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淘宝商城 11.11 大促销中商家有哪些办法忽悠顾客?

也就是表面上降价促销,实际上并没有给顾客真正的实惠。

评论 ( 20 )

  1. 蓝月亮蓝月亮蓝月亮,洗衣液只有不到一年的保质期了还拿出来做活动卖,收到货质问客服,才知道详情页有那么小的字说部分批次是2015.09月生产的,可我收到的一瓶是2015.07生产的。。。。。

  2. 蓝月亮旗舰店低价去库存,买他家的东西都是生产了一年多的,买回来的使用期限只有一年!

  3. 每到“双十一”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一边嚷嚷着要剁手一边飞快的把商品加入购物车。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自控?其实我们掉进了商家设置的心理学陷阱。商家在促销时常用方法有三种,限时、限量和组合优惠券,这三种促销方法都能够激发我们内在的购买需求,当我们看懂自己的需求,这些方法对我们的影响也就不复存在了。

    “双十一”快到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收到几十条商家促销的短信,叫你不打开淘宝、京东看一看就觉得百爪挠心,最后我们以买卫生纸或者洗发水这种必需品为借口,打开网页,瞬间跌入各种促销打折信息带来的节日狂欢。然而等到这些东西经过漫长拥堵的快递高峰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坐在包裹中间才会想起一开始只是想买一包卫生纸或者一瓶洗发水,花了那么多钱买来的却根本不是自己需要的东西。

    你知道吗?美国也有一个和“双十一”类似的日子,那就是黑色星期五。在感恩节的第二天,很多商家都会给出一年当中最低的折扣。人们凌晨就从床上爬起来,甚至带着帐篷睡在商店外面,只为了买到那些便宜(或者他们以为便宜)的商品。我们共同的心理因素导致了无论我们属于哪个国度,都无法抗拒促销打折带来的诱惑。而全世界的商家借助心理学知识,充分利用了我们这种本能的冲动和占便宜的需要,让我们购买我们根本没有那么需要的商品。

    1. 限时促销的压力让我们不再思考

    就算你习惯于购买大件的时候花很多的时间去做调查,在遇到限时大甩卖的时候你还是会忘记你深思熟虑的好习惯。

    例如,也许你想给自己买个液晶电视,但是你想要做些调查和各家店铺的对比。而你恰巧看到有一家店铺有一个原价四千现价一千,但只限一小时购买的纯平电视,你做调查的计划大概就被你扔到九霄云外了。因为你太过深思熟虑了,所以决不允许自己错过这个省钱的好机会,对吗?

    这种限时大促销的手段运用了心理学上叫做“了结的需求”(Need for Closure)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代表着一个人作出决定并开始行动的需要。有些人对了结有更高的需求,代表他们需要快速的做决定并行动起来,而那些对了结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的人会在每一次决定之前都经过慎重的思考,再行动。

    当商家给出一个秒杀时间的时候,会提高人们对了结的需求,甚至那些了结需求比较低的客户也会受到影响。商家给消费者制造了一种拿下这个优惠的紧迫感,这些消费者就不会再花那么多时间小心的思考他们是否真的需要购买了。

    这就是你会发现自己坐在五个砂锅中央而身边没有一个人会做饭的原因了,你买了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你对低价和紧迫的时间做出反应而不是花时间去想想你是否真的需要。

    2. 有限库存让我们害怕自己错过

    很多商家会针对几个高价商品给出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优惠。问题是这些商品的库存是有限的,比如每种只有十件存货,售完即止。那些广告上的商品能让你像个奴隶一样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坐在电脑前一刷就是几个小时,这种数量的缺乏激发了你竞争的本能,你想要打败所有人在按F5的人,抢到商品。

    如果你是那个没有抢到的失败者?很少人能够在没抢到促销商品的时候深吸一口气然后钻回被窝补觉。你已经为了那些铺天盖地的打折信息在寒冷的冬天爬出被窝,不买些什么东西是不会甘心的。你恐惧那么早早起床却一无所获,于是你就会买你根本不想要的东西。另外,那些价格极低的促销商品会让你觉得其他东西也是有优惠的,就算你根本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优惠。

    3. 商家之间的竞争让我们更享受狩猎的乐趣

    我们都会因为省钱而感到快感。加上那些一起抢秒杀的消费者们,购物这个普通的行为变得有乐趣。奥本大学的消费心理学教授将这种乐趣称为享乐性购物价值(hedonic shopping value),仅仅在购物的过程当中,商家通过限制数量或者减少时间等方式充分利用这些竞争带给购物者快感。他们通过宣传这些限制,制造一种被暗示的缺乏的感觉,来激发我们囤货和捕猎的本能。

    在各个电商争相打折促销的时候,我们会对他们进行对比,寻找最高性价比。对比商家的过程也能给我们带来快感,这让我们觉得自己比其他购物者都要优越,因为我们是那么聪明的在省钱。事实上那些深思熟虑之后再出手的人才是赢家。

    小编有话说:

    写完这篇文章以后,小编默默的把购物车里的东西全部删掉了,每删一个,就能看到一个心爱的包包、鞋子向我挥手道别,简直心都在滴血。有这么多的因素在诱惑着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还真是一件难事呢。可是全部删掉以后,小编的心里却舒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留着那些诱人的商品在购物车里,很多天我都无法专注。我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查看秒杀的时间、库存还有怎样组合最省钱,之后好几个月还要焦虑的把几张信用卡倒来倒去。

    现在,这些时间都被节约了下来,我可以专注的工作、读书然后跟大家做分享,省下来的钱去看一场歌剧还绰绰有余。

  4. 压箱底的货色 趁这个时候放手 其实还是要理性消费。用得着,正好的确便宜,也是正货的话,当然要入手,别买一堆没有的东西,得不尝失啊!

  5. 我就买了酒,酒仙网和也买酒都买了点,看了看应该确实是都5折了,不过很多酒数量并不多。有的刚加入购物车,到支付时候已经没货了。不过也不敢确定一定可以收到,酒仙的发货了,也买酒的三天乐都没发货呢。

  6. 我在真维斯的淘宝官方店买了一条裤子,结果第二天就收到旺旺消息,说因为系统故障,我们的订单全部被取消,直接退款了事。

  7. 1.很多应该都是去年专卖店没卖掉的积压货。也有少量新款,这个看运气了。
    2.免费广告。增加人气和曝光率
    3.吸引常客。后续那些你有交易的卖家会主动给你发促销短信神马的。

  8. 那你们猜猜看随之而来的最近的圣诞节会不会搞活动,还有一个节日叫感恩节,在接下来还有元旦……

    商家说的一年仅此一天到底啥意思呢?

  9. 还有是秒杀,我觉得这个也不靠谱,00点我不停的刷,都没见开出来就说已经下架了,忽悠!

  10. 刺激内需 哈哈 对促销 无动于衷 其实 你自己觉得舒服 就参与 毕竟 不是什么是都值得辩论

  11. 昨晚 在西街抢一双 AD的鞋 一付钱 就说什么 发生超卖 说也不说直接退钱了。。。

  12. 本想买点红枣给老婆吃,原价98元现在5折49元还包邮,放到购物车了。想再买点别的,无意看到98元的红枣,98元2包,每包500g。再仔细看看购物车的,东西是一样的,49元1包,每包500g,坑爹的促销啊,毅然放弃。

  13. 个人体验:一周前看一双鞋,当时标价为399,今天上午查看价格为298.96,且商品已下架。查看销售记录,在0点10分之内,以298.96卖出四双,且历史最高价格也为399。
    个人猜测商家为了避免太大损失,设置库存为4双,价格大概是之前价格的7.5折。

  14. 今天身边冲动消费的朋友可不少啊~~~
    淘宝在天涯 新浪微博 以及电视广告上早就抢占先机 营造氛围
    确实也有买到不错商品的朋友
    手段正如您所总结的那样。我觉得,如果淘宝不拿出诚意,买家的热情会逐年降低。

  15. 上一年进行过冲动消费。事后特意去看了下价格,当时(10.11.11)买的话是说5折,而且还是过季了的,事后看到的价格是6折,7折,比5折贵几块,最多10来块。真正说5折的就是事前先升价,当时5折。双十一后就打个优惠价什么的,相当坑爹。所以,今天(11.11.11)都是围观下,价格觉得可以的话,就下手,不会特意说去看打几折。p.s 我不会告诉你们,我上年买的是美特斯邦威的。

  16. 基本上就是@潘欣 说的这些方法了。

    秘密其实就两点:全场+原价5折
    1 全场的杀伤力太强了,本来商家各种产品的毛利率就不太一样,有些利润低的产品,搞这种促销实在得不偿失。所以就在全场上边做文章。
    要么干脆打着全场的幌子搞部分促销,要么把部分商品库存调少减少损失,要么干脆把部分商品下架,和降低库存是一个道理。
    2 原价是指吊牌价,还是淘宝平时的售价。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淘宝店铺里边就很少按吊牌价进行销售,所以导致吊牌价的5折未必比平时销售价优惠。淘宝是要求需要按照平时售价再打5折,可是谁tm受得了啊。所以就不得不在活动前一段时间把平时售价调回吊牌价,来配合淘宝的政策。各家的区别只在于回调的时长,有提前几天的,有提前几秒钟的。另外如果是淘品牌,或者纯线上的品牌,线下没有店铺,吊牌价是自己随意定的,究竟以前卖多少很难查证,我就听说过有花几毛钱买吊牌换上去的。

    这个事情也不能都怪商家,毕竟他们都是在“合理”使用淘宝的规定,因为如果不经过一些手段,傻呵呵的完全按照淘宝的要求做,那真是变成做公益了。
    从始至终淘宝光棍节就是一个PR事件,把前后大半个月的购买力都集中在一天里释放,甚至集中在12点后的几分钟内释放,产生的数字是令人振奋的。传统品牌为淘宝光棍节提供了弹药,提供了卖点,提供了品牌知名度,为了淘宝做了这么多,淘宝对于各种商家底下的“小动作”也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可能苛责太多,只要在“规则”的范围内。

  17. 我的建议是,复制标题,到QQ商城搜搜同类商品的价格。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忽悠了。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查查手机笔记本这类数码产品,这种数码产品,型号价格一般为大家所熟知,如果降价力度低,那么我只能跟你说,5拆只不过是忽悠。而且极大的可能是淘宝联合商家一起忽悠,马去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猫腻。

    大家请记住做生意的是为赚钱,不是做善事,角色互换,你会不会送钱给人家?

  18. 亲身经历:早上看上一条jack&Jones的裤子,标的原价499, 促销价五折买249,手贱翻了一下这家店前几个月的售价发现要么是249.5元,要么是249.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无需解释。只想说:太狗血了

  19. 声势浩大哦,但同一件商品换几家店就知道差别了,全场5折只是部分全场5折(这句子念起来很别扭)。
    大部分是将原价格抬高,然后诈骗消费者折扣,其实就算不是今天,那些很多折扣的商品还是现在这个价
    在宣传语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绝对性的词句,如“仅此”,“绝无仅有”,“最”

  20. 名牌运动品,在SPU上做手脚,XXL、XXXL,库存充沛,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74,库存的都是180-185的尺码,单品页面再转化到滞销品,一次一次,没完没了的招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