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密码*
确认密码*
忘记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这些打分制有什么本质区别?各有何优劣?
五分制有五分制的好处,因为大部分用户还是很懒的,不愿意去打分,豆瓣五星制只有5个选项,还算容易选择(但是依然有很多电影你会纠结打三星还是四星),假如是十分制就会有10个选项,会让人有选择困难症,就干脆不打分了,这样的话分数就会失真(只有忠实用户、很讨厌这个电影、很喜欢这个电影的人才会打分。)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光网在10分制上面都加了这样的备注,帮助你选择。 时光网的打分提示,实际上也只有5种——很差、平庸、一般、很好、很完美。
十分制有十分制的好处,那就是分数更精确,这没什么好解释的,百分制会更精确。其实我是希望豆瓣可以设置自己选择五分制还是十分制的,那样的话我会用十分制,为什么呢?因为我很看重豆瓣的分数,它帮我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去找好电影,也帮我过滤了很多烂片,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工具,也是一种好的收藏电影的方式。可能如果十分制的话,大部分人就不会去打分了,因为大部分人本来不太注重打分的,甚至都懒得标记“看过”,你给他10个选择他肯定不知道怎么选,干脆不选了。
即使豆瓣是五分制的,依然有很多人看完了也不会打分,有些时候我也不会,因为看完电影以后我没法评价,不知道打几分。
而有时候我会这样打分甚至这样而且我发现有也很多人会像我这样打分,我认为我们这类人都是比较在乎豆瓣分数这个功能的。甚至会去刻意打分来将分数拉低或拉高(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至于淘宝评分系统,我真是不想评价,因为其中太多的认为操作——刷好评,五星返现,攻击差评等等。所以淘宝的分数根本不具有较高的参考性,而且淘宝所谓的三维五星制实在是让我选择困难,比如,基本上所有快递都是打电话叫你自己去物业拿,这有什么可评价性?所以淘宝一般我都是让系统自动评价的。很多人淘宝都是不评价自动好评的。要是豆瓣也可以人为操作分数,那很快大家也不会去打分了。
最后,我强烈建议豆瓣默认五星制,但是可以用户可以自由设置十分制,甚至是百分制,这样的话豆瓣的打分会更加的精确,有好多电影打三星还是打四星真的好纠结啊!!!可惜我不知道这个建议艾特哪个人有用,有谁知道的帮我艾特一下啊。
整好近期写过一篇,直接把部分内容转过来吧。原文评价体系用什么规则好?
视频网站为什么采用2维评价机制?
用户在视频网站选择是否观看某个视频的2个关键因素是:总播放量、视频的评价(顶/赞人数或比例),前者是显而易见的,而后者如果采用5分或者10分或者百分制都不太合适。如果1个视频的评分是4.6或者8.5分,那么你还得把评价的总人数显示出来(这个评分是基于多少评分用户而来的),然后用户还得大脑换 算或者思考下这个到底好还是不好,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选择成本和使用成本(用户评价前还得苦苦思考给8分还是7分呢),而视频网站的简洁易用性也打了折扣 (增加了产品设计/开发工作量),相对来说大家都没有得到好处。
综上:视频网站采用2维评价机制降低了各方面的成本,所以大部分视频网站都倾向于顶/赞、踩的机制。
电影网站为什么采用5分制/10分制?
用户在选择电影的时候比较关注的因素有:导演制作阵容、电影的评分,前者是显而易见的。评分这块则是见仁见智的。关于电影评分算法,各个网站产品也都“尽算法范畴的所有能力去接近和还原普通观众最原汁原味的平均观影意见”(来自 豆瓣电影的分数和排序是怎么算出来的? – 杨勃 (阿北) 的回答 )。由于电影涉及的范畴比较多,有故事/导演/音乐/画面等多个方面,如果单纯的只用2维评价机制会有失偏颇(也有失公平),需要有更大的区间来供用户评分以拉开区分度,能更好的兼顾或者各种主客观因素,但没有选择百分制或许是怕用户选择性障碍。
另外:虽然时光网采用10分制,但其还是将其划分成了5档(很差、平庸、一般、很好、很完美),跟豆瓣类似,或许是为了最终算法计算出来的分数尽量还原投票者的真实意愿吧。
综上:虽然5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操作/使用成本,但能更好的反映用户的评价意见,综合取舍还是评价更重要,所以交互和体验上稍稍复杂了些。
淘宝为什么采用3维评价+5维评价?
专业点的叫法是淘宝DSR动态评分数据,天猫的评价体系比淘宝略复杂,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它的3维评价体系。
淘宝的每个宝贝都有3维评价体系,即可以给出好评中评和差评,可以方便买家根据好中差评的数量和内容来快速的甄别产品的好坏,从而进一步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而对于卖家而言,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宝贝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减少和避免中差评的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可以把这个3维评价机制换为5维或者2维呢?如果是2维只有好或者不好的话,对于买家来说简单了,但对于卖家就麻烦了,本来觉得宝贝质 量一般的买家给出差评的几率将会更大(原来3选1变成了2选1),增加了风险。如果是5维的话会是神马样子呢?很差、将就、一般、很好、很完美,买家的评 价分摊到了更多的维度(差评几率不一定变小,好评不一定变多),但对于买家来说选择的成本就更高了。而现实情况中大家对于商品的主观感受更多的是:物有所 值、一般、没有性价比这3类,淘宝的好中差评应该是结合了实际生活场景后综合权衡的结果。至于天猫为什么不显示中差评,涉及的问题就比较多了,在此不展开。
那么为什么还要5维评价呢?因 为仅有3维评价是不够的。淘宝上面每一个细分的类目都有很多的卖家,每家都有很多商品,仅仅只是3维评价的话或许可以勉强区分开商品,但买家是去店铺里面 找卖家买东西的,他们还需要甄别出好卖家来,于是关于店铺的评价体系就很有必要了,于是就有了5维评价体系,于是就有了店铺的等级(卖家信用,星店/钻店 /皇冠店)、五年老店等。
姓名*
网站
评论*
评论 ( 2 )
五分制有五分制的好处,因为大部分用户还是很懒的,不愿意去打分,豆瓣五星制只有5个选项,还算容易选择(但是依然有很多电影你会纠结打三星还是四星),假如是十分制就会有10个选项,会让人有选择困难症,就干脆不打分了,这样的话分数就会失真(只有忠实用户、很讨厌这个电影、很喜欢这个电影的人才会打分。)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光网在10分制上面都加了这样的备注,帮助你选择。

时光网的打分提示,实际上也只有5种——很差、平庸、一般、很好、很完美。
十分制有十分制的好处,那就是分数更精确,这没什么好解释的,百分制会更精确。其实我是希望豆瓣可以设置自己选择五分制还是十分制的,那样的话我会用十分制,为什么呢?因为我很看重豆瓣的分数,它帮我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去找好电影,也帮我过滤了很多烂片,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工具,也是一种好的收藏电影的方式。可能如果十分制的话,大部分人就不会去打分了,因为大部分人本来不太注重打分的,甚至都懒得标记“看过”,你给他10个选择他肯定不知道怎么选,干脆不选了。
即使豆瓣是五分制的,依然有很多人看完了也不会打分,有些时候我也不会,因为看完电影以后我没法评价,不知道打几分。
而有时候我会这样打分
甚至这样
而且我发现有也很多人会像我这样打分,我认为我们这类人都是比较在乎豆瓣分数这个功能的。
甚至会去刻意打分来将分数拉低或拉高(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至于淘宝评分系统,我真是不想评价,因为其中太多的认为操作——刷好评,五星返现,攻击差评等等。所以淘宝的分数根本不具有较高的参考性,而且淘宝所谓的三维五星制实在是让我选择困难,比如,基本上所有快递都是打电话叫你自己去物业拿,这有什么可评价性?所以淘宝一般我都是让系统自动评价的。
很多人淘宝都是不评价自动好评的。要是豆瓣也可以人为操作分数,那很快大家也不会去打分了。
最后,我强烈建议豆瓣默认五星制,但是可以用户可以自由设置十分制,甚至是百分制,这样的话豆瓣的打分会更加的精确,有好多电影打三星还是打四星真的好纠结啊!!!可惜我不知道这个建议艾特哪个人有用,有谁知道的帮我艾特一下啊。
整好近期写过一篇,直接把部分内容转过来吧。原文评价体系用什么规则好?
视频网站为什么采用2维评价机制?
用户在视频网站选择是否观看某个视频的2个关键因素是:总播放量、视频的评价(顶/赞人数或比例),前者是显而易见的,而后者如果采用5分或者10分或者百分制都不太合适。如果1个视频的评分是4.6或者8.5分,那么你还得把评价的总人数显示出来(这个评分是基于多少评分用户而来的),然后用户还得大脑换
算或者思考下这个到底好还是不好,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选择成本和使用成本(用户评价前还得苦苦思考给8分还是7分呢),而视频网站的简洁易用性也打了折扣
(增加了产品设计/开发工作量),相对来说大家都没有得到好处。
综上:视频网站采用2维评价机制降低了各方面的成本,所以大部分视频网站都倾向于顶/赞、踩的机制。
电影网站为什么采用5分制/10分制?
用户在选择电影的时候比较关注的因素有:导演制作阵容、电影的评分,前者是显而易见的。评分这块则是见仁见智的。关于电影评分算法,各个网站产品也都“尽算法范畴的所有能力去接近和还原普通观众最原汁原味的平均观影意见”(来自 豆瓣电影的分数和排序是怎么算出来的? – 杨勃 (阿北) 的回答 )。由于电影涉及的范畴比较多,有故事/导演/音乐/画面等多个方面,如果单纯的只用2维评价机制会有失偏颇(也有失公平),需要有更大的区间来供用户评分以拉开区分度,能更好的兼顾或者各种主客观因素,但没有选择百分制或许是怕用户选择性障碍。
另外:虽然时光网采用10分制,但其还是将其划分成了5档(很差、平庸、一般、很好、很完美),跟豆瓣类似,或许是为了最终算法计算出来的分数尽量还原投票者的真实意愿吧。
综上:虽然5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操作/使用成本,但能更好的反映用户的评价意见,综合取舍还是评价更重要,所以交互和体验上稍稍复杂了些。
淘宝为什么采用3维评价+5维评价?
专业点的叫法是淘宝DSR动态评分数据,天猫的评价体系比淘宝略复杂,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它的3维评价体系。
淘宝的每个宝贝都有3维评价体系,即可以给出好评中评和差评,可以方便买家根据好中差评的数量和内容来快速的甄别产品的好坏,从而进一步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而对于卖家而言,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宝贝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减少和避免中差评的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可以把这个3维评价机制换为5维或者2维呢?如果是2维只有好或者不好的话,对于买家来说简单了,但对于卖家就麻烦了,本来觉得宝贝质
量一般的买家给出差评的几率将会更大(原来3选1变成了2选1),增加了风险。如果是5维的话会是神马样子呢?很差、将就、一般、很好、很完美,买家的评
价分摊到了更多的维度(差评几率不一定变小,好评不一定变多),但对于买家来说选择的成本就更高了。而现实情况中大家对于商品的主观感受更多的是:物有所
值、一般、没有性价比这3类,淘宝的好中差评应该是结合了实际生活场景后综合权衡的结果。至于天猫为什么不显示中差评,涉及的问题就比较多了,在此不展开。
那么为什么还要5维评价呢?因
为仅有3维评价是不够的。淘宝上面每一个细分的类目都有很多的卖家,每家都有很多商品,仅仅只是3维评价的话或许可以勉强区分开商品,但买家是去店铺里面
找卖家买东西的,他们还需要甄别出好卖家来,于是关于店铺的评价体系就很有必要了,于是就有了5维评价体系,于是就有了店铺的等级(卖家信用,星店/钻店
/皇冠店)、五年老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