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联动警方发布年度打假报告,大数据打假靠谱吗? 爱开淘 七月 30, 2019 业务发展 5 评论 1026 围观 自己也算是淘宝的剁手党,但总感觉线上假货还是很多。 这回淘宝用上了大数据打假,不知道,大数据是通过什么方式,找到线下制售假的呢。 淘宝又动用了哪些技术手段?警方是怎么协同打假的呢? 下面是淘宝网发布的报告,里面只说到“线上交易所有信息有记录,可溯源”,但细节几乎木有啊~~ [图片]
评论 ( 5 )
今天在某国际品牌开会谈打假的事,万事俱备,只欠欧洲总部给授权。不过这个授权已经要了几年了,不能给。没有授权,国内的主体就没法对假货进行鉴定。如果不是案值很高的查封掉仓库的假货案子,也不可能送到欧洲工厂进行鉴定。
而老外跟中国人的思维差别就是:宁可不要业绩,也不能有法律风险。
所以说,有时候不是不想打假,而是打假的成本太高,来自品牌商自己内部的阻碍太大。
淘宝大数据打假其实是可行的。
淘宝卖家比买家数量少太多了,买家的数据都能分析的这么好,淘宝商户的这么些数据还搞不定吗?
挖掘退货,投诉的交易数据,其次可以挖掘评论的数据,生成top100的最有嫌疑的月度报告,最后通过人工检查,抽出5家商户,生成嫌疑月度数据报表。放到淘宝首页。
不是专业人士,但是作为一个苦逼的淘宝青年还是想说两句。理论上绝对可行!!!!文本识别和图片识别技术虽然不知道淘宝技术达到什么程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足够打假!我不会告诉别人我只是因为在产品标题里加了国外一个牌子的名字,结果在我前一天晚上放进仓!库!还没上架出售就被系统强制删除判定卖假货扣了2分!然后我的店还没开就直接关了!
靠谱不靠谱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假的决心!有些时候一些言论不过是说给别人听的,你当真你就天真了。
行业所属,匿了
摘选了网上看大的阿里打击大数据模型,专业人士不服来辩。
【阿里巴巴在十五年和不法分子的斗争中,逐渐打磨出一套自成体系的打假模式,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大数据打假。简言之,通过智能图像识别、评论、留言、投诉等数据抓取与交叉分析、智能追踪、大数据建模系统等技术,将假货从10亿量级的在线商品中捞取出来。
近年来,阿里巴巴安全技术人员开发的文本识别引擎将关键词过滤升级为语法语义分析,同时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取代了以前小二的人肉搜索和经验判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排查平台,对全网10亿级的商品数据进行全量检索和处置,支持多达60个维度的组合条件筛选,每天消息处理量2亿以上。
大数据打假系统是在不断进化的,随着数据的丰富变得越来越聪明,从登陆IP、商品文字、图片描述,交易,消费者评价、维权,权利人投诉,甚至是社交媒体数据等16个维度和特征的数据在被提取和交叉分析后,从中剥离出涉假信息……当一切都被能被记录和对比分析时,售假者的行为就会被追踪,变得无处可藏。
目前,通过阿里云大数据处理平台ODPS和机器学习算法研究,阿里巴巴数据团队正在不断优化各种假货模型,已达到实时分析数据每秒1亿次的速度。这些模型对淘宝数百万卖家进行实时评分,识别出具有售假风险的高危用户和售假团伙,准确率高达99.5%。
此外,阿里巴巴正在逐步打通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等平台上的账号系统,建立卖家的售假信用体系数据库,当卖家历史记录达到危险值后,就会推送给客服做为处罚的判断依据。
淘宝的开店实名制目前有18道审核程序,可谓“丧心病狂”,在未来还将逐渐开发人脸和声纹特征数据库。“通过认证环节的照片,可以进行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更狠,你打个电话来,我就知道你是不是当初开店的那个人。】
一,关于线上假货为什么让人感觉很多,先来说说看法
1,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假货。
假货涉及的定义至少有二十多种:假货、假冒伪劣、不合格产品、平行进口、跨境购买的商品、山寨、盗版、商标侵权和淡化、专利侵权、水货、二次销售、窜货、三无产品、无品牌商品、炒信、A货、高仿、原装、代购、尾货、外贸转内贸,等等。
其中不全是违法侵权的,存在大量灰色区域,也有合法的,不能把所有概念都归为假货。假货是一个统称,如果要打,就先从侵犯品牌权益,侵犯消费者利益安全的产品着手。否则放大了假货的概念,就变成“猫咬刺猬,无从下口”。
2,“镜子和麻子”的故事
马云曾对网络打假举例,意思大致是:网上假货其实只是镜子里的人脸上的麻子,是现实的映射,即便你把镜子打碎了,人脸上的麻子还在。
故事还有续集。为什么感觉网上假货远比网下猖獗?因为网络交易平台不仅是网下情形映射,更是集中。一个跨国的统一大市场出现时,线下问题集中暴露在一个线上市场,借助搜索引擎等手段就显得更多了。
简单说,一万个麻子分别长在一万个人脸上不是什么问题,但集中在一个人脸上就被叫做毁容,但其实还是那一万个麻子,不多也不少。
续集三是这样的,网络“镜子”映射结果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的。脸上那个麻子,在网络镜子里,可能是十个、百个,你说你怕不怕!网下一个货物,网上无数化身。就像网下几个骗子,在电话里、网络上,往往给人感觉无处不在。
二,关于大数据怎么帮助打假。
目前信息有限,于是百度了“大数据 打假” ,查到这样一篇媒体报道:《淘宝大数据,打假新武器》里面是这么说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数据运用方式
1,淘宝日常交易巡查监控——包括价格、成交记录、投诉情况、评价记录
2,监控发现异常就抽检——采用神秘抽检购买,并同步品牌方+专业鉴定机构鉴定;
3,比对账户交易数据和物流发货、退货信息——锁定线下仓库和嫌疑人落脚点
阿里应该还有更多打假方式,可能是碍于公布细节会让制假售者针对性防范,目前我还没看到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