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如何评价拼多多的多多果园?

拼多多的多多果园有人知道吗?这个做的怎么样呢?有了解的朋友么?

评论 ( 20 )

  1. 这东西有毒,一开始是我哥,后来是我妈,然后是我爸,后来还拉我,我种了几天不玩了(设计狗忙都忙死谁还有空搞这个)现在早上睡醒就是几条微信,我知道不是有人找我,是多多找我。

    这是我爸发我的部分截图,我妈和我哥就不放了,一年多了,你们感受一下。

  2. 拼多多这个公司给我感觉最明显就是杀熟,暗箱操作假装是抽奖几率。

    不同用户给你的入口都是不一样的,我家三个手机里,一部多多果园里水滴娱乐里有答题另一部没有。果园宝箱也是一部有免费小宝箱(一天找5个开出来水滴星星什么)一部没有。

    月卡也不一样,第一次开一个5块一个3块,5块那个每星期领一张5元无门槛,3块那个就只有3块无门槛。月卡每天可以申请2个免费试用,每张月卡到过期发现一定会给你中一次试用,之后你怎么加几率也没用了

    果园浇水和点果树能点出20-3,30-5和40-7的优惠券,你要是天天买就会变成给你40-5和50-8的了。这些优惠券只能在果园有广告位的推荐商品上用,用完给你开宝箱每天2次有水滴化肥果园道具什么的(就水滴花和云朵有点用)。果园优惠券这个幅度也不大,拼多多全站大活动那种需要每天做任务拿兑换物换的优惠券额度才大,比如刚结束的钻石活动可以换100-30.40-10和30-8的。

    另外拼多多有给生客隐藏优惠券,上线给,我就得到过150-30,120-30的,只有几次,用了就不再给你上线发了。

    再回来说这个种水果,也是引你入局

    从小树苗到结果子,非常容易,每天点点几百水滴再加上抽签抽到+20%浇水效果2.3天就能到结果。连这个抽签buff都杀熟,一个手机种的勤快于是+20%浇水效果换成了浇水5次奖励水滴,另一个不勤的就还是这个buff

    从结果开始要求你用化肥,每次浇水减养分,养分低了你浇一次水才零点几几率。化肥大部分来源都是买东西比如上面提到过的开宝箱,多多农场种植物换金币的大袋化肥要7天才能兑换一袋,水滴抽奖的小袋化肥抽个几百水滴都不一定中一袋。而且百分比越大每次浇水耗费的养分越高,90%-100%这段至少要5.6袋大化肥。

    等你果树养成完了还会诈骗一句水果季节不佳没了(除了最便宜的柠檬那有的是),你就只能换10块钱零食和柠檬或者优惠券啦!

    所以说就是杀熟

  3. 就是骗人的。

    选了苹果,种完树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建(zhi)议(neng)替换,先不说没法坚持选择苹果,就算真发过来肯定也是烂的。

    而所谓当季水果就是黄柠檬和新鲜黄柠檬!柠檬!吃你妹的柠檬!其他零食也都是些三无产品。该页面也没有任何投诉客服的选择。

    可笑的是,今天还是三一五,pdd就是这么恶心消费者的。能说什么,充了值就是为所欲为。

  4. 拼多多的多多果园&支付宝的蚂蚁森林

    因为最近刚好在分析app的用户增长手段,所以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拼多多,虽然市面上大家对拼多多的看法褒贬不一,但是不得不说“拼多多”里面有太多内容和功能是值得咱们学习的,毕竟在短时间里用户量达到3亿并且还成功上市,不得不说这是一只能抓到耗子的好猫。

    重点是分析多多果园,但首先也得明白拼多多的slogan是:多实惠,多乐趣,而拼多多的定位就是社交+电商。这就是为什么有朋友在提到“多多果园”的时候会觉得本质上是蚂蚁森林的激励玩法搭配腾讯微信的社交扩散。【养成游戏 + 自传播】不过在目前ios 4.33.1版本当中拉新的设置被砍,也就正式变成“娱乐”+“电商”

    咱们会发现“多多果园”功能放在了拼多多app的个人信息中,我个人定位为娱乐栏目。如果说左半图是购物的逻辑即电商视角,那么右半图则是社交的逻辑视角。如果你以为多多果园在这之中纯粹只是个社交逻辑的应用,那你就错了哦~说到底,它终究是个电商平台。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多多果园”进行评价分析


    产品视角

    我们直接拿拼多多的“多多果园”与支付宝的“蚂蚁森林”进行对比分析,因为当前这两款应用的用户量比较庞大,并且与早期的各种农场,旅行的青蛙等养成类游戏相比这两款具有更强的用户粘性。

    根据当下两个版本的应用进行分析,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出两款应用的特点,并且在之后进行具体的剖析,简单阐述各自的利弊,同时在最后发表一下个人预测多多果园未来进行迭代的大致方向。

    1、产品定位

    与从整个拼多多的产品定位 “社交+电商” 不同的是多多果园业务的产品定位是“娱乐+电商”,其中产品结构中社交属性还是比较弱,除了最底下的进入好友果园进行互动和分享链接拉新以外更多的是一种传统式娱乐(小游戏、装扮、转盘抽奖等)为获取更多的虚拟货币(水滴),用户需要完成任务和进行签到,其中任务中便设计了与电商链接的环节,即促进用户进行电商消费。

    而蚂蚁森林的定位很明显就是“社交+绿色金融”,社交属性在于种树拥有基础的好友互动(浇水和掠夺)还有好友合种与各种排名,这些社交的关联性很强,其中也不乏具有弹幕和评论等。绿色金融这个定位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是在支付和运动中获取到的虚拟货币(绿色能量)

    【产品结构】

    可以看一下两个产品的结构图,多多果园在获取与使用的逻辑设计上基本保持平衡,获取的渠道广,形式多样。而蚂蚁森林更偏向于培养与社交互动,获取能量的形式比较简单。


    *引用《传送门》楼茜 张记杂货铺 2016-09-29

    2、人物画像

    毕竟不是内部人员,要拿到这两块具体的数据分析还是有些困难的,只能借助一些第三方的数据平台进行大致的去分析判断。

    2.1 多多果园

    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拼多多的用户年龄占比以35岁以下的人群为主,8090后用户使用互联网购物频次高,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况是以沿海城市分布为主,并且广东使用占比明显大于其他省份(未算上北京、上海)因为广东的消费水平和互联网接受能力比较高,因此该省份也是拼多多的主要流量区域。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使用多多果园的也大部分是在35岁以下,且8090后的人数比较多

    2.2 蚂蚁森林

    首先根据支付宝的用户年龄及性别可以判断打开并且使用频率较多的人群是男性大于女性,中年大于青少年和老年。而在淘宝、阿里巴巴这种电商类目中的用户年龄偏于年轻化性别也是女性远大于男性。因此在支付宝当中的蚂蚁森林应用中打开且使用频次多的用户群体至少是在40岁以下。

    而截至2017年4月,《外交学者》(The Diplomat)网站刊文称估计65%的蚂蚁森林用户年龄在28岁以下。

    2.3 小结:

    用户画像需要量化和感性的分析,在量化不够的情况下(也就是拿不到内部真实的数据时)咱们可以通过周边的感性角度去描摹用户画像。两者听得最多的就是多多果园是“妈妈们”的使用标签,而蚂蚁森林是“小年轻”的使用标签。这个是产品的用户需求差异化所引起的(在后面会提到)。在此简单的解释就是多多果园以占便宜的方式让用户年龄分布跨度可以变成非常大,而蚂蚁森林以绿色公益性的方式让用户年龄划分得比较窄。

    3、用户需求

    3.1 蚂蚁森林的用户需求

    ①一批不花钱就能做慈善的群体

    ②拥有着与好友“争强好胜”心态的群体

    ③对碳交易(碳账户)有远瞻的群体

    3.2 多多果园的用户需求

    想获得免费的果实/被安利也想获得免费的果实

    3.3小结:

    大家可以很明显能看到蚂蚁森林除了本着一颗慈善的心以外就剩下争强好胜的攀比心态了,而这种长期留存的群体也就自然而然打上了“小年轻”的标签。而恰恰相反的多多果园就很现实,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果实送到家的形式留住用户,这算是爱占小便宜的妈妈们喜欢的方式,从而打上了“妈妈们”的标签。

    4、功能细分

    这两款应用存在着不同的功能细节和逻辑设计,这也是之前产品定位所带来的影响,咱们可以通过目前两款应用的功能来发掘长处及短板,也可以推测出下一步两款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主页面的设计

    4.1.1社交板块

    多多果园中社交内容包含着:互动+分享,互动增加留存,提高用户粘性;而分享是用户间拉新。从图4.1.1中可以看到社交内容主要在页面中的最下方位置,并且只给出了全屏的1/5;图4.1.2的蚂蚁森林主页面中给到社交内容达到了1/3。两个应用的“好友互动”都延续着农场的玩法,图4.1.1.2是多多果园的好友互动,其中将弹幕折叠在三级菜单里(本身好友互动就是二级菜单)。而图4.1.1.3是蚂蚁森林的好友互动,也具有弹幕,浇水和偷取。两者区别是多多果园偷取逻辑是以好友存量为基础,倒计时领取(每次是固定);而蚂蚁森林是以好友消费或者运动为基础,只可偷取一次(每次不是固定而是随机)。因为当日可领取的次数决定登陆频率,那这样多多果园的回头几率会比蚂蚁森林的更高,所以在这一设计中可能多多果园的留存率比蚂蚁森林的高一些。

    另外一方面蚂蚁森林是在每日七点开始生成绿色能量,这是在培养用户的用户习惯。而真正坚持下来且经常使用的便是蚂蚁森林的主要受众(这也难免被大部分人当作闹钟,又或者给予赖床群体一个消磨时间的理由)。除常规的好友互动以外,早期的版本多多果园增加了好友链接推广,是为了增加新用户。而蚂蚁森林这边就是以动态记录展示,让好友间更加透明化。这将使得用户产生攀比,好胜等心理状态,从而增强用户粘性。所以总得来说多多果园重在拉新,而蚂蚁森林重在留存和粘性社交。

    小结:通过社交板块的对比,我们可以明白一点同样都是寄居在庞大用户量app里的应用程序,多多果园刚结束拉新,正在准备转向留存与转化(转化就是让用户消费)而蚂蚁森林却在留存基础上进行增强用户粘性。从这能预测得出多多果园要成为下一个蚂蚁森林或者有望突破蚂蚁森林的方法,可能就是增强用户粘性,以及如何在“电商”逻辑中消费完后引流到社交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

    4.1 领取虚拟货币(水滴&绿色能量)

    多多果园的领取方式非常多样,不仅用户自身完成任务领取以外还可以偷取他人的虚拟货币,这些动作无非就是促活,留存,还包括了拉新和转化的设置(直到结果的时候出现拉新)而且玩法也非常多样,包括抽奖,玩游戏,签到,定时打卡等。而相比之下,蚂蚁森林的领取方式除了定时领取货币以外(仅此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偷取他人的。总的来说一个丰富多趣一个简洁易操,多多果园这种丰富的玩法可以延长用户在这里的时间碎片和增加留存几率,但是与之所带来的是眼花缭乱的页面与功能窗口和较差的用户体验。蚂蚁森林的这种简约模式在视觉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在时间碎片上却占用的不多,无法更牢的把控用户下一步行为。

    (未完,下次更新,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5. 精神满足比物质满足更重要,没有成就排行系统去证明消费者努力的过程,这游戏不能算是游戏,至少没有深入优化过种过1次树木,和2次,3次的用户减少基数。能成功,是因为微信分享已有用户的入场和免费的午餐。纯属个人瞎猜,瞎bb。

  6. 太坑了,天天分享天天拼单,拼单东西品种也有限,逛到后来都不知道要买什么,家里囤了一堆日用品,费时费流量的。但不拼单根本就没水和化肥可用,种了半个月了,拼单就花了不下二百块了,结果给我发了一斤核桃,一斤。靠,感觉被耍了,郁闷

  7. 刚种成功,应该是非常有发言权了。说的好好的是柠檬树,结果种完了,说要水果发的话延期,要我选别的产品或者现金券,我不介意多等,结果没有发原产品的选项。呵呵呵

    发布于 19:01・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8. 我妈一直在玩拼多多,不管是砍价还是多多果园她都参与,这个软件在我看来做了太多的恶,特别特别骚扰客户,现在帮忙砍价的链接一甩过来就烦的一批。
    还有每天去给人家浇水,我真的不差那几十块钱的水果钱,别骚扰我了好吧!如果一旦不小心关注了公众号,每天给你发不知名的各种福利什么链接。
    另外,求求你别哄骗老人家给你带点击率了。如果只想取悦老人家就只带老人家玩好了,别骚扰其他用户!别骚扰其他用户!别骚扰其他用户!

  9. 今天我浇水的时候

    一直显示下载app

    不然就不能浇水

    还傻乎乎的问客服

    这么流氓(`Δ´)!

    收到水果后就卸载取消关注

    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天

  10. 真是太流氓了!我辛辛苦苦每天偷水拼团分享来获得水滴,好不容易等到进度条满了,谁知道开花之后还得等它再结果子!!!又要重来了!!!

  11. 反正挺垃圾,一开始每浇10g水,果树需要的水滴剩余就会减少10克,现在改成百分比,浇10克一开始还是会减1%,现在浇10克减0.3%,反正就是各种办法限制你成功,已经是欺骗。以后再不也碰拼多多。

  12. 多多果园能一边玩一边收获真水果,但是在收到真水果前要种植果树、浇水、等待、收获等,不过这样也才能更真实的体验种果树的经程与流程。

  13. 我不说其他方面,仅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评价。

    从去年开始,我从拼多多上陆续的以拼团的方式低价买一些日用品,包括纸巾、家用拖把等。有时就是一样的东西,也确实是比其他购物平台便宜,因此我也一直有用拼多多,没有卸载。

    但我是向来不接受网购买水果的,原因也很简单,家门口就能看得见、摸得着、买的到的东西,加上网购的不保险性及不确定性,使我一直对水果的这种新颖的营销模式望而却步。同事发给我的什么领取水滴的链接,我也并没有在意。

    后来,同事通过多多果园种橘子树得到的橘子发货到我们单位,当得知没有花钱的时候,对我还是很冲击滴。我这才开始使用这个功能,然后也成功地拿到了一箱橘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在我看来,不仅仅可以免费吃水果,多多果园还有以下几点好处:

    1. 巧妙地结合了游戏。前段时间的恋与制作人与旅行青蛙大火,养成类游戏又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但是这种游戏毫无功利性可言,甚至还需要充钱,所以引起用户不满,热度又很快退散。多多果园则将游戏与现实结合起来,当达到一定成就时,用户可以获得现实生活中,由商家提供的实物奖励,这毫无疑问是十分吸引人的,以此我推断短期内它的热度不会下降。

    2. 提升了用户对网购水果的信任程度与好感度。别的不说,以前一直对网购水果持否定态度的我在使用之后(其实还是收到那一箱橘子之后哈哈哈),突然也就觉得网购水果没有洪水猛兽那么可怕,本来我还想的是网上买的家门口也有的卖,即使便宜也不会便宜太多,但当我真正打开那个界面时,我发现我又错了。(是真的太便宜了!)

    3. 解决了中间商恶意哄抬价码的问题。以前我们没有这种渠道,只能通过零售的方式从水果店购买水果,水果从果农到我们这些消费者,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层层都需要赚钱,也正是如此很多水果才贵的令人发指。拼多多的这种营销模式直接将消费者与果农对接(我也不太清楚,也可能还会转手到平台,但确实少经了很多人的手),便宜了很多。

    仔细一想,电商从一开始兴起的时候,主打衣服、零食,当时我们对网购也不信任,而我们消费者使用网购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一是通过更低廉的价格获取商品,二是通过这种渠道购买身边买不到或很难买到的东西。这就是网购的成功之处,也正是这两点,目前拼多多等购物APP盛行。

    现在,各家电商都向水果“下手”,谁也不能保证日后家里的水果是通过什么渠道购买的了。显然这也是一个优秀的模式——帮自己赚钱,替消费者省钱,别的不说,只要是多多果园里卖的水果比水果店明显便宜,那我就比较倾向于网购了。

    好了不说了,我要去给我的小树苗浇水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4. 多多果园主要也还是利用了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来为其宣传,这种方式还是可以的吧,就是后期玩的人越来越多就会有所控制,得好好注重转型。

  15. 个人觉得没事跟同学同事互动一下玩玩游戏赚赚水果还挺开心,既能跟以前的朋友保持联系又能收到水果,挺不错的

  16. 还可以吧,我也在拼多多果园种果树,真的有收获了,看到组里的姐姐玩的嗨,也去试一试不过,玩得晚,政策调整快,收获就慢得很

  17. 用过一次买的烂水果,特么再怎么营销我也不会用。赶紧倒闭吧傻逼!

  18. 嗯……之前玩的游戏都没有这种模式呢,大多是什么金币什么等级了,现在可以得到真正能吃的水果,感觉也不一样了,还是值得试一试的。

  19. 我妈搞了个什么拼多多的果园,种水果。三天两头的会收到种的水果,今天是芒果,明天是木瓜、后天是苹果什么的~~但是!!我简直要崩溃了!!老娘要吃西瓜啊!!夏天要什么别的乱七八糟的水果啊!!不要占用我每天吃西瓜的份额啊啊啊啊!!多多果园不能种西瓜的吗?!!

  20. 妈。你想吃啥水果我给你买。
    【我妈种的芒果树 给了挺多芒果的。但是我真的不喜欢家庭群惨遭刷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