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如何解读 2016 年京东 Q1 财报?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京东发布 2016 Q1 财报,GMV 同比增长 55%,亏损 8.6 亿元_36氪 京东第一财季净亏损3190万美元 同比收窄 财报图解:京东Q1营收540亿,首次披露商城盈利–百度百家 一些质疑,如: 京东财报草船借箭 艾瑞巧送京东500亿 京东GMV凭空多出521亿? 一季度净亏9亿,带你快速阅览京东Q1财报中几个值得注意的点 专题:
2015年度电子商务市场核心数据发布
_艾瑞网 财报全文:JD.com, Inc. [图片]

评论 ( 20 )

  1. 我慎重给出评价:

    中国良心企业

  2. 直接把自己关于最近做空jd的看法搬过来,手机码字,有空再细化。

    $京东(JD)$ 美国人对中概股还是有偏见的,以前citron做空360,彼时360风头正劲,那是2011年底,后来360股价大概翻了5倍……京东这次也一样,一个新加坡毕盛资管(APS Asset Management)高级分析师Sid Choraria发布了50页的做空报告,我大概看了看,很多是老生常谈,连刘强东买别墅飞机也黑,怎么不黑马云法国买酒庄呢,马云以前也觉得京东这种模式不行,后来不也偷偷的搞起了菜鸟物流还有天猫超市?

    GMV这种东西,经济大环境不好,增速放缓是必然的,阿里16财年的GMV增速几乎只有上一财年的一半,当然你可以解释为为毕竟盘子大了,但至少说明这个是普遍现象。

    亚马逊也才盈利不久,市场给的pe272多,一个aws,kindle就能撑得起这么大的想象空间?退一步说京东这些年在物流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配送体验上基本秒杀其他家,实实在在的提升了电商购物的体验,光会吹牛皮基本的客户体验做不好可不行。

    关于盈利的话题,12年当当李国庆嘲笑京东撑不过当年8月份,结果4年过去了,当当越发湮没无闻,京东照样活的好好的。京东的最大一笔融资在2011年,获得俄罗斯DST、老虎基金等6家基金和个人融资共计15亿美元(实际到账好像是9亿多),阿里巴巴2005年出售40%股份给雅虎获得10亿美元融资,这两个10亿,中间差了6年时间,如果你是京东的掌舵者,你怎么赶超?阿里在电商领域的布局深耕早了这么多年,拿当当做对比就很容易发现,如果没有规模效应,肯定早就被天猫和其他b2c网站如亚马逊中国干死了(当当李国庆当年特别在意企业盈亏,错失发展的最好机会,作为一家99年就诞生的电子商务网站,比淘宝还早好几年,现在什么样子大家也能看到),所以刘强东这几年一路拼命扩大规模,不断融资求发展,本身没有错,而且特别要指出的是,他花钱很多花在了刀刃上,比如物流体系这种电商基础架构,如果像当初凡客那种无脑扩张花钱,估计京东早就玩完了。

    一个中关村柜台的小老板做到今天这么大规模,你和我说他不知道企业盈利的重要性?只会挥霍无度泡妞买飞机?说句难听的,别人这是踩着无数对手的尸体一步步做上来的,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对于物流成本的极致压缩就能看出来老刘不是乱花钱的人。

    刘本身作为传统行业做起来的人,对现金流把控,企业运营危机的嗅觉都非常高,远超现在拿着风投的这些创业者,但他的缺点其实也明显,对于新技术产业缺乏早期规划,这点可以从几年前的访谈看的出来(他之前对亚马逊搞的云计算啥的没有什么兴趣),包括云计算,智能领域,乃至京东金融这些领域之前没有早期规划,但就16年初老刘的演讲来看,应该他还是意识到了,所以近2年也开始积极布局,还不算晚。

    有些机构的报告纯粹为黑而黑,当年360风头正劲,大陆用户电脑基本都有安装,香椽还跑过来黑一手,说句难听的,有些机构研究员,汉字都不认识几个,还自以为很懂中国,也是呵呵了。

  3. 歪个楼,以前我一直觉得阿里是没有水军的,或者说知乎上是没有阿里的水军的,现在我信了,还真有~~
    几个问题:

    1. 为啥老是要拿阿里跟京东比?阿里卖的是流量,又不是产品,所谓的增长率或者利润率没有任何可比性,阿里的利润率、增长率应该跟谷歌,eBay对比才对吧。而京东的真正的对手是苏宁、国美才对吧!!
    2. 然后好多人喜欢说格局,真心有点不能理解,阿里的格局跟你买到的东西有半毛钱直接关系么?因为阿里格局高,所以阿里平台的卖家都很专业,所以阿里平台的卖家卖的东西都是物廉价美还顺带超级好的服务?还是说因为阿里格局高,阿里的卖家都是发顺丰的?
    3. 然后说东京卖二手货和假货的,已经无力吐槽,反正每次都会看到很多人说从此一生京东黑,从此不再碰京东,从此巴拉巴拉~~~到底从此怎么样了我们也无从知晓,到底说的话是否真实也无法考证,如果说购物经历不愉快就不再上某某购物之类的,我觉得你可以把整个淘宝系都卸载了,不对,这里有一个逻辑漏洞,应该说我们要把淘宝平台的购物经历比较差的店铺给卸载了~~ 所以,下次对比的时候,请拿出淘宝具体的店铺跟京东对比,别拿阿里说事~~~~
    4. 作为消费者,竟然还有人觉得京东6%毛利太低了!!等等,阿里的利润率是多少?40%?请问这些钱是哪里来的呢?政府给的还是商家给的还是。。。?

    话说话来,我也希望京东好好活下去,别把自己弄残了,相同价格提高更好的服务,或者更好服务匹配更低的价格。至于水军,希望好自为之。

  4. 京东第三方商家路过,2014年开始做京东,一共十多个京东店铺,2014年刷单4800万,真实销售2900万,我们这样刷的很多很多,我们也不是刷的最多的,一个商品一天刷5到10万的大有人在,而且那年第三方商家数量猛增,据我了解应该是从四万个增长到了十多万个

    然后从15年开始京东严打刷单,年底我们的店铺就全退了,身边的朋友有一半都退店了,他们之前都做的不错的

    我认为少了刷单应该也是很重要的亏损因素吧,不然京东确实是可以盈利的

  5. 今年3月京东新书满150减50,于是我买了300。

    今年4月京东悦读节满180减80,我买了400的(还用了一张满200减80的券)

    618就要来了,不说了,我要给购物车加料了。

  6. 看到一篇相关文觉得说的比较明白,转过来。

    转自东方财富网。

      受今年第一季度季报业绩不如预期影响,京东股价遭遇一轮暴跌。评级机构惠誉国际甚至指出,京东并不具备“投资级”信用评级,因为“其面临着利润乏善可陈、现金流疲弱,以及高固定成本的挑战”。

    近期的暴跌只是京东驶向慢车道后的必然结果,在过去一年里,京东股价跌幅已经累计达到30%,大批对冲基金落荒而逃。

    自信的刘强东不可能坐视京东股价持续下跌,但是短期内也难以交出具有说服力的成绩单。为了提升整体毛利率,不得不提高第三方卖家的比例,但这不仅会对自营业务带来压力,而且会影响京东的整体质量—京东面临着左右手互搏的尴尬局面。

    “现在,整个消费市场非常疲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如果单纯维持像过去那样的增长速度的话,公司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这种做法与股东利益最大化也是不相符的。”刘强东的这一席话不难看出,一直以3C和家电为主要业务的京东已经触及天花板。以智能手机为例,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的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3.349亿部,与去年同期的3.343亿部相比仅增长0.2%,创下历年来最小同比增幅。

    过去一直以亚马逊作为目标的京东,如今陷入业务青黄不接的困局。目前京东最有商业前景的业务分部是京东到家和京东金融,刘强东不惜付出较高的利息成本也要发债补充这两项业务的资金,足见其重要性。不过市场竞争仍非常激烈,京东显然不能指望在短期内能以此作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信奉战略性亏损的刘强东,是否能继续让华尔街相信,京东是下一个亚马逊?面对天猫和苏宁的进击,京东还剩下什么杀手锏?

    对冲基金做空京东

    股价是反映上市公司的晴雨表,这一点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尤为明显。在过去的一年内,京东的股价已经累计下跌超过30%,而且在今年一季报发布前,京东提前进入下跌轨道,令外界倍感意外。

    4月26日,京东宣布发行10亿美元企业债券,但自京东宣布发债成功后,股价就开始了一连串暴跌,虽然中概股近期普遍遭遇抛售潮,但主要是因为受到证监会收紧回归政策影响,而京东并不在列。

    事实上,京东的现金流相当充裕,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京东现金储备增至345亿元人民币,相较2015年底现金储备228亿元人民币增长51.3%。独立电商分析师李东成认为,此前腾讯、阿里和百度都曾先后发债,京东发债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毕竟发债融资成本肯定比增发成本要低,也是看好公司业务本身。他表示,京东发债目的是加速业务布局,补充京东到家和京东金融的资金。

    是谁在抛掉手中的股票,做空京东?从目前季报披露的情况看,曾经为京东第三大股东的老虎基金从主要股东行列消失。在京东IPO前,老虎基金持股15.81%,是仅次于刘强东的第二大股东,直至腾讯增持京东5%股份后,老虎基金才跌至第三大股东。老虎基金一直是中国电商的热门投资者,从2003年开始,该基金便开始投资卓越网、当当网、凡客等,同时还接盘了史玉柱手中的阿里股权。

    按照京东的说法,2014年年报中公布的老虎基金的股份,是其处于锁定期的pre ipo的私募投资股份,锁定期结束后,老虎私募基金把股份分配给了基金的LP,不过这个解释并未令人信服。

    从去年6月开始,京东就开始遭遇美国资本的频繁做空。首先是美国投资咨询机构JCapital在去年京东618店庆日前夕发布《京东已成批发商》的做空报告,指京东销售额存在虚报,也就是所谓的“刷单”行为。JCapital更认为,京东不应该按照电商公司来计算估值,这导致京东出现一轮暴跌。

    但是在股价下跌前,老虎基金增持了京东的股票一倍以上,而大量的对冲基金也同步跟进。根据彭博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底,京东股份中对冲基金持有份额已从前年第三季度的1.2%增长到18%。

    显然,在京东一季报出炉前,对冲基金早已预测其业绩增长不如预期理想而提前离场。今年第一季度,京东平台上的商品总交易额(GMV)为1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远低于前一季度的69%。再加上第一季度营收不及市场分析师的预期水平,且增幅降到史上最低水平,京东股价再次陷入下跌循环。

    腾讯入口触及天花板

    一季度财报发布后,在京东召开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京东首席财务官黄宣德将交易额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归结于腾讯。他表示,腾讯入口给京东带来的流量在过去三个季度的增长已经开始减速,过去三个季度,每个季度的平均降幅大约是20%以上,“这实际上表示腾讯流量对京东业务的增量贡献的最大化水平。”

    今年一季报的数据显示,京东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72.4%,但易观智库披露的数据看,京东app的用户活跃数只有4000万左右,这意味着京东的移动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腾讯的支持。

    时间回到两年前,当时在腾讯入股京东并达成战略合作后,微信和手Q两大超级移动端相继为京东开辟了一级入口,进而加大京东的流量和移动化转型。不过从实际效果来说,微信和手Q的流量虽大,但转化为电商流量却很有限。去年双11前夕,为狙击阿里和苏宁,马化腾和刘强东推出“京腾计划”,希望在未来4-5年把大部分有消费意愿的微信和手Q用户转化成京东用户,当时刘强东就表示,京东利用腾讯流量资源还不到10%。

    反观阿里,在确立全集团All in无线的战略后,手机淘宝、支付宝等表现出色,今年一季度阿里的移动端收入同比大增149%至130.84亿元,占中国零售业务收入的比例升至71%,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只有40%。

    换而言之,京东和阿里都已基本完成向移动端转型的过程,但是二者在无线化方面的含金量却大不相同。

    此外,黄宣德也谈到反刷单举措对交易额增速放缓的影响,“我们很难进行量化,这方面一开始就很难计算,现在我们又实施了一些更严格的惩罚措施和降级机制,会对商户也产生连锁反应,这一部分的影响也很难量化。”京东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刷单”的监控,京东建立了由质控、运营、售后、技术等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机制,且京东自主研发了“反作弊识别系统”,通过多维度的抓取、多模型的验证、迭代的优化,持续提升识别的准确率及范围。

    值得一提是,去年阿里先是联手苏宁,然后将天猫总部迁至北京,实行“杭州+北京”双总部战略,瞄准的正是京东的3C业务。众所周知,京东的起家靠的是大家电销售,3C家电品类作为京东腹地,其销售额占据半壁江山。而苏宁作为京东在3C领域的竞争对手,与阿里联姻后有望联手压制敌人。再加上天猫“迁都”后产生的总部效应,京东面对着多重夹击。

    根据易观智库的《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B2C市场3C品类交易规模为16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增速放缓明显对京东的伤害最大,而且天猫凭借“双11”大促占据46.7%的市场份额,季节性超越京东,京东市场份额为37.5%。

    亚马逊扭亏打击刘强东

    和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相似,信奉战略性亏损的刘强东把京东定位成“中国亚马逊”,忽视短期盈利而关注公司的长期战略,“用今天的亏损换来明天别人无法超越的优势”是二人的座右铭。从图书电商立家到大手笔投入仓储物流,京东一直以亚马逊作为标杆,刘强东让外界深信,京东不但有能力实现盈利,而且还能挑战阿里的地位。

    不过当亚马逊近年连续实现盈利之后,越来越多的华尔街投资者意识到,亚马逊早已不再是当初的电商平台,而是云计算业务的领跑者。亚马逊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1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5700万美元,此季度扭亏为盈,创下公司成立以来季度利润最高的纪录,财报出炉后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了12%。其中云计算业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的净销售额达到26亿美元,同比增长64%,运营利润为6.04亿美元,超出去年同期的1.95亿美元。华尔街顶级分析师Carlos Kirjner认为亚马逊公司股价还可以再涨,明年目标位看向1000美元。

    从2015年 4月,亚马逊首次公布云计算部门数据开始,人们就已经意识到AWS业务对于亚马逊的意义。“这是一笔(一年)50亿元的生意,还在加速。”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曾这么介绍已经运作超过十年的AWS云计算业务。亚马逊的市值也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涨了50%—多出来一个百度的市值。

    相比之下,京东没有诸如云计算等具有巨大成长性的高科技业务,目前的新业务主要围绕京东金融和O2O业务,而且亏损程度不小。根据京东金融的项目投资建议书,2015年前三季度京东金融营收共12.58亿元,但净亏损6.77亿元,净亏损率超过50%。这个以蚂蚁金服作为对标的新业务估值已经达到460亿元,原计划在2017年登陆战略新兴板,不过黄宣德表示京东金融目前还没有上市时间表,仍处在创建相关的基础设施阶段。

    此外,京东的O2O业务是另一亏损业务,由于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4月中旬成立不到一年的京东到家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宣布合并,也表明刘强东仍然希望在O2O领域有所作为。众所周知,过去京东主打3C和家电市场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电子消费品属于低频交易,刘强东希望京东向小额高频的品类扩张,O2O自然是首选方向。只是面对着BAT的强势进攻,京东到家的前景很微妙。

  7. 特别能理解老虎基金等高位套现,京东烧钱烧了几十年了,我是投资者我也撤了。你想想,人生有几个十几年 哈哈

  8. 战斧萝莉(求下载)
    2019年6月21日 于 上午11:47

    京东本质快递公司啊,刘强东他们家就是搞物流的,老刘在大学毕业以后加入电视直销公司,就是不要998,不要668,只要两百九十八,24k金项链带回家,当时电视购物没法用支付宝,都是送货上门然后收现金,老刘在直销公司积累了经验以后就在中关村开始搞网上订货,电脑主机送货上门起的家

  9. 京东购物五年,从来没有买过假货。

  10. 各位看官可以去看看uc浏览器以及阿里投资的各大媒体嘛,无限制的鼓吹jd吃枣药丸,支付宝一手遮天。而我认为阿里平台即使牛逼,也不可否认京东是阿里最大的威胁,前一段马爸爸说京东股票不要买,几万快递员不好对付,然而一边说着一边筹划着自己的菜鸟网络,大建自有物流体系,那真是啪啪啪打脸。
    总而言之,你不害怕的对手,你完全不需要关注他,而嘴上说着没关系,身体行动都很诚实的,只会让人贻笑大方。

  11. 作为在腾讯电商和京东电商干过战略分析的人出来说一下,自己的理解。我可能是10个里面为数不多一个6年来坚定看好京东模式的!

    很多人对标阿里来分析京东,从结果来看,当然对京东是不利的。
    首先从交易规模来看,阿里的2015年是3万亿,而同期京东4627多亿,相差6倍多。
    其次从市值对比来看,阿里目前市值1929亿美元,京东市值309亿美元,相差6倍多。
    其三从利润对比,阿里一年的经营利润300多亿,而京东去年亏损了90多亿,就算不算投资亏损和资产减值,也亏损二十多亿。

    这是客观事实,也没有什么好否定和争论的。阿里早京东融资六七年,阿里也早京东7年就拿到了10亿美金的融资,还有关键搜索技术。早七年做电商布局,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得领先多少,所以阿里做的京东好,格局也更大没什么好奇怪的,连腾讯和百度都甘拜下风,何况京东呢。

    但如果按照标题看一季度财务数据需要关注的点,就另外一说了。
    对比GMV增速

    在2016财年阿里巴巴整体的交易额3.09万亿同比增长为26.5%,差不多是在上一个财年基础上对折了,尤其是淘宝增长下滑速度非常快。另外天猫同比增长也下降到了43.4%。如果是看2016年1-3月份数据,天猫下降速度更是惊人,2930亿同比增长仅34%。
    当然京东的GMV增速也在放缓,2016年第一季度交易总额为1293亿元人民币(约201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京东核心交易总额增长55%,如果包含去年拍拍则同比增长47%。2016年第一季度线上自营与第三方平台交易总额分别为762亿元人民币与531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第一季度核心交易额分别增长了50%和63%。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7.8%。京东的GMV增速虽然在放缓,但是阿里巴巴的两倍增速,逐渐缩小与阿里巴巴的差距。

    新增活跃用户增长速度对比
    上面有人提到了流量入口都被阿里买断,然后依赖腾讯的京东面临流量困境。事实上是如此吗?
    2016年财年(2015.3-2016.3)活跃用户数4.23亿,同比增长只有20.9%。2016年1-3月份的新增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2%。而京东在2016第一季度的活跃用户同比增长73%,而2015财年京东活跃用户同比增长71%至1.55亿。新增活跃用户的同比增速在阿里巴巴的3倍以上。

    京东能否盈利
    当前,当然不能和卖流量的阿里巴巴比盈利能力,目前卖货能赚钱的电商也就唯品会了吧。很多人非常关心京东的盈利能力,有人说亏损在扩大,的确从绝对值扩大。从去年亏7个多亿到接近9亿,但收入增长速度更快,运营亏损率在收窄。另外独立披露的京东商城业务是盈利的,利润率0.5%。2016年第三季度,甚至第二季度就会接近盈利了。担心京东能否盈利,杞人忧天了。

    大股东出售京东股票,还阿里巴巴的股票?
    有人明明知道老虎并没有出售京东股票,而是把股票分给了LP,而说成股票全卖出了。而又为什么不说老虎其实是去年全部出手了阿里巴巴的股票,增持买入京东股票的呢。老虎到底是看好阿里巴巴,还是看好京东呢?另外高瓴资本等持有太多京东股票,做一些调整也不奇怪。而在3月份的时候,东哥交流的某和阿里非常亲密的基金,计划全部出售阿里的股票购入京东的股票。

    股价表现,阿里和京东半斤八两
    毫无疑问最近几个月京东的股价很差,实际上是阿里和京东的股价表现都很差,只是阿里最惨的是去年夏的时候,差点被巴伦周刊说成只只30美金一股的公司,差不多是发行价的一半。京东是2014年5月份上市的,而阿里巴巴在2014年双十一前夕上市。曾近股价高达120美金一股,现在跌去了40%。京东股价也曾接近38美金一股,也差不多跌去了40%。阿里和京东当下的股价,都接近发行价,而阿里则低于上市的时候的开盘价,意味着上市时买入阿里的基本全部套牢。
    阿里和京东相互在国内互黑互掐,其实二级市场基金都迷茫了,到底哪家更代表未来。另外就是互黑的结果是不相信财报的数字。

    另外就是想说一些并非在财报里面的数字,有些人在讨论京东某些老的品类面临正在放缓的时候,而阿里的某些品类正在接近负增长,而且还是阿里大幅增加市场补贴情况下。这并非凭口舌之争,言之凿凿,却对行业一无所知的外行人所知的。

    用户体验比较
    在服装等长尾商品上,阿里和京东是一样的,准确的说阿里因为的选择更丰富是优于京东的。而标准品家电通讯3C等品类,京东采销入口自建物流配送等各方面体验则远超阿里。所以天猫超市要求卖家商户商品入库到菜鸟仓库,阿里也控股了一家配送公司配送。但在覆盖区域,速度和时效等各方面指标都与京东有很大的差距。

    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现在做电商天使投资人,多家电商公司首席战略顾问,某国际投行电商专家顾问,欢迎加WX交流787977470,请备注信息!

  12. 价格相差在5%以内,能在京东自营上买的东西绝对不考虑天猫和淘宝。

  13. 匿名回答吧,毕竟是内部人士

    1、说京东发债评级不高的,请看一下京东发债的利率,3%+的利率&三倍多的超额认购,买债券的投资者不是傻子。请看看现在国内借贷成本多少、通胀多少,这么便宜的美债不发都对不起自己。

    2、说艾瑞报告GMV多了500个亿的;你们仔细看过报告吗?艾瑞是用阿里的标准来核算京东才多出了500个亿,披露这个数据是为了让阿里和京东的数据可以在同一个口径下进行比较。京东自己披露的GMV口径比阿里更严格。

    3、说沃尔玛是传统企业的,你们真的了解沃尔玛吗?沃尔玛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甩国内很多IT公司N条街。人家几十年前就开始信息化管理了,国内目前没有一家贸易和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能达到沃尔玛的水平,三到五年内也看不到。

    4、严格意义上来说,阿里是一家广告公司,它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都来自卖流量和广告。所以阿里在营销、流量运营方面非常厉害。此外,阿里的数据服务也是业内领先的。拿阿里和京东比的,其实常常没明白两者本质的区别,比的点不对。

    5、阿里的天猫做的很好,但他最大的优势是淘宝。

    6、阿里满足了用户的长尾需求、个性化需求和高性价比需求(假货需求)。我在淘宝上可以买到太多假货和盗版,非常便宜,这是屌丝的刚性需求。
    京东满足用户需求的标准化需求,包括标准化产品、标准化订单履约和标准化的售后服务。喜欢简单购物体验的人会喜欢在京东购物。京东男性用户居多,就是因为他们懒得挑来挑去,喜欢一站式购物,不需要讲价或者担心假货。

    7、亚马逊的云也就是最近三年开始显出来了,追溯亚马逊97年上市后近二十年的年报,大部分时间都在亏损,京东才上市两年,手里有三百多亿现金,商城业务毛利率13%,互联网金融排名国内前三,物流水平在电商行业是最有竞争力的。虽然去年一系列投资昏招迭出;但开年就把O2O业务并给达达是我认为非常有远见和格局的一笔投资。不了解达达的,去翻翻创始人蒯佳祺的简历。云业务两年前就开始做了,今年开始发力,不掉队就不错了。

    最后想说,阿里和京东都已经是国民企业了,谁没了对消费者都不是好事。唱衰京东的人很奇怪,京东倒了、阿里一家独大,你能享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

  14. 首先声明,我是挺东(京东)派,但京东缺失遇到了很多不能回避的问题。

    下文是3月初写的,今天再回顾下。

    京东正处于“战略落后”的边缘!(派代网)

    最后,借助刘强东的话:企业的成功是人的成功,企业的失败也是人的失败。

  15. 变着法坑供应商,合同偷换数字、概念
    跟黑中介一个样
    怎么长久?

    先真正创造价值,再谈钱

  16. 作为一名自私的京东plus会员消费者,看到这样的财报后,我的反应是我买的东西没买亏。以后还要在京东买买买

  17. 溜一圈下来就没几个认真答题的,全是在说用户体验,尽说些所有人都懂得,分析个东西都能扯上阿里,你看题目了吗?都tm文不对题,知乎真是毁了,国内公司就是爱撕逼,SB

  18. 买几百块钱以上的东西我只信任京东,物流售后没得说,完全没有黑点

  19. 看来这么多评论,不看好京东的都是技术分析流,分析的头头是道;看好京东的,都是感情代入流。值得一说的是,都说2013年,最伟大的两个APP是微信和支付宝,因此现在智能手机里90%以上的人都有这2个APP吧,显然因为这两款超级明星产品,阿里和腾讯市值都过2000亿美元了吧,而其他的包括百度才接近500亿美元而已。钱在支付宝,买东西自然就想到淘宝,只有特别的几个类目才会选择京东。
    技术分析流的说的没错啊,种种迹象表明,京东能大规模盈利的机会微乎其微。今年互联网行业真正盈利的也没几个,阿里和百度、苹果股价也一直在跌。这说明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在之前被市场高估了,现在市场在重新评估。
    感情代入流的同学,有竞争对我们大众消费者来说是好的。京东现在是赔钱赚吆喝的阶段,各种体验当然是好的,但是为什么还是很不受待见?京东不想赔钱赚吆喝了,服务质量会不会就是否另外一种?
    起码我认为,一个伟大的企业,至少应该有很好的文化氛围,一个公司连自己内部员工都不认同(上面有京东一位同学的独白),怎么期望得到用户的认同。
    最最重要的是,各种互联网公司各种补贴,各种福利,层出不穷,把国民都培养成什么样了,那里还能看到其背后的价值。
    信仰是个问题……引用【有人说:十五年前,中国和美国两个搜索引擎公司几乎同时起步。十五年后,一个在研究量子计算机的可行性和自动驾驶,并研发了阿尔法围棋这样的超级人工智能。另一个则在研究卖广告,贩假药,送快餐。一个开发了安卓系统,另一个开发了全家桶。一个挑战了人类智力的上限,另一个挑战人类道德的下限。】

  20. 资本家放个烟雾弹让大家出货好低价入呗……
    JD目前正劲,没什么衰退的迹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