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淘宝商家不在拼多多开店? 爱开淘 十二月 19, 2019 业务发展 11 评论 2297 围观 很多汉服店,c服店都只在淘宝,为什么不在拼多多开分店呢? 而且拼多多很多山寨,那些商家自己在拼多多开个店不好吗?
评论 ( 11 )
谢邀。您好,我是一名专注研究图表、软件、算法的商业智能数据分析师,从事电子商务领域已经超过6年。
这个也分具体的情况,有的是因为守旧,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觉得现在拼多多开了也不见得有起色,就还不如再等等;有的是因为产品本身不适合上去,因为价格不够低,没法低价出售。要是人人玩拼团,那还不亏死,在产品成本上没有优势;剩下的,其实还是很愿意开的,尤其是那些在淘宝上做的不好的,愿意换平台从新再来。
正如当年淘宝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嫌弃,到后来又很多人望尘莫及。
总结来说,上拼多多卖东西,还是比较适合一些低价的,靠批量卖才有钱赚的行业。如果是卖那种和淘宝一样价格质量的产品,其实从定位来说就不适合。
因为拼多多面向的是那些四五线城市,低收入消费群体,而淘宝是走一二线城市,白领工薪层的那种群体比较多。
还是回归到原来那句话,凡是无绝对。自己如果想开拼多多,就去试一试。说不定,还真的就成了呢,生意本来就是走别人看不到的路。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关于数据
我平日里会分享一些电商数据文章,横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网易严选、亚马逊、速卖通,趁现在有时间刚好分享一点进来观看,如果您不喜欢,可直接忽略!
前言
日常数据分析当中,需要不断给客户打标签,这样子一旦需要提取相应标签的客户资料时,就不会显得很慌乱。
因为我们都知道,客户不可能每个周期都出现,有些客户可能一年也就来一次,像这种客户的维护成本就会很高。因为他可能一年到头就没来店铺消费过。反而是那些短期内经常消费,给店铺带来稳定订单的,才是值得我们电商人应该重点维护的。
正文
像以往的打标签,往往都是给个会员等级,比如这个客户叫做VIP客户,那个客户叫做SVIP客户。可如果客户一直都没再来,就算我们给了这个等级划分又有什么用呢?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给客户打的标签都是死标签,一旦打上就不会变的,那就失去了标签的意义。因为打标签的目的是希望能快速筛选出值得我们维护的对象。
从这段话可以去思考,做电商,从营销上来说,是不是应该定时通过社交软件去回访客户,而回访的客户清单明细,就应该是那些值得再次被维护的对象。
所以,如何自动化给客户打标签,就成为我们今天这节课的重点。
这节课依旧使用上一节课的数据源,也就是订单数据。既然我们要分析的是客户,那肯定就得从订单数据着手,那分析思路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除了要有订单数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标签体系,也就是什么样的客户给什么样的标签。对此,我做了一份标签表,如下所示。
我给不同的会员等级做了打标签的标准,这里需要解释3个指标的概念。
近度R(Recent),也就是这个买家最近一单下单时间到打开这份文档的时候(今天)的距离时间。距离时间越近,说明这个买家相对来说刚在店铺下单没多久。
频次F(Frequency),也就是这个买家一共在店铺下单的次数,如果他一次性下了2单,那么我们也要进行去重变成严格意义上的1单。并且,随着我们的时间切片器的不断筛选,这个数据要能变化。不能说,从他第一次下单到最近的下单次数都算在里面。
客单M(Money),表示这个买家在指定时间内,平均消费多少金额。金额越大,说明购买力越高。有时候即使频次F很高,也不见得是值得维护的客户,因为有可能每次买的东西都很便宜。
在实际工作当中,因为订单数据是一直在变动的,尤其是大店铺的后台,那订单量会大到吓人,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如果我们的数据分析也无法做到相对自动化的话,那么怎么可能去应对日益复杂的数据量,早晚被淘汰是可能的。
对此,我基于以上考虑,对订单数据做了RFM模型分析,希望能通过这个数据模型,让我们及时掌握哪些客户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要去重点维护。
所以,接下来要怎么处理好呢?
我们既然要对客户数据进行打标签,那最起码得知道打标签的标准吧。上面的标签表虽然写着标准,但都是文本格式的数据,而我们实际上面对的订单数据是数值型的。
对此,像以前对数据进行离散化一样,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处理。
解决掉第一个问题,如何计算近度R?
我们要做的是对这个客户的每一个订单都做时间计算,参考的标准是打开文档后刷新的时间标准,也就是随着每一天的刷新,这个近度R要能一直变。
一方面我用DAX函数给每个订单都做了近度R的判断,可以自动分析出每个订单距离今天的天数差,也就是距离了多少天。之后,做了一个度量值R,对所有近度R进行最小值计算,数值越小,说明这个订单距离今天就越近。
解决掉第二个问题,如何计算频次F?
只需要做一个对订单编号去重的度量值计算,就可以知道每个人各自买了多少次。
解决掉第三个问题,如何计算客单M?
通过计算[总金额]的度量值,然后结合[F]度量值,就可以计算度量值[M],那么这样子我们就轻松实现了几个重要指标。
紧接着,通过Evaluate语句,结合Summarize()函数,直接生成链接回表加载进PowerPivot数据模型当中,我们需要一份可以知道每个会员的RFM分析参考表。
这就是链接回表,这份表会伴随着数据模型进行自动化处理数据。
我们接下来,需要将标签表也加载进来,然后进“关系图视图”去进行辅助列关联,最终效果如下。
选中不同的标签,透视表就会自动将订单数据当中符合打标签的客户都罗列出来,包含最近一次下单距离今天有多久,近度R;一共在店铺下单几次,频次F;平均消费多少,客单M。
只需要再结合时间切片器,就可以根据时间,甚至省份进行分析。由于所选的时间不同,看到的标签名自然就不同。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不废话,关注知乎专栏花随花心,送数据分析工具箱!
都是生意人,要不要选择拼多多,自然是看适不适合。
一、选品方向存在冲突
比如这个拼多多上卖的最好的杂牌洗衣机,价格大概在95(小)-195元(大)区间。产品据说除了能洗衣服一堆缺点,声音巨大等等。要是放在淘宝上卖,客户肯定接受不了,一堆差评、退换货。但是在拼多多上就一点问题没有。
再比如卖品牌化妆品,放在拼多多卖肯定也是不合适的,因为拼多多现在的大众看法还是廉价而非品质。同样的品牌差不多的价格,别人大概率还是会在淘宝买,因为淘宝平台更成熟,售后保障方面,给消费者更好的信任。
但如果你卖杂牌的日化用品,情况就不一样了,可以考虑拼多多。因为这种产品在淘宝上的市场非常小,淘宝的用户更可能买品牌的日化用品,对这种杂牌的日化用品需求量小(淘宝本身的规则也倾向于推荐品牌商品),而拼多多由于大量的用户都是三四五六线城市的用户,他们对品牌的认知能力比较弱,所以没有品牌的日化用品,在拼多多市场也会非常的受欢迎。
拼多多可能更适合低价走量的产品,淘宝可能更适合走品质路线。
二、拼多多对供应链的要求
1、 拼多多用户对价格极为敏感,低价很重要;产品价格低,也是拼多多异军突起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你自有工厂或者能搞定一手货源,在能够给买家最大优惠价格的同时,还可以保证自己拥有充足的利润,这种情况下,适合做拼多多。
2、 拼多多拼团的购物模式,能够给卖家带来大量的订单,但是后期产品上活动或者爆款成型之后,如果货源不足,容易引发物流发货缺货的情况,而根据平台的规则,这些情况都会受到处罚,对店铺影响很大。所以拥有充足、稳定的货源,对于做拼多多极为重要。
拼多多对货源有要求,更适合自有工厂或者能搞定一手货源的卖家。
三、两者运营方式的不同
淘宝目前流量分散导致对运营要求会相对高不少,单纯靠某一种运营方法已经不太能做的起来。而拼多多目前排名机制相对单一,销量最重要,而且拼单模式存在的问题就是客户组不了团,订单会解除。这就导致了想要做好拼多多,基础销量非常关键。这样对于资源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做好拼多多,基础销量非常关键,对资源要求比较高。
总之,拼多多确实是机会,但是要我说,虽然是红利,但很遗憾,可能只是一部分人的红利,更适合本来就有一定淘宝运营经验以及供应链优势的人。
所以说这些红利,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尝试,毕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10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从今年开始有很多淘宝卖家选择拼多多,大部分的都说现在淘宝太难做,相对拼多多对他们来说轻松很多。而且拼多多是独立于淘宝电商体系外的“异类”正如拼多多的广告所言:三亿人都在拼多多。现在拼多多的用户已经超过3亿,体量甚至超过了上市公司唯品会,比肩淘宝京东,发展速度快得惊人,
你这样问法是错误的,在我看来,卖的好的淘宝卖家,实力并不是很强的,他只会做淘宝。为什么?一,淘宝他做顺手了,利润规模也渐渐成型。二,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运营多家店铺。三,淘宝的流量在国内如果称第二,那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流量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去拼多多?四,资金不到位,这个大家都懂。所以就做一个或者几个精品淘宝店就完全足够了。
再说说另外两个极端,就是卖的特别好的或者卖的特别差的。
做的特别好的他肯定不止在淘宝开店,他的运营手段操作模式一定特别的成熟。所以他的店铺应该是所有的平台都有,淘宝京东拼多多甚至亚马逊小红书说不定都有他的分店,利润最大化影响最大化,他能腾出手做其他店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做的特别差的呢?我们都知道淘宝作为一个老平台,它的竞争特别的激烈,至少六成以上的淘宝商家是没有在淘宝赚到钱的。树挪死人挪活,你以为拼多多在短短几年内怎么起来的那么快?不仅仅只是买家基数大,平台的推广做的足,很多卖家也参与了进来,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些卖家从哪里来的?难道突然电商行业多出来这么多从业者?呵呵。
]
我在淘宝,阿里巴巴,拼多多都开了,拼多多很多山寨,但拼多多也有很多正经的商家,网上其实也是由现实组成的,你我都是组成的一部分,真假,其实不难辨别,哈哈
我在拼多多上刚开了店铺,只能说拼多多的运营思路跟淘宝不同。
详细如下:
拼多多的流量获得是不持续的,只要你有优势的低价硬货,今天开店,开始报名活动,明天就可以上首页推广日出几百单,卖完又回到解放前,因为流量会给下一个活动商家。这个说实话是亏本挣吆喝而已。这个适合工厂清理库存,但是一般淘宝卖家没这个需要,没有多少库存要处理,大卖家没必要,人家有渠道为什么要亏本做雷锋。
淘宝开店现在门槛高了,没有实在的好东西,以及好的运营操作,店铺很难起来(说到底就是的花钱),淘宝起来了只要不是瞎整,一般还是订单比较稳定。稳定意味着能够更好的去策划产品和计划新款。
拼多多价格战太厉害,出货压力不大,淘宝有稳定排名不趟拼多多的浑水
这个有很多因素,比如价格,利润,还有就是大家毕竟这么多年都在淘宝上买习惯了,但是我想后面应该会有一些变化的
因为汉服山正撕的很厉害。而不少山正的区别就是价格(即便同样材质款式的汉服),这个价格有一部分是在虚高的所谓的“原创设计”上。
所以,你觉得“正版”的愿意去低价在拼多多上开店吗?如果愿意,你还怎么让那某些所谓同袍去撕山正的优越感?
抛开汉服,其实很多产品厂家在两边都有店。
有个很奇葩的就是,同一厂家同一产品,在拼多多上10元,几乎不会有负面评价,在淘宝上卖9元,负面评价还要多些。所以人很好欺骗。
谢邀。
对于这个问题,不是说淘宝商家不想在拼多多开店。
可以这样说,目前我这边接触的大部分做淘宝的都有想过在拼多多上开店。
但是当看到拼多多上面的同类款的价格。以及了解到拼多多的一些运营思路。最终很多商家还是选择了暂时不开。
注意这个地方说的是暂时不开。那就意味着大家其实还有想开的想法。只是目前保留了。
如果后期时机成熟的话,大家还是会去开自己的拼多多店铺的。
这个时机主要指两点:
第一。就是拼多多上面的产品相对来说,不只是低价能卖,相对的中端的产品也能够有一定的市场。
第二呢,就是大家也需要去学习拼多多的一些运营技巧。这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毕竟平台不同,规则不同,玩法也不同。
当然也有一部分淘宝商家。他们的产品实际上也符合目前拼多多的客户定位。所以已经开始做起了拼多多店铺。
近期很多做拼多多的,都反应说,经常有一些黑马店铺一下子冲起来。其实这波店铺,基本上都是淘宝卖家过来的。他们拥有淘宝的运营经验,所以在做拼多多的过程中,实际上也会容易一些。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淘宝卖家,也想在拼多多上开个店的话。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私信。
反正都是价格战,我感觉平多多还是比较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