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为何短视频应用在国内一直不温不火?

新浪微博 iPhone 与 Android 均发布了 4.0 版,微博内置了一款视频分享类应用“秒拍”的固定入口。可以拍摄一段时长为10秒的视频,而且还能够选择视频边框、设定背景音乐…放眼国际, Twitter 旗下和 Vine 和 Facebook 旗下的 Instagram 均已支持短视频上传,广受用户欢迎,获得了成功。新浪微博推出短视频上传,显然也是受到国外同行的启发。国内一般认为,由于网络环境影响,视频分享类应用还难以发展… via 新浪微博试水短视…

评论 ( 20 )

  1. 以后会越来越火的 有个app叫大片 巨巨巨好用!用来发朋友圈简直逼格提升5层台阶

  2. 分平台吧!我觉得 大片App 就很不错啊

  3. 哈哈,看看现在最火的是什么?

  4. 如今最火的短视频必属抖音了,从2016年到2017年,短视频的发展迅猛速度惊人,由于它利用了人们碎片化时间这个特点,并且视频内容更容易沉淀,成为了新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风口

  5. 环境的差异。从优酷到b站再到xx号。环境还是太复杂了。优酷的主要收益是广告分红,b站主要是打广告,xx号靠点击。
    各路乱七八糟的整合起来,市场其实不小。但问题在于分散得太严重。没有一家能整合资源。导致不温不火

  6. 2017年9月7日,楼主的这个疑惑不再是疑惑了,因为目前短视频的火热已经超乎想象。不仅仅是专门的短视频APP,而且越来越多的社交、电商等等平台都开始嵌入了短视频的功能。用户有了,技术上,也不再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去研发,可以直接使用短视频SDK,功能完善,快速实现,抓住风口。顺便打个小广告,对短视频SDK有兴趣的可以戳→涂图 TUTUCLOUD- 领先的视频图像服务商

  7. 中国人没耐心,电视剧都看不过来,哪还有时间看短视频广告?

  8. 还没到活的时候

    短视频会走向多元化,会在社交平台,媒体平台各有建树。社交平台做短视频借助社交关系分享好做(否则只能产品外分享);媒体平台直接把短视频资讯化,传播(播放)好做。而传统的视频平台是靠影视资源起家的,如果用这个思路做短视频有局限性,狭隘性。之前看到微博也要说发力做短视频了,越来越热闹了,还有一些做拍摄的,有的做产业链底端,有的为别人做嫁衣,还有的保持产品技术领先,也行。

  9. 短视频应用在国内不温不火?扯淡吧,你是刚从火星回来吗?快手不火吗?美拍不火吗?还有最近刚出来的一个叫深男大道的短视频APP也非常火啊,人家上线一个月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过了五十万,这不叫火叫什么呢?其它类型的APP,往死了推一年也这么个水平吧,现在是短视频的风口,用户对短视频的需求量这么大,资本方在玩命砸钱,创业者在玩命推出新产品,不温不火这个词用在短视频身上绝对是不合适的

  10. 前来考古,据说现在快手有三亿用户

  11. 现在很火了, 今日头条孵化的UGC短视频平台——火山小视频 , 未来拿出10亿元聚焦补贴小视频内容 ,加上现在快手之类的短视频平台,可以为创作者分的一羹!

  12. 难道不是因为lowB太多,总是抢镜吗?

  13. 挖个坟。。。现在再来看这个问题,快手的崛起,火山在高速增长,这个问题存在的时候,只是他们还未出生。

  14. 比如musical.ly,出自中国团队,在国内知之甚少,在国外火到不行。

    所以不是因为产品技术不够,也不是因为产品定位不对,而是国内“有识之士”太少,难成火候。

    1.国人注重有利可图,而不是单纯兴趣

    纵观短视频产品,充斥在前几屏的内容,是大量的广告视频。吃播(推自家的产品)、舞蹈(宣传自家的舞蹈室)、表演(宣传自己的工作室)……强目的性和盈利性,让作品本身具有局限性。能传播开来的,通常是为了达到某商业目的而做的。不是出于用户本人意愿的创作。

    这些短视频对用户来说,工具属性更强。难以形成有意思的社区文化,市场自然不能做大。

    2.国人喜中庸,而不强调个性张扬

    视频创意有很多辅助手段,傻瓜式操作,随便的一位女士都能拍出不错的视频样子。但来来去去都是卡哇伊的卖萌或搞笑扮丑。几乎没有有质量的表演。这跟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别出风头,枪打出头鸟”

    渴望表现又想韬光隐晦,表演起来就难免畏手畏脚了。

    另外,千篇一律的内容形式,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也难以取悦观众。

    3.国人聪明,不靠作品说话,直接买粉买量

    用户正经拍一个视频,是很难获得赞或评论的。想红的话也不难,直接加入qq群买粉买量即可。不用100块,就能刷1000多的粉丝。又一次复制淘宝店初期运营模式,做短视频社交的产品还出动了机器人。

    虚假的繁荣只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不愿出钱但作品不错的用户易受打击。

    4.低频的视频使用场景,而且流量还不便宜

    发现身边的趣事,不一定会拍视频,而会用文字、语音或图片等低成本的替代方式。

  15. 挖个坟。
    几年前的流量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在美拍、秒拍广告问题基本也没有了。短视频的风口差不多已经火了快一年了吧,接下来就看内容方能跑出一些什么了。

  16. 这么后面了不知道看的见么。就国内比较火的短视频的应用来看:

    开眼、V电影:

    这是一个做精品短视频的应用,每天6条左右的视频,全是高清,画质和质量还是不错的,目前有6个类目左右,一天15分钟看完。

    映兔视频:

    这个有点像youtube和即刻的合体了,订阅模式,更新及时推送。内容涵盖了中外的视频,以话题维度来选择喜欢的内容,有些话题挺有意思的,就是话题更新频率大概1周左右…等的有点长,所幸我订阅的话题多!

    秒拍、美拍:

    这个就不用说了,各种视频聚合在一起,个人感觉内容有点low,虽然很多自媒体也入驻,感觉算法不好,推不到我喜欢的,但话题活动做得很好!

    梨视频:

    原先做咨询的短视频,后来国家有政策,现在也打兴趣短视频了,有许多自媒体账号入驻,但视频都没有上传,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其他的页面还是以新闻生活类为主。

    快手:

    这个…虽然说人最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内容最low,我不多描述了,壮着胆子你自己看吧!

    这些平台统一的问题都是:内容非平台原创且价值普遍不高!都以兴趣来驱使用户订阅,但看短视频的时间过短,都是碎片时间很难有动力去持续关注某一个系列的视频,所谓看完即走就是这样了,相对来说开眼、V电影、映兔视频要好的多,前两个是限制数量不分内容,后面是聚合同一内容,垂直兴趣。至于用户喜欢哪种,那只能交给市场去认证了~

  17. 因为现在在做视频公众号,所以事实上发现流量好的移动平台是今日头条,天天快报,腾讯视频,流量都是不错的。没有像鸡汤文那种爆红,但是流量确实很稳定的,播放量多则10几万,少则500。

  18. 随着网络传输的发展,视频的文件规格要求也会逐渐放宽。毕竟视频里能够包含的信息元素比图片、声音和文字更多更全面。现在微信朋友圈也不在仅限于30秒的微信小视频,已经支持手机里的其他视频模式了,说明以后视频还是一个趋势所在。

    新一代的年轻人思想比之前更加开放,能够接受抛头露面的表现方式,并以此为傲。愿意让更多人认识自己,希望活在人们的注视下。这就是为什么直播类视频社区日渐火爆。但是作为长期流传的方面来看,相信还是更有内容制作更精致的视频会更有价值。美摄APP就属于专业工具类的移动端视频后期编辑应用程序。支持手机本地生成高清文件,iOS达到1080p,视频编辑不限时长,支持视频与图片混编,剪辑、转场、动画、贴纸、后期配音、变声特效、跟踪系统、背景音乐、个性字幕、多款主题、社交工具实时分享。

    在众多视频编辑 APP 中,「美摄」看起来似乎是比较低调而不露锋芒的一款,但「美摄」其实是由新奥特集团孵化产生。在广电系统内,新奥特为人所熟知, 25 年来一直专注于视频技术领域,致力于在数字媒体领域提供领先的内容生产及运营技术服务,服务于国家级、各大省市级电视台,是国内第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缔造者,也是2008年奥运会电子中文显示系统服务供应商。

    至于不愠不火这个问题,其实在于现在国内短视频工具还没有一大独大的局面出现。秒拍是基于新浪微博的,如果不是捆绑新浪微博,得益于微博的用户量的话,相信他们也不会有那么多用户和内容支持。所以我开头也说过,微信现在就放开了这方面的强制,允许用户使用手机中其他的视频进行分享,这样的话,相信在推动短视频制作方面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至于美摄,之前碍于传播压力(因为各个社交工具有自己的接口…)也开启了自己的社区,但的确自办社区的吸引力还是很勉强,毕竟比不过微信和微博那么庞大的用户群。所以像美摄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公司以后会转向SDK输出。如果大家都做自己的强项,抛却短板,相信不久的未来,一定会看到一个更完美的视频应用工具出现!期待吧~

  19. 对原创者 这个舞台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短视频生态链条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原创者在产业中的地位一直非常模糊。一方面,2016年基于短视频的投融资正如火如荼,先是现象级的Papi酱进入逻辑思维和2200万的天价广告拍卖引发了整个短视频行业的骚动。而根据秒拍近期发布的《2016年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中显示:2016年至今,短视频内容创业方面发生了30笔融资,其中秒拍TOP50榜单内有12家机构在本年完成了融资。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的草根原创者,仍然在生存线上挣扎着,只有少数成功的短视频作者享受到了行业爆发的红利。短视频行业对于原创者而言,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那么,对于大多数短视频的原创者来说,他们缺少什么?

      首先,真正像Papi酱一样一夜走红的草根是不多的。多数短视频制作,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需要专业的团队以及内容策划。同时,推广成本和渠道也至关重要,而普通的原创者往往没有办法在所有的维度做到尽善尽美。

      其次,在数据化的时代,管理和决策和创作同等重要。很多的原创者,对发布后的短视频的流量来源等相关的数据信息是茫然未知的,这对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无法对下一次的创作起到积极的改进作用。

      第三,视频创作和商业目标应该有一定的一致性。多数原创者,都是听天由命的状态来做创作,其实很多成功的短视频,从一开始就和商业推广的目标保持了一致性。而这是大多数原创者所缺失的。

  20. 短视频培训顾小雨
    2019年7月28日 于 下午7:02

    不温不火?看一下是很久之前的问题了,现在已经是很火了,参加各个媒体渠道的出品人大会,人都乌央央的,最近也接触好多做这块的人。有很多PGC的内容正在不断的产出,不光有内容了,还有很多优质的内容都在涌入,传统视频背景的团队也在往这块涌、还有之前做图文自媒体的都在想怎么用视频再带来流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