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营销? 爱开淘 六月 21, 2019 业务发展 5 评论 499 围观 营销之前所依赖的报纸、杂志、电视、户外等传统传播平台已经塌陷,新的媒体形式已经露出了他们锋利的牙齿,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要么被他们吞噬,要么骑到他们的背上。之前的广而告之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认知需求,大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极合新媒一直倡导做好知识营销,可以实现“品牌对消费者的深度营销,消费者对品牌的长期信任”。大家是如何理解知识营销?如何运用好知识营销?
评论 ( 5 )
什么是知识营销
品牌以知识性的信息与用户进行沟通,
用户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根植了对品牌的信任感,
这就是知识营销。
这是一篇来自50+营销行业高层一起讨论的知识营销之道。
产品即流量
每位参加沙龙的嘉宾,从入场就开始体会到“知识营销”的魅力。
由碧生源减肥茶、稻香村食品、马大姐食品、颜桃花阿胶以及星露矿泉水赞助的每一样伴手礼都对应一个“知识性”问题
比如“糖为什么是甜的?”“一头驴可以产多少阿胶?”“水为什么是透明的?”等等,打开知乎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答案。体验了线下“品牌提问”线上“知识解答”。
拒绝营销“同质化”,传递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在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的今天,品牌营销也陷入一种“同质化”困局,消费者大多接收到的也都是一些浮于表面的信息。
品牌需要思考在营销过程中到底什么样的信息和内容,才能真正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我们常说:“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消费者需要了解更多,每个品牌都有值得分享的知识,品牌主应该对这些知识善加利用,与消费者建立更强化的链接。
用户对内容质量的需求逐步提升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为3.9小时,而知乎的活跃用户,每天使用知乎的时间是60分钟,平均浏览30个问题(知乎注册用户已超过2亿,日活用户3400万),由此可见,用户的内容偏好正在发生转变,他们更喜欢看对工作、学习、日常生活有帮助的内容;更喜欢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有思想深度的内容。
目前很多品牌在知乎上面尝试了知识营销,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知乎平台为品牌提供了一片改变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沃土。
“知识营销”三大特点和四步方法
第一是“高门槛”。要给消费者/用户提供有营养的内容,需要认真思考消费者到底需要知道什么;
第二是”持久性”。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用户其实很难记住某个热点营销事件,因此也就要求品牌需要持续不断的与用户做沟通,然而这些内容又有多少是能在互联网上沉淀下来的呢?在研究了很多种类型的内容之后,极合发现不会随着信息流下沉而结束的内容,大多是这种知识型信息;
第三是“成体系”。这里所谓的“体系”跟书本学科不同,这个“体系”是指给用户传递的信息要有“节奏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在什么时间说什么,会使用户产生不一样的认知。
极合新媒还发布了“知识营销”的方法论:定位è关联è环境è知识,在”知识营销”的过程中,把这四个维度的逻辑理清,就有可能帮助品牌实现:用户从看见信息,到认知转变,再到意识加工,最后到消费转化这一过程。
“热榜效应“增强曝光,更驱动二次营销
极合新媒揭秘了如何在24小时内打造知乎热榜,通过对各平台热榜经年累月的分析,结合数据、争议、热点等关键要素有效提升帮助品牌实现扩大曝光的可能性。热榜不仅仅增强曝光率,还极有可能被用户转发到其他主流社交平台,引发二次营销,帮助品牌获取高性价比的投资回报率。
“知识营销“是一场认知革命
这是个流量正在变化的阶段,“知识营销”不仅能帮助大公司在改变消费者固有的错误认知上发挥作用,还有可能帮助一些新型的创业公司和小众品牌在市场上迅速占领一席之地。
现场的很多企业也纷纷表示,“知识营销”目前还处于红利期,但其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实现卖货,而是长期稳健的信任基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消费者心智,因此企业在“知识营销”的布局上还应该胆子再大一点,步伐再快一点。
想要低成本玩转营销,目前最佳的方式就是通过内容营销来玩。
现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都是在各种社交媒体APP上,问问自己每天玩知乎、刷抖音、听喜马拉雅等花了多长时间?
人们的注意力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吸引客户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内容营销,让他主动关注你、喜欢你、爱上你。
写文章是内容营销的核心技巧。
一篇篇精美的软文是怎么构成的?
文章的骨架就是框架,文章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因此要生产出一篇篇的 软文,核心就在于构建出黄金框架,然后把干货内容往里面塞就可以了。
框架技巧和内容干货从哪里来?
从同行来,同行的文章框架就是你的框架,同行的干货内容就是你的内容。
玩内容营销之前,先把同行干透。研究同行的内容,研究同行的传播渠道,研究同行的赚钱模式,把它们分别归类为三个文件夹。
那么你就有了文章内容,有了传播渠道,有了赚钱模式,先从抄袭开始,再去模仿,再去原创,直到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江湖中自成一派。
同行从哪里来?从今日头条里面来,从知乎里面来,只要你做公众号,我也算是你的半个同行,好好研究下我,对你来说价值也挺大的。
因为那些大佬已经太成功了,你模仿不来,那些同行屌丝没做起来的,你模仿没用,我是最值得你们模仿的对象,是你研究我当初怎么起步的最佳对象。
这里再来说说内容营销的渠道有哪些?
首先你要了解,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三种:
1.文章。
2.音频。
3.视频。
首先我们来说说文章的传播渠道有哪些?
比较早的是各类博客,例如:新浪博客、天涯博客、网易博客、凤凰博客,其中新浪博客和天涯博客一定要做,把公众号发的文章同步到所有的网络博客上去。
因为你发的越多,看到的人就越多,流量自然就越大。
其次是知乎、豆瓣、简书,这三个知识社交平台,客户质量相对较高,付费能力较强。
豆瓣属于文青的天下,里面傻白甜较多,简书的百度收录指数很高,非常有利于你打造个人IP。
其次还有各类信息流媒体平台,例如:百家号、大鱼号、搜狐自媒体,网易自媒体,企鹅自媒体,360图书馆等平台等。
这里注意的是,百家号目前的流量很猛,因为大众一般查资料都是通过百度,进行关键词搜索的,百家号作为百度的亲儿子,前几页几乎都被百家号占领了。
问题是百家号也很严格,不好留公众号或微信的联系方式,因此一方面作为打造个人IP的主战场,另一方面把联系方式放在主页上,而且得学会巧妙的留,例如:本人“徽”多少,分享某某干货。
另外各社交平台上:微信群、QQ群、贴吧、QQ兴趣部落也别放过,还有微博等短文案形式。
反正一句话:发别写更重要!
再来说说语音平台如何引流?
语音平台目前流量增长率很高,而且客户质量也很高,以一线城市为主,客户联系过来的忠诚度也很高,而且付费能力强,目前是我见过的四高平台。
语音平台目前有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凤凰、懒人听书、情咖等,尤其是喜马拉雅作为国内最大的音频社交平台,是最值得重视的。
音频内容营销的缺点是前期会比较慢,没什么流量,等你过了几个月之后,流量开始慢慢呈现爆炸式增长。
每天都会有不少精准粉加过来,而且音频对受众的洗脑效果比文字的洗脑效果强多了,因为一般人看篇文章不过10分钟,音频有时一听好几个小时,而且还会连续追剧一样持续听,那么你的受众相当于被你洗脑了好几个小时。
很多音频加过来的,只要你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打造的不至于太烂,付费的能力超强。
音频里面有内容有干货,还有你的声音,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另一边和他沟通一般。
而且音频的留存度高,可能过了好几年之后,还会有人加过来,你的音频内容会持续在平台上流传。
最后再来说说视频吧,按道理说视频的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因为视频相当于有个人在另一端面对面的和你交流沟通,可惜实际上出现了反效果。
这里视频主要分为短时频和长视频,短视频目前主要以抖音、快手、美拍、火山为主,长视频目前主要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B站为主。
短视频以抖音为例,即使你在抖音上坐拥百万粉丝,最终能变现个十万算是不错了。
因为一方面短视频的时间太短了,用户看完后马上刷下一个,根本记不住,另一方面用户主要是来看娱乐方面,对知识学习方面不太感冒,粉丝的质量也特别低。
这就是为什么,抖音虽然现在这么火,但具体的变现没做好的话,再多的粉丝也不过是一堆数字,还赶不上快手的变现能力。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是搞mba培训的,抖音上坐拥40多万粉丝,结果最后就变现了2、3个人,效果惨不忍睹。
目前我研究的抖音变现最好的方式是,前端采用抖音直播进行给粉丝灌输思想,来提升转化率,因为只有直播的时候,粉丝是一直盯着你看的。
如何把抖音玩起来,这里面诀窍很多,重点说两条:
1.买高权重号,或把号培养成高权重之后,再去发视频。
2.互推互粉互点赞,抱团取暖,很多早期玩起来的大号,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当然直播对你的个人演讲要求很高,要想做好一个讲师,首先得成为一个演说家。
长视频的话,可以效仿下逻辑思维,一张桌子一个手机打开就可以谈天说地了,录好之后到处发。
录的好粉丝百万,录不好就成了视频网站里的路人甲了,这对课程的质量要求比较高。
我大学的时候,和外面的一个做十几年程序员的哥们一起做过视频网站,当时的想法是搞同城视频网站。
结果网站搭建起来后,没钱推广啊,当时就学罗振宇,一张桌子往前摆,一个手机开始拍。
结果质量做的太差了,简直是屌丝视频的经典案例,我现在见一个关于我当初发的,就立马想方设法删除掉,简直是太不堪入目了。
所以要想录制长视频吸粉的话,一方面要把内容做的特别的精致,另一方面讲出来的效果和后期录制,最好都是专业团队来做。
即使你都做好了,效果估计也一般,毕竟人们的注意力现在越来越快餐式的了,这具体要看你的客户人群,越高端的客户,对快餐文化看的越少。
所以像罗振宇这样的,你能一口气看一个小时看完他的视频,说明你的境界较高,且不说罗振宇讲的实际怎么样,他能通过优酷的读书节目,吸粉无数,这一点上来看是很成功的。
要想玩转内容营销,重在坚持。
在互联网上如果流传3、5篇你的内容,即使每篇内容过百万,也没多大意义。
但是如果有上千篇内容,到处都在流传的话,那么即使每篇只有1万的阅读量,那累加起来也是上千万,你相当于影响了上千万人。
生产的内容越多,内容质量越高,发的平台越多,你的内容传播到的人越多,那么你的影响力就会越大。
看完三件事: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2.关注我和专栏,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关注公众号“boss修炼社”,每天分享创业、营销、个人成长等干货。关注后回复:666,即可免费领取《22个互联网创业项目》
谢谢你的支持!
知识营销现有的互联网知识来做推广和传播并吸引用户来浏览和购买。
知识营销的本质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他的梦想。看起来人人都懂的道理,做起来 80%人犯了错误根本不知道。
举例 :
老农家的一头牛跑出了牛栏,当时只有老太太一个人在家, 老太太显得无能为力,只好坐在家里等牛回家。
不一会老农和儿子从地里回来,得知了这件事情后,很快顺着牛的脚印找到了牛,父子俩推的推、拉的拉,勉强的把牛往家赶。
这时小孙女高兴的拿着一根竹竿吊着一把青草跑过来放在牛的面前,轻松的引着牛走回了牛栏。
这时小孙女高兴的拿着一根竹竿吊着一把青草跑过来
放在牛的面前,轻松的引着牛走回了牛栏。
一个简单且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却把做生意的三重境界
一一呈现:
“坐桩派”“推销派”“控心派”。
老太太代表了生意,人中最典型的“坐桩派”,这类生意人每天都坐在店里等顾客上门,顾客上门之后任顾客徘徊顾客的种种疑虑无力招架,顾客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从来不知道顾客从哪里来, 也从来不知道顾客接下来要到哪里去,这种听天由命的心态,让他们把做生意与命运的安排挂上了钩,赚了钱是命好,没有赚到钱是因为财运不佳,当然,整个生意圈里面最容易夭折的就是“坐桩派”。
靠本能做生意,老农和儿子的做法正是现在生意场上“推销派”,这种生意人从不甘心命运的安排,客户进来,他们会通过一切手段去推销自己的产品,热情洋溢、甚至把死缠烂打,发挥得淋漓尽致。
没有顾客的时候,他们会到处地毯式的找寻顾客,通过一对一的不断沟通或者酒桌上的阿谀奉承,最终辛苦的搞定顾客。
“推销派”是现在生意圈内的主体派系,最大的特点正像老农和儿子赶牛一样,需要“力量”,有力量就能胜利,但汗水是胜利的成本,最后,也有无数的“推销派”成员因为“体力”不佳,用力过度,最终虚脱而“亡”。
为什么小女孩只用了一把青草,就让老牛乖乖跟她走了呢?
因为小女孩先满足了牛的自私欲望,牛是为自己吃草,跟小女孩走的,并非小女孩强迫它走的。
在整个生意圈里,只有不到 1%的生意人成为了“控心派”的代表,这类人既不听天由命等客上门,也不主动推销,是吸引潜在客户主动上门。吸引的核心是找准客户的需求,任何人购买商品的需求。
营销就是:从相识——认可——分享过程叫营销。
很多传统商家营销就是大把的时间去线下发传单和在线上发广告,为什么大部分写的广告文案缺乏吸引力呢?因大部分老板在以前卖方市场的生意经验中,已经养成了以产品为中心,以卖货为中心的思维,但是时代变了,现在是物质过剩,买方市场,现在是一个心智消费时代。
比如这种:
让人看了马上就想把人拉黑,完全粘贴复制、文字那么长、用户没有耐心看完,这纯属推销了,骚扰他人。
还有这种的:
这种形式线下推广,大部分路人,都不会接这种传单,这种耗人力和物力,费力讨好没有实际效益。
那我们在现在互联网时代怎么做去知识营销?
敲黑板重点来了
我们需要逆向思维解决客户的问题
举例,假如你卖减肥药,正向思维是:我的减肥药功好,可以让女人安全地减肥,让女人身材变苗条,变得更加美丽自信.
如果你从客户角度出发,用逆向思维呢?
身体肥胖,是不是买不到合身衣服?
身体肥胖,是不是会影响找男朋友?
身体肥胖,是不是会影响到找好的工作?
身体肥胖,是不是更容易患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
…………………….
【举例】女装店
身材不好穿衣服难看怎么办?
长得太矮买不到合身的衣服怎么办?
皮肤黑的女生怎么穿衣打扮显得白一点?
这些都是逆向知识营销思维。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有启发,我想请你帮我点赞,收藏。关注公众:{南山浪里小哪吒}ID:lk1172622912. 也欢迎来找我玩。
知识营销是营销发展到现阶段一次重要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产品和消费者都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后,自然产生的结果。
我们以前买水果,只是觉得苹果好吃,但是现在商家却可以告诉我们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健康。以前买汽车,我们不会关注发动机涡轮增压好还是自然吸气好,但现在我们就会通过各种专业知识来进行横向对比(即使有些专业知识是测评机构提供的,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比较容易的接触到这类机构),最终得出哪种发动机更适合自己。
知识营销除了给消费者提供产品本身的价值外,还能提供其他的价值,包括技术原理,使用方式,品牌价值延展,情感消费品等等。米其林的《米其林指南》,除了最初包含旅行相关的注意事项,导航图,加油站位置,如何更换轮胎的操作步骤等内容外,最后还演化出了米其林星级标准,米其林餐厅,米其林厨师等一大堆具有传奇称号的衍生品。类似的还有LV的《城市指南》,欧莱雅的美妆教程网站等等。
对我而言,知识营销是存在于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之间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种知识虽然没有专业知识那么严谨和客观(例如专业医学杂志),但相比普通知识更具有可信度(专业程度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可信度)。举个例子,丁香园的所有医学相关的文章,作者除了需要在这个领域内有非常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简化知识,柔和知识的能力,要做到能让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即使没有那么专业的理论基础也能看懂这篇文章。
知识营销出现的背景是因为大量的专业消费者出现(或者消费者专业化的趋势),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营销信息的群体,而变成了主动或交叉寻找营销信息的群体。
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我国目前的网民总数约8.3亿,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0%,月收入超3000元以上的人群约占总人数的45%。在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知乎用户的
本科以上学历人数高达80%。以上种种数据都说明了我国告知人群在不断增多,伴随着需求端人数的上升,供给端自然而然就要做出改变。
专业消费者的出现同时也给企业营销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不仅仅我们需要专业的营销知识,也需要对自己所服务的产品要作深入的了解(技术、实现原理、应用等)。“内容即营销,营销及内容”这种趋势未来会愈加明显。
消费者的诉求不仅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知识营销的重点是品牌要说服用户,以理服人。另外,知识还具有天然的自然优势,知识在消费者大脑中留存时间相比于广告和新闻时间更长,接受度更高(因为可以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谈资)。
知识营销目前的大规模运用
丁香园无论是段视频平台、还是自媒体平台,都能在相关领域体现出强大的专业能力。可以当之无愧称做国内知识营销的典范。而且由于丁香园在内容传播上使用了消费者接受程度更高的“趣味科普”,使得那些生硬难啃的名词术语变得俏皮可爱了起来。
这也启发了我们在做专业知识的传播上要注意根据知识营销渠道属性来调整自己的风格,要用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去传播品牌的内容价值。
2. 以小米为代表的众多手机厂商开始向消费者普及更专业的手机相关知识
我们都知道小米的最早期的粉丝都是手机发烧友,那个时候小米研发团队和这些发烧友之间的沟通是相对简单的,因为双方都比较懂技术,所以信息传递是比较通畅的(发烧友关注技术)。等小米发展起来后,越来越多的小白用户加入进来,所以最后在营销信息传递上就更加“偏向”普通消费者。随着手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手机的厂商又开始逐渐开始向用户“兜售专业知识”,例如从技术原理上告诉你为什么手机有了Game Turbo打游戏会更加流畅。
早期的互联网营销输出逻辑是简化知识,输出相对简单好理解的信息给消费者,但现在却要在“简化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的把一些深入的东西表达出来。
3. 知乎
知乎比较契合知识的传播路径,以问题开始,以回答结束。问题有明确的方向性,对话本身也比较平等,消费者可以向企业提出对企业或产品相关的问题,然后企业通过深入的解答来回答知友,一来一往,两者的目的就都达到了。
知乎的强大不仅表现在自我品牌塑造方面,而且知乎本身也是国内知识营销最火热的平台。
国内知识营销承载平台除原有的旧平台外(维基百科、百度知道等),新增了类似公众号、知乎、得到、喜马拉雅、千聊等新兴图文音视频等平台。
知识营销强大在于它本身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让原有的能量发挥出的更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运用这种新思维去改造旧平台,创造新平台。传播的广度决定了一个品牌的宽度,知识的深度决定了一个品牌的厚度(这也就是我们所有人一提起中科院就肃然起敬),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做一个有内涵、有质感的品牌对拥抱消费者。
如有兴趣也可参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
知识营销是什么?怎么看宝马的“知识营销”?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知识营销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下会越来越重要和高效。9000后,由于成长环境和知识结构的不同,重新走到“士大夫”时期。即我有我的价值观,我有我的人生观,我有我的世界观!盲从的会越来越少,遇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这样的趋势下,越早掌握知识高地和知识资产越来越重要。显而易见,象知乎这样的平台,价值会越来越明显。错过了互联网,错过了门户,错过了微博,错过了微信,错过了抖音,难道还要错过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