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密码*
确认密码*
忘记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作为淘宝天猫从业人员,我是这样看待这个APP的:
淘宝特价版
阿里为什么要推出淘宝特价版,很多人都分析说是拼多多会抢走淘宝底层消费人群,却分析的不够彻底。有心的人可以去看看阿里去年的财报,可以看出阿里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广告和佣金抽成,特别是广告,差不多占了一半。那怎么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那肯定是提高淘宝天猫的活跃用户,人越多停留时间越长意味着越多的广告被点击。对阿里来说,提升收入最主要的并不是提高坑位产出,而是想办法吸引更多的买家来逛淘宝以及在淘宝天猫停留更久。
阿里并不怕拼多多抢去那些低价产品的销售额,阿里怕的是拼多多把人员分流了,这些人不再来淘宝就可以直接买到东西,毕竟前面说了中国大多数家庭还是处于低收入阶段的,他们对质量要求不是很高。若以后拼多多略微提升下产品质量,这些人可能就永远留在微信上了,就算留下来的人不多,比如10%,但少了这10%的人来逛淘宝天猫,就等于直通车钻展少了10%的人点击,相应的广告收入就要减少10%左右,阿里为了维持自己的收入只能让商家提高直通车钻展费用,卖家处境就更加艰难,这些都是阿里不想看到的,所以阿里要考虑如何稳住这部分底层消费人群。
淘宝特价版这个APP注定会失败的,用这个来阻击拼多多毫无意义,因为淘宝特价版本身并不会产生流量,要么靠淘宝天猫导流,这是不可能的,淘宝天猫本身都在为了开发流量头大,还分流量去给特价版?拼多多的流量主要来自于微信,而微信上的流量近乎无限,淘宝特价版只会是个尴尬的存在。
那阿里怎么做才能拉回低消费人群,或者至少稳住现有低消费人群呢?这个我是不敢多言,毕竟阿里这么大的企业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我只说一些我现在注意到的,一个是低价产品权重在回升,以前搜索一些关键词,根本不会给你展示20元以内的产品,现在有所改变;还一个是销量权重有所变动,销量高的产品肯定更受欢迎,提升高销量产品的权重(一般来说也是性价比高的产品),让低消费人群更容易找到,对于淘宝天猫来说是值得考虑的。阿里后续有可能会把转移给天猫的流量转回部分给淘宝,这样淘宝中小卖家才好生存,而淘宝C店的繁荣,才能更好支撑阿里的商业帝国。
其实我觉得阿里推出淘宝特价版只是对自身低消费人群入口的补充,并非专门针对拼多多,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拼多多自己的路都不好走,不转变烧完钱等死,转变又不是那么容易的,拼多多先照顾好自己吧,先别想着去抢别人的地盘了。外面的人都在宣传拼多多GMV多么惊人,却不告诉你淘宝天猫去年比前年增加的GMV是30%,也就是增加了差不多1万亿,算下来每个月800多亿。按拼多多今年1月份的GMV400亿,阿里每个月新增的GMV就比两个拼多多还多,这还只是增加的部分跟你整体GMV比。拼多多是在快速的追着跑,但阿里也在跑呀,而且跑得更快,怎么追得上。
拼多多的崛起,撬动了阿里的蛋糕,马爸爸着急了。想想靠着小卖家起家的淘宝,现在牛逼了想转型,想做品牌,扶持天猫排挤集市商家,好了现在自己老家失火,被拼多多反将一军,淘宝急不可耐的想摆脱廉价市场,其实市场就是这么简单,东西再好,大多数人还是买9.9包邮,毕竟月薪5k的人才是这个世界上占大多数的人
至于现在的特价版app,其实跟一开始的天天特价挺像的,现在天天特价也被削弱了,聚划算点开东西都不便宜,都已经失去了最早团购便宜货的初衷了,人都喜欢便宜的好东西,但是在电商行业品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价格确实实实在在的,也难怪消费者价格弹性那么大
站在咱们的角度,当然是各个平台百花齐放好过一枝独秀啊,毕竟垄断市场买单的是消费者,淘宝做不做得起来这个特价版也不好说,毕竟没有了社交媒体的流量红利,新开的app能够吸引到的人群应该还是原来淘宝的存量客户,淘系的流量其实已经趋向饱和甚至于开始外流了,而拼多多得迅速崛起靠的是背后微信社交媒体倒灌流量,微信的流量和粘性有多么可怕你知道么,你能一周不买东西但你能一周不上微信么,你爸爸妈妈没有淘宝账号但是有几个没微信号的?有如此丰沛的资源源源不断的供给,淘宝能沾到一点光么?早在几年前淘宝依靠淘宝客汲取QQ和微信的流量马化腾就出手给封杀了淘宝链接,现在出了个淘口令,但是转化率真的低了不是一点半点,
个人感觉,特价版app并没有抓住反击的痛点,意义不大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邀请为什么总是关于淘宝的,表示很难过。
关于这个特价版我个人看法就是单纯把价格低的产品放一起然后罗列出来卖的APP。非要说有什么竞争对手的话,那就是拼多多为代表这类的APP吧。这种APP确实迎合了部分消费者,但是并不长远。
目前这个阶段还是更像折800或者卷皮的升级版,因为和腾讯本身的竞争也导致无法很好触达拼多多面向的大量人群(不太会用淘宝购物的中老年妇女),能否达成阻击效果还有待观察
首先,淘宝特价版诞生的原因有两种: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自身因素就是淘宝多年以来对卖家的商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卖家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没资本、没团队的话是很难在淘宝有所作为的。9.9包邮在淘宝不多见了,廉价商品页越来越没有生存的空间,所以这些商家就索性推出平台转做微商了。后来,出现了拼多多,那些无处可去的商家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廉价促销的平台,加上腾讯用微信的扶持,这个拼多多增长的步伐异常的迅速。
然后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很明显就是对抗拼多多的,虽然都说拼多多商品质量差、假货多、像极了当初的淘宝,但是数据是不会撒谎的,拼多多目前的订单量和京东差不多,淘宝早就忌惮京东的崛起,现在又来了一个拼多多,淘宝自然不能闲着。
拼多多与京东都属于“腾讯系”,淘宝属于阿里系,所以京东不会对拼多多的发展产生那么大的抵触心理,但是淘宝是绝对不能忍的。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淘宝特价版APP就应运而生了。
然后说一下淘宝特价版的发展前景:这个平台在用户体验上绝对不能淘宝APP相提并论,即使是APP做的美观大方,但在商品体验上考虑到价格上面的低廉,用户自然不会买到什么好产品,而且残次品、假货出现的概率很大。所以,如果买家是抱着捡小便宜的心态来淘宝特价,那可以去试试,如果是买实用的商品,建议还是算了。
对于店家来说,自然关心的是流量的问题,究竟淘宝APP与淘宝特价APP会有什么样的流量互补,这个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关联是一定会存在的,建议有资源的卖家可以先去入驻,毕竟好处是一定会给的。
姓名*
网站
评论*
评论 ( 5 )
作为淘宝天猫从业人员,我是这样看待这个APP的:
淘宝特价版
阿里为什么要推出淘宝特价版,很多人都分析说是拼多多会抢走淘宝底层消费人群,却分析的不够彻底。有心的人可以去看看阿里去年的财报,可以看出阿里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广告和佣金抽成,特别是广告,差不多占了一半。那怎么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那肯定是提高淘宝天猫的活跃用户,人越多停留时间越长意味着越多的广告被点击。对阿里来说,提升收入最主要的并不是提高坑位产出,而是想办法吸引更多的买家来逛淘宝以及在淘宝天猫停留更久。
阿里并不怕拼多多抢去那些低价产品的销售额,阿里怕的是拼多多把人员分流了,这些人不再来淘宝就可以直接买到东西,毕竟前面说了中国大多数家庭还是处于低收入阶段的,他们对质量要求不是很高。若以后拼多多略微提升下产品质量,这些人可能就永远留在微信上了,就算留下来的人不多,比如10%,但少了这10%的人来逛淘宝天猫,就等于直通车钻展少了10%的人点击,相应的广告收入就要减少10%左右,阿里为了维持自己的收入只能让商家提高直通车钻展费用,卖家处境就更加艰难,这些都是阿里不想看到的,所以阿里要考虑如何稳住这部分底层消费人群。
淘宝特价版这个APP注定会失败的,用这个来阻击拼多多毫无意义,因为淘宝特价版本身并不会产生流量,要么靠淘宝天猫导流,这是不可能的,淘宝天猫本身都在为了开发流量头大,还分流量去给特价版?拼多多的流量主要来自于微信,而微信上的流量近乎无限,淘宝特价版只会是个尴尬的存在。
那阿里怎么做才能拉回低消费人群,或者至少稳住现有低消费人群呢?这个我是不敢多言,毕竟阿里这么大的企业肯定有自己的打算,我只说一些我现在注意到的,一个是低价产品权重在回升,以前搜索一些关键词,根本不会给你展示20元以内的产品,现在有所改变;还一个是销量权重有所变动,销量高的产品肯定更受欢迎,提升高销量产品的权重(一般来说也是性价比高的产品),让低消费人群更容易找到,对于淘宝天猫来说是值得考虑的。阿里后续有可能会把转移给天猫的流量转回部分给淘宝,这样淘宝中小卖家才好生存,而淘宝C店的繁荣,才能更好支撑阿里的商业帝国。
其实我觉得阿里推出淘宝特价版只是对自身低消费人群入口的补充,并非专门针对拼多多,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拼多多自己的路都不好走,不转变烧完钱等死,转变又不是那么容易的,拼多多先照顾好自己吧,先别想着去抢别人的地盘了。外面的人都在宣传拼多多GMV多么惊人,却不告诉你淘宝天猫去年比前年增加的GMV是30%,也就是增加了差不多1万亿,算下来每个月800多亿。按拼多多今年1月份的GMV400亿,阿里每个月新增的GMV就比两个拼多多还多,这还只是增加的部分跟你整体GMV比。拼多多是在快速的追着跑,但阿里也在跑呀,而且跑得更快,怎么追得上。
拼多多的崛起,撬动了阿里的蛋糕,马爸爸着急了。想想靠着小卖家起家的淘宝,现在牛逼了想转型,想做品牌,扶持天猫排挤集市商家,好了现在自己老家失火,被拼多多反将一军,淘宝急不可耐的想摆脱廉价市场,其实市场就是这么简单,东西再好,大多数人还是买9.9包邮,毕竟月薪5k的人才是这个世界上占大多数的人
至于现在的特价版app,其实跟一开始的天天特价挺像的,现在天天特价也被削弱了,聚划算点开东西都不便宜,都已经失去了最早团购便宜货的初衷了,人都喜欢便宜的好东西,但是在电商行业品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价格确实实实在在的,也难怪消费者价格弹性那么大
站在咱们的角度,当然是各个平台百花齐放好过一枝独秀啊,毕竟垄断市场买单的是消费者,淘宝做不做得起来这个特价版也不好说,毕竟没有了社交媒体的流量红利,新开的app能够吸引到的人群应该还是原来淘宝的存量客户,淘系的流量其实已经趋向饱和甚至于开始外流了,而拼多多得迅速崛起靠的是背后微信社交媒体倒灌流量,微信的流量和粘性有多么可怕你知道么,你能一周不买东西但你能一周不上微信么,你爸爸妈妈没有淘宝账号但是有几个没微信号的?有如此丰沛的资源源源不断的供给,淘宝能沾到一点光么?早在几年前淘宝依靠淘宝客汲取QQ和微信的流量马化腾就出手给封杀了淘宝链接,现在出了个淘口令,但是转化率真的低了不是一点半点,
个人感觉,特价版app并没有抓住反击的痛点,意义不大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邀请为什么总是关于淘宝的,表示很难过。
关于这个特价版我个人看法就是单纯把价格低的产品放一起然后罗列出来卖的APP。非要说有什么竞争对手的话,那就是拼多多为代表这类的APP吧。这种APP确实迎合了部分消费者,但是并不长远。
目前这个阶段还是更像折800或者卷皮的升级版,因为和腾讯本身的竞争也导致无法很好触达拼多多面向的大量人群(不太会用淘宝购物的中老年妇女),能否达成阻击效果还有待观察
首先,淘宝特价版诞生的原因有两种: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自身因素就是淘宝多年以来对卖家的商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卖家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没资本、没团队的话是很难在淘宝有所作为的。9.9包邮在淘宝不多见了,廉价商品页越来越没有生存的空间,所以这些商家就索性推出平台转做微商了。后来,出现了拼多多,那些无处可去的商家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廉价促销的平台,加上腾讯用微信的扶持,这个拼多多增长的步伐异常的迅速。
然后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很明显就是对抗拼多多的,虽然都说拼多多商品质量差、假货多、像极了当初的淘宝,但是数据是不会撒谎的,拼多多目前的订单量和京东差不多,淘宝早就忌惮京东的崛起,现在又来了一个拼多多,淘宝自然不能闲着。
拼多多与京东都属于“腾讯系”,淘宝属于阿里系,所以京东不会对拼多多的发展产生那么大的抵触心理,但是淘宝是绝对不能忍的。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淘宝特价版APP就应运而生了。
然后说一下淘宝特价版的发展前景:这个平台在用户体验上绝对不能淘宝APP相提并论,即使是APP做的美观大方,但在商品体验上考虑到价格上面的低廉,用户自然不会买到什么好产品,而且残次品、假货出现的概率很大。所以,如果买家是抱着捡小便宜的心态来淘宝特价,那可以去试试,如果是买实用的商品,建议还是算了。
对于店家来说,自然关心的是流量的问题,究竟淘宝APP与淘宝特价APP会有什么样的流量互补,这个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关联是一定会存在的,建议有资源的卖家可以先去入驻,毕竟好处是一定会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