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达人推广产品效果好(淘宝达人推荐设置方法)
如果将天猫双11比作一条路,我们便是行走这条路上的人。从前,路是有边的,再宽大的路,人多了,也会拥挤。拜现代科技所赐,如今这条路无限宽、无限远。双11已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购物节之一。让我们撷取三个人物剪影,看看双11魅力之所在。
网红麦片成长记
“吃过我们的东西吗?北海道三兄弟知道不?”卡乐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小松立夫一口麻溜的中文,初见面,便迫不及待介绍起“心头好”。
大学时代辅修中文,小松立夫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情结。1984年,23岁的他来到中国。
2016年,小松立夫加入网红品牌“卡乐比”。这是一家出产薯片、薯条和麦片等休闲食品的日本公司。

图/小松立夫和卡乐比的”形象大使“土豆君
其实,早在2012年,卡乐比日本总部几次尝试打入中国市场,可惜建厂、线下销售皆不尽如人意,一度退出中国市场。小松先生另辟蹊径,看到了互联网的潜力与商机,他向公司建议朝跨境电商方向发展。
不久后,卡乐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适逢天猫国际邀请,卡乐比便迅速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海外旗舰店在天猫上线。
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网红品牌,到有明确购买渠道的线上店,小松先生帮助卡乐比成功迈出第一步。小松先生对自己要求很高,他特别在乎天猫店铺的好评率。卡乐比均为4.9分,在跨境电商里遥遥领先。

图/卡乐比北海道三兄弟
卡乐比食品以赏味期短著称。小松瞪大了眼睛说:“薯条好不好吃,要靠闻,鼻子最骗不了人。这是卡乐比厂里引以为豪的检验方法。”此外,在每一盒薯条外包装上,还有一串编码,可以溯源薯条来自哪条生产线,甚至哪块土地。这些细节都是“网红零食”一炮而红后,能长时间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2016年,卡乐比首次参加天猫双11,小松紧张不已。公司预估,双11销量为常规月的几倍。但小松心里忐忑,真卖得动吗?
库存与物流成是小松面对双11的最大挑战。没想到预售才开始,自家店的小二便报告,北海道三兄弟卖光了。而麦片,更是创造了30万袋的奇迹,成为当年双11期间的麦片销售冠军。

图/卡乐比水果混合麦片
“不到十天啊!”小松想起那段日子,宽心地哈哈大笑。
去年双11,稍有经验的小松,除了备足库存,还早早派人盯着物流环节。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内商家备好大量货源的方式不同,卡乐比仅备好一定库存,售罄后立刻下单,让日本工厂生产。
说起今年双11,小松两眼放光。双11购物气氛浓厚,消费者们已把钱包打开了一半,要好好抓住这个“吸粉”机会。他说,今年我们麦片口味多了。另外,销售面拓宽了,还多了一般贸易渠道,消费者可以在各大卖场看到我们的产品。”
小松先生希望不只将麦片定位为零食,它也可作为早餐选择之一。要推广这一概念,超市贩卖是关键推手。线上购物以年轻人居多,超市多是主妇的天下。能让她们摸到、吃上麦片,无形中为卡乐比提供了“种草”机会。

图/卡乐比“形象大使”土豆君
这场由消费者和商家相互促进的消费革命,仍在不断往前推进。
如今,小松先生已在中国安了家。孩子在上海上学,自己在杭州上班。谈起这里的变化,令他感触最深的是,从前大家买东西都追求量,而今更加追求质。
他也见证了国人消费形态的巨变。从前,大家去超市买东西,后来便利店兴起了。接着,人们通过互联网,开始线上购物。近年,阿里巴巴B2B事业群推出了零售通,这一互联网平台改造了城市社区中传统夫妻店、食杂店等,线上线下又打通了。

图/奔跑的土豆君
“我觉得,在中国做新零售很辛苦。停滞不前,会被立刻淘汰。”此时,响起了小松先生爽朗的笑声。
他坦言,天猫的用户体验很好,能给人真实逛街的感觉。商品详情页内容丰富,介绍简单的零食,还添上了可爱的图画、视频或录像。此外,天猫客服在其他国家也不可能存在。
诚如小松先生所说,逛街不带目的性,往往能刺激我们的购物欲。
而这,也是双11的魅力所在。
网购达人养成记
多年以后,当杨焱从上海辗转到香港、伦敦,她还是保留着双11抢购的习惯。
2013年,还在读大三的杨焱第一次参与了淘宝双11抢购。那时,自己和身边的同学都花着家里的钱,预算有限。而双11期间折扣力度大,让她们能够花很少的钱,买到一堆心仪的衣服。
从翻译专业本科毕业的2014年,杨焱去国际学校教英语,认识了现在的老公,英国伦敦人Tony。那年双11,她买的衣服少了,取而代之是品质更好的床单、电饭煲等生活用品。看着杨焱在电脑前对着五花八门的商品一阵挑选,Tony也会把脑袋凑到屏幕前。
杨焱说:“Tony觉得双11折扣的东西很好用,也非常实惠。每次看到价格,都会感到非常震惊。”由于中文水平有限,加上自己也缺乏挑选的耐心。Tony也只能让老婆承担了帮自己抢购的“重任”。

图/杨焱夫妇在英国
2015年,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二人决定,让Tony回英国继续深造,攻读医学学位。为了日后能在英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第二年,杨焱也收拾好了行囊,去香港理工大学读翻译与传译硕士。
“去香港之前,在国内参与近三年的双11,每次都会囤一些东西。这个习惯也延续到了香港。”
杨焱在香港的第一年,2016年,正好赶上双11迈开“全球卖”的步伐,选择在香港启动。那时,支付宝和天猫联合宣布已经形成了“全球收全球付”的能力,可以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支持18种货币结算。
“在香港上学的时候,感觉身边几乎每个人都会参与双11。天猫上买东西还是很实惠的。在香港,除了大牌,低端时尚其实很糟糕,在天猫上买东西不仅会实惠很多,也会时尚很多。”

图/杨焱夫妇在普利茅斯海边
在同学和学姐学长建议下,杨焱仍然登陆了天猫的大陆版本,下单之后,通过第三方集运,买到了自己早就放在购物车里的衣服。
2018年双11期间,杨焱已经能在英国和Tony团聚,住进属于二人的普利茅斯海边小屋。尽管远隔重洋和时差,杨焱仍和朋友们约好了,一起列购物清单。
网购技能修炼记
2006年,美国人Steven来上海,没想到一待就是12年。
2009年的《蜗居》让他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外国面孔,片中他扮演一个正在学习中文的老外。同时,他也是上海外语频道节目主持人。由于工作需要,Steven走遍上海大街小巷。他说:“我就喜欢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交流,融入不同的社会中去。”
十年间,Steven游历大半个中国,也见证了中国的巨变。
他感叹:“12年前我在洛阳待过一年时间。那个时候,这个城市确实没有上海发达。但这两年再回洛阳,洛阳新区的建设不逊于上海,那里的人们也很有购买能力。从前,好东西只能去大城市购买。现在,即使不在大城市,也依然能享受到好产品、好服务。”

图/Steven工作照
中国消费升级发生在眼前,而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参与者。Steven表示,能在淘宝购物之前,他要买东西只能拜托朋友帮忙。自从2015年自己有了支付宝,网购经历便流畅如水。
提起Steven的第一次网购经历,还要从2015年双11说起。当时,他和同事正在加拿大拍纪录片。上午9点,Steven看到同事拿着手机疯狂买买买,同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神情紧张,Steven很好奇。他一问才知道,这是中国的一个网上购物狂欢节。
一年后,Steven也加入了双11网购大军,当时他正在房子装修,家具、空调墙纸统统在天猫上购买,单价都在8000-10000元以上。那是Steven最疯狂的一年。
“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某种程度已经超过国外了。”Steven说,中国几乎每个人都有支付宝,而国外还在用“手写的支票”。

图/Steven在主持节目
双11,Steven一直关注,只是他对商品和服务变得更挑剔了,比如快递是不是更快、双11的商品价格跟平日比有多大差别、能否买到更多国外的商品……
“中国约有100万外国人,他们也都有很强的购买力,如果淘宝或天猫能出一个英文版就好了,这样购物就更简单了。”Steven说。
每次回到美国,有两样商品他只能“人肉”背回上海,一是保健品,对肠胃消化比较好;一是刮胡子后使用的爽肤水。
“如果这些商品,都能在淘宝或者天猫买到,那就更好了。”Steve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