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是什么导致淘宝走到宣布投诉工商总局刘红亮司长这一步?这对中国电商乃至互联网行业会有何影响?

淘宝宣布正式投诉刘红亮司长,引起各界关注一事,您有什么看法? 工商总局的白皮书在调查取证上是否有不当的地方?淘宝是否有用技术进步、打破垄断、改变社会等这种大词当挡箭牌的嫌疑?淘宝投诉个人而非监管机构这一步棋是否得当?15年1月28日下午淘宝网就国家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一事声明 [图片]

评论 ( 20 )

  1. 我知道我在淘宝上买的是假货,然而我还是买了,假货这种东西吧,感觉要分类,你要花了真货的价买了假货你有理,你要是花了假货的价还想买真的我只能说你想多了。

  2. 红色资本哦~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gcd养一群变异猪,哪头猪进化的好,养肥了,gcd随便找把刀杀了。肉都是自己的,皮毛你们分。
    各行各业哪边发展的好,敲一敲打一打,得到一点利益,政府收入提高。结果养出来的都是畸形猪,身上接着放血的管子,随时养着吸血鬼。

  4. 很遗憾的发现,这次知乎网友并没有分析出重点,也就是阿里怎么抽风了,为什么这么强硬。

    中国消费者真的在乎工商局说阿里有假货吗?本来就是只买得起假货的。阿里有必要为了这群人跟工商局撕逼吗?当然没必要

    关键在于阿里如今是美国上市公司,面临吃美国官司的危险。

    如果当年阿里可以如愿以偿在香港上市,香港投资者毕竟知道中国国情,不会在意阿里假货有多少,只要阿里能够把假货的广告费输送给自己,闷声发大财就行。美国这样一个法律和政治正确非常重要的国家就不一样了。

    所以蔡崇信亲自站出来强硬表态,我一开始还不理解,觉得这种事情不至于他出动,直到看见这句:

    当时的背景是阿里巴巴正在赴美上市的关键时期,监管部门特意提出“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闭门会议上工商总局指出了阿里巴巴5大方面多达19项问题,也收录了各地工商部门补充的另外6大问题。白皮书措辞直接,明确点出阿里的态度傲慢。

    这件事在美国投资者和律师眼里就是政府为阿里上市开路,上市之后政府跟阿里翻脸

    目前,已有包括波莫兰茨(Pomerantz LLP)在内的至少4所美国律所声称对阿里巴巴是否涉嫌证券欺诈展开调查。腾讯财经30日致电Pomerantz LLP,对方回应称,将“很快”递交正式诉讼文件,但拒绝透露具体日期。
    该项调查内容涉及阿里巴巴及其管理人员和/或董事是否违反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条(b)和第20条(a)。相关规则规定,任何人在买卖证券时不得就任何与交易有关的重大信息作虚假陈述或隐瞒该信息,或从事其它与交易有关的欺骗行为,否则即构成证券欺诈,将承担民事乃至刑事法律责任。
    Pomerantz由被誉为集体诉讼教父的已故Abraham L. Pomerantz创立,被公认为企业、证券和反垄断集体诉讼领域首屈一指的律所之一。
    据了解,上述律所进行的调查主要针对阿里巴巴在去年9月的上市文件中,并没有充分披露此前工商总局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
    克劳斯表示,如果阿里巴巴上市信息披露不充分的事实成立,就将涉嫌违反证券法中的相关规定,需要承担由此导致投资者损失的责任,最终可能将付出巨额的赔偿。
    克劳斯说,诉讼可能还会针对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会成员、高管等,代表阿里巴巴的律所也可能会遭到起诉。目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没有发布相关的声明,但克劳斯认为,该监管机构的相关部门一定已经开始关注此事,并有可能在会在合适的时机展开独立调查。
    他认为,阿里巴巴正在遭受上市以来的一次“真正的危机”,市场正在密切关注该公司如何应对。
    克劳斯表示,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需要遵循美国上市公司的做法,他建议阿里巴巴应该迅速指派独立调查组对公司进行内部调查。
    “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克劳斯说,“但如果你身处美国资本市场中,你就应该按照市场所期望的美国上市公司的做法来做。”
    他举了沃尔玛前几年所遭遇的涉嫌在墨西哥从事贿赂的例子,在发现有不当行为后,沃尔玛于2011年底主动向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相关违规行为,并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花费超4亿美元调查相关的行为。
    “他们(阿里巴巴)想超过沃尔玛,就要像沃尔玛这样做。”克劳斯说。(腾讯财经 纪振宇 发自纽约)

    因此蔡崇信必须强调

    “我们在此清楚地告诉各位,阿里巴巴并没有要求工商总局延迟公布任何报告。”蔡崇信最后着重补充说。

    如今来看,工商局的重拳根本不在假货率是20%还是70%,而是阿里上市前隐瞒重大信息,这比假货率狠太多。

    接下来会怎么样?

    接下来,阿里巴巴的公关却走向了一个有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向。
    他们把工商总局的刘红亮司长推到了前台,并声称要投诉他程序失当,情绪执法。
    当我第一次看到阿里在相关公关稿中提及刘司长时,我身上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真的。
    在抱屈含冤的文字中那股隐隐的杀气已经扑面而来。整篇文章里,我似乎只看到了这位司长名字背后明晃晃的四个大字。
    杀人,诛心!
    我丝毫不怀疑在接下来的公关战中,这位可怜的司长将会成为整个事件的替罪羊。也许就在今天,关于这位司长的爆料,野史,甚至个人隐私都将暴露在全体公众面前。这位国家机关公务员,将会领略到来自我大公关圈最专业的技术手段,成为整个事件唯一的解决方案。
    这真是赤裸裸的拿钱砸死你的节奏啊。
    阿里公关清楚的明白正面和政府机构交战是绝无可能胜利的。在无法挑战整个政府权威的前提下,他们选择了最下流的手段。
    找一个突破口,干掉那个领头的,告诉公众这个人就是整个事件的幕后黑手,他是个坏人,他有很多见不得人的丑事,和政府没关系。
    好厉害!
    我虽然没法挑战政府权威,但我让你成为一个丑闻这不就够了么?
    一旦这个人身败名裂,你们以后还有谁敢查我?!
    还有谁?!
    作为一个公关行业从业者,第一次在自家的地盘上见到如此专业的公关策略,我真的是吓尿了。
    原来我大天朝公关圈真的可以做到如此地步。

    引自 PR公敌

    所以后果是这样的:

    不过就在今天,澎湃新闻和新华社的“我在现场”客户端先后报道称,获得一份包含录音的“会议记录”,记录了国家工商总局于2014年7月16日就阿里巴巴问题举行的行政指导座谈会上的情况。
    澎湃新闻称还无法证实录音真实性,而“我在现场”则直接以“刘红亮曾设下对阿里处罚目标”为题进行了报道。
    录音中,““刘红亮”在会场直接对工商杭州分局的同事表达不满,并现场提出加大监管力度的工作指示:“处罚一例太少啦,你一年处罚晓峰(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千八百次甚至几千次,我觉得太正常啦!每天三千万的交易,你就按百分之一来算吧。
    “有些同志可能说,刘司长对阿里有偏见,他怎么老挑毛病?我今天能来,我对阿里没偏见,我用我的行动佐证,因为这是我的职责。开个玩笑话,我们这一排的所有同志加起来年薪顶不上对过各位月薪。这不是开玩笑啊,你们一个月的工资等于我们这些人年薪加在一起啊,那晓峰就更不用比啦,人比人气死人啊。”

    然后

    【工商总局连夜辟谣:对阿里的“白皮书”不具法律效力】人民网消息,工商总局今晚正式表态:去年7月,总局网监司在浙召开阿里行政指导座谈会。会后形成“白皮书”并于1月28日发布。其为会议记录,不是白皮书,不具法律效力。【总局表态意味阿里并未向投资者隐瞒信息,美国律所的诉讼将失去证据支撑】

    为了避免吃美国官司,阿里公关部门被迫火力全开,把不识趣的人全都送进监狱,不管你是(不)收钱的记者还是心理不平衡的官员。

    假货问题是次要的,但是阿里电商收税的问题总要提上日程,官商之间如何博弈会很有意思。毕竟阿里吸收了大量线下消费,也就影响了大量地方就业和税收,这个实打实的利益冲突比假货问题更严重。当然或许90%不盈利的小卖家因为征税问题彻底退出淘宝正是马云所希望的。

  5. 总有人只为淘宝考虑,总认为淘宝弱势,政府难道只有错?
    让淘宝对假货商家封店,不允许假货在淘宝卖需要执法权?让你封店你说没权抄家?你也知道淘宝sku多?那你准备给工商局多少预算多少技术人员治理?淘宝的规模够么?这种治理不赚钱只花钱怎么维持?国家财政就为了给淘宝擦屁股?没有制动的技术就不要那么高的速度,否则早晚出事故

  6. 看了几十条,感觉真是蛋疼…默默都揉一揉就好了
    也没啥高深都经济水平 也不对制度做任何评价
    土匪都思维真是强大啊,您这想法让我茅塞顿开呀 原来还能这么理解…
    上面都观点正反都有,还有各打50大板都……感觉都是废话,90%都废话
    作为一个在国内出生并一直在国内生活将来也会生活下去都人,假货这东西对你真都那么敏感那么都不可原谅么?(这句话好像我是卖假货都呢……)
    其实就想说,这讨论开始还是挺有见解得,后来就变成了娱乐园都水上乐园了吧
    慢慢有向贴吧发展都趋势呀。

    这里就引用一句话吧,记得是某哥说都“卖假货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你都贪婪!”

    上面还说什么制度,什么原罪……你要买个10k都包,突然看到一个地方卖5k 你就动心了,动心都时候你想过是假都么。。呵呵了
    不要把买到假货都责任都推到什么局 什么宝上去,按照以前都说法:多做自我批评吧。

  7. 从来都只是一个政治问题。。

  8. 大家都知道淘宝阿里巴巴假货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马云为什么就不肯承认呢?

    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台,就说明都不管了呢?

    那么多卖假货的,还不让工商局点名,这是什么世界?

  9. 记得以前在肯德基打工的时候,几个员工被叫上街发传单,包括我。然后被类似城管还是工商的人扣了,说我们在不该发传单的地方发传单,让我们店经理来领人。等我们经理来的时候,执法人员就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吐槽,内容大概是——
    “人家德克士一到夏天就给我们送清凉饮料优惠券,过年过节还送餐劵,饮料送给我们都喝不完。你们肯德基以为是外企就拽哦,从来都当我们不存在,现在苏丹红事件发了,开始上街派优惠券了哦!”

    然后我们店经理来认错还聊了一阵把事情和解了(像工商局和淘宝)。然后执法机构就扣下了所有优惠券,理由是“别以为来道个歉就算了,你们肯德基违章派贴不能算,这个券我们全部扣了” 足足10多cm厚的优惠券啊,就这么被规章了!

    估计淘宝也遭遇了差不多的事情吧~

  10. 工商强行摔锅

  11. 已解决,但或许是解决淘宝假货问题的一个源头,又或者是阿里盛极而衰的一个导火索
    又看到天猫1800家店铺放弃续约
    呵呵

  12. 其实,实质问题是工商想让阿里巴巴自己去打击假货,工商认为赚钱的是你阿里巴巴,你们淘宝有假货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我只负责监管你们,凭什么让我们帮你们打假。
    而阿里巴巴却想让工商来打假,因为一是这工作量和难度巨大,首先阿里巴巴不想投入这个人力物力,要不然阿里巴巴还不如做京东模式,什么都自己来做。
    所以,双方就相互扯皮,于是有了后来的和解,最后淘宝估计一切照旧。
    相关评论:工商总局揭批阿里是惹屎上身

  13. 只是淘宝无奈的反抗。
    作为一个市值高,背景相对不够硬不够红,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成本复制取代的企业,听中央的话最重要。让你上市了,给国家长脸了也就该敲下你了,你不是华为中兴,你的政治地位没那么高,就要跪下含好。

    到这个地步,实质上就是互联网新贵自以为可以向政治权贵发声,索取部分话语权,但国家不想给他们那么多,还是把他们当做狗所引发的冲突。
    商不如政,这个道理还不懂还想着整合物流做巨头,口还那么大不低调?
    嚣张的首富却有好下场,中国几千年来还真没一个,目测未来几十年也不可能有。电商互联网要明白自己的定位,有点钱了也是国家让你们赚的,它不高兴了也可以把他们收回去,尔等不要太嚣张,让红色多占点好处别都给外国人了。

    马云再不听话就更惨。
    马云你脸这么小,又不红,口张这么大不怕脱臼么

    蛤蛤也老了,要重新站队。

  14. 前几天刚回答“如何看待「工商总局导致阿里巴巴股价蒸发两百亿美元”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回答。
    先解读一下原告淘宝的说法:
    1.假货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我淘宝只是一个平台,有假货淘宝是有责任,但主要责任不在淘宝,愿意配合政府打假。(逻辑很紧密,态度很恳切)
    2.强调淘宝早已经对假货有所动作,但是毕竟不是执法部门,无权利在手,不像你工商肿菊,你丫说封谁就封谁,我不行。(强调淘宝自己力不从心,淘宝愿意全力配合肿菊,这说的是客观事实)
    3.算是婉转地在指责工商肿菊不进步,不创新,不作为(思想陈旧,方法老套)。早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工商肿菊还他么在石器时代,还以为假货怕个毛,关几家店,罚点款,搞搞媒体通报,吆喝吆喝我们要建设文明社会,大家都自觉点啊,不要搞假咩,再搞假我就罚你。完了回去洗洗睡鸟。皆大欢喜。
    4.给工商肿菊上课,我这是以亿计的大平台,不是你们门口那条美食街,我是要全力配合你们的,你们赶紧加紧自我进步一下,一个个山炮。
    5.完全就是跳起来打脸,这一次你们那个傻逼那啥,嘛嘛不懂就瞎BB,我们配合归配合,但是这一次不算完,工商肿菊太大没法讨说法,那就找那个嘛嘛不懂的傻逼那啥得了。好歹让工商肿菊长点教训。

    淘宝上面那五条其实就是这么个意思。言辞恳切之中颇有一种隐藏的”呸呸“的意味。不过谁让人是工商肿菊呢,人不用懂啥是互联网,啥是淘宝,啥是B2C,啥是C2C,不用管淘宝是个体小商贩、美食一条街还是万达集团,人只用知道我是工商肿菊就行了。

    接下来说说题主那三条

    1. 工商总局的白皮书在调查取证上是否有不当的地方?
    2. 淘宝是否有用技术进步、打破垄断、改变社会等这种大词当挡箭牌的嫌疑?
    3. 淘宝投诉个人而非监管机构这一步棋是否得当?

    第一条:工商肿菊在我认为,几乎没有取证得当的时候(可能有偏颇,谁都有认真一回的时候,不过我只取概数。)淘宝确实是以亿计的大平台,这个应该没人会反对。工商肿菊竟然真地就抽查了两件,一看哎呀我擦,都假的,100%假货。尼玛,我都笑哭了有没有,这个在我们些微有些智商的人看来都他么特傻逼的事情,工商肿菊竟然真就这么做了。你问我工商肿菊是否有不当的地方?我其实特别想问,工商肿菊是否有得当的地方?我相信这个问题难度会更大,这要是能答出来我得多有成就感。附带加一句,就这么一个报道,知道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你要知道这消息一传到欧美社会,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人真信。要不说马云冤呢。
    第二条:淘宝确实在找挡箭牌,不过找地都极为巧妙,这样的词于公于私都毫无破绽。只能服气。
    第三条:淘宝为毛要投诉个人,而不投诉监管机构,这可凸显了功力深厚,一击命中,你要是投诉工商肿菊,这事就基本白扯,投诉司长就不一样了,有工商肿菊内部开会的录音,速记为证,司长是主导这次事情的,而且还有很清晰的大言不惭。

    最后点到题目,在外界看来,淘宝一切都是逼不得已,其实才不是呢,淘宝知道这个事情不可避免,还不如借题发挥,变被动为主动,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不可能一直涨,有涨就有跌。借这次事件重建政商关系,夯实淘宝以及阿里的基础,后院安定,同时借政府之手切掉自己的毒瘤,才能活蹦乱跳的出国折腾切。这件事情要是让阿里办成了,之前什么市值蒸发200亿,那都是毛毛雨。
    题主还曾问到这对互联网行业有何影响,一股子学究气,哪有那么多影响?工商肿菊还得看碟子下菜呢,啊,前面阿里甩他一嘴巴子说,哥们,下回喷唾沫看清楚是谁,成吧!工商肿菊一看哎我擦,这货不好惹。赶紧就给阿里陪个笑。完了你一看有戏,你也上去一大嘴巴子抽工商肿菊脸上,说,来给大爷也笑一个。我估计工商肿菊能把你蛋捏碎了。
    但是话分两头,好歹是开了一先河,事情有了开始,剩下的就水到渠成了,无非就是快或慢的事。

  15. 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先说一下我的观点,淘宝是有责任也有能力杜绝大部分假货及伪劣商品的,但是淘宝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看到很多人把淘宝只比喻成一个房东,这个比喻是不对的。淘宝不是房东,而是一个市场管理者。比如说,今天我到沃乐玛买东西,买到假货了,我应该找沃尔玛还是应该找厂家赔偿?当然找沃尔玛,和厂家扯皮的事应该是沃尔玛的事。工商局介入肯定也是先找沃尔玛追责。淘宝就是一个沃尔玛,所以他不是房东,而是一个市场管理者,淘宝对于自己市场内出现的假货是有管理责任的

    淘宝说管理假货难?那为什么同样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假货为什么就很少?天猫可以大幅杜绝假货,淘宝为什么不可以?无非是利益关系而已,虽然淘宝并不直接向商家收费,但是相关的广告位,推荐平台其实已经让淘宝赚的盆满钵足了。这事其实如果让淘宝来做,无非是设计一个的合理的淘宝准入制度,就能杜绝大部分假货,而如果工商局来管,工商局没法管,几亿件商品,工商局哪有那么多人力来查?工商局当然只能管淘宝,让淘宝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制度来杜绝假货。你不杜绝我就处罚你,你不改变我就逼的你改变,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思维。我看不出其中有什么不妥。

    我们可以开一下脑洞,假如淘宝这么做了,不让假货及伪劣商品在淘宝上销售,对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淘宝是业界最大的假货平台,如果淘宝都被工商局给治住了,可以预见,整个电子商务市场假货将变的无处藏身,至少象现在一样泛滥的情况不会发生。

    其次,假货没了,但是对于低价优质的产品需求仍然在。很多假货并不是产品差,他的产品很好,只是没有名气,借用其它品牌对商家来说赚钱更稳。但淘宝不许上假货后,就逼的商家走自主品牌的道路。前期可能对这些小品牌不利,但只要产品价廉物美,就一定能够留住客户,可见的是,一大批本土品牌将会出现,将对传统大品牌形成冲击。这对传统的线下大品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三,天猫将是受到冲击最大电商平台,原本天猫的定位就是只销售优质正品的商品(可见阿里巴巴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淘宝是假货泛滥),现在淘宝也能做到这些,天猫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地位就变的可有可无了。这在中短期内对阿里巴巴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阿里巴巴的股价会在低线长期徘徊。

    第四,在以后的电商环境下,商品将比平台更重要。在当前的电商环境下,产品制造商都被电商平台给绑架了,如果不去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抢占市场,你的品牌市场份额就会被假货给吞没掉。但是如果所有平台不得上假货,那么商品为王,平台反倒不重要。哪个平台能够拿到更多的正品商品将成为平台发展的关键。小的电商平台也有了与大电商平台抗衡的杀手锏。这对中国整体的电商市场是趋好的信号,但对大的电商平台特别是阿里巴巴,这将趋坏的信号。

    第五,短期内,淘宝的商品数量,商户数量和交易量将会直线下跌,淘宝在整个电商环境下所占的比重也会极度下降。这对一个刚刚上市的企业来说,基本是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如果淘宝真把假货杜绝了,对国有利,有民有利,对整个市场有利,但独独对自己不利。所以淘宝虽然有能力做这件事,但是它绝对不会去做这件事的。

  16. 支持淘宝。中国的电子商务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快,能诞生阿里这样抗衡亚马逊的超级公司,和行政权力在这一领域相对介入较浅有直接关系,企业有更大的创新及生长空间。但是出于权力控制社会的本性和官员的私欲,迟早要把手伸出来。
    淘宝敢对抗的原因肯定是他了解到这不是决策层主导的,它在更高层能寻找到权力支持,否则只有认怂。

  17. 我就搞不懂这种商品为什么能上架还在淘宝首页推广
    【岁末狂欢】抢年货 二折秒杀 全国顺丰包邮 限量抢购 最后一小时

    • 商品列表是一个信用高一点的店,点入商品详情又变成了另一个信用较低的店铺
    • 两个店铺只有5个商品,没有任何成交历史
    • 活动显示『最后一小时』,但过了1天还是最后一小时
    • 活动当天就有16条评论,货都还没发呢亲,而且一直是16条评论;
    • 今天再打开,宝贝已经下架了,再去进入店铺,已经不存在了
  18. 这个话题真好,我觉得这个话题和此次事件是历史上会留下重要印记的事件。
    从淘宝来说,假货很多的原因在淘宝商业利益上的原因;有自身监管不力的原因。作为平台,流量当然是生存的本能。但为了本能,放弃了商业的基本诚信准则,对于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淘宝的假货问题淘宝肯定有责任的。在健全的商业社会里,淘宝这块业务是要被打击的。

    从工商总局来说,简单粗暴执法。。依法治国啊,法在哪里,法的基本原则肯定是要公开透明科学合理还要有人情吧!

  19. 阿里不符合十三界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发展需要,政府要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出,加大市场监督而不是监管,下放审批权,阿里打击假冒伪劣有损自己发展,阿里没读懂十三界三中全会的精神,没顺应国家经济转型

  20. 党在诏安你,乖。
    bat里就差你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