备。
第一种读书方法:速读法
速读法的阅读方法论来自《王者速读法》这本书。
意思是,你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王者,让书成为你的奴隶,讲究的是阅读选择对象和阅读速度。
所谓的阅读选择对象就是,当你拿到一本书,无须从头到尾全部读完,你只需阅读你想读的一部分即可。
可理解为,挑着读。
所谓的速度,指的是你读书要快,做到一目十行,快速理解书中的大意。
可理解为,跳着读。
第二种读书方法:主题阅读法
主题阅读法,是指阅读同一主题下不同的书籍。
上文提到的“大客户销售”就是一个主题,为了掌握这个主题的知识体系,我把当当网排名比较靠前的几本“大客户销售”图书全部买下来阅读。
一边阅读,一边梳理相关的知识框架。
对主题阅读感兴趣的读者,欢迎阅读旧文《打框架、当专家,人人都能学会的高效读书方法》。
05.善于温习,提升大脑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们的记忆会在一小时后迅速遗忘一半以上的新东西。
所以,我们要在学习后的一小时、一天、一周和一个月后,要反复进行多次温习。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提升大脑记忆,保证你能把知识装进脑袋里。
—2—
刻意练习,将知识内化
在知识付费时代,为什么你买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课,还是学不会?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不懂得如何将知识进行重新总结归纳,建立成新的知识体系。
01.构建知识体系
什么叫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也称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
你发现了吗?很多人垂直细分领域专家都是学习能手,同时也是培训高手。
你和垂直细分领域专家的距离,差的就是知识体系。
他们总能把一些复杂和混乱的知识,变成一个有结构的知识体系,能够让人迅速理解,并应用在实践当中。
过去4年,我把微信互联网学习与实战总结梳理成一套关于微信营销的知识体系。
接着,我把微信营销的知识体系扩充成一本书,也就是后来大家都纷纷找我领取的《微信红宝书》。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呢?
我的回答是:你要学会结构思考力。
02.学会结构思考力
关于结构思考力,最早来自于国外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
后来国内结构思考力专家李忠秋老师,把较复杂的金字塔原理总结成简单的4字箴言:论证类比。
论——结论先行;证——以上统下;类——归类分组;比——逻辑递进;
通篇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发现我也在应用结构化思考力来组织文章架构。
论——结论先行;学习的本质就是要会学、会思考、会应用、会复盘。
证——以上统下;如何练就超强学习能力?分为四点:高效学习输入、内化知识、分享输出应用和复盘提升。
类——归类分组;第一部分介绍如何高效学习输入,分为5个不同的小类目进行介绍:学习目标与结果、学习渠道、专注学习、读书方法和记忆方法。
比——逻辑递进;按照先后顺序进行递进,先搞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再找学习渠道,接着训练专注力,然后用对的方法学习,最后强化大脑记忆。
03.刻意练习,在实践中应用知识
内化知识最快的方式,就是刻意练习,在实践中应用知识。
当你读到一本好书时,你要在第一时间联想,这个新的知识点应该如何应用?
就像你读了这篇文章,掌握了“结构思考力”这个新知识,你是否能联想应用在职场PPT制作当中呢?
答案,是完全可以!
论——结论先行;每一页PPT只表达一个观点,并且出现在标题中,即每一页PPT都有中心思想。
证——以上统下;每页PPT的主题,都需要是下面要点的概括。
类——归类分组;每页PPT中的要点,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能有遗漏和交叉。
比——逻辑递进;每页PPT中的要点都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递进组织。
从学习输入到联想应用,再到刻意练习实践,这样会使得你学习进步飞快。
—3—
以教为学,分享输出
全球著名的费曼学习技巧,据说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高效学习方法之一。
那么,什么是费曼技巧呢?
费曼技巧是一种「以教为学」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你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真正理解并学会运用知识。
这个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验证你是否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看你能否用直白浅显的语言把复杂深奥的问题和知识讲清楚。
费曼技巧把学习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叫做被动学习,另一种叫主动学习。
过去,我们在应试教育当中最常用的就是被动学习,即老师在课堂上传授什么,咱们学什么。
而主动学习指的是,你要跟老师互换角色,把你学到的东西重新总结进行输出分享。
你在分享和教导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巩固知识和内化知识。
如何应用费曼学习呢?
第一步、应用上文提到的结构化力,按照“论证类比”的逻辑结构,重新整理一套知识体系出来;
第二步、将新的知识体系延伸成各种形式的分享内容,比如:文章、音频、视频和PPT等。
第三步、将整理好的内容,分享给需要学习的对象。
如何训练费曼学习法,效果比较好?
以我过去的学习成长举例,我每年会在互联网线上做大量的课程分享,向大家传授我所学和实践的方法论。
每一次只分享一个主题,每次分享之前尽可能做好PPT,然后去线上或线下创业空间分享。
最关键的一点,你要持续地做对外分享,在刻意练习中,不断提高个人对知识梳理和输出的能力。
我最早做分享时,也没有任何经验,只能用最笨的方法来做,那就是写逐字稿。
当我训练了几十场后,我对自己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后面慢慢尝试看PPT内容脱稿讲,再到最后不看PPT也能讲。
在线上累计做了上百场分享后,我又举办沙龙到线下演讲分享。
我尝试过50人-1000人场大小规模的演讲分享,历经几十场后,我发现自己也基本能够掌握线下演讲分享了。
学习输出没有捷径,唯有坚持让量变引起质变。
—4—
及时复盘,提升自我
复盘一词,最早源自于围棋。
围棋高手们在下棋博弈结束后,都要从头至尾去思考每一步棋是怎么下的?当时为什么要这样下?如果重来会怎么下?
复盘应用,旨在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目前在谷歌、联想、小米等世界名企中广为应用。
01.复盘的对象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复盘总结。
我一般会选择复盘,我认为比较重要或者个人比较关注的事儿,尤其是不擅长,经常出错的事情。
至于那些已经非常擅长或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小事,则无须理会。
02.复盘的方法
复盘是需要方法论的,比较知名且有效的是PDCA方法论。
在这里科普一下,什么是PDCA方法论?
1、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03.复盘时间与形式
在上文也介绍过,人们记忆力会随着时间周期推移而急剧下降,那么复盘时间应该在越早越好。
拖延时间过长,则失去了复盘的意义。
另外,复盘形式可分为个人独立复盘与团队组织复盘。
总之,每人都需要写出自己的复盘总结。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
—5—
最后的总结
学习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本质就是会学、会思考、会应用、会复盘。
1、会学的人,会想办法减少学习的阻碍,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让输入变得更加高效;
2、所谓的会思考,指的是懂得将知识进行加工整理,用结构化思考力重新梳理成一套新的知识体系,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3、会应用的人,都是极其有思想和表达能力的人。他们懂得让分享成为应用知识的常态,让学习强化个人专业技能;
4、经常性复盘的人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具智慧,综合实力也会随之增强。
最后的话: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