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密码*
确认密码*
忘记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对于淘宝职业打假这个行业大家是什么看法?
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例利用“极限词”非法获利被判敲诈勒索罪的案件。
用极限词讹网店成入刑第一人
“90后”陈某利用网上搜索来的所谓“极限词库”,在各大网购平台上不断“物色”合适的商家,一旦匹配到商家的页面上存在“纯天然”、“最”等商品描述,就以商品虚假宣传、存在违反广告法极限词规定为由,对商家进行投诉。
除此之外,陈某还伪造了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的材料,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暗示商家“价格可谈”。
不少商家不懂法,既怕投诉影响商品的销售及店铺的信誉率,又怕被投诉到监管部门会引来“巨额罚款”,最终讨价还价被迫向陈某转账10元至1000元不等的钱款。正是利用商家不懂法、怕麻烦的心理,陈某某从2018年3月至8月,共敲诈勒索上百名商家,非法获得3.6万元。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法院一审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陈某未提起上诉。
“恶意索赔人并非真正维权,而是打着维权的旗号,大规模对商家进行恶意投诉和威胁。商家是否违反广告法,应当由工商部门来认定。”浙江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表示,本案开启了对专门利用极限词恶意投诉的行为定敲诈勒索罪的先河,重创了恶意投诉人的嚣张气焰。
备受争议的广告绝对化用语
本案中的“极限词”又被称作绝对化用语,为《广告法》所禁止。
《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尽管只列举了这三个词,但不意味着其他绝对化用语就可以使用。全国人大法工委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释义》关于第九条第(三)项的释义是这样解释的:
“广告应当真实、客观地介绍商品或服务,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经济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商品或者服务的任何表述都不应当是绝对化的。在广告中使用绝对化用语,不但容易误导消费者,而且可能不正当地贬低了同类商品或者服务,因此法律明确予以禁止”。
对绝对化用语的规定模糊,但对其处罚却颇为严厉。按照《广告法》规定,广告主将被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在实际执法中引起了较大争议。最具典型性的案件为杭州方林富炒货店案。该案中,2016年3月,方林富炒货店因在店铺墙上及产品包装袋上使用“杭州最优秀炒货店”“杭州最好吃的栗子”等宣传用语,被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处以20万元的罚款。
该案经过媒体的报道后引发了广泛关注。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对于一家“小本经营”的炒货店铺而言,20万元的罚款金额显得畸重了。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则认为,20万元的罚款已是《广告法》第57条规定的最低处罚金额,其无法突破立法者设定的处罚下限。最终,炒货店通过起诉,法院判决将罚款变更为10万元。
杭州方林富炒货店案庭审现场
恶意投诉破坏营商环境亟待共治
阿里在持续联动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恶意行为。2018年10月,在阿里安全的技术协助下,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分局打掉一个专门在网上进行敲诈勒索的“极限词流氓”团伙,该团伙一年内恶意投诉9000次。
“极限词”又已经成为职业投诉人找茬利器。据报道,杭州方林富炒货店案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炒货店被职业打假人盯上,并且没有满足打假人提出的1000元的“封口费”。据报道,2018年,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某区分局收到的10万件投诉举报中,有1万件高度疑似职业投诉举报,其中仅7件是产品本身问题,90%以上都是针对极限词发起的投诉索赔。
2016年,杭州市某基层工商所共处理了1800多件广告投诉举报案件,其中针对绝对化广告用语的案件占到了一半以上。2017年上半年,江苏海门市场监管局共受理了112件针对家纺用品的“12315”投诉举报,其中涉及绝对化广告用语的高达73件,占到了65.2%。
职业投诉人的恶意投诉举报,没有净化网络空间,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
2015年3月18日,广东省广州市工商局收到叶某的投诉,反映其通过唯品会购买了飞科剃须刀,唯品会在销售该商品时,宣传网页上使用了“中国驰名商标”“第一品牌”“销售冠军”等用语,要求唯品会、飞科公司赔偿其购买商品款570元以及误时、交通、文印、通信等支出9400元。
广州市工商局收到投诉举报后,认为叶某提供的材料无法证实其权益受到侵害,决定不予受理这个投诉。叶某此后还向法院起诉工商局不作为,法院经过二审,驳回了叶某的起诉。这起案件意味着司法、执法机关已经意识到遏制职业举报人借恶意投诉中饱私囊的问题。
今年3月18日,上海推出全国首个《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规定在广告中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但广告是在广告主自有经营场所或者互联网自媒体发布,且属于首次被发现的,属轻微违规行为,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可能大多数淘宝买家享受的是正常的买卖流程,可有一部分人利用正常的买卖关系去诈骗,不当获利。而且已经有组织成规模的开始运作了。
先介绍下他们的盈利模式
1.去淘宝买一件商品,花几毛钱买个运费险。
2.收到货后申请仅退款。
3.以举报店铺售假,举报商品售假,恶意差评等手段,逼店主就范。
4.坐等卖家申请淘宝介入,介入由于淘宝的不知名机制,店主输了。
5.买家钱货双收,再转手通过咸鱼等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低价卖出去。
是不是很惊讶还可以这么干?别着急,我们看看受害的养家糊口小店主的情况
部分小卖家已经开始认真店小二腐败了。。。
淘宝的机制让卖家出于劣势。这算是一种不公平待遇吧。
遇到这种买家怎么办?
这种团伙多是一些大学生中学生在做,至于为什么卖家认为是学生干的,不是黑学生,我也是学生过来的,既然卖家说骗子学生多,那必然我一定理由,最起码现在没有什么数据来纠正卖家的认知。
知假打假,披着正义的外衣干着无良的事儿。
并且这些人已经有组织有规模了
这让中小卖家怎么活?网上买东西是便宜。可看看大品牌的网店和实体店价格几乎相差无几,小卖家就是靠倒手挣个10块20的差价来盈利,一个恶意吃单小卖家就要损失大几十甚至上百。敢问十个做淘宝的,有几个还活的下去。
最后只想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最后做淘宝的知友可以免费分享些教程给你们。也希望你们能早日店铺能赚钱。
本人不收徒弟,不卖教程,只分享,有知友想要的可以看我介绍
另外也知道很多卖家都没有好的补单资源在这也分享个,我自己也在用的,
不是广告,希望能帮到你们
合不合法不清楚,但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假货卖家都特别有意思。
他们说:不知道淘宝不让卖假货。
正常人说:可是哪里都不让卖假货啊。
他们说:可是我卖之前跟买家说了是假货啊/这个价位一看就是假的啊。
正常人说:可是售假违法啊,跟顾客知不知情有什么关系?
他们说:第一次创业/家境不好/吃了社会的亏/脏话咒骂马云/诅咒打假人。
我以前觉得打假有点像黑吃黑,这种黑吃黑我赞同,打假人有钱挣,售假的吃亏了也长记性。
后来看了很多回答,我才发现,根本没有几个人get到以后不卖假货,而是纷纷抱怨周围的一切——就是不说自己卖假货不对。
现在,我更支持打假了。
要是能出台个法规什么的完善一下就更好了。
引子:像今天做淘宝而言,你不遵守平台的游戏规则,你就会被踢出去
照样的,像马云,像咱们中国的一些企业,在中国而言,想去立足你就得去遵守国家的规则和要求,不遵守规则,不遵守要求而言,通通都会踢出来!
说到这个,我直接说我的经历吧,关于遇到打假!
以前我有做过男鞋的店铺,那时候只是个小小的C店,经常遇到打假,多的话一天有几十个打假人来,看来职业打假还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但是对于这种打假,不是以消费为目的,变成职业敲诈勒索了!
但是之前我找小二谈的时候,小二说,你产品没问题自然就不会有打假的人来,然后自己有进货凭证等,产品是清白的那就不用怕了,因为那时候我知道是职业打假人来捣乱的,所以自己有证明也不怕啥的,小小C店顶多也就2分而已,跟着打假人耗、小二耗、他们也拿不到凭证,后来我们店铺升级为自主品牌的天猫了,打假也不怕,而且还有律师,个人认为的话,不管是不是打假,淘宝还是以产品为王、老客户为核心、技术为辅的,所以产品很重要,就是要做电商一定要做高复购率、高品质的东西,只有“复购率”才是生存的根本。
记得有一次看别人卖手机的,某品牌的,卖假货,被打假人惦记上了,客单价好像是5000左右,然后那个打假人投诉了,最后竟然赔了8000元 打假人才罢休!
职业打假在人们看出来是不合法的,但是在一定规则下,又是存在的!所以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才不会有打假的,遵守平台的规则!
怎么做?
做高品质的东西,一定要做这个!
因为现在淘宝是小而美的潮流,买东西不再是以前那种看销量越高、价格越便宜的时代了!
当然大生意有大生意的格局,小生意有小生意的玩法,看个人而定了!
如果你是淘宝卖家,可以加入我创建的百人卖家社群一起学习、交流、探讨(无广告);私聊我回复“社群”,即可获得入群方式!
是否合法要看法律规范,当然这个说法比较含糊。
那我举个例子:
小A一直致力于淘宝打假,只针对假冒伪劣产品,并且帮助民众普及相关知识。和商家交涉时,不少卖家会开出更高价格以求私了,但是小A还是坚决把卖家投诉了。
小B常年混迹淘宝,在明知道商品为假货的情况下,未告知卖家,然后以商品伪劣为名,威胁店家退款并支付商品价格十倍款项。商家同意私了便作罢,如果不同意就向工商部分投诉。期间如果买家给钱了,小B收钱后也会向工商部门撤诉。。。
这样看就很好理解了,小A显然就是合法的打假,本质目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而小B知假买假,并不属于普通消费者,本质是为了牟利而进行的敲诈行为。这种就属于违法。
现在淘宝上大多职业打假都是“知假买假”,以营利为目的,以“维权”为名义的敲诈勒索。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卖家的私信,关于收到恶意买家的敲诈,比如广告法什么的之类的求助问题。
其实收到这种投诉不要慌,千万不要联系他们qq或者旺旺,他们就是路过的,玩的是概率事件,总会有小部分卖家不懂规则想花点小钱妥协的。如果你联系他们了,他们就盯上你了,会继续跟进你和你协商,越沟通越对你不利。
当然如果真的遇上了怎么办?也不要怕,这类的职业打假人最终目的就是:讹钱。
他们一般通过几种方式:极限词投诉、投诉到食药监&工商、被起诉收到法院传票。
我们来逐一攻破:
收到极限词投诉
如果是极限词投诉,打假人一般会直接投诉到淘宝,或者旺旺发截图给工商局或者类似起诉书。
你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修改掉敏感词语,全力配合淘宝以及当地工商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单凭打假人的一张页面截图就定性为违反广告法这类的投诉是很难成立的。
在很多种情况下,只要不是对买家造成很大的损失,淘宝是不支持这些买家投诉违禁词的,一般都是判投诉不成立,主要是协商商家整改。因为淘宝也知道这种是职业打假想索取赔偿的。
被投诉到食药监、工商
一般这类投诉是很难成立,其次成立之后难以取证。
你要做的还是要配合相关部门,提供材料,走个流程。在此期间,可能会遇到被工商局罚款的卖家,这种处罚可以要求复议,要求复议是90天,到期后可以以准备材料的理由继续拖3-6个月,期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即使我们被罚款,钱也是罚给政府的。而打假人的目的是讹钱,所以很多打假人就放弃了。
被打假人起诉发传票
这种情况打假人一般都是大额拍多件(所以我们一定要设置单个id最高限制拍量),然后说假冒品牌之类,根据消协规定需要“假一赔三”对你起诉。
这种情况很好解决,一定要拒签法院传票,先拖着,不签收表明被告不知情,案件无法继续进行。即使后续案件流程走下去,被宣判了,案件也可以复议二审,如果复议失败,可以要求刑侦诉讼,这个时间是30-90天,到期后去法院交50元诉讼,以取证为由可以拖3个月左右,法院压着案子,大多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的。
当然,即使有几率取证,3个月开庭后又判你的过,可以要求二审,然后根据以上流程再走一遍。。。
一个案子能拖1年多,再回到打假人的本质,90%以上的案件打假人都会撤诉的。
“苍蝇不叮无缝蛋”,对于卖家来说,规范好自己,保证产品质量,合法合规经常,才是最需要重视的事。
对于一个真正的正常买家来说 这些行业虽然多少带点灰色但是我真的认为他们的存在绝对是必要的!!!别说某宝客服不够人性化只是一直偏向买家一方 你想想你卖假货对人家品牌对人家平台对消费者的伤害 下面讲一下我的自身经历和感受:
从前几年的时候我再网购一些nike 阿迪的时候总担心是假 为什么因为我被假怕了买回来的东西总是假的但是呢时候我还只是个小白什么都不懂 也不知道拿起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都是自认倒霉然后自己掏钱在平台上找人鉴定 自己花钱承担来回邮费 买一件200左右的耐克经典款短袖 买假买到3件运费和平台鉴定费承担100左右 身边的人也是这样每次看到网上有想买的衣服但是就是不敢买因为真的害怕假 官网的价格一般正价跟专卖店又查不了多少 所以有时候就算看到的是卖真品的店也迟迟不敢下单
在学校有的人衣服好看问在哪买的 一听在网上买的第一句话就是 假货!所以网购呢时候给人的印象就是花较低价买假货 以至于呢时候所有人问我的衣服在哪买的我都不敢说在网上 别人说我衣服是假的我也不敢吭声因为我确实一直认为网上打都是假
还有在网上卖假的人都称自己是真货然后买家有的比较傻就是第一次买名牌都以为自己是真的然后导致假货的质量不怎么样都说是这个品牌不怎么样对人家品牌的口碑影响也很大 这类人一般以后都不会买这个品牌的东西了 因为他会认为是空有名声花高价买垃圾
所以综上所述卖假货的对这些消费群体和这个平台和这个品牌 名声 利益伤害都是巨大巨大的 而且假货虽说中间也有品质真正接近正品的但是毕竟很少很少而且这种级别的都跟正品一个价 大多数假货都还是一些品质低的辣鸡 你说你卖假货的被打假了赔钱了亏 你卖出去一件商品赚消费小白的钱人家就不亏?你说人家打假的人在做天在看 难道这句话不应该先用到你自己身上么?这不都是上天派来惩罚你的?
大多在这方面向着商家说话的回答人感觉都是真正的商家他们说的话 你想想你卖真品光明正大何必怕这怕那 说人家打假人钻你空子让你损失 我想问问呢国家呢法律都不是给你制定呢?你卖假别人看你卖家赚钱呢不都去卖了 遇到碰瓷的你就别服软不惹事但不怕事才对身正真的不怕影子斜!别再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让自己卖假货的收同情把错误都退打假人身上!
最后说一句现在卖家确实都稳多了一半真品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平台这样做还是打假人这样做都是有很大效果的 最后的收益人还是消费者所以这样做我感觉很有必要!
保健品之类的声称能治疗可以打,但是很多保健药枕头说治疗,这个算不算假货
看见的先别走,听我说,谢谢,我是个淘宝卖家,我说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真的是人生跌入谷底的一件事,就前几天,我突然接到一个大客户,我心想,没人关注的小店也有翻身的日子了。这个人第一天下了1000来块,我自讨腰包出钱拿货,拖了2天没发,我想着客户也会急,我为客户着想发了顺丰空运包邮,到广西,一百来块的邮费,我自己也没赚钱了,接下里的日子,接二连三的有人来买货,我因为自己有出路了,有光明了,我每个客户都用心的去对待,安排,单子全是加急的,我一心为客户着想,想着怎么样对客户好,结局是我错了,到今天,所有的人都来找我,让我退钱,以我卖假威胁我,不退钱就封店铺,我在这里说一下我的家庭,最开始我是一个中上等的家庭,基本不缺什么,这几天,越来越差赔了上百万,现在每天的吃喝都是利息,我是个16岁的学生,我为了不让家里人整天担心我,我自己出来学着做生意,开店,一出来就碰见一大个打假集团,所有的人都要求退钱,他们说你就是假货,凭什么退给你?且以封店的口气威胁着你,我能怎么办?我吃了下马威,全部退了,货也一个都没退回来,我也不怕,袒开说,我年仅16,第一次做生意,亏空1万,我年仅16,我去拿找1万来补上?整个家庭直接跌入谷底,我就想问你们这样打假真的开心吗?你真的可以为了自己的几百块,几千块不顾别人家庭的感受吗?我想问,人与人之间是不是真的只有套路?有意思吗?好玩吗?我这个不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每一个消费者,我在开始就讲这个不是真货,你现在来找我退钱说,因为是假货,你开始就知道了是假货还买,那不属于认同这笔买卖吗?职业打假是不是非要把人逼得家破人亡才收手? 算我替每个店铺跟你们求情,放过我们吧,求你们了。
看了上面的回答,我想说的是职业打假和职业诈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职业打假是打击假货,而大部分人是顶着职业打假的皮做的诈骗的勾当。他们是不管你的东西是不是正品,就算是正品,收到货后也会用掉包,人为损坏等手段要求退款吃货。而淘宝介入小二看的是什么,看的是正品授权书和发票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去整理的。像我们公司,正品授权书是不能随意借给员工的,发票也要逐级申请报到财务才能批下来,还要叫一定税金。 而职业诈骗这种人基本上不会去工商局举报,下面我看说去工商局举报的应该都是职业打假的。 好的办法你们都说是卖家自律,但能保证小二介入的时候都能判卖家赢吗。就算卖家赢了,卖家除了得到东西的利润,还得到了什么呢?白忙活几天,货还是别人再用。 总的来说,卖家自律的同时也希望淘宝官方和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有更多人走上职业诈骗这个路! 还有你们可以去qq群里面搜索职业打假 淘宝退款不退货等 少说几十万人,里面的人都聊的是什么,发一个链接,喊着群里人一起去退款吃货。 根本就不是抱着打假的心去的!!!
去除 真的售卖假货的商家而言
所谓职业打假和打假是两个概念
前者是敲诈 后者是人民卫士,这两点的区别是 前者不会真的上升到法律程序那一步。
你见过哪个真的被职业打假的举报了 广告法 赔30万的?你见过谁因为职业打假店铺关了的?
多数在私下赔钱了事了而已。所谓职业打假 无非是一些蛀虫,
真正应该负起责任的是电商平台,TB也好 JD也好 把假货扼杀在开店阶段,把问题发现在上架之前。那职业打假的生存空间就没了。才能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
淘宝上有这么群人,打着高尚的“打假”光环,其实做的都是恶心的勾当!他们借打假名义,把打来的产品全部占为己有,0投资,高收入,0风险,高回报,想要什么打什么,只有你想不到,没有TA打不到。
大到电视、山地车、苹果手机,小到避孕套、十几块的零食。
是的,你没看错,避孕套也能打。
首先这群人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民事起诉范文,工商行政处罚法,淘宝最新规等。熟悉这些东西之后,由老司机带领,开始“打假”。
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就是找产品和店铺,产品的话主要就是一些名牌的,比如说耐克、阿迪的衣服鞋子、beast耳机、CK的包包、爱马仕的皮带、DW手表等等。
店铺主要的目标就是一些新开的店铺,一方面是一些新手卖家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碰瓷的行业,另一方面很多新手店铺本身就是打着低价走量的想法,想迫切的出货,一不小心就上套了。
正品商家/正品代购:问你有无现货,有无发票。对应套路1:购买后,他会把自己家假货拍照,狸猫换太子,将卖家货定为假货,店铺关。套路2: 由卖家提供的资料信息不对称入手(绿卡信息,国际物流,购物小票对应不上)定为假货,店铺关。
精仿,一比一店家:问你是不是精仿,一比一。如果回答是,那你就被盯上了,购买,举报,店铺关。
电子产品:问有无发票,很多都无发票,只提供收据,有些需要授权书。当这东西其中一个你没有时,你被盯上了,购买,举报,店铺关。
(明星店铺:有后台,有团队,有律师团队,恭喜你,不会被盯。)
他们搞死你的目的很简单,物品收为己有,并获得退款+赔偿。
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如中奖一般,瞬间卖出去好多东西,别开心太早,你可能被盯上了! (套路:一般前期有一个人会来跟你稍微了解下产品,接下来的买家都是全体自动下单。)
第一步:48小时之内,只要卖家未点“发货”,他们会投诉你未按约定时间发货。卖家赔付成交额的5%作为违约金。支付违约金3次,扣3分。 一家店只有12分,瞬间扣完,店铺关。
若失败,第二步:申请退款,理由为假货,同时,会多人同时举报该商品链接,把这个链接打掉之后,就会仅退款成功申请退款。淘宝介入,提供所有资料,若有一个资料有漏洞被发现,你就会被判售假,退款不退货。店铺关
若失败,第三步:他们继续申诉,继续维权,淘小二继续介入。多次被申诉,提供资料过程中有一点点纰漏,申诉失败,店铺关。
若失败,第四步:若卖家全程信息齐全,他们会先写一份披露信息书给淘宝,要求淘宝提供卖家资料,然后他们就得到你们信息(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信息等)
拿着你的信息,去卖家当地工商部门举报,工商查你们,若你们服输,对他们进行赔偿,他们会写撤销书,工商就不会再追究。
若失败,第五步:工商投诉未成立,写起诉书,到当地法院起诉你,(50块就可以起诉),你们就需要应诉。开庭,他们选择不出庭,继续拖你,若认输,赔钱,撤销投诉。
若你继续不认输,他们就会继续上诉,跟你斗到底。然而,太多人在第一步(退货时就选择协商赔偿)~~~
第一招:完善自身,规范自己
首先第一步自然是要确保自己卖的不是假冒伪劣或者三无产品。
第二招:熟读相关条例,提前自查
作为卖家,还是熟读新《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规则等条例,提前自查以免被职业打假人钻空子为好。
第三招:留存证据,以备不患
在发现职业打假人的目的之后,卖家重点就要转移至如何拿到索取赔偿的证据上。以淘宝为例,旺旺聊天记录最佳,尽量不要转移至其他平台上,否则证据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四招:不卑不亢,正面应诉
无论是向平台投诉,还是投诉至工商局,多数是职业打假人为了逼你赶紧给钱而做出的选择,一旦软弱那就正中下怀。
平台投诉提供证据,申诉未违规,平台多半会从中协调退货退款。
投诉至工商局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
1.违反广告法,夸大宣传;
2.三无产品,标签、吊牌、合格证等不符合规范。
通常工商局会联系你核实情况,适当处罚,力度不会很大,这钱卖卖我宁愿交给工商局,也不愿让这群职业打假人得逞。
第五招:适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曾表态:将“适时借助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形式,逐步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
还指出,一些职业打假行为“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我们不支持这种以恶惩恶,饮鸩止渴的治理模式。”
当然,只有自身过硬,才能面对这些打假人不占下风。只要自身产品运营得好,一样能挣钱。为什么去售假呢 ?
最后奉劝各位商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关于“花和尚”:
死磕电商十六年,打工近十二年;2012年尝试淘宝创业至今,母婴/护肤品/小家电类目卖家。2016年开始自媒体创作,向世界分享个人亲身经历、见解、知识;2016年10月拓展“电商系统培训”,以自营项目TOP50店铺的实战经验为根本,整理一套完整的、高效的淘宝实战课程,帮助淘宝卖家快速成长、少走弯路!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给我私信“学习”或者“vip课程”,我会免费送你一些《VIP弟子特训课程》,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如果你是淘宝卖家,可以加入我创建的千人卖家社群一起学习、交流、探讨(无广告);私聊我回复“社群”,即可获得入群方式!
如果觉得我的分享内容不错,敬请“赞”!“评论”!“转发”“关注”!
答案明显分两派,卖家立场和买家立场。
卖家立场明显站不住脚,对职业打假各种道德谴责,却对自己的问题轻描淡写。
苍蝇不叮无缝蛋,你别管人家是不是苍蝇,你先看看自己有没有缝。
人家利益驱使,你卖假货,虚假宣传不是利益驱使?别装无辜了都,什么新开店不懂广告法,不懂法就可以违法呗?
你别管人家什么驱使,人家不违法,你违法,就这么简单!
你别管人家什么驱使,这些打假人客观上净化了网购空间。如果他们打假过程中有违法,那就用法律武器制裁他们。
就知道诉苦骂娘,还不占理。
确实是假货应当打,而且一打到底,别接受私了。对于打假不能说全部是坏人。但现实的问题是,很多明明没有问题的货,职业打假恶意投诉,连收货地址都是假的,姓名也是假的,下单马上退货,他们根本不关心商品本身,只要疑似违反广告法,就打,不管是否真的违反广告法。投诉到工商局再说,他们的投诉成本是零。一两个人投诉倒无所谓,带着材料去工商局解释就好了。如果每周都有一、两个人去举报,店主就不用做生意了,天天跑工商局就好了。这样合理吗?和组团敲诈有什么区别?这样下去的结果,工商局也没时间去查真正的造假窝点了,也没时间去关注食品安全了,天天处理这些职业打假一些屁大的事。职业打假身份就是让这些无耻之人搞臭的,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职业。
说难听点,那叫职责敲诈。看看所谓的“职业打假人”是如何从吃货再如何消货的
我觉得这些人帮我把一些棒槌卖家竞争对手清离了市场,变相帮我提高了竞争门槛,我流量还变多了。要想不被打假,唯一的办法就是自身完美无缺,别无他法。
直接不要点发货就可以了,让这个订单一直这样,直到买家请求退款。买家投诉的话最多补偿订单的百分之30(最多不超越30元)的违约金。主张自己把自己产品做好来,不要招摇撞骗。否则这种退款状况多了淘宝会直接给你关店。
我也觉得是天理不容,淘宝也没有一个能处理的方法!那种骗子几乎太憎恶了。无解吧,即使是正品,假如没有厂家的线上出售授权证明,相同判你假货没商量。淘宝只会认可具有产品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资质的商家
多个账号,有组织,有团伙,在淘宝平台大量扫货,恶意退款,以此为职业,高收入,涉及货款金额足够立案判刑 ,职业打假人不收消法保护,属于勒索、诈骗,所有操作都是有据可查,遇到类似情况请积极向司法机关举证处理,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响应国家号召打造一个安全,绿色,健康的互联网
他们每年有1亿购物预算,1年可以买10万件商品!他们“福利好”:每人500万保险!马云对他们:“预算无上限!”
为了不被发现,被狗追、被围攻、被威胁都是家常便饭,他们经常换手机号,有人曾带着汽油要跟他们同归于尽。
他们就是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专门负责阿里巴巴平台的打假工作。
他们有独立楼层、独立办公室,外人绝对禁止进入,员工非常低调,很少和其他部门往来。连进入阿里好几年的老员工都对他们知之甚少。
这个神秘的部门,主要包括两类人:
他们被称为阿里最“败家”的小二,工作任务就是每年花1亿爆买,能买10万件商品,必须挑选疑似假货的商品下手。
这群小二,分布在天猫、淘宝、1688等不同的业务线,就像间谍一样,以寻常买家的身份,在阿里平台的在线商品中,购买“疑似不合格”的商品送检。
买回来的产品,会交给国家权威认证的专业机构鉴定,保证公开公正。
如果是正品,就会作为公司资产入库;如果是假货,阿里就会立刻整顿商家,轻则整改下架,重则关闭商家、清退商铺,绝不姑息。
除了线上侦查,这个部门还有个“打假特战队”,专门负责线下打假,为当地公安提供线索,顺藤摸瓜找出幕后制假售假工厂,一网打尽。
在这个团队的,一般都是“身怀绝技”之人,警龄超过20年的公安队长比比皆是……
特战队也分“头狼战队”和“鹰眼战队”:
“头狼战队”,深入线下,配合公安对制假售假窝点进行探索;“鹰眼战队”,根据算法、数据分析,采用多项数据指标,对高危商品发起抽检,为“头狼战队”提供信息。
有人彻夜在野外蹲守喂饱不少蚊子;有人玩起角色扮演,快递员、送餐员、批发商、小商贩、买假货的情侣……几种角色切换自如。
然后,他们就会把涉案人员信息给警方,再联合警方把售假人员一网打尽。
那么,阿里这群“打假战士”的战绩到底怎么样?
根据阿里发布的《2017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
截止2017年底,阿里打假特战队与全国23个省开展线下打假合作,累计向全国执法机关推送涉假线索1910条,协助抓捕涉案人员1606名,捣毁窝点数1328个,涉案金额约43亿元。
他们的打假成果包括了:
吃一片就能让人“纵享撕滑”的假德芙巧克力;
各种假的名牌鞋。
许家印同款假爱马仕皮带;
除此之外,还有华强北的假名表,莆田的假阿迪耐克NB鞋,法国的Coach、迪奥的假包包……
对于打假,阿里巴巴可谓毫不手软,一经发现,就会整改、封铺。为了防止他们换个马甲死灰复燃,阿里还联合蚂蚁金服发布了6大追杀手段:
1、“马甲”识别永不得开店;
2、芝麻分降分,列入行业关注名单;
3、终止使用蚂蚁信贷产品;
4、花呗、借呗使用遭禁闭;
5、大数据协助公安线下打假;
6、起诉售假店主展开持续追偿。
PS:你有什么想对这支打假队伍说的吗?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目前来说他们这个群体是伪装成无辜消费者的形象来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
虽然各个环节无论工商还是法院还是店家都了解这群人到底是一群什么样子的人。
苦于没有一个适用的法规来遵循,而相关部门又担心回复没有实效性而逼着店家就范。所以导致了现在打假人非常猖獗的局面出现。
做电商7年,手头12家天猫店,每年都能遇到几个职业打假人来类似“碰瓷”,每次都是轻松解决问题。上过法庭,也一起吃过饭,多多少少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果有需要的,可以评论上你的问题,我会一一解答。
最后,不谢。
姓名*
网站
评论*
评论 ( 20 )
一职业投诉人用极限词讹网店成入刑第一人
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例利用“极限词”非法获利被判敲诈勒索罪的案件。
用极限词讹网店成入刑第一人
“90后”陈某利用网上搜索来的所谓“极限词库”,在各大网购平台上不断“物色”合适的商家,一旦匹配到商家的页面上存在“纯天然”、“最”等商品描述,就以商品虚假宣传、存在违反广告法极限词规定为由,对商家进行投诉。
除此之外,陈某还伪造了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的材料,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暗示商家“价格可谈”。
不少商家不懂法,既怕投诉影响商品的销售及店铺的信誉率,又怕被投诉到监管部门会引来“巨额罚款”,最终讨价还价被迫向陈某转账10元至1000元不等的钱款。正是利用商家不懂法、怕麻烦的心理,陈某某从2018年3月至8月,共敲诈勒索上百名商家,非法获得3.6万元。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法院一审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陈某未提起上诉。
“恶意索赔人并非真正维权,而是打着维权的旗号,大规模对商家进行恶意投诉和威胁。商家是否违反广告法,应当由工商部门来认定。”浙江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表示,本案开启了对专门利用极限词恶意投诉的行为定敲诈勒索罪的先河,重创了恶意投诉人的嚣张气焰。
备受争议的广告绝对化用语
本案中的“极限词”又被称作绝对化用语,为《广告法》所禁止。
《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尽管只列举了这三个词,但不意味着其他绝对化用语就可以使用。全国人大法工委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释义》关于第九条第(三)项的释义是这样解释的:
“广告应当真实、客观地介绍商品或服务,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经济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商品或者服务的任何表述都不应当是绝对化的。在广告中使用绝对化用语,不但容易误导消费者,而且可能不正当地贬低了同类商品或者服务,因此法律明确予以禁止”。
对绝对化用语的规定模糊,但对其处罚却颇为严厉。按照《广告法》规定,广告主将被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在实际执法中引起了较大争议。最具典型性的案件为杭州方林富炒货店案。该案中,2016年3月,方林富炒货店因在店铺墙上及产品包装袋上使用“杭州最优秀炒货店”“杭州最好吃的栗子”等宣传用语,被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处以20万元的罚款。
该案经过媒体的报道后引发了广泛关注。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对于一家“小本经营”的炒货店铺而言,20万元的罚款金额显得畸重了。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则认为,20万元的罚款已是《广告法》第57条规定的最低处罚金额,其无法突破立法者设定的处罚下限。最终,炒货店通过起诉,法院判决将罚款变更为10万元。
杭州方林富炒货店案庭审现场
恶意投诉破坏营商环境亟待共治
阿里在持续联动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恶意行为。2018年10月,在阿里安全的技术协助下,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分局打掉一个专门在网上进行敲诈勒索的“极限词流氓”团伙,该团伙一年内恶意投诉9000次。
“极限词”又已经成为职业投诉人找茬利器。据报道,杭州方林富炒货店案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炒货店被职业打假人盯上,并且没有满足打假人提出的1000元的“封口费”。据报道,2018年,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某区分局收到的10万件投诉举报中,有1万件高度疑似职业投诉举报,其中仅7件是产品本身问题,90%以上都是针对极限词发起的投诉索赔。
2016年,杭州市某基层工商所共处理了1800多件广告投诉举报案件,其中针对绝对化广告用语的案件占到了一半以上。2017年上半年,江苏海门市场监管局共受理了112件针对家纺用品的“12315”投诉举报,其中涉及绝对化广告用语的高达73件,占到了65.2%。
职业投诉人的恶意投诉举报,没有净化网络空间,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
2015年3月18日,广东省广州市工商局收到叶某的投诉,反映其通过唯品会购买了飞科剃须刀,唯品会在销售该商品时,宣传网页上使用了“中国驰名商标”“第一品牌”“销售冠军”等用语,要求唯品会、飞科公司赔偿其购买商品款570元以及误时、交通、文印、通信等支出9400元。
广州市工商局收到投诉举报后,认为叶某提供的材料无法证实其权益受到侵害,决定不予受理这个投诉。叶某此后还向法院起诉工商局不作为,法院经过二审,驳回了叶某的起诉。这起案件意味着司法、执法机关已经意识到遏制职业举报人借恶意投诉中饱私囊的问题。
今年3月18日,上海推出全国首个《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规定在广告中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但广告是在广告主自有经营场所或者互联网自媒体发布,且属于首次被发现的,属轻微违规行为,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可能大多数淘宝买家享受的是正常的买卖流程,可有一部分人利用正常的买卖关系去诈骗,不当获利。而且已经有组织成规模的开始运作了。
先介绍下他们的盈利模式
1.去淘宝买一件商品,花几毛钱买个运费险。
2.收到货后申请仅退款。
3.以举报店铺售假,举报商品售假,恶意差评等手段,逼店主就范。
4.坐等卖家申请淘宝介入,介入由于淘宝的不知名机制,店主输了。
5.买家钱货双收,再转手通过咸鱼等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低价卖出去。
是不是很惊讶还可以这么干?别着急,我们看看受害的养家糊口小店主的情况
部分小卖家已经开始认真店小二腐败了。。。
淘宝的机制让卖家出于劣势。这算是一种不公平待遇吧。
遇到这种买家怎么办?
这种团伙多是一些大学生中学生在做,至于为什么卖家认为是学生干的,不是黑学生,我也是学生过来的,既然卖家说骗子学生多,那必然我一定理由,最起码现在没有什么数据来纠正卖家的认知。
知假打假,披着正义的外衣干着无良的事儿。
并且这些人已经有组织有规模了
这让中小卖家怎么活?网上买东西是便宜。可看看大品牌的网店和实体店价格几乎相差无几,小卖家就是靠倒手挣个10块20的差价来盈利,一个恶意吃单小卖家就要损失大几十甚至上百。敢问十个做淘宝的,有几个还活的下去。
最后只想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还有,现在淘宝越来越难做了,做淘宝少走点弯路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最后做淘宝的知友可以免费分享些教程给你们。也希望你们能早日店铺能赚钱。
本人不收徒弟,不卖教程,只分享,有知友想要的可以看我介绍
另外也知道很多卖家都没有好的补单资源在这也分享个,我自己也在用的,
不是广告,希望能帮到你们
合不合法不清楚,但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假货卖家都特别有意思。
他们说:不知道淘宝不让卖假货。
正常人说:可是哪里都不让卖假货啊。
他们说:可是我卖之前跟买家说了是假货啊/这个价位一看就是假的啊。
正常人说:可是售假违法啊,跟顾客知不知情有什么关系?
他们说:第一次创业/家境不好/吃了社会的亏/脏话咒骂马云/诅咒打假人。
我以前觉得打假有点像黑吃黑,这种黑吃黑我赞同,打假人有钱挣,售假的吃亏了也长记性。
后来看了很多回答,我才发现,根本没有几个人get到以后不卖假货,而是纷纷抱怨周围的一切——就是不说自己卖假货不对。
现在,我更支持打假了。
要是能出台个法规什么的完善一下就更好了。
引子:像今天做淘宝而言,你不遵守平台的游戏规则,你就会被踢出去
照样的,像马云,像咱们中国的一些企业,在中国而言,想去立足你就得去遵守国家的规则和要求,不遵守规则,不遵守要求而言,通通都会踢出来!
说到这个,我直接说我的经历吧,关于遇到打假!
以前我有做过男鞋的店铺,那时候只是个小小的C店,经常遇到打假,多的话一天有几十个打假人来,看来职业打假还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但是对于这种打假,不是以消费为目的,变成职业敲诈勒索了!
但是之前我找小二谈的时候,小二说,你产品没问题自然就不会有打假的人来,然后自己有进货凭证等,产品是清白的那就不用怕了,因为那时候我知道是职业打假人来捣乱的,所以自己有证明也不怕啥的,小小C店顶多也就2分而已,跟着打假人耗、小二耗、他们也拿不到凭证,后来我们店铺升级为自主品牌的天猫了,打假也不怕,而且还有律师,个人认为的话,不管是不是打假,淘宝还是以产品为王、老客户为核心、技术为辅的,所以产品很重要,就是要做电商一定要做高复购率、高品质的东西,只有“复购率”才是生存的根本。
记得有一次看别人卖手机的,某品牌的,卖假货,被打假人惦记上了,客单价好像是5000左右,然后那个打假人投诉了,最后竟然赔了8000元 打假人才罢休!
职业打假在人们看出来是不合法的,但是在一定规则下,又是存在的!所以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才不会有打假的,遵守平台的规则!
怎么做?
做高品质的东西,一定要做这个!
因为现在淘宝是小而美的潮流,买东西不再是以前那种看销量越高、价格越便宜的时代了!
当然大生意有大生意的格局,小生意有小生意的玩法,看个人而定了!
如果你是淘宝卖家,可以加入我创建的百人卖家社群一起学习、交流、探讨(无广告);私聊我回复“社群”,即可获得入群方式!
是否合法要看法律规范,当然这个说法比较含糊。
那我举个例子:
小A一直致力于淘宝打假,只针对假冒伪劣产品,并且帮助民众普及相关知识。和商家交涉时,不少卖家会开出更高价格以求私了,但是小A还是坚决把卖家投诉了。
小B常年混迹淘宝,在明知道商品为假货的情况下,未告知卖家,然后以商品伪劣为名,威胁店家退款并支付商品价格十倍款项。商家同意私了便作罢,如果不同意就向工商部分投诉。期间如果买家给钱了,小B收钱后也会向工商部门撤诉。。。
这样看就很好理解了,小A显然就是合法的打假,本质目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而小B知假买假,并不属于普通消费者,本质是为了牟利而进行的敲诈行为。这种就属于违法。
现在淘宝上大多职业打假都是“知假买假”,以营利为目的,以“维权”为名义的敲诈勒索。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卖家的私信,关于收到恶意买家的敲诈,比如广告法什么的之类的求助问题。
其实收到这种投诉不要慌,千万不要联系他们qq或者旺旺,他们就是路过的,玩的是概率事件,总会有小部分卖家不懂规则想花点小钱妥协的。如果你联系他们了,他们就盯上你了,会继续跟进你和你协商,越沟通越对你不利。
当然如果真的遇上了怎么办?也不要怕,这类的职业打假人最终目的就是:讹钱。
他们一般通过几种方式:极限词投诉、投诉到食药监&工商、被起诉收到法院传票。
我们来逐一攻破:
收到极限词投诉
如果是极限词投诉,打假人一般会直接投诉到淘宝,或者旺旺发截图给工商局或者类似起诉书。
你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修改掉敏感词语,全力配合淘宝以及当地工商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单凭打假人的一张页面截图就定性为违反广告法这类的投诉是很难成立的。
在很多种情况下,只要不是对买家造成很大的损失,淘宝是不支持这些买家投诉违禁词的,一般都是判投诉不成立,主要是协商商家整改。因为淘宝也知道这种是职业打假想索取赔偿的。
被投诉到食药监、工商
一般这类投诉是很难成立,其次成立之后难以取证。
你要做的还是要配合相关部门,提供材料,走个流程。在此期间,可能会遇到被工商局罚款的卖家,这种处罚可以要求复议,要求复议是90天,到期后可以以准备材料的理由继续拖3-6个月,期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即使我们被罚款,钱也是罚给政府的。而打假人的目的是讹钱,所以很多打假人就放弃了。
被打假人起诉发传票
这种情况打假人一般都是大额拍多件(所以我们一定要设置单个id最高限制拍量),然后说假冒品牌之类,根据消协规定需要“假一赔三”对你起诉。
这种情况很好解决,一定要拒签法院传票,先拖着,不签收表明被告不知情,案件无法继续进行。即使后续案件流程走下去,被宣判了,案件也可以复议二审,如果复议失败,可以要求刑侦诉讼,这个时间是30-90天,到期后去法院交50元诉讼,以取证为由可以拖3个月左右,法院压着案子,大多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的。
当然,即使有几率取证,3个月开庭后又判你的过,可以要求二审,然后根据以上流程再走一遍。。。
一个案子能拖1年多,再回到打假人的本质,90%以上的案件打假人都会撤诉的。
“苍蝇不叮无缝蛋”,对于卖家来说,规范好自己,保证产品质量,合法合规经常,才是最需要重视的事。
对于一个真正的正常买家来说 这些行业虽然多少带点灰色但是我真的认为他们的存在绝对是必要的!!!别说某宝客服不够人性化只是一直偏向买家一方 你想想你卖假货对人家品牌对人家平台对消费者的伤害 下面讲一下我的自身经历和感受:
从前几年的时候我再网购一些nike 阿迪的时候总担心是假 为什么因为我被假怕了买回来的东西总是假的但是呢时候我还只是个小白什么都不懂 也不知道拿起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都是自认倒霉然后自己掏钱在平台上找人鉴定 自己花钱承担来回邮费 买一件200左右的耐克经典款短袖 买假买到3件运费和平台鉴定费承担100左右 身边的人也是这样每次看到网上有想买的衣服但是就是不敢买因为真的害怕假 官网的价格一般正价跟专卖店又查不了多少 所以有时候就算看到的是卖真品的店也迟迟不敢下单
在学校有的人衣服好看问在哪买的 一听在网上买的第一句话就是 假货!所以网购呢时候给人的印象就是花较低价买假货 以至于呢时候所有人问我的衣服在哪买的我都不敢说在网上 别人说我衣服是假的我也不敢吭声因为我确实一直认为网上打都是假
还有在网上卖假的人都称自己是真货然后买家有的比较傻就是第一次买名牌都以为自己是真的然后导致假货的质量不怎么样都说是这个品牌不怎么样对人家品牌的口碑影响也很大 这类人一般以后都不会买这个品牌的东西了 因为他会认为是空有名声花高价买垃圾
所以综上所述卖假货的对这些消费群体和这个平台和这个品牌 名声 利益伤害都是巨大巨大的 而且假货虽说中间也有品质真正接近正品的但是毕竟很少很少而且这种级别的都跟正品一个价 大多数假货都还是一些品质低的辣鸡 你说你卖假货的被打假了赔钱了亏 你卖出去一件商品赚消费小白的钱人家就不亏?你说人家打假的人在做天在看 难道这句话不应该先用到你自己身上么?这不都是上天派来惩罚你的?
大多在这方面向着商家说话的回答人感觉都是真正的商家他们说的话 你想想你卖真品光明正大何必怕这怕那 说人家打假人钻你空子让你损失 我想问问呢国家呢法律都不是给你制定呢?你卖假别人看你卖家赚钱呢不都去卖了 遇到碰瓷的你就别服软不惹事但不怕事才对身正真的不怕影子斜!别再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让自己卖假货的收同情把错误都退打假人身上!
最后说一句现在卖家确实都稳多了一半真品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平台这样做还是打假人这样做都是有很大效果的 最后的收益人还是消费者所以这样做我感觉很有必要!
保健品之类的声称能治疗可以打,但是很多保健药枕头说治疗,这个算不算假货
看见的先别走,听我说,谢谢,我是个淘宝卖家,我说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真的是人生跌入谷底的一件事,就前几天,我突然接到一个大客户,我心想,没人关注的小店也有翻身的日子了。这个人第一天下了1000来块,我自讨腰包出钱拿货,拖了2天没发,我想着客户也会急,我为客户着想发了顺丰空运包邮,到广西,一百来块的邮费,我自己也没赚钱了,接下里的日子,接二连三的有人来买货,我因为自己有出路了,有光明了,我每个客户都用心的去对待,安排,单子全是加急的,我一心为客户着想,想着怎么样对客户好,结局是我错了,到今天,所有的人都来找我,让我退钱,以我卖假威胁我,不退钱就封店铺,我在这里说一下我的家庭,最开始我是一个中上等的家庭,基本不缺什么,这几天,越来越差赔了上百万,现在每天的吃喝都是利息,我是个16岁的学生,我为了不让家里人整天担心我,我自己出来学着做生意,开店,一出来就碰见一大个打假集团,所有的人都要求退钱,他们说你就是假货,凭什么退给你?且以封店的口气威胁着你,我能怎么办?我吃了下马威,全部退了,货也一个都没退回来,我也不怕,袒开说,我年仅16,第一次做生意,亏空1万,我年仅16,我去拿找1万来补上?整个家庭直接跌入谷底,我就想问你们这样打假真的开心吗?你真的可以为了自己的几百块,几千块不顾别人家庭的感受吗?我想问,人与人之间是不是真的只有套路?有意思吗?好玩吗?我这个不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每一个消费者,我在开始就讲这个不是真货,你现在来找我退钱说,因为是假货,你开始就知道了是假货还买,那不属于认同这笔买卖吗?职业打假是不是非要把人逼得家破人亡才收手? 算我替每个店铺跟你们求情,放过我们吧,求你们了。
看了上面的回答,我想说的是职业打假和职业诈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职业打假是打击假货,而大部分人是顶着职业打假的皮做的诈骗的勾当。他们是不管你的东西是不是正品,就算是正品,收到货后也会用掉包,人为损坏等手段要求退款吃货。而淘宝介入小二看的是什么,看的是正品授权书和发票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去整理的。像我们公司,正品授权书是不能随意借给员工的,发票也要逐级申请报到财务才能批下来,还要叫一定税金。 而职业诈骗这种人基本上不会去工商局举报,下面我看说去工商局举报的应该都是职业打假的。 好的办法你们都说是卖家自律,但能保证小二介入的时候都能判卖家赢吗。就算卖家赢了,卖家除了得到东西的利润,还得到了什么呢?白忙活几天,货还是别人再用。 总的来说,卖家自律的同时也希望淘宝官方和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有更多人走上职业诈骗这个路! 还有你们可以去qq群里面搜索职业打假 淘宝退款不退货等 少说几十万人,里面的人都聊的是什么,发一个链接,喊着群里人一起去退款吃货。 根本就不是抱着打假的心去的!!!
去除 真的售卖假货的商家而言
所谓职业打假和打假是两个概念
前者是敲诈 后者是人民卫士,这两点的区别是 前者不会真的上升到法律程序那一步。
你见过哪个真的被职业打假的举报了 广告法 赔30万的?你见过谁因为职业打假店铺关了的?
多数在私下赔钱了事了而已。所谓职业打假 无非是一些蛀虫,
真正应该负起责任的是电商平台,TB也好 JD也好 把假货扼杀在开店阶段,把问题发现在上架之前。那职业打假的生存空间就没了。才能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
淘宝上有这么群人,打着高尚的“打假”光环,其实做的都是恶心的勾当!他们借打假名义,把打来的产品全部占为己有,0投资,高收入,0风险,高回报,想要什么打什么,只有你想不到,没有TA打不到。
大到电视、山地车、苹果手机,小到避孕套、十几块的零食。
是的,你没看错,避孕套也能打。
首先这群人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民事起诉范文,工商行政处罚法,淘宝最新规等。熟悉这些东西之后,由老司机带领,开始“打假”。
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就是找产品和店铺,产品的话主要就是一些名牌的,比如说耐克、阿迪的衣服鞋子、beast耳机、CK的包包、爱马仕的皮带、DW手表等等。
店铺主要的目标就是一些新开的店铺,一方面是一些新手卖家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碰瓷的行业,另一方面很多新手店铺本身就是打着低价走量的想法,想迫切的出货,一不小心就上套了。
第一步,套话
正品商家/正品代购:问你有无现货,有无发票。对应套路1:购买后,他会把自己家假货拍照,狸猫换太子,将卖家货定为假货,店铺关。套路2: 由卖家提供的资料信息不对称入手(绿卡信息,国际物流,购物小票对应不上)定为假货,店铺关。
精仿,一比一店家:问你是不是精仿,一比一。如果回答是,那你就被盯上了,购买,举报,店铺关。
电子产品:问有无发票,很多都无发票,只提供收据,有些需要授权书。当这东西其中一个你没有时,你被盯上了,购买,举报,店铺关。
(明星店铺:有后台,有团队,有律师团队,恭喜你,不会被盯。)
他们搞死你的目的很简单,物品收为己有,并获得退款+赔偿。
第二步:组团下单
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如中奖一般,瞬间卖出去好多东西,别开心太早,你可能被盯上了! (套路:一般前期有一个人会来跟你稍微了解下产品,接下来的买家都是全体自动下单。)
第一步:48小时之内,只要卖家未点“发货”,他们会投诉你未按约定时间发货。卖家赔付成交额的5%作为违约金。支付违约金3次,扣3分。 一家店只有12分,瞬间扣完,店铺关。
若失败,第二步:申请退款,理由为假货,同时,会多人同时举报该商品链接,把这个链接打掉之后,就会仅退款成功申请退款。淘宝介入,提供所有资料,若有一个资料有漏洞被发现,你就会被判售假,退款不退货。店铺关
若失败,第三步:他们继续申诉,继续维权,淘小二继续介入。多次被申诉,提供资料过程中有一点点纰漏,申诉失败,店铺关。
若失败,第四步:若卖家全程信息齐全,他们会先写一份披露信息书给淘宝,要求淘宝提供卖家资料,然后他们就得到你们信息(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信息等)
拿着你的信息,去卖家当地工商部门举报,工商查你们,若你们服输,对他们进行赔偿,他们会写撤销书,工商就不会再追究。
若失败,第五步:工商投诉未成立,写起诉书,到当地法院起诉你,(50块就可以起诉),你们就需要应诉。开庭,他们选择不出庭,继续拖你,若认输,赔钱,撤销投诉。
若你继续不认输,他们就会继续上诉,跟你斗到底。然而,太多人在第一步(退货时就选择协商赔偿)~~~
那么为了应对这些恶心的打假群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招:完善自身,规范自己
首先第一步自然是要确保自己卖的不是假冒伪劣或者三无产品。
第二招:熟读相关条例,提前自查
作为卖家,还是熟读新《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规则等条例,提前自查以免被职业打假人钻空子为好。
第三招:留存证据,以备不患
在发现职业打假人的目的之后,卖家重点就要转移至如何拿到索取赔偿的证据上。以淘宝为例,旺旺聊天记录最佳,尽量不要转移至其他平台上,否则证据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四招:不卑不亢,正面应诉
无论是向平台投诉,还是投诉至工商局,多数是职业打假人为了逼你赶紧给钱而做出的选择,一旦软弱那就正中下怀。
平台投诉提供证据,申诉未违规,平台多半会从中协调退货退款。
投诉至工商局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
1.违反广告法,夸大宣传;
2.三无产品,标签、吊牌、合格证等不符合规范。
通常工商局会联系你核实情况,适当处罚,力度不会很大,这钱卖卖我宁愿交给工商局,也不愿让这群职业打假人得逞。
第五招:适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曾表态:将“适时借助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形式,逐步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
还指出,一些职业打假行为“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我们不支持这种以恶惩恶,饮鸩止渴的治理模式。”
当然,只有自身过硬,才能面对这些打假人不占下风。只要自身产品运营得好,一样能挣钱。为什么去售假呢 ?
最后奉劝各位商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关于“花和尚”:
死磕电商十六年,打工近十二年;2012年尝试淘宝创业至今,母婴/护肤品/小家电类目卖家。2016年开始自媒体创作,向世界分享个人亲身经历、见解、知识;2016年10月拓展“电商系统培训”,以自营项目TOP50店铺的实战经验为根本,整理一套完整的、高效的淘宝实战课程,帮助淘宝卖家快速成长、少走弯路!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给我私信“学习”或者“vip课程”,我会免费送你一些《VIP弟子特训课程》,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如果你是淘宝卖家,可以加入我创建的千人卖家社群一起学习、交流、探讨(无广告);私聊我回复“社群”,即可获得入群方式!
如果觉得我的分享内容不错,敬请“赞”!“评论”!“转发”“关注”!
答案明显分两派,卖家立场和买家立场。
卖家立场明显站不住脚,对职业打假各种道德谴责,却对自己的问题轻描淡写。
苍蝇不叮无缝蛋,你别管人家是不是苍蝇,你先看看自己有没有缝。
人家利益驱使,你卖假货,虚假宣传不是利益驱使?别装无辜了都,什么新开店不懂广告法,不懂法就可以违法呗?
你别管人家什么驱使,人家不违法,你违法,就这么简单!
你别管人家什么驱使,这些打假人客观上净化了网购空间。如果他们打假过程中有违法,那就用法律武器制裁他们。
就知道诉苦骂娘,还不占理。
确实是假货应当打,而且一打到底,别接受私了。对于打假不能说全部是坏人。但现实的问题是,很多明明没有问题的货,职业打假恶意投诉,连收货地址都是假的,姓名也是假的,下单马上退货,他们根本不关心商品本身,只要疑似违反广告法,就打,不管是否真的违反广告法。投诉到工商局再说,他们的投诉成本是零。一两个人投诉倒无所谓,带着材料去工商局解释就好了。如果每周都有一、两个人去举报,店主就不用做生意了,天天跑工商局就好了。这样合理吗?和组团敲诈有什么区别?这样下去的结果,工商局也没时间去查真正的造假窝点了,也没时间去关注食品安全了,天天处理这些职业打假一些屁大的事。职业打假身份就是让这些无耻之人搞臭的,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职业。
说难听点,那叫职责敲诈。


看看所谓的“职业打假人”是如何从吃货再如何消货的
我觉得这些人帮我把一些棒槌卖家竞争对手清离了市场,变相帮我提高了竞争门槛,我流量还变多了。要想不被打假,唯一的办法就是自身完美无缺,别无他法。
直接不要点发货就可以了,让这个订单一直这样,直到买家请求退款。买家投诉的话最多补偿订单的百分之30(最多不超越30元)的违约金。主张自己把自己产品做好来,不要招摇撞骗。否则这种退款状况多了淘宝会直接给你关店。
我也觉得是天理不容,淘宝也没有一个能处理的方法!那种骗子几乎太憎恶了。无解吧,即使是正品,假如没有厂家的线上出售授权证明,相同判你假货没商量。淘宝只会认可具有产品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资质的商家
多个账号,有组织,有团伙,在淘宝平台大量扫货,恶意退款,以此为职业,高收入,涉及货款金额足够立案判刑 ,职业打假人不收消法保护,属于勒索、诈骗,所有操作都是有据可查,遇到类似情况请积极向司法机关举证处理,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响应国家号召打造一个安全,绿色,健康的互联网
当然合法!!!
阿里最隐秘的部门曝光!每年花1亿购物,每人500万保险!
他们每年有1亿购物预算,1年可以买10万件商品!他们“福利好”:每人500万保险!马云对他们:“预算无上限!”
为了不被发现,被狗追、被围攻、被威胁都是家常便饭,他们经常换手机号,有人曾带着汽油要跟他们同归于尽。
他们就是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专门负责阿里巴巴平台的打假工作。
他们有独立楼层、独立办公室,外人绝对禁止进入,员工非常低调,很少和其他部门往来。连进入阿里好几年的老员工都对他们知之甚少。
这个神秘的部门,主要包括两类人:
一、主动防控团队
他们被称为阿里最“败家”的小二,工作任务就是每年花1亿爆买,能买10万件商品,必须挑选疑似假货的商品下手。
这群小二,分布在天猫、淘宝、1688等不同的业务线,就像间谍一样,以寻常买家的身份,在阿里平台的在线商品中,购买“疑似不合格”的商品送检。
买回来的产品,会交给国家权威认证的专业机构鉴定,保证公开公正。
如果是正品,就会作为公司资产入库;如果是假货,阿里就会立刻整顿商家,轻则整改下架,重则关闭商家、清退商铺,绝不姑息。
二、打假特战队
除了线上侦查,这个部门还有个“打假特战队”,专门负责线下打假,为当地公安提供线索,顺藤摸瓜找出幕后制假售假工厂,一网打尽。
在这个团队的,一般都是“身怀绝技”之人,警龄超过20年的公安队长比比皆是……
特战队也分“头狼战队”和“鹰眼战队”:
有人彻夜在野外蹲守喂饱不少蚊子;有人玩起角色扮演,快递员、送餐员、批发商、小商贩、买假货的情侣……几种角色切换自如。
然后,他们就会把涉案人员信息给警方,再联合警方把售假人员一网打尽。
那么,阿里这群“打假战士”的战绩到底怎么样?
根据阿里发布的《2017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
他们的打假成果包括了:
吃一片就能让人“纵享撕滑”的假德芙巧克力;
各种假的名牌鞋。
许家印同款假爱马仕皮带;
除此之外,还有华强北的假名表,莆田的假阿迪耐克NB鞋,法国的Coach、迪奥的假包包……
对于打假,阿里巴巴可谓毫不手软,一经发现,就会整改、封铺。为了防止他们换个马甲死灰复燃,阿里还联合蚂蚁金服发布了6大追杀手段:
1、“马甲”识别永不得开店;
2、芝麻分降分,列入行业关注名单;
3、终止使用蚂蚁信贷产品;
4、花呗、借呗使用遭禁闭;
5、大数据协助公安线下打假;
6、起诉售假店主展开持续追偿。
目前来说他们这个群体是伪装成无辜消费者的形象来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
虽然各个环节无论工商还是法院还是店家都了解这群人到底是一群什么样子的人。
苦于没有一个适用的法规来遵循,而相关部门又担心回复没有实效性而逼着店家就范。所以导致了现在打假人非常猖獗的局面出现。
做电商7年,手头12家天猫店,每年都能遇到几个职业打假人来类似“碰瓷”,每次都是轻松解决问题。上过法庭,也一起吃过饭,多多少少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果有需要的,可以评论上你的问题,我会一一解答。
最后,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