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亏了95亿,为什么开盘股票却大涨? 爱开淘 七月 2, 2019 业务发展 20 评论 1122 围观 1. 股票涨跌特指公布财报当天开盘情况 2. 是否有股票被持续低估或高估的可能,或者除了盈亏,还有其他核心数据(如GMV)超预期等因素?
评论 ( 20 )
这个不能只看利润。
京东体量大,市占率高,竞争力强,未来发展前景好。
唯品会太小,很容易就被灭了。
赚钱不能只看短期利益。
京東沒有達到預期會這種事情,而唯品會沒有考慮達到這種程度
这和股票价值没有必然关系,太乱了。
支持乐视,创造的不是模式,是新的科技型制造业
股票估值模型有很多啦,从最根本的一点上来说,解释这种结果可以用一句话:京东的情况比预期的好,唯品会相反。
假设京东财报公布之前大家对他的预期是A(含各种预期,利润只是一个指标)价格是X,这时X已经考虑到了A情况(比如亏损50亿)。然后结果财报结果是B且B比A好(可能是亏损少一点40亿,可能是市场份额增长速度高一点等等),那么股票涨价很正常。
盈亏严格来说从来不是它涨或者跌的条件,只和预期有关。至于涨到多少那也只跟预期有关。财报最多是对你做预期提供一个判断基础,一般股票价值只取决于未来表现而非过去。人们可以用过去来预测未来,但归根结底我们看的是未来。
至于是否有持续高估的可能,例子太多了。比如思科泡沫的时候整个IT都被高估了好几年。
但严格来说股票的正确价格是不可知的,我们就是用二级市场来定价的,所以也不好说是不是实际的高估。
比如市场根据一系列假设给思科定了价,然后某天泡沫破了,你很难说之前定的价不对,你同样能用最新事件导致大家大幅修正假设导致价格跳水。之前预估这个不利事件可能性为10%比如xx战争,当国会脑袋一拍真的打了一仗大家都会在那一天修正预期(或者有内幕消息的话在那之前),价格大跳水。回过头来说你可以认为当时大家对战争概率的预估有问题,所以股价虚高。你也可以认为当时的估计没问题只是你运气有问题遇见了坏事,这两种想法是没法证伪的,现实中概率要复杂得多,没那么多等概率事件与理想情况。就算定义正确的价格为某模型计算结果,这个模型的变量也都牵扯到估计与概率事件,所以实际上没有意义。
然后再说深点,以上模型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但事实上人不是上帝全知全能,就估值本身的知识就需要学习。例如16xx年荷兰就有股市了,你觉得在一个没有人提出估值模型的时代那时候参与者如何能理性的给股票定价?再比如几十年前有“应计异象”,发现理论上应收账款之类的风险资产和现金之类的无风险资产在定价的时候没有被投资者考虑到,论文作者可以施行买低应收卖高应收的策略跑赢市场。论文发表之后几年后此现象消失。说明人需要教育。按此结论,我们无法保证目前的定价模型就是对的,考虑了一切因素。你看他简洁但是包罗万象是因为好多指标,比如折现率,股利增长率之类的本身就受很多因素影响,你估计这些值的时候都取了匀速增长那已经不对了。
说到底股票价格也是价格,其价格只取决于供求关系。成交价实际上是个拍卖价。以上模型都在研究一定条件下合理的成交价,这已经经过了一次推理。也许交易人数足够多时由于样本量的关系成交价格不会偏离理性很多,但对于小盘股大单收购来说,庄家自己的预估很可能就是离理论期望差很远导致价格偏得很远。毕竟市场定价的合理性还要靠足够大量的估计的平均去近似,但很不幸拍卖定价是加权的,一个大股东顶几千个小股东都是少的,难免不准。
京东的物流当你已经习惯了晚上下单白天送到以后。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习惯
从长远发展来看没有亏,从股票走势上就能看出来
看来这个问题常看常新啊,唯品会发财报之后跌了14.82%
股价反应的市场信心。你挣钱,但是大家觉得你是回光返照,日薄西山,一样会脱手。反之也成立。
所以财报可以影响股价,却不是绝对的。
如果单拿京东跟唯品来判断。
京东体量够大,而且现在绑了腾讯之后,京东的销售策略更务实了一点。整体上,京东的股价反应的是股东对腾讯的信心。
唯品会财报表现好,但是股价下来。一是高位出脱,另一方面是市场对其未来的信心没有那么足。
京东商城的所有东西都是赔钱卖出去的。为什么会赔钱卖?就是为了打造稳定的现金流。就是说京东商城就是融资的一个渠道。虽然都是赔钱卖,但是手里掌握了很大的现金流。拿未来的钱壮大现在的生意,让京东商城的市值更大。牛逼的企业都不只是用产品利润差来挣钱。
我在唯品会买过一次退一次 实物还不如淘宝 价格也不便宜 都是过时的样式
然后vip今天发财报股价又跌了
长期来说,京东的前途无量。而唯品会还有那个什么聚美优品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司市值一跌再跌,然后以一个还算合理的价格被别人收购掉。
利空出尽就是利好,利好兑现就是利空。
尾品会盈利会越来越少。口碑也在变淡,业务也在扩张中变得平民化了。除了用户基数还保持增长这一利好外,其他的和京东不是一个级别的。
我就给京东做个广告 再见
给你个信息,唯品会的假货比淘宝更甚,就这样
股票是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中国股市除外)
看了半天,都是不断吹京东的,可是从最近几年的购物体验上来说,京东越做越大的同时,对应的服务,商品的质量,商品的价格却比反而比以前更差。列出如下几点大家可以参考下:
1. 价格 以前说到家电的价格,第一想到的是京东,这也是我前几年一贯的首选,但是这几年这个首选变成了苏宁,很多同样的型号自营的家电商品,京东跟苏宁的差价有的甚至在千元左右。
2. 商品点评 大家以前觉得淘宝刷单太多,没办法判别商品的质量,京东质量基本不用人担心。可是上面一大堆推崇京东的,有没有仔细去看过现在目前京东上面所有产品的点评,看完那些点评,你还有勇气买么?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实体店,哪怕说的再好,也没办法消除消费者的担心,所以我宁愿会去选苏宁,或者宁愿选便宜的淘宝。点评这块真的被我们中国人玩坏了
自从白条被莫名其妙封了之后,碰到京东必黑,垃圾公司,谁买他们股票早晚被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