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假货纠纷怎么处理(正品率最高的购物网站)
在中国电商格局中,京东曾是至关重要的一极,创始人刘强东曾表示,想让一路顺风顺水的京东五年成为中国第一,十年成为世界第一。不过,在2016年京东营收增速跌破50%这个重要关口之后,京东这列飞速行驶的快车正慢慢减速,并且一路波折不断。今天一张罚单,又将创立之初便宣称坚决不卖假货的京东拉入舆论漩涡。
涉嫌虚假宣传,“不卖假货”的京东被罚30万元!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网站消息,日前,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30万元人民币(下同),处罚事由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主要违法事实为当事人在京东商城平台销售食品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事实上,这不是京东首次“被罚”,去年12月30日,京东因虚假宣传、提价打折等涉嫌价格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收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50万元的罚单。对此,京东曾作出回应称,高度重视,将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积极整改。
要知道,此前京东都是以正人君子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理直气壮地声称不卖假货;“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没有卖过一件假货”,这几乎成为了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早先接受采访最主要的表态。
但后续屡次有消费者曝出在京东商城买到假货,天眼查风险信息信息,京东也曾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被处罚。
业界声音指出,对付假货,在任何时代任何商家都是难题。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说任何一家电商或者商场没有假冒伪劣,都是不符合逻辑的,区别只在于对待假货的态度。
京东一年赚7458亿元,股价大涨130%!网友:这点罚款看不起谁?
创立之初,京东喊出“不卖假货”的口号,显然是非常合适的营销策略,当时正在成长的京东产品种类少、人员控制力强,确实可以做到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可能。随着京东的壮大,数以十万计的员工,数百万的SKU,数千亿的流水,这个时候的京东就已经难以对假货进行彻底的阻断。再后来,当第三方卖家大举进驻以后,京东的“无假货”承诺根本就兑现不了。
不过,在外界看来,30万元、50万元这样的罚单,对于京东来说简直是毛毛雨。根据京东2020年财报显示,去年全年京东总营收为7458亿元,净利润494.05 亿元,双双大幅增长。同时,即使市场唱空京东的声音不断,但2020年京东股价累计涨幅130%以上。如果从2018年最低价开始计算,累计涨幅则超过了300%。
迈入新的一年,京东增长的势头依旧很猛,今年一季度,京东营收达到2032亿元。为此,不少网友调侃称,“京东30万买个热搜广告,比300万广告费效果都好”、“30万也太看不起某东了”、“30万预热618,花得值”。
需要一提的是,相较于京东的“抓痒痒”罚单,阿里巴巴则收到一张“天价罚单”。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处罚决定书,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并罚款182.28亿元,这是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的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