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焦点访谈曝光淘宝刷单内幕? 爱开淘 十二月 6, 2018 业务发展 9 评论 1622 围观 今晚全行业都在颤抖,淘宝与淘宝引发的一场血案,涉事两家店铺都遭到店铺下架宝贝及不同程度的舆论,各位电商从业者,请开始你们的表演!
评论 ( 9 )
我觉得爆不曝光,还是得刷,要不然马云爸爸的数据怎么撑的起来呢,数据撑不起来,股票咋办呢,投资人咋办呢
感觉这件事情阿里巴巴公关做的很好,外面一点消息都没有,百度查不到,头条不推文。公关很不错。关于刷单事件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醉翁之意不在酒,已经开始为后续政策造势了吗
淘宝电商本来就不是公平竞争,拿卖家都知道的软件‘千牛’举例,卖家想更完善销量提高就得花钱买里面工具 ,这些工具的确省事有自动回复 打折促销 还有免费试用等活动。
真的是90%的商家都刷过单,现在多数人买东西都是看销量 认为买的人多的就好,好评多的就不错,在此提醒各位买东西需谨慎,货比n家!!!(不嫌退货麻烦不在乎自己掏运费的忽略)更何况也懒得翻那么多页了,所以销量多的都是用钱堆上去的,押金也没少交 刷单买工具也得花钱, 没办法~形式所逼,大家都刷单提高销量 你不刷买家就翻不到你,多好的货也抵不过用钱砸上去的销量
怎样在万千物品中选好货 不难,销量太高好评太多的都得斟酌着。
有个窍门 说下我朋友:
她总是会翻好多页买单数销量且价格适中的服装,之前还不理解 我问她:销量评论都没有,万一不好呢 ?
她:销量多的容易撞衫啊,爆款多俗啊,而且卖家前几单都会记得你 会好好检查货,基本没毛病
嗯……没毛病……
我就比较习惯看差评中评 ,可现在中差评都很少了 ,而且大多卖家因为差评就不断短信骚扰 打电话让改评价,然后给你三两块钱补偿……我经历过,不好就是不好 差评没商量。
淘宝女装冠店店主一枚
从业两年多了,表示淘宝只存在两种店:刷单的和不想做的(可能也会有只图砸钱玩的土豪)
刷单有两种刷法,一种叫补单,一种叫刷爆款
淘宝现在的流量怎么给
看转化率
转化率怎么来
比如一天给你1000个访客
但你今天只有3个人买了
那转化率就是0.3%
而行业平均2%左右
那系统就会判定你消化不了这么多流量
然后第二天你的流量就减半了
当然这只是个举例实际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但是大体情况差不多如此
你想想买家那是多不可控因素
1000个里面有逛着玩的犹豫不决的不喜欢的
过几天再买的
再加上业内平均早就被同行刷得虚高
天王老子都保证不了你的真实转化天天合格
那怎么办
刷呗
刷爆款就好理解了
刷上去刷到首页流量自然就来了
哪怕是今年被抓得已经很厉害了
刷单还是根本停不下来
大家都抱着被抓就算,放过血赚的心态
为啥
不刷反正也是一个死
千人千面说的好听
不过只是有了更多的直通车收费渠道
然而开十万车和刷十万单的效果简直天差地别
也不是为谁洗白
现在什么行业没点水分
房地产泡沫保健品作假IT行业灌水 连奶茶店都得找人排队
央视就盯上了刷单??
讲道理买家也不愿意买0销量的东西
再好的产品没有流量都是0
何况淘宝还能退货……
真要说欺骗消费者谁又能比过拼夕夕
总而言之就是给商家们提个醒:我们要收税了啊,都怪你们刷单刷的哦,不是我强制的哦。
站在个人立场来讲的话,觉得要不直接断个干净大家凭实力公平竞争,这也算是好事。不想刷单刷单真的好贵还好麻烦还整天提心吊胆。
要是只是增加税收了嘛那就emmmmmmm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影响的还不是消费者。刷单?五十一单估计都有大佬刷的起,钱哪来,当然是提价。
至于刷单嘛…..马云霸霸的股价还要靠这些虚拟的数据撑着呢,禁不禁得住这就看马同志的思想觉悟了(手动doge
小到线下各种食品店,售楼中心请托排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大到各大城市GDP里面掺水加政绩…
柿子挑软的捏…
淘宝从业者,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有不刷单的店。
做淘宝现在就是,大刷大赚,小刷小赚,不刷不赚。
有些所谓不刷单的店,其实也就是刷单套路多一点,用屁股想也知道,正常人都不会买没销量的产品。
与其说淘宝会处罚刷单,不如说官方在鼓励刷单。。。
只要你刷的不是太明显,官方一般是不会管的。
为什么我会说官方鼓励呢?
你们有没有想过,淘宝刷单量最大的是双十一。
利益相关:电商从业者。
这个消息昨晚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几乎在节目刚播完,微信群就炸开了锅——刷单上了《焦点访谈》,被点名的某类目排行靠前的几个超级大商家,直接GG。
从朋友家回去的路上迅速地看完这期《焦点访谈》后,顿时感到头皮发麻——这个事件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这不仅是电商地震,甚至有可能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这样说?让我们来捋一捋就清楚了。
早在两年前,2016年的315上,央视就已经曝光过淘宝平台上的刷单产业链,不仅震动了马云,更重要的是让这个产业暴露在群众的视线里,相信经过当年的315,就算不是电商圈的人,也基本都清楚了刷单的存在,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时隔两年,央视此次将刷单重新拉到镁光灯下,用意为何?
在《焦点访谈》的节目介绍里有这样一句话,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答案就在其中,首先是群众关心,前面说过刷单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群众不会一直关心一个热点,所以排除。第二,普遍存在,这是每个现象报道的必需因素,因此也可以去除。排除掉两个因素之后,答案非常明显——政府重视。
分析到这里,可能有的小伙伴还是一头雾水,别急,接下来我要说的事,很可能关系到你我的生活。
政府不会无的放矢,不管是放风观望民意也好,还是新政落地实施也好,有什么动静的时候,往往媒体是最先行动的一个,因此央视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政府的发声渠道。
这次报道也同样遵循这个道理。
细心的小伙伴对比2016年的315跟这次《焦点访谈》的报道,可以发现,虽然说的都是刷单这个事儿,但是这次的报道与之前的不同,因为这一次,还特意请来了一位专家,针对刷单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
报道中是这样指出的:
总结来说,就是上层觉得刷单已经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遏制刷单,肯定会有困难,但是肯定也会有办法,而且是专家认为的,更有力的打击方法!
那么这个打击方法是什么呢?专家是这样说的:
没错,就是收税!
要知道,近日以来,频频出现了各种有关经济的问题,比如银行降准,楼市冻结,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已突破6.8),地方财务赤字严重,养老金缺口等种种,这些都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达到增长巅峰之后已经开始呈现颓势,财政收入已经渐渐追不上财政赤字。
能怎么办?增收呗!
所以这两年来,大家一直都听到有人高喊着口号“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增收,以稳住现在的泡沫。然而可笑的是,却出现了拼多多这样的“消费降级”,花了仅仅3年,收割尽所谓的低消费人群,于上个月26号在美国上市了。
这可是狠狠地打了高喊口号人的脸,更说明了一个大家被刻意误导而没有看到的事实:人民储值创新低,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诡异的是,一般来说税收增长是跟着经济增长一起的,不过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我国的税收却是年年增长,一路高歌,去年税收同比增长10.7%。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
相信大家还记得前阵子的明星阴阳合同事件,事件最后结果就是经过崔永元这一闹,明星的税收从5%直接拉升到42%,硬生生提高了8倍。这样一个事件,或者给了国家某些启示,在消费内需已然拉不动的现在,也许增加税收是唯一能够快速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了。
于是乎,两年前刷单的尸体,被再次拖到镁光灯下,燃烧的火弓对准了它,但瞄准地却是尸体脚下的汽油,只待箭矢射出,引爆一场热烈的狂欢。
有人因此而欢呼,也有人因此而痛哭。最后贴一个卖家说的话:
聪明的小伙伴想一想,增加了税收之后,商品的成本会增加多少,而且这些增加的成本最后会由谁来买单呢?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税啊 那清华老教授居然不打码!很自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