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淘宝走到宣布投诉工商总局刘红亮司长这一步?这对中国电商乃至互联网行业会有何影响? 爱开淘 七月 18, 2019 业务发展 20 评论 1528 围观 淘宝宣布正式投诉刘红亮司长,引起各界关注一事,您有什么看法? 工商总局的白皮书在调查取证上是否有不当的地方?淘宝是否有用技术进步、打破垄断、改变社会等这种大词当挡箭牌的嫌疑?淘宝投诉个人而非监管机构这一步棋是否得当?15年1月28日下午淘宝网就国家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一事声明 [图片]
评论 ( 20 )
我知道我在淘宝上买的是假货,然而我还是买了,假货这种东西吧,感觉要分类,你要花了真货的价买了假货你有理,你要是花了假货的价还想买真的我只能说你想多了。
红色资本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gcd养一群变异猪,哪头猪进化的好,养肥了,gcd随便找把刀杀了。肉都是自己的,皮毛你们分。
各行各业哪边发展的好,敲一敲打一打,得到一点利益,政府收入提高。结果养出来的都是畸形猪,身上接着放血的管子,随时养着吸血鬼。
很遗憾的发现,这次知乎网友并没有分析出重点,也就是阿里怎么抽风了,为什么这么强硬。
中国消费者真的在乎工商局说阿里有假货吗?本来就是只买得起假货的。阿里有必要为了这群人跟工商局撕逼吗?当然没必要
关键在于阿里如今是美国上市公司,面临吃美国官司的危险。
如果当年阿里可以如愿以偿在香港上市,香港投资者毕竟知道中国国情,不会在意阿里假货有多少,只要阿里能够把假货的广告费输送给自己,闷声发大财就行。美国这样一个法律和政治正确非常重要的国家就不一样了。
所以蔡崇信亲自站出来强硬表态,我一开始还不理解,觉得这种事情不至于他出动,直到看见这句:
这件事在美国投资者和律师眼里就是政府为阿里上市开路,上市之后政府跟阿里翻脸
因此蔡崇信必须强调
如今来看,工商局的重拳根本不在假货率是20%还是70%,而是阿里上市前隐瞒重大信息,这比假货率狠太多。
接下来会怎么样?
引自 PR公敌
所以后果是这样的:
然后
为了避免吃美国官司,阿里公关部门被迫火力全开,把不识趣的人全都送进监狱,不管你是(不)收钱的记者还是心理不平衡的官员。
假货问题是次要的,但是阿里电商收税的问题总要提上日程,官商之间如何博弈会很有意思。毕竟阿里吸收了大量线下消费,也就影响了大量地方就业和税收,这个实打实的利益冲突比假货问题更严重。当然或许90%不盈利的小卖家因为征税问题彻底退出淘宝正是马云所希望的。
总有人只为淘宝考虑,总认为淘宝弱势,政府难道只有错?
让淘宝对假货商家封店,不允许假货在淘宝卖需要执法权?让你封店你说没权抄家?你也知道淘宝sku多?那你准备给工商局多少预算多少技术人员治理?淘宝的规模够么?这种治理不赚钱只花钱怎么维持?国家财政就为了给淘宝擦屁股?没有制动的技术就不要那么高的速度,否则早晚出事故
看了几十条,感觉真是蛋疼…默默都揉一揉就好了
也没啥高深都经济水平 也不对制度做任何评价
土匪都思维真是强大啊,您这想法让我茅塞顿开呀 原来还能这么理解…
上面都观点正反都有,还有各打50大板都……感觉都是废话,90%都废话
作为一个在国内出生并一直在国内生活将来也会生活下去都人,假货这东西对你真都那么敏感那么都不可原谅么?(这句话好像我是卖假货都呢……)
其实就想说,这讨论开始还是挺有见解得,后来就变成了娱乐园都水上乐园了吧
慢慢有向贴吧发展都趋势呀。
这里就引用一句话吧,记得是某哥说都“卖假货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你都贪婪!”
上面还说什么制度,什么原罪……你要买个10k都包,突然看到一个地方卖5k 你就动心了,动心都时候你想过是假都么。。呵呵了
不要把买到假货都责任都推到什么局 什么宝上去,按照以前都说法:多做自我批评吧。
从来都只是一个政治问题。。
大家都知道淘宝阿里巴巴假货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马云为什么就不肯承认呢?
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台,就说明都不管了呢?
那么多卖假货的,还不让工商局点名,这是什么世界?
记得以前在肯德基打工的时候,几个员工被叫上街发传单,包括我。然后被类似城管还是工商的人扣了,说我们在不该发传单的地方发传单,让我们店经理来领人。等我们经理来的时候,执法人员就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吐槽,内容大概是——
“人家德克士一到夏天就给我们送清凉饮料优惠券,过年过节还送餐劵,饮料送给我们都喝不完。你们肯德基以为是外企就拽哦,从来都当我们不存在,现在苏丹红事件发了,开始上街派优惠券了哦!”
然后我们店经理来认错还聊了一阵把事情和解了(像工商局和淘宝)。然后执法机构就扣下了所有优惠券,理由是“别以为来道个歉就算了,你们肯德基违章派贴不能算,这个券我们全部扣了” 足足10多cm厚的优惠券啊,就这么被规章了!
估计淘宝也遭遇了差不多的事情吧~
工商强行摔锅
已解决,但或许是解决淘宝假货问题的一个源头,又或者是阿里盛极而衰的一个导火索
又看到天猫1800家店铺放弃续约
呵呵
其实,实质问题是工商想让阿里巴巴自己去打击假货,工商认为赚钱的是你阿里巴巴,你们淘宝有假货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我只负责监管你们,凭什么让我们帮你们打假。
而阿里巴巴却想让工商来打假,因为一是这工作量和难度巨大,首先阿里巴巴不想投入这个人力物力,要不然阿里巴巴还不如做京东模式,什么都自己来做。
所以,双方就相互扯皮,于是有了后来的和解,最后淘宝估计一切照旧。
相关评论:工商总局揭批阿里是惹屎上身
只是淘宝无奈的反抗。
作为一个市值高,背景相对不够硬不够红,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成本复制取代的企业,听中央的话最重要。让你上市了,给国家长脸了也就该敲下你了,你不是华为中兴,你的政治地位没那么高,就要跪下含好。
到这个地步,实质上就是互联网新贵自以为可以向政治权贵发声,索取部分话语权,但国家不想给他们那么多,还是把他们当做狗所引发的冲突。
商不如政,这个道理还不懂还想着整合物流做巨头,口还那么大不低调?
嚣张的首富却有好下场,中国几千年来还真没一个,目测未来几十年也不可能有。电商互联网要明白自己的定位,有点钱了也是国家让你们赚的,它不高兴了也可以把他们收回去,尔等不要太嚣张,让红色多占点好处别都给外国人了。
马云再不听话就更惨。
马云你脸这么小,又不红,口张这么大不怕脱臼么
蛤蛤也老了,要重新站队。
前几天刚回答“如何看待「工商总局导致阿里巴巴股价蒸发两百亿美元”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回答。
先解读一下原告淘宝的说法:
1.假货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我淘宝只是一个平台,有假货淘宝是有责任,但主要责任不在淘宝,愿意配合政府打假。(逻辑很紧密,态度很恳切)
2.强调淘宝早已经对假货有所动作,但是毕竟不是执法部门,无权利在手,不像你工商肿菊,你丫说封谁就封谁,我不行。(强调淘宝自己力不从心,淘宝愿意全力配合肿菊,这说的是客观事实)
3.算是婉转地在指责工商肿菊不进步,不创新,不作为(思想陈旧,方法老套)。早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工商肿菊还他么在石器时代,还以为假货怕个毛,关几家店,罚点款,搞搞媒体通报,吆喝吆喝我们要建设文明社会,大家都自觉点啊,不要搞假咩,再搞假我就罚你。完了回去洗洗睡鸟。皆大欢喜。
4.给工商肿菊上课,我这是以亿计的大平台,不是你们门口那条美食街,我是要全力配合你们的,你们赶紧加紧自我进步一下,一个个山炮。
5.完全就是跳起来打脸,这一次你们那个傻逼那啥,嘛嘛不懂就瞎BB,我们配合归配合,但是这一次不算完,工商肿菊太大没法讨说法,那就找那个嘛嘛不懂的傻逼那啥得了。好歹让工商肿菊长点教训。
淘宝上面那五条其实就是这么个意思。言辞恳切之中颇有一种隐藏的”呸呸“的意味。不过谁让人是工商肿菊呢,人不用懂啥是互联网,啥是淘宝,啥是B2C,啥是C2C,不用管淘宝是个体小商贩、美食一条街还是万达集团,人只用知道我是工商肿菊就行了。
接下来说说题主那三条
第一条:工商肿菊在我认为,几乎没有取证得当的时候(可能有偏颇,谁都有认真一回的时候,不过我只取概数。)淘宝确实是以亿计的大平台,这个应该没人会反对。工商肿菊竟然真地就抽查了两件,一看哎呀我擦,都假的,100%假货。尼玛,我都笑哭了有没有,这个在我们些微有些智商的人看来都他么特傻逼的事情,工商肿菊竟然真就这么做了。你问我工商肿菊是否有不当的地方?我其实特别想问,工商肿菊是否有得当的地方?我相信这个问题难度会更大,这要是能答出来我得多有成就感。附带加一句,就这么一个报道,知道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你要知道这消息一传到欧美社会,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人真信。要不说马云冤呢。
第二条:淘宝确实在找挡箭牌,不过找地都极为巧妙,这样的词于公于私都毫无破绽。只能服气。
第三条:淘宝为毛要投诉个人,而不投诉监管机构,这可凸显了功力深厚,一击命中,你要是投诉工商肿菊,这事就基本白扯,投诉司长就不一样了,有工商肿菊内部开会的录音,速记为证,司长是主导这次事情的,而且还有很清晰的大言不惭。
最后点到题目,在外界看来,淘宝一切都是逼不得已,其实才不是呢,淘宝知道这个事情不可避免,还不如借题发挥,变被动为主动,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不可能一直涨,有涨就有跌。借这次事件重建政商关系,夯实淘宝以及阿里的基础,后院安定,同时借政府之手切掉自己的毒瘤,才能活蹦乱跳的出国折腾切。这件事情要是让阿里办成了,之前什么市值蒸发200亿,那都是毛毛雨。
题主还曾问到这对互联网行业有何影响,一股子学究气,哪有那么多影响?工商肿菊还得看碟子下菜呢,啊,前面阿里甩他一嘴巴子说,哥们,下回喷唾沫看清楚是谁,成吧!工商肿菊一看哎我擦,这货不好惹。赶紧就给阿里陪个笑。完了你一看有戏,你也上去一大嘴巴子抽工商肿菊脸上,说,来给大爷也笑一个。我估计工商肿菊能把你蛋捏碎了。
但是话分两头,好歹是开了一先河,事情有了开始,剩下的就水到渠成了,无非就是快或慢的事。
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先说一下我的观点,淘宝是有责任也有能力杜绝大部分假货及伪劣商品的,但是淘宝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看到很多人把淘宝只比喻成一个房东,这个比喻是不对的。淘宝不是房东,而是一个市场管理者。比如说,今天我到沃乐玛买东西,买到假货了,我应该找沃尔玛还是应该找厂家赔偿?当然找沃尔玛,和厂家扯皮的事应该是沃尔玛的事。工商局介入肯定也是先找沃尔玛追责。淘宝就是一个沃尔玛,所以他不是房东,而是一个市场管理者,淘宝对于自己市场内出现的假货是有管理责任的。
淘宝说管理假货难?那为什么同样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假货为什么就很少?天猫可以大幅杜绝假货,淘宝为什么不可以?无非是利益关系而已,虽然淘宝并不直接向商家收费,但是相关的广告位,推荐平台其实已经让淘宝赚的盆满钵足了。这事其实如果让淘宝来做,无非是设计一个的合理的淘宝准入制度,就能杜绝大部分假货,而如果工商局来管,工商局没法管,几亿件商品,工商局哪有那么多人力来查?工商局当然只能管淘宝,让淘宝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制度来杜绝假货。你不杜绝我就处罚你,你不改变我就逼的你改变,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思维。我看不出其中有什么不妥。
我们可以开一下脑洞,假如淘宝这么做了,不让假货及伪劣商品在淘宝上销售,对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淘宝是业界最大的假货平台,如果淘宝都被工商局给治住了,可以预见,整个电子商务市场假货将变的无处藏身,至少象现在一样泛滥的情况不会发生。
其次,假货没了,但是对于低价优质的产品需求仍然在。很多假货并不是产品差,他的产品很好,只是没有名气,借用其它品牌对商家来说赚钱更稳。但淘宝不许上假货后,就逼的商家走自主品牌的道路。前期可能对这些小品牌不利,但只要产品价廉物美,就一定能够留住客户,可见的是,一大批本土品牌将会出现,将对传统大品牌形成冲击。这对传统的线下大品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三,天猫将是受到冲击最大电商平台,原本天猫的定位就是只销售优质正品的商品(可见阿里巴巴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淘宝是假货泛滥),现在淘宝也能做到这些,天猫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地位就变的可有可无了。这在中短期内对阿里巴巴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阿里巴巴的股价会在低线长期徘徊。
第四,在以后的电商环境下,商品将比平台更重要。在当前的电商环境下,产品制造商都被电商平台给绑架了,如果不去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抢占市场,你的品牌市场份额就会被假货给吞没掉。但是如果所有平台不得上假货,那么商品为王,平台反倒不重要。哪个平台能够拿到更多的正品商品将成为平台发展的关键。小的电商平台也有了与大电商平台抗衡的杀手锏。这对中国整体的电商市场是趋好的信号,但对大的电商平台特别是阿里巴巴,这将趋坏的信号。
第五,短期内,淘宝的商品数量,商户数量和交易量将会直线下跌,淘宝在整个电商环境下所占的比重也会极度下降。这对一个刚刚上市的企业来说,基本是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如果淘宝真把假货杜绝了,对国有利,有民有利,对整个市场有利,但独独对自己不利。所以淘宝虽然有能力做这件事,但是它绝对不会去做这件事的。
支持淘宝。中国的电子商务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快,能诞生阿里这样抗衡亚马逊的超级公司,和行政权力在这一领域相对介入较浅有直接关系,企业有更大的创新及生长空间。但是出于权力控制社会的本性和官员的私欲,迟早要把手伸出来。
淘宝敢对抗的原因肯定是他了解到这不是决策层主导的,它在更高层能寻找到权力支持,否则只有认怂。
我就搞不懂这种商品为什么能上架还在淘宝首页推广
【岁末狂欢】抢年货 二折秒杀 全国顺丰包邮 限量抢购 最后一小时
这个话题真好,我觉得这个话题和此次事件是历史上会留下重要印记的事件。
从淘宝来说,假货很多的原因在淘宝商业利益上的原因;有自身监管不力的原因。作为平台,流量当然是生存的本能。但为了本能,放弃了商业的基本诚信准则,对于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淘宝的假货问题淘宝肯定有责任的。在健全的商业社会里,淘宝这块业务是要被打击的。
从工商总局来说,简单粗暴执法。。依法治国啊,法在哪里,法的基本原则肯定是要公开透明科学合理还要有人情吧!
阿里不符合十三界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发展需要,政府要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出,加大市场监督而不是监管,下放审批权,阿里打击假冒伪劣有损自己发展,阿里没读懂十三界三中全会的精神,没顺应国家经济转型
党在诏安你,乖。
bat里就差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