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通人赚钱那么难(学会这些思维赚钱易如反掌)
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曾说过:“道德的完美无缺,在于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
不知道你是否有那么一瞬间曾思考过死亡?
当死神真正来临那一刻,你是否会对此生感到抱憾?
如果明天就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选择怎样度过?
—1—
提到死亡,我们的认知会天然地屏蔽掉这个词儿,大家都认为太不吉利了。
我记得小时候,无意间用“死”字来骂人时,母亲会捂住我的嘴巴,然后教导我不许说瞎话。
再大一点的时候,首次了解死亡来自文天祥的那首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成年后,见证了身边人和事的消亡后,慢慢开始独自思考“死亡”,也慢慢理解“死亡”。
在我看来,生与死就是一种自然规律,有生必有死,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到那一步。
就像民族英雄文天祥所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死又有何惧?
2016年,当我写下第一篇时,我就许了一个小愿望:无论怎样,一定要在死之前写一本书。
4年后的今天,我已经完成了这个小愿望,而且是超额完成。
我的第二本、第三本书,也会在2021年陆续上市。
人生中有很多看起来很难的事情,在死亡和时间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比起死亡,更令人痛苦的是,有些人从未真正为自己而活过,他们的志向和人格早已被生活磨去了棱角。
有人甚至多次想过,等送走了父母,抚养大孩子,自己也一走了之,彻底解脱了。
也有人一辈子匆匆忙忙就为了图那碎银几两。而在死亡面前,就算房子、车子、票子这些身外之物再多,再也不会跟你有半毛钱关系了。
唯一能够证明你曾活过的,是你留下的精神遗产。
纵观历史,你也会发现那些曾经富甲一方的商人有多少真正被世人所知?
像秦国的吕不韦、明朝的沈万三、清朝的胡雪岩等被人所熟知,无非是因为他们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被后人作为谈资而广为流传。
其他的富商在历史的尘埃中犹如过客,真的极少被人们提起过。
而那些文人墨客,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留下的诗词却被流传百世。
那些曾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如救国英雄谭嗣同、国父孙中山等前辈也注定万世流芳。
没事偶尔思考一下“死亡”,它会让你更早地找到人生志向和生命的价值。
—2—
生命从无侥幸,来日并不方长。
最近网上频频爆出,90后00后年轻一代香消玉殒的悲伤故事。
19岁网红,为了直播顿顿吃三种主食,突发脑溢血猝死;
22岁长沙女孩,乘网约车后失联死亡,疑似自杀;
22岁,B站UP主凉山网红主播墨茶饿死在出租屋;
23岁拼多多女员工,凌晨加班回来后猝死;
25岁女演员《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deer孙侨潞疑似心梗猝死;
……
这些年轻的生命,在陌生人眼里可能只是一个新闻案例。
大家看完后除了唏嘘一声,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在资本家的眼里,这只不过是一颗螺丝钉坏掉了,重新换一个就是。
在资本家操纵的公关团队面前,逝去的生命就是一次公关危机的处理案例,仅此而已。
然而年轻生命的消逝,却给他们的父母留下无尽的伤痛和想念。
生如蝼蚁的我们,活着的时候想要鲜花与掌声,想要过上诗与远方的理想生活,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有些人为了早点获得这些东西,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笑的是,当我们把最珍贵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放在了陌生人的身上,放在了资本家们描绘的“梦想”上,在生命的尽头却连一丝丝的悲悯都没有得到。
而真正关心我们,思念我们的,只有我们的至亲。
年轻人,我劝你别太卖命工作!
好好珍惜当下,有时间多陪伴你的亲人吧!
—3—
生命太短暂,你无须取悦任何人,你本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早几年,我也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偶尔看到那些骂我的读者,我也会忍不住怼回去。
现在,我完全不会了。
世上的傻逼太多了,你根本骂不完。
现在连垃圾都开始分类处理了,咱们的时间多贵啊。
我才不会傻到浪费生命去骂他们,去教育他们呢!
人只活一次,你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管他娘的爱咋说咋说去吧。
你要把最宝贵的时间花在自己的身上,花在自我提升和有价值的事情上。
把每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当你把焦点真正放在自己身上时,你会发现自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价值。
偶尔思考“死亡”并不是什么坏事,你会在思考中找到个人的使命和方向,让你重新回到正轨上,去做正确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人有没有下辈子,我不知道。
但是这辈子,我们誓要活出个人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