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密码*
确认密码*
忘记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暂时不提仿牌问题,比如拼多多拼团更低价的流量推广模式,让用户带动用户购买。
不太了解,宣传很好,但质量不佳。
网上购物很方便、既便宜又省、不用出门就能带回家、质量比起店里还好呢,
我今天才发现 拼多多居然没有购物车.也就是说你如果想在同一个商家那买两件同款却不同颜色的商品,你只能下两次单分开结算.
听起来是不是很蠢.但是我细细一想觉得真是妙啊.感觉就这个细节让购物简单了很多.
反观淘宝京东这两家。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这两家的活动设计让人想哭。本来只是想买一袋纸巾。结果进去看到199-100。咋办凑单吧。本来准备花十几块钱买纸巾,愣是一次被迫买了一年都用不完的量.不然你就买不到低价。京东淘宝,我真的不想开超市啊!
而且活动还各种花样,什么平行优惠,脑子不好使算都算不清楚,等你终于算清楚了,好吧,心仪的商品没货了!!!意味着你白琢磨大半个晚上,结果还没买到便宜。我有一次突然发现,怎么有时候网购花费的时间比去实体超市都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开始购物变得这么难了。简直也是谋杀生命啊!花钱还费时费力!
这就是我觉得拼多多未来可期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购物可不可以简单一点?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拼多多以薄利多销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假货横行。但是早期的淘宝不也是假货泛滥成灾吗?我们需要给拼多多一些时间。
一些比较日常用的小物件还是可以在拼多多购买,能用就行,质量过得去就行,关键是性价比。
一、「拼多多」崛起前的产业环境
2011 年底到 2012 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判断,淘宝的用户数再涨三四年就将进入瓶颈期,中国电商大局已定,淘宝京东两分天下,于是开始针对现有流量做精细化运营。
2011 年的 6 月,阿里把淘宝三分,其中一个「淘宝商城」2012 年改名为天猫,加强了平台的定位,聚焦于有品牌的优质企业与大卖家。
两个重要原因:打假和收入。
当时淘宝鱼龙混杂,一些价格很低又不是出自大品牌的产品假货风险很大,阿里把品牌商和大卖家迁移到天猫,更方便管理假货问题。
同时淘宝客单价较低,想收取高额广告费有难度,阿里作为平台方,能够从进入天猫的大卖家身上挣到更多广告费。
拼多多的崛起证明了淘宝有判断失误之处,最明显的是中国的网购人群的增长比阿里预期的更久,空间也更大,增长主力来自 3-6 线的城市,还有广大乡镇地区。
中国科技行业相关领域变化
拼多多成立于 2015 年。
同时期小米遇到两大问题,一方面是供应链管理和质量优化,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营销模式基本消费完覆盖到的城市人群,没有线下渠道就很难去开拓小城市和乡村人群。当时 OPPO 和 vivo 品牌知名度下沉比小米快,还开了专卖店方便没有互联网化的人群购买,他们用上手机后给中国互联网产品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和新机会。
2015 年下半年,微博、快手的月活用户持续高速增长,重要原因是用户在下沉。
微信也下沉到小镇、小城和农村人群中,成为了真正的国民级应用。
新增的小城市乡镇的用户年轻人们用上智能手机开始刷微博玩快手,主导家庭消费的主妇们的重要需求则是方便、廉价的网购,当时阿里的重心是针对城市人群做消费升级,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低消费人群的互联网化,拼多多应运而生,借助微信的普及覆盖到低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
二、拼多多的产品和运营逻辑有什么亮点?
1)拼多多的游戏式运营
梁宁女士曾经分析过,用户上淘宝京东其实有很明确的购买目的,但拼多多有些娱乐消费的功能。用户无聊了就可以逛一逛,限时秒杀、拆红包、现金签到、邀请微信好友拼团、帮你砍价等功能会让很多没有明确购物需求的人打开 APP,分享给微信好友,这就是拼多多的游戏式运营。网游里尽可能保证用户每天都来登陆一次的任务也是这个道理。
2)电商领域里的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对内容生产端的变化非常大。
今日头条采取了用算法推荐的机制,决定一篇文章能不能成为爆款的因素是文章的标题、内容是否足够吸引人。所以头条并不存在传统意义的编辑精神,写作者也无需理解编辑们的选择和取向,无需与编辑沟通。
拼多多就像电商领域里的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展现的是信息流,规则是制造爆文;拼多多展现的是商品流,规则是制造爆品。如果某个产品让很多人感兴趣,并且有很好的定价能力和定价策略,具有社交裂变的能力(拉人拼团),拼多多就会给予更多的流量扶持,打造爆品。同行业里淘宝和京东的商家核心能力是从平台内部获取更多流量,商家需要着重理解平台的规则。这种促进更多商家追求形成爆品的方式对拼多多非常有帮助,爆品从微信带来的流量不断推动拼多多往前跑。
三、中国制造新机会和新可能性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拼团啊,现在京东,淘宝,苏宁,都有团购。
我在苏宁自营买过9.9包邮500克的好想你,还不错。
大概就是客户下沉 淘宝这么多年没做好的地方 拼多多一年就做到了
可以微信支付。
没有吧,个人觉得拼多多不太好,淘宝没有天猫好,与天猫相比,京东貌似又更好。
大家似乎忽略了三四五线的互联网普及与爆发。这群人,没怎么淘宝,没下过app,直接就经历了微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天时),以及微信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地利),包括智能手机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大量普及,几乎人手一部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人和)。论营销,论产品,拼多多首屈一指,至少在微信生态中,是极其突出的,大家都在学拼多多(各大中小电商平台:京东,蘑菇美丽联合,贝贝网,密芽等等),基本上是拼多多用了什么方法,大家都开始用起来。比如红包,抽奖,砍价,助力,拼团等,拼多多先玩,先富起来了,大家就开始学习,全民拼团,和注重社交裂变玩法。一个好的社交电商运营,应该具备多种营销方式,拼团,分销,砍价,抽奖,老带新,等等,整个购物过程更有趣,更好玩,淘宝明显就无趣很多,只是一个人在自娱自乐。
没用过拼多多,不知道
重点客户落在了二三线城市居民上,低价消费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品牌意识
拼多多是一个清货的地方
除了底价引流模式,别的都是拼多多学习淘宝,现在底价引流模式跟老鼠过街一样人人喊打,拼多多的流量现在也越来越贵了,有自知之明赶快上市圈钱续命。
拼多多 , 最近 上市 , 真的很牛逼!
我觉得吧, 得从两方面 看这个 东西:
1 好的是, 没错 我觉得 它 的 引流方式 和 强大 的裂变能力 以及 精准的 人群流量, 是它 成功的 最关键的因素! 当然 ,价格 是其二(个人认为) 它 代表了 一个 新的电商模式的崛起, 社交式电商 , 而且 商家入驻无门槛 , 不需要费用等等 ,促进了它的成功
2 坏的方面, 没错 便宜的没好货 , 质量 以及 管理能力, 是个 痛点, 但 没办法, 打 价格战的话, 这也是无可避免的, 假货泛滥,遍地劣质
归根到底, 就如 高赞回答 所说的一样, 我们 中国目前 是个 人均水平比较低的社会, 很多人的购买力提升不上去, 所以 就选择宁愿 选择 买双 高仿的nike鞋,而不是 正版的, 因为 价格 实在差太多 (不知道我这个举例 可不可以…)
回到 本题, 相对于 淘宝 有什么值得学习
额额,我觉得 就只有一点!
拼多多的 引流 和 裂变 能力!
可以微信支付
其实对于拼多多的目标客户,他们可能是不知道三星,小米等等品牌的。他们只是想要便宜的电视机,手机,等等。只要便宜就可以了。
其实就是中国人消费降级,没钱消费,所以拼多多这种廉价推销才会火,而且好评如潮,一句话,中国穷人太多了,即使有钱也被各种贷款压死了,根本没钱消费
那些看好拼多多的,都是抱着笑贫不笑娼的态度看待的,没事!哲学里说了存在即合理,所以希望这批人能够看懂很多事情,比如毒奶粉,假疫苗,死亡洗衣机,算了这世界双标都是存在合理的东西。看好拼多多和砸西门子冰箱的可能就是同一个人。
阿里巴巴工号2的员工,淘宝网创始人孙彤宇(2008年从淘宝网CEO位置离职,他的夫人是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顺丰王卫,网易丁磊是另外三个天使投资人。
创始人不聪明不投,产品的用户聪明不投,这是很多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的投资法则。聪明人利用信息不对等,资源优势赚普通人的钱是常态,再联想下什么泰山会,江南会之类的。
我感觉这个更值得知乎科学家们学习。
姓名*
网站
评论*
评论 ( 20 )
不太了解,宣传很好,但质量不佳。
网上购物很方便、既便宜又省、不用出门就能带回家、质量比起店里还好呢,
我今天才发现 拼多多居然没有购物车.也就是说你如果想在同一个商家那买两件同款却不同颜色的商品,你只能下两次单分开结算.
听起来是不是很蠢.但是我细细一想觉得真是妙啊.感觉就这个细节让购物简单了很多.
反观淘宝京东这两家。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这两家的活动设计让人想哭。本来只是想买一袋纸巾。结果进去看到199-100。咋办凑单吧。本来准备花十几块钱买纸巾,愣是一次被迫买了一年都用不完的量.不然你就买不到低价。京东淘宝,我真的不想开超市啊!
而且活动还各种花样,什么平行优惠,脑子不好使算都算不清楚,等你终于算清楚了,好吧,心仪的商品没货了!!!意味着你白琢磨大半个晚上,结果还没买到便宜。我有一次突然发现,怎么有时候网购花费的时间比去实体超市都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开始购物变得这么难了。简直也是谋杀生命啊!花钱还费时费力!
这就是我觉得拼多多未来可期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购物可不可以简单一点?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拼多多以薄利多销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假货横行。但是早期的淘宝不也是假货泛滥成灾吗?我们需要给拼多多一些时间。
一些比较日常用的小物件还是可以在拼多多购买,能用就行,质量过得去就行,关键是性价比。
一、「拼多多」崛起前的产业环境
2011 年底到 2012 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判断,淘宝的用户数再涨三四年就将进入瓶颈期,中国电商大局已定,淘宝京东两分天下,于是开始针对现有流量做精细化运营。
2011 年的 6 月,阿里把淘宝三分,其中一个「淘宝商城」2012 年改名为天猫,加强了平台的定位,聚焦于有品牌的优质企业与大卖家。
两个重要原因:打假和收入。
当时淘宝鱼龙混杂,一些价格很低又不是出自大品牌的产品假货风险很大,阿里把品牌商和大卖家迁移到天猫,更方便管理假货问题。
同时淘宝客单价较低,想收取高额广告费有难度,阿里作为平台方,能够从进入天猫的大卖家身上挣到更多广告费。
拼多多的崛起证明了淘宝有判断失误之处,最明显的是中国的网购人群的增长比阿里预期的更久,空间也更大,增长主力来自 3-6 线的城市,还有广大乡镇地区。
中国科技行业相关领域变化
拼多多成立于 2015 年。
同时期小米遇到两大问题,一方面是供应链管理和质量优化,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营销模式基本消费完覆盖到的城市人群,没有线下渠道就很难去开拓小城市和乡村人群。当时 OPPO 和 vivo 品牌知名度下沉比小米快,还开了专卖店方便没有互联网化的人群购买,他们用上手机后给中国互联网产品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和新机会。
2015 年下半年,微博、快手的月活用户持续高速增长,重要原因是用户在下沉。
微信也下沉到小镇、小城和农村人群中,成为了真正的国民级应用。
新增的小城市乡镇的用户年轻人们用上智能手机开始刷微博玩快手,主导家庭消费的主妇们的重要需求则是方便、廉价的网购,当时阿里的重心是针对城市人群做消费升级,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低消费人群的互联网化,拼多多应运而生,借助微信的普及覆盖到低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
二、拼多多的产品和运营逻辑有什么亮点?
1)拼多多的游戏式运营
梁宁女士曾经分析过,用户上淘宝京东其实有很明确的购买目的,但拼多多有些娱乐消费的功能。用户无聊了就可以逛一逛,限时秒杀、拆红包、现金签到、邀请微信好友拼团、帮你砍价等功能会让很多没有明确购物需求的人打开 APP,分享给微信好友,这就是拼多多的游戏式运营。网游里尽可能保证用户每天都来登陆一次的任务也是这个道理。
2)电商领域里的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对内容生产端的变化非常大。
今日头条采取了用算法推荐的机制,决定一篇文章能不能成为爆款的因素是文章的标题、内容是否足够吸引人。所以头条并不存在传统意义的编辑精神,写作者也无需理解编辑们的选择和取向,无需与编辑沟通。
拼多多就像电商领域里的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展现的是信息流,规则是制造爆文;拼多多展现的是商品流,规则是制造爆品。如果某个产品让很多人感兴趣,并且有很好的定价能力和定价策略,具有社交裂变的能力(拉人拼团),拼多多就会给予更多的流量扶持,打造爆品。同行业里淘宝和京东的商家核心能力是从平台内部获取更多流量,商家需要着重理解平台的规则。这种促进更多商家追求形成爆品的方式对拼多多非常有帮助,爆品从微信带来的流量不断推动拼多多往前跑。
三、中国制造新机会和新可能性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拼团啊,现在京东,淘宝,苏宁,都有团购。
我在苏宁自营买过9.9包邮500克的好想你,还不错。
大概就是客户下沉 淘宝这么多年没做好的地方 拼多多一年就做到了
可以微信支付。
没有吧,个人觉得拼多多不太好,淘宝没有天猫好,与天猫相比,京东貌似又更好。
大家似乎忽略了三四五线的互联网普及与爆发。这群人,没怎么淘宝,没下过app,直接就经历了微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天时),以及微信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地利),包括智能手机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大量普及,几乎人手一部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人和)。论营销,论产品,拼多多首屈一指,至少在微信生态中,是极其突出的,大家都在学拼多多(各大中小电商平台:京东,蘑菇美丽联合,贝贝网,密芽等等),基本上是拼多多用了什么方法,大家都开始用起来。比如红包,抽奖,砍价,助力,拼团等,拼多多先玩,先富起来了,大家就开始学习,全民拼团,和注重社交裂变玩法。一个好的社交电商运营,应该具备多种营销方式,拼团,分销,砍价,抽奖,老带新,等等,整个购物过程更有趣,更好玩,淘宝明显就无趣很多,只是一个人在自娱自乐。
没用过拼多多,不知道
重点客户落在了二三线城市居民上,低价消费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品牌意识
拼多多是一个清货的地方
除了底价引流模式,别的都是拼多多学习淘宝,现在底价引流模式跟老鼠过街一样人人喊打,拼多多的流量现在也越来越贵了,有自知之明赶快上市圈钱续命。
拼多多 , 最近 上市 , 真的很牛逼!
我觉得吧, 得从两方面 看这个 东西:
1 好的是, 没错 我觉得 它 的 引流方式 和 强大 的裂变能力 以及 精准的 人群流量, 是它 成功的 最关键的因素! 当然 ,价格 是其二(个人认为) 它 代表了 一个 新的电商模式的崛起, 社交式电商 , 而且 商家入驻无门槛 , 不需要费用等等 ,促进了它的成功
2 坏的方面, 没错 便宜的没好货 , 质量 以及 管理能力, 是个 痛点, 但 没办法, 打 价格战的话, 这也是无可避免的, 假货泛滥,遍地劣质
归根到底, 就如 高赞回答 所说的一样, 我们 中国目前 是个 人均水平比较低的社会, 很多人的购买力提升不上去, 所以 就选择宁愿 选择 买双 高仿的nike鞋,而不是 正版的, 因为 价格 实在差太多 (不知道我这个举例 可不可以…)
回到 本题, 相对于 淘宝 有什么值得学习
额额,我觉得 就只有一点!
拼多多的 引流 和 裂变 能力!
可以微信支付
其实对于拼多多的目标客户,他们可能是不知道三星,小米等等品牌的。他们只是想要便宜的电视机,手机,等等。只要便宜就可以了。
其实就是中国人消费降级,没钱消费,所以拼多多这种廉价推销才会火,而且好评如潮,一句话,中国穷人太多了,即使有钱也被各种贷款压死了,根本没钱消费
那些看好拼多多的,都是抱着笑贫不笑娼的态度看待的,没事!哲学里说了存在即合理,所以希望这批人能够看懂很多事情,比如毒奶粉,假疫苗,死亡洗衣机,算了这世界双标都是存在合理的东西。看好拼多多和砸西门子冰箱的可能就是同一个人。
阿里巴巴工号2的员工,淘宝网创始人孙彤宇(2008年从淘宝网CEO位置离职,他的夫人是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顺丰王卫,网易丁磊是另外三个天使投资人。
创始人不聪明不投,产品的用户聪明不投,这是很多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的投资法则。聪明人利用信息不对等,资源优势赚普通人的钱是常态,再联想下什么泰山会,江南会之类的。
我感觉这个更值得知乎科学家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