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怎么创业赚钱(一个互联网人转型的心路历程)

我是端银,2017年正式出道,混迹互联网5年。

这5年没什么大的成就,曾经开发过百万级的线上课,也出版了3本图书。

互联网怎么创业赚钱(一个互联网人转型的心路历程)

有挣过7位数的收入,目前手里持有2套百万房产,勉强能养家糊口。

因为不甘于现状,我从未停止学习和尝试,一直在寻求商业上的成长与突破。

这篇文章主要分享我的互联网转型的心路历程。

如果能对一些想要转型或正在转型的互联网人有些许借鉴价值,那就更好了。

1

靠运气赚到的钱,都很难持续

2017年从师范学院毕业后,我直接跳到互联网行业。

当时学习了如何在互联网上做内容输出?如何去制作一个线上课?如何去卖好一个线上课?

因为运气比较好,碰上2016-2017知识付费爆发的节点。

大量知识付费平台都缺讲师,缺优质的课程,刚好我又擅长做课程。

凭着瞎猫撞上死耗子的运气,我做的朋友圈课卖得还行。

这样的运气,一直持续到2018年,靠一个线上课收入过百万。

到了2019年,全网课程泛滥,同质化严重,单纯靠课程变现已经没有那么轻松了。

我们调整做付费社群,同时结合小米社交电商项目进行变现。

当时,也赚了一些钱,但是收入明显不如在平台卖课赚得多。

最近几天,我收到了小米有品有鱼停止运营的消息。

互联网怎么创业赚钱(一个互联网人转型的心路历程)

有点唏嘘,但也在意料之中,就连小米都做不好社交电商,那些小平台哪还有什么机会?

还有很多朋友天天拉我去做社群团购,我都拒绝了。

从商业周期上来说看,我们已经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

这个时候进场能赚点小钱,但是很难再有大作为了。

很明显,我们志不在此。

2019年下半年后,我们开始瞄准私域流量。

当时因为我混广州当地的商会,对接一些中小企业老板比较多,希望通过通过做私域代运营赚钱。

我们去做了才知道,代运营业务是个巨坑。

你的服务做得好,是给人企业做嫁妆的,你的服务做得不好,企业立马就终止合作。

而且企业方和操盘方的认知是不对等的,你的输出和企业执行完全是两码事,这会导致整体的投入交付难度变得非常大。

今天我还看到很多的个体互联网,妄想去给企业做陪跑,做什么短视频和私域代运营,那全是操着卖白粉挣着卖白菜的钱。

累!还不赚钱!难受!

这样的业务形态不是良性的,能活着的话就趁早转型吧!

以上的经历总结,靠运气赚到钱都很难持续。

认真反思一下,很多互联网人的商业变现还是非常脆弱的。

我们都是单核能力,几乎是零社会资源,一旦原赛道堵塞,一旦业态形式发生变化,我们这些互联网人赚钱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这几年下来,我见过悲惨的互联网人太多了。

有的年挣几百万的后来都亏了,还倒欠百万,有出来单干的后来又回去上班了。

互联网人活得真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前几年个个号称年入百万的,最近几年你还看到几个?

比较有意思的是,很多互联网都不知道去哪里来的底气和实力?

自己都快死翘翘了,还天天在那里分享财富,可笑吧?

2

真正意义的转型在于意识觉醒

我这几年一直都在尝试和摸索,但是都没有跳出原来的互联网框架。

我总结的主要原因是,我个人认知意识没有觉醒,我还没有领悟到更高一层的商业逻辑。

就比如说,我原来是在网上卖课,我的转型只是跳到卖社群,又从社群跳到卖货,再从卖货跳到卖服务……

这种点式的跳跃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转型,而是苟且消亡。

因为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本身并未发生任何的改变,社会资源也没有发生改变。

一旦竞争加剧,我们最终的结果注定是失败。

我真正有意识上的转型觉醒,是和有结果大佬的交流后领悟到的。

在2020年,我去深圳和做过实业+互联网的莫问大佬交流。

他当时对我说过的话,我记得非常清楚。

他说,如果你想赚百万就跟着赚过千万的人干,如果你想赚千万就跟着赚过亿万的人干,只有拿到结果的人才配教你如何做到。

我转型意识的觉醒,就在那一瞬间被开发出来了。

转型的第一步不是靠你盲目地干这个项目,干那个项目。

而是去请教那些真正的商业大佬,这个阶段的你应该干些什么?为了干好这个事儿,应该在边干的过程中做什么?提升什么?

2020年下半年,我去郑州拜访了亿万级别的商业大佬八正道后,我更加明白转型的核心原来就在于这里。

忘掉你以前互联网的三脚猫功夫,彻底沉下心来扎实学经营,学运营,学商业模式,学营销,学销售,学策划……

今天互联网人的焦虑不应该是收入的焦虑,而是基本功的焦虑。

当你掌握了这N多基本功,你还担心挣不着钱吗?

基本功不扎实,就特别恐惧变化,你做什么项目都不挣钱。

一旦基本功扎实了,你会无比喜欢变化,别人的恐惧就是咱们变现的好机会。

大道至简,我们终究会回归到最朴实的问题。

互联网人与其追求转型,不如跟着高级的商业大佬去回炉重造。

3

没有躬身入局操练,谈不上转型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互联网人什么都好,唯有一点不好的是心气儿高,特别是有点粉丝体量的IP。

大家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山头,不愿意放下粉丝口中“大佬”的名号,懒得向高级的商业大佬请教与合作。

你是互联网IP也好,你是互联网企业老板也好,如果你没有躬身入局去操练,还是谈不上转型。

话说,有IP不赚钱不更难受吗?

我天天都看到很多互联网人天天喊着all in 抖音,all in视频号。

从意识上,我们都能感知到大家对流量和变现的焦虑。

事实上,就算all in去干了,也很难做大,毕竟商业模式体量就小,新的瓶颈很快就会到来。

更可况很多人也做不好,大部分人只是喊喊口号罢了,根本就没去更新过短视频。

看视频是学不会游泳的,不躬身入局是很难做好转型的。

从2020年12月份起,我是真正进入了商业大佬的体系中,我们边做项目,边深度地学习经营,学习运营,学习营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仅用4个月就做到了2000万的项目业绩。

2000万不是小数目了,换做是以前,怎么敢想象?

很多客户都没见着面,只通过一系列的经营,运营和营销手法,客户一过来就购买了百来万的高单价产品。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很多客户进入到这个产业园生态后,还有大量后端的消费。

客户本身就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在这个产业园生态里都能满足,最终实现不销而销,一销永销。

对比之下,我们互联网人原来卖个课,卖个社群,卖个货,我们单粉利润去到500元算好了,如果去到千元就笑了,而去到万元就太难了。

在产业园模式下,单粉利润普遍都在万元以上,100个客户,一年赚200万太简单了。

做流量是绝大部分互联网人的绝活,匹配产业园模式后,你的收入将会呈指数级增长。

说句实在的,未来的互联网人如果真的想活得好,活得久,得扎根下来做一个有积累性的事业。

我们要做有产业园模式的事业,我们要做全国性布局的事业,这才叫上不封顶。

如果你没有产业园模式,你也没有见识过产业园模式布局的威力,不妨链接我一起交流交流。

欢迎扫码链接

4

给互联网人转型的建议

转型和改变一样,无疑是痛苦的,但不改变更痛苦。

想想互联网这种不是人干的活儿,我们都挺过来了,转型改变的苦又算什么呢?

最后,给想转型的互联网人5点建议:

01.从心底里放下偏见,承认单核技能的不足,做好转型和调整的心理准备。

02.若要转型,建议保留并发挥互联网人的优势,保留你做流量,做线上运营的优势,这套体系在任何领域都很吃香。

03.建议寻找有产业园模式生态的项目进行结合或合作转型,你发挥互联网优势,结合产业园模式将你的利润和收益进行百倍放大,将来强强联手才有机会做大做强。

04.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经营、学习运营,学习营销和销售,这些很硬核的能力距离变现最近,转型就靠这些底层基本功。

05.转型之前,建议先咨询商业大佬,最好是非互联网领域的大佬,最好是体量做得比较大的,能找到亿万级别的大佬付费咨询就最好了。千万不要找你体量差不多的同行交流,不会有好结果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