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日表现来看,拼多多值得持有吗? 如果不值得持有,从电商赛道来看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哪个公司值得持有? 拼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后,开盘价26.5美元,较19美元的发行价上涨39.47%。截止收盘,拼多多股价上涨7.8美元,报26.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1.05%。按收盘价计算,拼多多市值达到338.5亿美元。以此计算,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峥的财富达138.5亿美元,超越了刘强东,在中国大陆富豪榜排名第13位。 拼多多上市首…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评论 ( 20 )
开门见山——拼多多最成功的之处就是把自己打造成知名品牌的坑多多,亡期将近
各种坑在网上大家都清楚了,在这里不多说。我想说说企业的道德观。
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有很多因素,但企业的道德观却起着关键性作用。纵观拼多多的所作所为,只能说它的引流手段不错,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打造低端消费平台,之所以选择微信,就是因为看中微信的传播面及用户层。目前的微信,大多数都是中低端消费者在使用,夹杂着大量微商及骗子,还使用了锁粉裂变营销佣金手段,吸引着大批的骗子群体,微商群体及互联网创业群体为它推广,坑害老百姓。
拼多多在道德上输得一塌糊涂。而说到道德,拼多多和支付宝选择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路线,拼多多选择的是欺瞒,支付宝选择的是实诚。拼多多号称3亿用户,我看其中有1亿是为了从中牟利的,1.9亿是安装后卸载的,0.1亿观望的。而现在居然还有不少文章在吹嘘拼多多如何厉害的,大多都是在拼多多的利益链中。
拼多多营销的术与道:在术这方面,拼多多的运用还是相当不错的,也算是术中典范;但在道这方面,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欺瞒,可以说是邪门歪道,不会有好结果的。要知道,术是为道服务的,道不正,术再好也是徒然。至于那些销售业绩,恐怕有着很大的水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笔者一直认为,商人就要有商人应有的基本信仰——诚信。拼多多在这点上从一开始就背道而驰,必将引火烧身,难辞其咎。但它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可以当做业界的反面教材,引以为鉴。
拼多多可以,市场很大,发展的前景也很大,并且已经上市,可以投资。
你好,我是沁柠水。
个人还是很看好拼多多的,不仅仅是因为他背靠腾讯,拥有大批量的微信客源,更是因为这个平台肯定会走转型,做到真正的低价好货。
这个平台面对的消费者是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这一人群基数很大,而这一群体很乐于购买低价且品质可以的物品,所以在低价这条路上,拼多多还能走很远。
而现在拼多多刚刚起步,不像淘宝京东已经基本稳定,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商家入驻,也有更多的用户不断涌入,而拼多多本身也在不断完善自身,所以现在是很好的机会,如果等到后期再去投资开店,那么成本就会和开淘宝店相差不大。
所以如果想在拼多多上投资开店,现在是最好的时间,所以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看看我的签名哦~
现阶段不是,倍受诟病的假货问题困扰着
我认为不是,廉价的东西毕竟利润薄,没什么竞争优势,一旦挣钱容易,会涌入大量资本,又拉低了价值
拼多多看不懂,我猜测最后可能跟唯品会、聚美优品差不多结局……
上周我想给母鸡买点鸡饲料,打开了一下拼多多,发现干玉米粒销量最大的几家,价格加上运费比淘宝贵。自己没有物流仓储很麻烦,估计电商大决战的时候就拼这个。20年后,中国电商应该只有一家最大的,其他只能夹缝生存,剩下那家要么阿里要么京东,阿里和京东越来越相似……
模式我看好自营,但阿里团队太优秀,也开始搞自营,增加了不确定性……
现在快递物流行业集中度还比较低,还是群雄争霸阶段,纷纷打价格战,所以自己不搞物流仓储问题不大,用第三方物流价格看起来很划算。5年后,快递业行业集中度提高,变成三足鼎立;10年后如果快递业变成两雄争霸;15年后快递业一家独大,到时候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价格也会大幅度提高,不可能像今天这么便宜的快递费,你没有自建物流仓储体系、不能结合大数据综合调度、机器人自动分拣配送,用第三方一家独大的物流快递公司,就等着被宰吧……
像欧美发达国家,amazon这样的自营模式是远超过ebay这样的平台模式的,每家生产商自建电商、营销、客服、物流配送是很浪费资源的。标准品更适合自营模式,非标品适合平台模式,但是,社会越发展,非标品越来越被标准化,比如蔬菜这种东西看起来是非标品,但是也可以变成标准品,优野蔬菜洗干净打包好,买回家省心。去发达国家旅游,我看到超市里大部分卖的都是洗干净、切好了、甚至半熟的包装好的食品,省了洗菜、拣菜、切菜的时间,未来中国社会应该也会是这么个发展趋势……
投资开间美容院
它解决了34线以后的群众生活需要,还是有价值的,群众不知不知道假货,但不是像一线追求质量,以在乎价格
个人认为不是一个好的标的,假货横行,注定它的目标人群是不一样的,或者更低端的。就目前国民情况来说,似乎走不长远。不改变或者突破注定步履蹒跚
首先你得明白拼夕夕到底是什么。
腾讯和阿里的全面战争打了很多年了,截止20180915为止,阿里对腾讯的核心社交抄不过来;腾讯对阿里的电商有所斩获(京东,拼夕夕),支付大获全胜(开战前没几个人会觉得支付宝的壁垒如此脆弱不堪,几个红包大战过后就被微信支付吃掉巨大份额)。
微信导流的拼夕夕几乎是用膨胀的速度在发展,当然夕夕(假货)的作用不小。
拼夕夕可能洗不白会倒下,但无所谓,腾讯嫡系的媲美阿里级别的电商肯定会出现;反倒是支付比电商先有突破,让阿里那层窗户纸一样的壁垒白里透亮,让人不禁疑惑,腾讯自己做电商为啥就那么差???
这就埋下了一个伏笔,腾讯设社交+因素x=阿里电商半条命。这个x可能是一个高层大员,也可能是一个组织架构变动,也可能是一个三鹿事件,也可能是一个红头文件,也可能是一个公司。
拼夕夕的价值=成为x的可能性—阿里电商的防御。
至于卖假货的历史,我给你发个红包客官您就忘了吧,啥?不忘?那就多发几个…………用户粘性消费习惯忠诚度啥的,无非红包没给到位罢了,什么滴滴美团ufo百用百灵
目前应该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拼多多假货多,但是我国是一个拥有大多数穷人的富国,国富家穷,只能买假货,便宜还能满足需求,何乐而不为。我不支持假货,但是不得不买假货。
成立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在短短3年内就成功上市,而员工其实只有1159人,去年的人均GMV(网站成交金额)高达1.2亿。如此成就,离不开拼多多覆盖初创、拟上市和上市后的全时段激励措施,同时作为互联网公司,创始人控制权的集中是一个不变的命题,拼多多也是遵守行业惯例:既有激励又要控制权。
全时段激励
在创始之初,为了吸引和保留人才,拼多多董事会就通过了2015全球分享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员工。计划最多可授予员工9.45亿份期权,有效期为自授予之日起10年。截至上市前,依照2015全球分享计划,拼多多授予的期权可以兑换5.82亿股股权,占上市前公司总股本的14%。在这5.82亿股期权中,有2.54亿股是授予创始人黄峥的,用于嘉奖其对公司发展做出的贡献。
同时在招股说明书中,拼多多还披露了上市后的股权激励计划——2018激励计划。在此计划下,公司最多会拿出3.63亿股用于上市后的股权激励,占到上市后公司总股本的8.8%。并且,每年董事会可做出决定,追加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的股份用于激励。目前,拼多多共推出两次激励计划,覆盖了公司初创阶段、拟上市阶段和上市后的阶段。上市后的激励计划因信息尚不完备,参考价值不大,暂且不做过多讨论。但前两个阶段的2015全球分享计划,却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公司的发展特性,不失为一个好的案例。
初创阶段价格低,拟上市阶段集中发股
由于发展过快,所以拼多多的股权激励兼具了初创阶段和拟上市阶段的两种特点。初创阶段公司因业务尚不成熟,吸引力较弱,为了吸纳人才促进业务的最初发展,企业给股的时候相对大方,员工的购股价格也最低。按照2015全球分享计划,拼多多上市前股权激励行权价为0.0065美元/股。在拼多多上市前实际授予的5.8亿股期权中,2015年到2017年间授予量占总额的47%。
随着上市目标更加明确,拼多多进入拟上市阶段,该阶段的激励特性主要体现在高激励性和合规性两个方面。高激励性代表员工可借助第一波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激励财务收益的极大化。合规性是计划在国内上市的公司做股权激励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而拼多多选在美国上市,对股权激励的监管相对宽松,更侧重高激励性。拟上市阶段的拼多多加快了授予期权的步伐,让更多员工享受拟上市阶段股权激励的高激励性,仅2018年上半年授予的期权就占上市前实际授予的5.8亿股期权中的53%。按照2018年8月1日拼多多的收盘价22.59美元/股计算,已授予给员工的3.28亿股股权(5.82亿股中减掉黄峥所得的2.54亿股),总价值约74亿美元,单凭股权激励,平均每位员工身价过超过600万美元。
账面收益虽然高,实际收益看长远
极短的上市时间加上大量的期权份额,让拼多多的员工享受了一次上市盛宴,但目前的高收益只是账面收益,黄峥也明确表明股权激励并不是为了让一部分人快速套现。虽然美国法律规定上市后6个月就可以抛售股票,但拼多多在激励初期就决定行权后的期权再锁定三年,结合期初方案4年的行权期(从授予到行权每年成熟25%,共4年)的约束,员工从被授予期权到可抛售获得实际增值收益,需要整整7年时间。和其他类比公司的时间相比,比如阿里巴巴和京东大致需要十年,拼多多的7年时间并不算长。企业IPO后的高估值可只是一时的胜利,其对应的激励收益也只是账面收益,激励的目的是促进长远发展,有效的方案一定要让员工关注长远,而不只是享受眼下的一片繁荣景象。
互联网公司必选项:人才激励+控制权优化
在人员方面,拼多多推行了全时段的股权激励计划。这是其在人才激励方面的长远举措。在控制权方面,拼多多也有长远眼光,根据拼多多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拼多多此次采用同股不同权即AB股的股权结构模式。创始人黄峥持有全部B股,资本方和二级市场持有A股,B股的投票权是A股的10倍。在IPO后,虽然黄铮手中持有的股权比例从50.7%稀释到46.8%,但是由于AB股结构,其投票权从50.7%上升到89.8%,享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
企业的发展是多重因素的聚合结果,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发展速度快依赖人才和战略决策特别依靠创始人这两大特点最为突出,因此人才激励和控制权优化是必要的举措。阿里巴巴、京东在员工激励方面手笔很大,也都在控制权方面煞费苦心,京东采用了AB股结构保证刘强东的控制权,马云则选择更隐蔽的董事会治理方式保证其控制权。综合来看,拼多多在股权设计上很合理,兼顾了激励性和控制权,上市后能否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在业务上有更大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谦启有丰富的股权激励项目经验和独到的理论研究,并会定期组织相关研讨会。现在就点击头像关注我们,第一时间收到谦启的系列分享!
回过头看,2007年的淘宝,是个好的投资标的吗?当然了,它将吸纳4亿用户,孵化天猫、支付宝、蚂蚁金服等千亿级业务。
可是,可是有人说:淘宝假货泛滥,泛滥,滥。这能是个好公司?这都成了好公司,不就成了中国耻辱?
阿里帝国确实就是建立在淘宝基础之上,没有淘宝,就没有天猫,没有支付宝,没有菜鸟物流,没有口碑,没有蚂蚁金服,更没有马首富。
第一桶金有原罪,后来可以洗白。即便像淘宝假货、百度排名广告、腾讯游戏抄袭、今日头条低俗这样还有人一直提,也不妨碍建立帝国。
对拼多多而言,只是它还没长大到足够垄断,长大到500亿或者1000亿美金,长大到横跨多个领域,长大到舆论为正。
长大到那天,世人会追认的。那时大家会说,功大于过,就像淘宝有点假货,但它改变了中国。
这个奶是微信给予他的流量,也是它的命门。我是一个农民工,喜欢买股票,它能上市,对我而言,就是在打广告,对象就是那些底层人民,你看,我都上市了,大品牌才能上市哦,快来买哦。
农民工可以代表底层人民的一部分吧,毕竟中国大概有三亿农民工。我说下现在农民工消费观念吧,能不买的就不买,必须买的越便宜就好。这不大大利好拼多多嘛,你看云南白药牙膏二十多一盒,我拼多多云南中药牙膏二块一盒,你海飞丝洗发水五十一瓶,我嗨飞丝洗发水五块包邮,这价格摆在农民工面前,选哪个不言而喻。
我见过最省的人,一个钢筋工,住在工地,一个月只要花一百多块,米五十斤一百,老板还送包盐给他。辣椒前两个月吃自己从家里带来坛子辣椒,后面在工地里种的辣椒熟了,就摘三四个放到电饭锅里煮熟吃,连油都可以不吃。生活必需品啥的,只要买洗衣粉,还超节约,一件衣服穿臭了才洗。我问了原因,他老婆病了。
中国还有很多人,连拼多多上最便宜的东西都可以不买,甚至买不起啊。
投资拼多多,应该能让那些底层的人用些便宜的东西。
这是我的角度,谢谢。
拼多多主要是便宜,想把产品市场打开,还是要靠质量,而且开网店市场饱和,如果是零几年还可以投资经营一下,现在虽然是网络时代,但是还是要看好产品,网络游戏还是最赚钱的。
首先需要留意一点,并不是所有上市后热捧、颠覆传统经营模式的企业都是好企业,请回头看看贾总的生态王国。手动比心。
下面谈谈三家公司的不同之面。
淘宝之所以强大,是因为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商的开创先锋,以支付宝为核心的生态链已经成型且日益壮大,占据天时地利。
京东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凭借着电商市场初期混乱时率先提出“保真品、保时效”的口号,壮大之后依靠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吸引了很多消费升级的顾客,占据了人和。
拼多多则依靠价格低廉吸引了“五环外人群”的流量,目前来看大陆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众没有过网购经验,这些群众便是拼多多的成长基础,然而这部分群众的消费升级会有快有慢,拼多多则会面临着是该继续坚守低品质低价格的路线以保持“初心”呢,还是随着大流提升消费链与淘宝、京东正面战斗呢?
这就非常考验拼多多的掌舵者们了。
投资都是为了赚钱,纯粹炒股高手不在讨论范围内。正常情况投资周期分为短期中期长期;
简单分析下:
1,短期
拼多多股价,从高点27.54 到8月1日手旁20.31,已经跌去了26% ;较发行价19上涨了7% ;
短期情绪如何可见一般。
我们再看一下,上市软文中用户反映,给各位加一张图,评论,看点赞数量!
2,中期
2018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13.846亿元(约合2.207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700万元。其中,在线市场服务营收为人民币13.846亿元(约合2.207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360万元;商品销售营收为人民币0万元,低于上年同期人民币340万元。Q1同比增长37倍;
第一,增长是有惯性的,预计接下来一年正常情况应该也有较高增长;
第二,有个严重的问题,需要顶住社会质疑,维护供应商关系,满足政府监管,目测很难。
3,长期
拼多多的模式,先看一下黄铮怎么说的。如下摘录来自拼多多招股书-我们的业务部分的6段话:
从模式来看就两个字 ——”团购“;那么拼多多和10年的千团大战有什么区别?
1,以微信和qq分享为主要途径的拼团。
拼多多的用户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主动发起团购的团长;一类收到邀请的参团人员;另外一类是平台商家。经过深度体验拼多多得到以下业务逻辑及产品功能结构图:
2,以低质低价,山寨产品捕获345线价格敏感人群;
长期来看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可能需要解决3个问题:
多说几句,拼多多是一个含着金钥匙诞生的互联网项目。4个天使投资人:
1,段永平,步步高,oppo,vivo创始人,黄铮被称为其第4个徒弟;
2,丁磊,网易创始人,据说黄铮大三时帮丁磊解决了牛逼的技术问题;
3,王卫,顺丰创始人,顺丰去年上市,身价一度炒到国内首富;
4,孙彤宇,阿里巴巴2号员工,前淘宝总裁,蚂蚁金服前董事长彭蕾老公;
能拉到这4个人,已经是金钥匙中的金钥匙了。名副其实的精英阶层。
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用最暴力的手段收割这个世界上最屌丝的一群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摧枯拉朽之势烧便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寸草不生。3年时间以300亿美元市值在纳斯达克敲钟。
创投圈机构据说有一个原则(未经证实),第一创业者不够聪明不投,第二产品的用户太聪明不投。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能量是守恒的”! 有因就有果,你今生的福祸都是前世的造化。千万不要做一波流的事情,也不要做坑人的事情,绿人者人恒绿之。
至于你,投不投? 反正我坚定不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值已经缩水了好多,而且最近负面消息越来越多,再加上大品牌商已经开始集体讨伐,外加工商介入,拼多多能不能过着一个坎都很难说,拼多多才3年,说实话真的很不成熟,运营根本就不成熟,第一货源基本上是假冒品牌居多,第二大部分商家因为拼多多的乱扣费退出了,第三拼多多负面消息的集中加上产品的质量确实烂会导致很大一部分用户流失。
不要拿拼多多和淘宝比,首先了解淘宝的肯定会知道淘宝没有对商家没有扣钱罚款制度,所以商家没有被扣除所有余额的风险,会持续保持入驻,第二淘宝虽然有假货但是没有那么明显,淘宝上的假货跟拼多多的不同,淘宝上一般是高仿货有质量的,拼多多上是让人一不小心看成是大牌子然后跟着买,价格低质量差,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假货。而且淘宝的后台是阿里,阿里毕竟是个世界级的,拼多多真没法比。
还有拼多多是在美国上市的,当年阿里巴巴就因为被怀疑销售数据做假被查了好长一段时间,如果拼多多到时候也被怀疑数据作假我敢肯定如果被查绝对过不了这个关,首先,拼多多说自己有3亿的用户基础,那么这个基数的话就是说10中有3人在用,就拿我来说,我身边的朋友,同事身边的都问过基本上很少有人用这个(当然除了微信发来的砍价有砍过),我严重怀疑这个用户数据做假,把那些砍过价的都算上去了。
在美国上市是宽进严出的,到时候如果查出数据做假 我敢肯定,开出的罚单绝对是拼多多吃不消的。
不要想着拼多多转型整改,拼多多的用户是低端消费群,如果整改了上正规的产品是卖不到那种价格的,价格如果和淘宝京东一样你说谁还会去冒着风险去买拼多多?东西卖不出去商家也就不会再来,各方面业绩数据下降,股票当然就哗啦啦的往下掉。
从各方面的数据分析 个人不建议持股,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您想瘦身吗??把钱全部给我就好了。。。
拼多多可以投资,他的基本面比较好,是上市最快的互联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