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淘宝短视频 APP “鹿刻”?对标抖音、快手竞争力在哪里? 爱开淘 十月 27, 2018 业务发展 15 评论 1750 围观 淘宝短视频App已经上线,名称并非此前一直误传的“独客”,而是“鹿刻”。新闻背景:
评论 ( 15 )
没有官宣、没有媒体大篇幅报道,5月份备受关注的淘宝短视频APP“独客”,终于在潜伏了近4个月后,悄悄地探出了头。
不过传说中的“独客”摇身一变成了“鹿刻”。
易姐发现,“鹿刻”是一款主打“生活消费”的短视频社区APP,致力于用户购物以后的真实分享,提供问答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鹿刻”的介绍来看,这款APP的定位和当初传说的“独客”APP定位是相匹配的。
不同于7月份阿里系上线的“电流”小视频, “鹿刻”算是淘宝的“亲儿子”,聚焦的也是做生活消费的入口。
此外,“鹿刻”与 “LOOK”的巧妙同音隐含了淘宝短视频将实现 “边看边买”的功能。
“鹿刻”如何孝敬淘宝?
人们期待淘宝独立短视频APP上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想看淘宝如何实现“边看边买”这一引流方式。跟“电流”从界面到定位上都对标抖音不同,“鹿刻”的画风更加清奇,更像是电商导购和问答社区的混合体。
▶主页按类目分配,直链淘宝商品页面
抖音单个屏幕的沉浸式展示,并不适合淘宝按类目运营的模式。所以,“鹿刻”主页并没有效仿抖音单个屏幕的界面,而是在首个底部菜单栏“发现”的屏幕上方做了类目区分。而沉浸式的单个屏幕展示方式,则放在底部栏的第二个子菜单“推荐”中应用。
#9.9包邮能买到什么#等话题不时出现在“鹿刻”的信息流页面中,打开美妆或美食类视频,左下角通常附有购物袋标志,打开即出现商品页,点击可以直接跳转到淘宝链接。
不过,目前并不是所有短视频都带有购物链接,大概划三到五屏,会出现一个购物链接,其出现频率和促成交易的意向远远高于抖音和其它短视频平台。
▶视频内容发布可直链淘宝商品
“鹿刻”有两种拍摄形式,“自由拍摄”与“问答拍摄”。
所谓“问答拍摄”,即根据 “鹿刻”给出的其中一个主题进行创作,类似抖音的挑战赛。问题目前看起来是由运营提前设置,大多跟淘宝相关,美食、美妆是最大的两个品类。
不论是“自由拍摄”还是“问答拍摄”,拍摄结束后都可以选择上传淘宝中的商品,仅限定一件。
因为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淘宝账号登录“鹿刻”,所以在发布视频时用户可上传自己收藏、购物车内的产品,也可以选择已购买或足迹中的产品。
“鹿刻”能look到什么?
无论阿里布局“电流”、“小红书”还是“鹿刻”,都是指向两个领域,一个是“内容生态”领域,一个是社交(社区)领域。这两个领域对于阿里来说都是短板。而今淘宝上线的“鹿刻”便带有浓重的内容+社交目的。
▶对于淘宝
流量是一切运营的基础,什么能够带来流量?内容可以,社区可以。如今正处风口的内容形态便是短视频。
a.内容生态
2016年年度卖家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淘宝的无线化已完成,社区化、内容化和本地生活化将是淘宝未来的三大方向。2017年底,淘宝内容生态已经形成了有好货、爱逛街、必买清单、淘宝头条、微淘等一系列内容矩阵,为商家和达人提供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内容形态的生产和分发工具。
到了2018年,借势短视频完善自己的内容生态就成为重中之重。淘宝内容生态总监闻仲曾经提到,女装搭配类在上了短视频之后整体界面转化率提升了70%。
那么为什么淘宝要建设内容生态?
顺时顺势
从长图文形式的淘宝头条,到淘宝直播,再到如今的“鹿刻”短视频,淘宝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渗透与影响
内容的传播更容易渗透与影响到用户。内容生态规模越来越大,淘宝用更多分发的平台帮助卖家的经济收益获得提升,也为淘宝获取更多的流量。
b.打造社区
电商已经逐渐沦为互联网用户的基础性需求,换而言之电商已经工具化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电商对于购物的满足,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已经被微博、微信、短视频这样的精神性消费所填满,电商逐渐成为生活的一种基础工具。
这是电商最近用户活跃度越来越低的根本性原因,也是支付宝多次尝试社交化的根本性原因。
要想摆脱工具化的命运,电商平台唯有社交化、内容化两条路可以走。购物需求在人们的生活中,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社交娱乐才是更为广泛的精神消费需求。
阿里投资小红书是看中了小红书的内容生产能力和社区效应,阿里淘宝布局的“鹿刻”也有着社区化愿景。
▶ 对于达人
对于淘宝达人来说,在如今的电商领域坐等用户购买并不现实,成为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业者更能帮助自己在流量变现的时代越走越远。
比如上线6天达到1000万销售额的李子柒就是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业者。高内容原创能力造就了李子柒的高商业变现价值。
无论是淘宝的“鹿刻”还是其他平台,达人需要通过内容运营提高自己的商业价值。
在短视频风风火火的这一年,淘宝布局“鹿刻”的或将孵化出更多有态度、有个性的内容创业者,并通过这些内容创业者吸引粉丝,以社群的形式构筑起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进一步催生特色市场的不断壮大,以内容升级驱动商业生态的升级
鹿刻APP官方称鹿刻小视频是一款生活消费类的短视频社区APP,致力于用户购物以后的真实分享,帮助用户发现神奇的物、人、事,提供问答能力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鹿刻App首页为发现页面,该页面并不是单个屏幕的界面,而是在顶部菜单栏做了类别的区分。目前,除了前两个“关注”和“热门”,其他分别是“扮靓”、“旅行”、“美家”、“好吃”、“童趣”、“萌宠”板块。App的第二个子菜单“推荐”则是沉浸式的单个屏幕展示。
罗超频道还发现在鹿刻的短视频信息流上,几乎左下角都带有购物袋标志,打开便会出现商品页,点击“查看详情”就会跳转到淘宝外链。
“鹿刻”有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自由拍摄”,这个和其他短视频无异。还有一种是“问答拍摄”,这种拍摄是根据鹿刻给出的一个问题进行内容创作,问题大多与淘宝上美食美妆相关,目前上传的用户都以电商机构为主,这在形式上有些类似于抖音上的根据主题进行创作。
在内容拍摄完成之后,就可以选择添加淘宝中的商品,目前仅限定一件。同一账号的视频所链接的商品可以来自不同的淘宝店铺。
短视频与电商合体
鹿刻顺应了短视频带货的发展趋势。目前淘宝上的短视频播放量已超过1亿,用户用短视频浏览商品的习惯已基本养成。独立APP的推出,则更好地满足了十分青睐用短视频发现和挑选商品的用户,同时也有意构造一种新的娱乐化的购物场景——这也是拼多多强调的点。
用户去商场购物和超市购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去超市买买买目的性很强,然而去商场很多时候是“玩儿”,随便逛逛,所以商场往往会提供多种娱乐服务,比如背景音乐就很有讲究,给用户更独特的购物体验,让购物本身成为一种娱乐化的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跟直播与电商的结合一样,短视频可以改变电商商品的呈现和导购方式,进而提高用户体验和转化效率。正如罗超频道在《为什么看好直播+电商?这里有两大理由,以及四个技术难题》一文所言:
如今直播已是电商导购的重要形态,电商也是网红们的核心变现来源。不难发现,直播对电商的价值,短视频同样具备。而且短视频内容成本更低,不需要一直在线,录一次播放多次,满足用户的碎片化购物需求。所以,电商平台一定会积极拥抱短视频。
淘宝很早就启动了内容化战略,积极尝试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态来凝聚流量,推出了类似于头条号的“淘宝达人”自媒体平台。此外天猫、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平台也都推出了各自的短视频服务,京东去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5%的京东用户会在购买前主动观看视频,由此可见短视频对电商平台的重要性。
鹿刻要狙击抖音
表面上看,淘宝与抖音不在一个赛道,然而实则不然——淘宝不会做娱乐,然而抖音却想做电商。
此前抖音已经向大众展示了短视频社区带货的能力,并且这种带货能力很快转变成了购买能力。
3月27日,抖音开始上线购物车按钮,可以直接通往淘宝的外链。而到了5月27日,抖音就上线了自有店铺入口,用户可以进入抖音红人的私人店铺进行购物。而此前据媒体报道,抖音电商产品广告的转换率非常之高,虽然目前交易额未知,然而事实上与电商平台如阿里、京东形成了竞争关系。抖音日活早已超过1.5亿,其能量已足以让任何巨头警惕,而且既然淘宝可以出短视频App,抖音或者字节跳动自然也可以出专门的电商平台。
然而阿里巴巴一直对第三方流量十分警惕,淘宝一直对流量十分贪婪,其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将流量导入给商家从中赚取差价。然而淘宝从来都很有忧患意识,不想对任何第三方流量入口形成依赖。淘宝和百度博弈的故事历史久远就不说了,2012年,美丽说和蘑菇街两大导购社区,给淘宝带来了10%左右的流量后,马云就意识到问题所在,提出:
“美丽说、蘑菇街这样的导购网站要予以控制,并要防止外部流量过多集中在某几家上。”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知道了:阿里投资微博制衡导购平台,降低对导购平台的依赖。虽然蘑菇街和美丽说分别拿到阿里和腾讯投资,却还是被迫合并,如今已成功转型。
现在阿里巴巴对抖音的态度应该是一样的,和抖音合作,却不依赖抖音。推出自己的短视频平台,就有降低依赖程度的感觉。反过来,抖音也不能依赖给电商平台导流,它只会加速电商闭环进程,自己做才是最踏实的。
不只是抖音,短视频平台都在希望将流量转到到买卖而不只是广告上,都在打造所谓的电商闭环。此前快手和有赞达成合作,在快手APP内新增“快手小店”。同一天“无敌掌柜”推出小程序电商平台“魔筷TV”,定位就是短视频购物小程序,并表示是唯一可与快手打通的小程序开店工具。此外,二更等知名的短视频创作机构,同样将增长空间寄托在电商而不是广告上,广告主预算和广告位置有限,然而用户的购物需求却总是在不断增加。
今年5月,阿里巴巴公关主席王帅就针对阿里巴巴上线短视频一事有过回应:短视频越好,抖音越好,对电商的丰富越好。”他最后表示:我们对标的是给用户更多的选择,鹿刻正是这样的新选择。
淘宝短视频有戏吗?
早在2016年12月,抖音淘宝短视频项目就在淘宝内部立项,这只比抖音上线晚三个月。
2017年,还只是淘宝产品平台资深总监的蒋凡就表示会有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制作工具加入淘宝,帮助商家和达人制作短视频,此后他甚至表示未来淘宝90%的内容都由视频来承载,短视频会彻底改变整个消费模式。淘宝对视频的兴趣之浓厚,可见一斑。
如今蒋凡已是淘宝总裁,淘宝对短视频的重视力度有增无减。今年8月31日,手机淘宝进行了一轮大改版前的灰度测试,短视频已登陆到手机淘宝的主页,首页的内容全部改为信息流。用户搜索一个商品关键词后,搜索页面会出现视频的展现方式,这一改版也意味着淘宝正在尝试着引导用户通过观看视频来购物。如今,手机淘宝上目前已有7个短视频入口,并且开设“映像淘宝”的专属频道。
鹿刻的推出则是淘宝在短视频上的一个全新探索——有点像将平台内的二手交易场景独立出闲鱼一样,此举意在将短视频购物这个场景通过专门平台做得更加深入。
鹿刻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它背靠着淘宝,天猫,聚划算等电商平台,一旦阿里系的电商平台对鹿客进行大规模的引流,就会吸引到一部分用户,再通过短视频分享将这些用户沉淀下来,同时一些短视频被分享到站外,又可以吸引更多用户,最终形成更多流量,同时专门的短视频平台更有有利于聚合优质视频创作者。
此前有消息称淘宝对于这款独立App制定的KPI是年内DAU要过千万,到年底只有一个季度的时间,要实现这项指标是无比困难的,一方面,任何App一个季度DAU千万都很难;另一方面,让用户专为购物去安装一个短视频App,比让他们安装短视频App,或者安装购物App,都要难得多。
罗超频道认为鹿刻要做成短视频+电商独立App,除了要用好阿里系资源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当然,可以确定的是,鹿刻短视频App对于重视电商的短视频创作者和网红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会,任何平台初期都会有流量红利,鹿刻也不例外。
欢迎关注“罗超频道”获得更多互联网热点评论。
体验了淘宝的鹿刻,基本就是用知乎的产品思路,做了一个视频版淘宝
重点圈起来:可以直接关联淘宝商城,上架商品橱窗
众所周知,阿里是BAT三家巨头中最缺流量的一家,但他的商业模式又极度依赖流量广告,所以阿里一直有很严重的流量饥渴症。
PC互联网时代,阿里通过收购PHPWind,成立阿里妈妈广告平台来控制各大站长,随后催生出大量的电商导购网站,为阿里送去源源不断的流量。但到了移动互联网的APP信息孤岛时代,阿里难以分享其他超级APP中的流量。
没有流量就没有广告没有成交没有营收,这严重影响着阿里的生死存亡。阿里也不可能让百度腾讯掐住流量源头,于是决定自建流量池,进军社交、搜索市场。收购UC优土、投资陌陌微博、推出来往微淘神马,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大手笔撒币,驱动中国互联网市场快速向前发展。
阿里仓皇组建了自己的流量联盟,打通各方流量。但流进淘宝天猫等核心业务的流量,与花出去的钱相比,并不成正比。
来自阿里淘宝客的数据显示,社交流量有非常明显的天花板,其对电商GMV的贡献最高只有10%。
算下来,社交、搜索场景跟电商并不般配,前者的海量流量也并不会随随便便转进电商。看来这个流量池必须建在淘宝内部,才能行之有效。
好在电商是一个严重依赖供应链资源服务的业务,商户迁移的成本很高,新的电商平台即便有充足的流量供应,也难以改变格局。
但这也并不能代表阿里没有危险。近两年,淘宝打假、转型品质电商之后,开始弱化低价秒杀等功能,并竖起了各种门槛,将大量商户拒之门外。这么做的原因,一是为了满足监管需求,二是商家受够了低价的恶性竞争,需要良性的生存空间。
但是这些举动,反而给了拼多多可趁之机,后者靠着低价拼团刷屏,在腾讯微信的大力扶植下,三年时间成长为新的电商独角兽。
看来阿里一直未能解除自己的危机。
到今天为止,淘宝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物美价廉、服装品类、双十一。而阿里一直希望能够推出更多家喻户晓的产品、品牌和活动,但是这需要海量流量进行密集推广。
反观爆火仅一年的抖音,就带火了社会人小猪佩奇、撒钱枪等标志性爆款产品。淘宝急需继承这样的能力,为商家带去更多的运营资源。
蒋凡升任淘宝总裁后,为淘宝定的未来方向是“简单、普惠、创造”。
“简单、普惠、创造”的具体表现是:清晰明了的富媒体内容让淘宝的使用更简单,淘宝推荐拥有优质内容和商品的账号让商家获得实惠,商家制作更精致富有创意的内容获得用户关注。
三个方向说得这么好,可是并没有说清淘宝的利益在哪,而其实这才是淘宝未来发展的核心。无论再怎么“简单、普惠、创造”,核心都还是要围绕着淘宝的利益来推进。
阿里自己嘴上没说,但其实身体上已经很真诚。淘宝的核心目标永远是:流量!流量!流量!“简单、普惠、创造”就是用内容来吸引流量。
视频社交正在重塑电商
今年的“简单、普惠、创造”则是阿里在宣告,淘宝已经适应了社交媒体的产品思路,重构了一套优质内容生产分发机制,淘宝内部的流量池,正式成长为成熟支撑业务。
老版淘宝专题频道不少,但不见视频内容
这对于电商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改变。而真正引发这个巨变的,是近年来引发市场热潮的视频社交。
看了近半年来淘宝的动作以及新改版的淘宝,你会发现他的核心就是一个升级版的微淘,也就是类似于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的社交媒体平台。进入2018年,淘宝明显更加注重直播、短视频媒介形态。
频道专题、视频正在占据更多版面
淘宝内部现在已经有商家店铺、官方频道、微淘内容号、游乐园等内容系统,各系统对应有不同的内容权限,经过关注后都汇总到微淘、内容号推送里。内容号、亲情号、扫货小分队这些社交功能,正在布局新的内容分发系统。
从3月份明星林允入驻淘宝以来,淘宝就开始给出流量倾斜,推广直播、短视频业务。半年的时间内,原本高高在上的明星们纷纷入淘,展开各种接地气的互动。当下来看,直播是淘宝重点发展的项目,重社交的竖屏短视频业务也在通过淘宝造物节进行试水。
6月份钉钉的春夏新品发布会上,钉钉CEO陈航宣布打通钉钉淘宝,推出智能导购、新校招等新业务,向外界预示着阿里在短视频领域的全新探索。
而除了淘宝头条内容之外,无论是图文还是直播短视频,全是跟商品相关,可以说是换种形式的商品橱窗。相比图文内容尴尬的硬广,视频所包含的信息更加丰富,表现形式也更加灵动,天生适合推广电商内容。
快手抖音两大短视频平台在开展广告业务时,也是第一个想到电商。另一个短视频社交先行者美拍,刚刚转型为“泛知识类社区”,但打开之后你会发现所有视频都变为“淘宝爆款使用指南”。而另一个专做内容电商的小红书,转型短视频之后,也一改不温不火的局面,连年跟快手抖音比拼投放广告,坐着火箭往上窜。
阿里显然对视频社交领域有着自己深入的规划,短视频领域海量的流量资源阿里也决不可能轻易放过。但专业电商跟零门槛社交,还是要分开来做,只是流量一定要输送给淘宝。
淘宝这个短视频社交流量池,正在为阿里贡献新的能量。一旦阿里全面发力,用淘宝4亿多的用户来改造行业规则,这将影响到整个中国互联网。
结语
互联网行业的大趋势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混合开发、H5开发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火爆,移动互联网正在重走当年PC互联网的老路,内容平台正朝着开放兼容互联互通发展。
手机淘宝本来就是一个浏览器,未来开放自己的内容平台接口,引入其他APP内容,整合全行业流量进行数据互通,可以直接拦住搜索社交入口,这也是阿里妈妈在PC互联网时代做的。
还要注意的是,现在的阿里手握UC、钉钉、支付宝,在搜索社交金融市场也有大量布局,并且早已做到底层数据互联互通,阿里妈妈又把握着国内最大的在线广告市场,为平台各群体准备了充足的福利。阿里一旦进行战略收网,将虹吸大量资源,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将成为阿里的打工仔。
当然,微信同样也是一个超级浏览器,一个APP融合了社交电商金融搜索等所有强势业务。只是微信上没有阿里妈妈这样强势的广告平台,无法帮助平台各种群体直接谋取可观的利益,所以平台战略一直难以收网。
百度也有一个强势的手机百度APP,现在也极其中意短视频,靠着百度搜索优势,整合全网资源做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百度的凤巢广告平台,也正在推进电商业务,希望以技术优势弯道超车。
分期回答之前一个问题一样的答案,其实就是用户争夺战,说白了抢流量持续保持自身商业价值输出。
引用之前回答:先得了解流量的本质,流量其实就等于用户数与用户使用时间相乘。理论上来说,只要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不断增长,或者用户单日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增加,总流量就会持续增长。在一个流量持续增长的阶段,引流就会相对容易,每个应用获得流量的成本很低。
从整个行业来看,从 1995 年中国互联网兴起,用户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国内互联网迎来第一个流量红利期。在2010 年后传统互联网出现增长放缓趋势,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整个行业迎来第二个流量红利期。
互联网用户增长率放缓(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即网民渗透率,用户使用时长又基本被挖掘殆尽,马太效应明显,即头部应用及网站渗透率,未来的流量会高度集中,成本逐年增高。流量今天越来越贵,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流量获取也越来越难。
致于对标抖音怎么搞,那我不知道,除了阿里自身也没人知道,好比你今晚吃啥,咋做菜,谁比你清楚?
泻药,窃以为,任何一个“对标”意义大于“创新”意义的产品,都不会是一个伟大的产品。
我们机构是阿里MCN机构,想了解独客或者想赚这波红利的私我
直接的变现能力;现有巨量用户转化;给予商家营销玩法,刺激,带动商家做内容,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谢邀
在应用介绍中这样介绍“鹿刻”:“鹿刻短视频是一款生活消费类短视频社区App,致力于用户购物以后的真实分享,帮助用户发现神奇的物、人、事,提供问答能力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鹿刻短视频app提供了众多消费购物短视频,购物达人提供最值得购买的好物,生活消费、网上购物均有,领略时尚购物最前沿。”
为何这次淘宝将短视频单独拎出来
短视频兴起的时候,淘宝2017年其实也已经入局了短视频,但都是植入在淘宝内,没有单独拿出来,单看运营数据其实也并不差,根据淘宝短视频MCN机构光风霁月负责人透露,现在淘宝每天的短视频播放量已达到1亿。
1.更好的用户体验
现在的淘宝已经像万花筒、百宝箱,什么东西都有,包括前一段时间游戏旅行青蛙的入驻,其实用户体验并不好。
过多的内容承载难免导致app本身体验不太友好,甚至出现卡顿和闪退情况,而且对于风险而言,抵抗力也是比较脆弱的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假设app出现问题,所有的功能都会崩盘。
2.打造新产品
独立的app意味着新的产品和流量入口,而不再只是淘宝内容和淘宝入口。
产品而言丰富了阿里既有的产品链,淘宝寄托于此短视频平台,可以作为新的导流入口,更好的促活、拉新和留存的一个途径。
除此之外,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到2018年人数将达到3.53亿,一直希望在社交领域有所作为的阿里,这次“短视频+电商”的风口,显然这次阿里不想当看客、再错过。
3.淘宝需要一个新的狙击手
今日头条有抖音,抖音自身也已经上线了自有电商。
腾讯重启了微视入局了快手,更是大力扶植拼多多抗衡淘宝。
淘宝专门推出来的短视频平台与其说是一个新产品,不如说更像是一个阻击手的角色。
淘宝当然对其难免会寄托重望,希望能够借助“短视频”赋能“电商”重燃第二春。
虽然,从抖音的带货能力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操作的可行性和潜力,但是“独客”过于硬广的属性,用户和转化率层面效果又将如何,还是等到产品出来之后由数据来给我们答案吧。
淘宝短视频显然离不开帮忙带货的核心诉求
根据了解到的信息,短视频将围绕“物”为核心的生活消费类短视频。
消息称在以往的淘宝直播及短视频中介绍商品时,顺序是“先介绍转链接后购物”,而此次的短视频将会搭配支付宝快捷支付,可以在该APP上通过短视频上直接卖货,这将会是操作更便捷的购物方式,实现边看边买的购物体验,转化率层面也会大大提高。
5 月初,淘宝短视频官方就在淘宝论坛发布了主题为《短视频新产品内容紧急招募》的帖子,相关招募公告显示,短视频“鹿刻”app主要招募的内容包括9. 9 元包邮开箱、淘宝神器、什么值得买、买家秀等 11 种类别,并要求“生活消费相关、有趣、接地气的短视频”。
关于淘宝短视频平台“鹿刻”,会不会打破现在的短视频局面,又将走多远,又能否对标抖音、快手头部短视频平台,个人而言态度暂且保留、还是持观望态度。
对于此,阿里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这样回复道“我们感谢这么多的创造,并给电商的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形式和选择。至于对标谁,真没想过。我们对标的是给用户更多的可选择。”
可以预料到的是这将会成为专业MCN机构、PGC机构以及广大的UGC、网红达人新的攻城掠地的战场!
有钱,可以不断试错,死无数次,抖音死一次就挂了。
同样是短视频,都是属于内容创作,但是突破口不同。
短音前期主要是音乐为主,投放的平台有腾讯之类的,卖的就是娱乐文化。
而淘宝的主攻口就是产品营销,做产品功能使用介绍等等,而且淘宝本身自带大型流量,视频内容输出又是基于自己的商户群体,这样一来对于在抖音上做推广的商户来说,不管是从成本上考虑还是本身淘宝引流都会回到【独客】上,而【独客】基于这种行为会被定义上品牌宣传地,形象上更进一步,在普通用户群里面形成品牌认可力,在里面产品营销视频做的好对普通群体认可度会非常大,这不大大减少了推广成本,而且能实现直接引流变现还能加深品牌形象,相对于普通群众,毫无疑问商户拥有更大强大的视频创造能力。
简单说会抢了抖音一部分属于商户部分的红利,看娱乐去抖音,想购物买买买看【独客】,我相信每天刷淘宝的妹子不会少,看淘宝少不了看营销介绍短片,跟一个直接跟利益挂钩的东西谈影响力,这还用问么?
短视频,其实也是社交。以前是通过文章进行社交,现在是通过视频进行社交。阿里巴巴的社交之心不死啊。
感觉他们没那个天赋。
马云不是喜欢大数据嘛,看看他们的社交大数据就行了。没有成功的。
淘宝的优势在于巨大的流量和各种app的联动,还有恐怖的资金,唯一缺的就是创新和人。
我对淘宝的短视频APP不太看好,在短视频这个方向抖音已经发展成熟了,抖音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除非淘宝能够做出一点与众不同且能吸引用户的东西,例如腾讯这段时间也在推广它的短视频APP微视,微视APP是腾讯在2013年9月上线的,但在2015年3月放弃了,在2017年8月它看到短视频火了之后它又重新上线,在2018年春节它通过QQ走运红包合作发放微视红包新增数百万用户。淘宝从消费购物这个方面入手的话,可能会成为一个广告短视频APP,面对的用户群体不同,对标抖音这个娱乐短视频APP是有希望的,但我感觉希望不大。
市场在哪,商人就在哪。跟着市场走的确是不会错的吧,不过我更希望bat这样的大厂可以做一些对世界有影响的东西。
]
俗话说的好一招鲜吃遍天,互联网行业只要比别人慢一步,相当于比别人慢了一个世纪。我个人认为淘宝短视频最后只能是演变为产品销售。如果单从是对标来看,抖音是娱乐行为,淘宝是广告行为。娱乐群体还是抖音强,淘宝没法比。最终结论淘宝短视频就是广告短视频引流到淘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