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在聚划算买的东西的价格,在成交记录里面是原价,算是欺骗行为么?

用户通过其他途径进入看到商品以原价卖了那木多,这样公平么?

评论 ( 13 )

  1. 我每天上班要路过一家店,这家店门口两个大音箱,喊着亏本甩卖,最后一天,我已经听了三年

  2. 聚划算本身上面显示价格是多少 如果跟你买的符的话是可以投诉的 但是如果卖 家聚划算上做活动同时自个淘宝或天猫店上也做活动的话 那么这个就不属于

  3. 聚划算的成交记录里显示的是促销价 在价格前面加了一个促字 但是一般聚划算结束后商家会刷销量把聚划算的价格盖住。个人不觉得聚划算在透支信誉,刷销量本来就是 电商一个潜规则 没有销量的东西就算他是好的客户也看不到一般也不会买的。像天猫商城每年服务费都要6万多 ,还要十来万的保证金。要是经常一两个月都没销量,估计也没人愿意驻进天猫了吧 不过也有不少商家混水摸鱼吧。就像楼上说的那种。 不过也有亏本在做聚划算的。有的一次聚划算要亏几万 但是销量上来了 才能做主推款 总之站在商家的角度肯定赚的钱越多越好,站在买家的立场最好是免费的才好。 总之还是混水摸鱼的人太多。

  4. 聚划算买了平板Teclast/台电 P98 3G
    联通-3G 32GB 9.7英寸平板电脑四核1299现价1000—1298

  5. 天猫商城大卖家从业者给你们普及下,聚划算统计业绩都是按照实际成交金额进行的,不存在用原价统计。交易纪录显示原价只是为了系统纪录历史交易价,方便双十一等其他大型活动可以申报原交易价格的五折,你们的明白。

  6. 本人在聚划算上买过2次,就不再买了,因为我发现很多打折后的价格,比当当和京东上的价格没有便宜,我很怀疑他们的原价是不是故意抬高的。。。

  7. 所以终于明白聚划算超高的交易额是什么意思了,GMV难道是指原价*订单量的总数?那团购站们估计也能说自己做了上千亿的生意了。。。

  8. 商城很多商品都会标很高的价格,但当你点进去之后就会自动改价,也没提示说打折什么的,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哦。

  9. 是欺诈.
    单从功能设计和促销方面, 可以改为”原价 xx元, 聚划算 xx元” , 至少要让消费者心知肚明. 至于统计销售金额统计原价的这倒可以理解, 不给商家便宜占, 谁还买你的帐
    当然, 如果后面有什么隐情, 那就是技术无法解决的了…
    看淘宝的演变吧. 反正它的促销我从来不感冒.

  10. 我觉得不算。商品的价格一直在变动的,这个是常识,用户只是看到商品以前卖过多少本,为什么会认为是以当前价格卖了这么多本?

  11. 1)觉得是属于欺骗用户的行为,有一种诱导其他用户赶快购买的行为,不符合订单的真实性

    2)“聚划算”的原价是否标准去规定或者衡量,若一件东西原本就10元,商家由于上了聚划算,需要支付给淘宝额外费用和吸引用户购买,提高到30元,再打三折··,那这样行为怎么杜绝?

    3) 个人亲身经历,曾在聚划算上买过个人护理六件套,原价78元,聚划算价格只有17.8,还包邮,觉得非常划算,后来某一次逛小店时,发现一摸一样的只有10元····泪奔呀····

  12. 不算吧,成交记录里面罗列的都是成功的交易记录,聚划算算是一种促销活动,但是商家统计销售业绩也需要按原价来核算的吧!

  13. 个人认为这属于欺诈行为,购买记录和用户评价是淘宝里含金量最高,也是对于消费者评价一个商家最常用的两个参考值,购买记录包括成交量和成交价,而不是其中之一。
    如果聚划算提供这样的服务,商家也大量使用这样的服务,就可以视为商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低成本的增加购买记录,从而达到提高信用,扩大销量的目的。
    目前这种情况很普遍,可以算是淘宝为参加聚划算的商家提供的某种“福利”。但是这样做很危险,对淘宝很危险,从本质上说,这和以前花钱刷信用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现在的成本提高了,从私人刷信用变成官方刷信用。
    所以当淘宝提供这种服务之后,很少有商家能够抵制这种诱惑,聚划算也才可以如此红火。

    如果是在线下,工商部门对于虚标原价,虚假促销等行为的管理比较严格,处罚也比较重。如果标以几折销售的标签,必须能够出示以原价销售的购物凭证作为证明,否则就是欺诈。但是对于互联网目前法规和监管都不健全,存在漏洞。

    如果是私人这样做,确实监管起来比较困难,执法成本也比较高,但是如果淘宝官方提供这样的服务,就是要找倒霉了。此前在2010年的光棍节活动结束后,淘宝商城也曾经提供给所有参加活动的商家,全部商品成交价*2的服务,不知道当时提出这个构想的人还在不在,有没有高升。

    不管是否违法,这种做法是在透支淘宝的信誉,以未来的发展换取现在的高增长,得不偿失,是很短视的一种做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