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评论 ( 20 )

  1. 薰衣草柠檬精油
    2019年8月20日 于 下午1:56

    京东作法太赞了 举双手赞成 百世汇通欺负客户 我买了一箱枣 快递外包装破了一个大窟窿 我拒收 百世睁眼说瞎话 说外包装完好 客户拒收 还无理由!而且期间说话态度恶劣,多次辱骂客户,令我非常生气。

  2. 天天快递全国倒数第一,服务差,物流差,企业品质差,如果和京东合作就是侮辱了京东,这样的小企业不改善自身服务永远登不上台面,自不量力。京东这样做我觉得就是在为广大消费者负责任!

  3. 圆通快递这么垃圾,封杀了很赞啊

  4. 我全力支持京东自建物流团队。因为物流能得到全程监控,是京东购物信用体系里的一环。就算出现问题,所有环节也是京东包圆了,买家再也不用承担被电商平台踹给物流方,从而出现互相扯皮却不了了之的风险。减少环节,减少当事方,就是减少风险。

    至于为什么要封杀圆通而不是别的?那是因为圆通的服务在三通一达里相对最次。强强才有资格联手,弱的差的连被人利用的资格都没有,谁管他死活。

  5. 听党的话向钱看向厚赚
    2019年8月21日 于 上午12:17

    对于邮费来说,我觉得我不差钱,能用一点钱买到好服务的话,我宁可自己掏邮费。买个1块手机膜用顺丰那个人就是我。
    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
    穷逼退散。

  6. 踏踏实实用顺丰和韵达……

  7. JD平台霸权,京东平台权力的实质与天天快递服务质量的形式,以及不正当竞争

    【这篇文章九刀写的,好几个问题看看都能回答,所以就ctrl+c还有ctrl+v】

    京东平台权力的任性滥用,哎,看不下去了。

    通达系,天天快递,赶紧提高服务质量啊,要不然消费者也不会怼京东的霸权,消费者是看不到霸权的长久危害的,只有眼前的服务质量啊,京东再怎么过分,因为不是直接对消费者和普通公众,所以他们也不会救你天天快递啊!

    天天快递被苏宁收购了,所以,京东再也不是单纯的平台合作方,京东一直在怼苏宁啊,京东清除平台快递之机会,会不抓住天天快递的“质量”问题?结果你看,切掉了,你没有质量问题,也会切掉,那时候的理由,可以是合作到期,网络协作不顺畅。

    再加上,苏宁的平京大战,正好!火星撞地球,京东要往死里整天天了。

    呵呵。但是,京东吃相难看啊:

    1、京东没有公布任何服务质量的标准、数据、排名,拿着邮管局的数据和行业数据,却没有自己的平台数据,合同里一般也不是这么签的吧。有违约的嫌疑,但是平台不让做,打官司也没用。所以,法院估计也主持不了公道,接口基本上是停,不停也没有实际的用处了。再说,商户也不敢再用你们这些被切掉的快递啊!人家还要在京东平台上做生意呢!书面一点就是,实际上天天快递们已经丧失商业机会了。

    2、没有给快递企业整改期。比如,京东给他圆通一个月,半年,你要提升服务质量啊,要不然我就干掉你,这就名正言顺了。

    京东欲一统天下,操之过急了。法律上,也要给宽限期;判死刑,也要给上诉机会的么。

    3、京东貌似并没有向快递企业发“我不跟你玩了啊”的通知,而是直接向商户发通知。哎,我不建议你们跟这些快递玩了啊。通过这么多商户公开的渠道,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商业合作,好聚好散的。这么干,就是法律上没解约,但实际上,确实以意思表示或实际行动,中止了合同履行。而且,不给这些企业活路,往死里整。口碑,商誉,是企业的生命,自营电商老大说这些快递不好,那,市场如何解读呢?很不厚道,让人无路可走。

    4、问题在于,商户和这些快递企业的合作,京东有没有权力去干涉,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已经有邮政市场监管部门管理了,京东能不能这么公开说人家不好呢?

    国家有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有合同法,最近还要出来一电子商务法,京东看样子在北京有人,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啊。也是,美国上市的企业,我国的法律大抵上是管不了的。

    这些快递企业多是加盟制企业,加盟商再不一条心,正好,京东裹挟“用户”的部分负面评价,部分地区加盟商跟天天离心离德,嗯,不团结就危险了。我就说你,公开说你快递服务质量不好!起码没我京东好!

    苏宁没想到,收购了天天快递,但这些加盟商却扯了后腿。

    希望天天快递和三通一达,以及这些加盟商们能够一条心,共同提升服务质量,要不然,不止平台霸权会干掉你们,市场也会容不下你们。

    奉劝京东一句,天下还不是你的呀,吃相要好看,照顾下商家和消费者,不要霸气外露啊!

    分析一下,京东能够欲盖弥彰,跟消费者对此类事件的不敏感是有关系的。公众特别容易被舆论带节奏,比如低价倾销,公众对低价特别感兴趣,对倾销则无感。倾销之后的危害,也不敏感。

    对于京东,因为京东自营做得不错,京东物流也是和苏宁物流差不多,消费者当中的美誉度也可以,所以对于京东对平台商户使用快递的处理,消费者是无所谓的态度。

    但是,政府管理干预却不能缺位,不正当竞争、垄断,恰恰是政府需要关注的地方。

    天天快递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竞争方,为消费者和商户在市场上提供选择的多样性,以最高的性价比获得想要的服务。消费者会选择质量最好,价格最贵的服务么?大部分消费者不会,不差钱的土豪当然不在话下,但是快递服务,毕竟还是服务于最广大的消费者和公众用户的。性价比最高的,这是消费者的需要。

    如果市场上只有京东快递说了算,资本逐利的本性将暴露无余,不赚公众的钱,那资本家不成傻子了么?到最后了,华山论剑,说的是顺丰是我兄弟,历史上,干死兄弟的,可不少。我欲雄霸天下也!

    之前放话说是,快递物流只有他和顺丰会是最后的,连邮政也不在话下,连邮政亲儿子EMS一并切掉,京东够胆。但是,也霸气外漏!这是资本的本质。

    我还是在想,京东会带着弟兄们一块喝酒吃肉的么?反正,这会儿呢,就先把几家快递给收拾了,什么圆通、天天、EMS,去你的吧。我还要战阿里,搞苏宁呢!

  8. 今年的物流行业,可谓是风起云涌。活脱脱一场“快递三国杀”,京东“联吴抗曹”欲三分天下,百世天天惨被祭旗。社长对这次的纷争进行了深入的观察。深度长文,建议马住慢慢看。

    7月的最后一天,京东正式掐断了天天快递的接口。这意味着,已经服务京东平台超过五年的天天快递,被驱逐出场。除了天天快递,百世一起上了京东的黑名单。

    事情来得突然。天天快递市场部门在7月18日收到京东物流开放业务部的邮件,预约7月28日进行约谈。但一天之后,京东直接下发停用通知。“双方未就停用一事进行任何有效沟通。”天天快递这样回复AI财经社。

    这是继菜鸟与顺丰爆发冲突后,民营快递市场的第二起风波,也被普遍解读为京东与阿里系之间的博弈。天天快递在去年底被苏宁全资收购,阿里则是苏宁的第二大股东。

    而在屡次冲突的背后,天天快递等第三方社会物流企业几乎丧失了话语权,他们或接受投资,或依附于电商平台的海量订单,背后的阿里、京东和顺丰成了左右竞争走向的巨头。

    以用户的名义

    京东努力将这次风波归因于服务,而非对竞对的倾轧。7月19日,京东发布通知称,7月底平台将对综合服务质量较差、违反平台规则的天天快递进行停用处理,并告知卖家在7月25日之前更换合作快递,避免影响发货。

    京东的解释是,这一举动是为了“确保用户和商家在使用物流服务当中的体验”。

    在给AI财经社的一份回应中,京东称以用户满意度为唯一标准选择合作伙伴,未来坚持末位淘汰,并将这次纷争定性为“快递行业的体验之争,而不是商业利益之争”。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快递企业总体满意度排名和得分,天天快递在2016年十大快递企业排名中倒数第二,仅在国通快递之前。再加上社交网络对天天快递铺天盖地的差评,京东将其拉黑看起来无可厚非。

    列出黑名单的同时,京东也给商家列了白名单,包括京东物流、顺丰、中通、韵达、申通五家。而除了京东和顺丰,后三家的服务质量与圆通、百世、天天等并没有太大差异,甚至百世快递的好评度高于韵达和申通,但依然被拉黑。

    2014京东618购物节期间, 刘强东亲自送快递,被称为“史上最贵的快递员”。

    京东拉黑的两家均为阿里系的快递公司。阿里巴巴直接持有百世快递23.4%的股份(不包括菜鸟持有的5.6%),已是第一大股东,苏宁已全资收购天天快递,而阿里是苏宁第二大股东。阿里和旗下云锋基金也投资了圆通快递。多方的关系已经相当微妙,京东的做法难免给人留下口实。

    事实上,京东并未完全与天天快递切断。今天,京东再次回复AI财经社,京东物流暂停与天天快递合作的决意不变。“之所以在7.31以后没有一刀切切掉接口,是考虑到还有少量用户正处于切换快递企业的过程中,为了保障这些商家和消费者利益,暂时没有全部切断接口。”

    “换做是我,我也会封,凭什么让你菜鸟平台的快递来送京东的货。”张生是一家电商代运营公司的CEO,公司的主业是服务制造企业在天猫和京东开旗舰店。他觉得这种商业竞争无可厚非,快递公司应该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实力,比如“没有哪个平台敢停了顺丰”。

    “它有它的商业逻辑和价值追求,如果全面开放,做成一个同质化的菜鸟,对京东不一定有好处。”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对AI财经社说,“京东的做法对它的价值选择是有意义的,但操作手段欠考虑。”

    这次事件被杨达卿看成是京东物流开放化的一次回撤。一方面,京东担心参差不齐的快递服务,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京东自身的需求量有限,没有必要把所有物流企业都拉进来,而且还是与自身生态体系有冲突的阿里系物流企业。这两个因素最终导致了当下的结果。

    “这里面还是存在利益的博弈和考量,这一点在这次矛盾中占得比例还比较重。”杨达卿说,“百世的服务质量甚至高于中通、申通,但前者被排除在外。”

    争夺商家

    在京东物流关闭了天天快递的接口之后,杨达卿曾问京东物流子集团CEO王振辉,这是战略回撤吗?王不置可否,称这是“以价值竞争为出发点”。

    2016年11月,已准备多时的京东物流宣布对外开放,给商家提供仓储、快递和云服务。京东物流开始走上菜鸟和顺丰丰巢的路,往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转变。

    王振辉给京东物流的定位是,线上线下、多平台、全渠道、全生命周期、全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产品。刘强东也野心勃勃,给京东物流定目标:五年后年收入过千亿,来自于京东平台的收入必须低于一半。

    但京东物流在开放半年时间后,很快就收紧了战线。“京东物流在开放的时候没有特别清晰的选择,它以为自己应该向所有的平台都去开放,但这是菜鸟要做的事儿。”杨达卿分析称。

    京东物流开放化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当京东把所有快递企业拉到自家门下时,发现并没有太多的粮,可以让这些企业都吃饱。2016年,京东物流总共配送近16亿单,顺丰送出了超过25亿单,而菜鸟平台一年处理的包裹超过了200亿。

    京东的物流配送中心。

    京东带给圆通的业务量只占到圆通总量的2%。天天快递也对AI财经社透露,京东带给天天快递的业务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相比之下,通达系快递公司有70%的订单来自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

    以服务京东商城为主的京东物流也在努力吸纳外部中小商家。据36kr报道,京东内部渠道拓展部门去年已经开始积极联系淘宝上的卖家,推荐他们使用京东物流做仓储和配送。今年4月,京东物流子集团正式组建,随后召开了一场接一场的商家大会,京东欲图通过“仓配一体化”争夺商家。

    快递割据混战

    无论是“通达系”,还是“桐庐帮”,民营快递行业已经形成了新的势力版图:菜鸟系、顺丰和京东。前者通过入股投资和提供大量订单与快递公司利益捆绑,后两者则投入重金,自建物流体系。

    随着这种版图日渐成型,互相之间的摩擦在加剧。

    最近的一次是马云吐槽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马云的主要观点是,十年之后,中国每天会有3亿个包裹,意味着需要百万快递员,而没有哪一家企业可以管理这么多员工。

    坚持不自己送快递的马云,做了菜鸟物流系统,拉拢了一帮依赖淘宝订单生存的物流商。菜鸟负责整个快递环节的仓储、终端和云计算,配送等苦活累活交给了快递公司。

    爱发微博、爱用感叹号的刘强东也得罪了不少快递业同仁。今年2月,圆通多个站点停摆,快递无人配送,用户开启群嘲模式。人生得意正当时的刘强东专门针对此事发声,“这几天看到有快递公司停摆的新闻!说实话这就是电商十几年高增长隐藏起来的毒瘤。”这个说法引发圆通的强烈反弹。

    而在圆通站点停摆后不久,京东曾要求圆通统一使用京东电子面单。所谓电子面单就是贴在包裹上的那张热敏纸,它串联着快递单、订单、商家和商品等各种信息。圆通以保障客户体验为由,拒绝了京东的要求。而在三年前,圆通的菜鸟版电子面单已经投入使用。

    6月初,菜鸟也与顺丰起了一次冲突。菜鸟称顺丰主动关闭了物流数据信息回传,顺丰称是菜鸟单方面切断信息接口。结果是用户无法在阿里平台上查询到顺丰的物流信息。

    京东与申通也闹过别扭。早在2012年,申通拒绝接受京东第三方商户发给京东仓库的货。按照京东的物流体系,入驻商家需要把货物提前送到京东的分拣中心,由京东统一配送给消费者。等于是商家通过申通把货送到京东的仓库里。但商户的订单单价低,利润微薄。

    申通当时忍痛断了京东这条线,而对外解释称,京东商城刚于当年6月份获得快递企业运营资质,与申通构成同业竞争关系,“按照相关规定,快递企业不能揽收同行的快件”。其实潜台词是:活都我干了,钱都你挣了。

    这些冲突都可以归纳为阿里、顺丰和京东三家的较量,这种较量在京东物流子集团成立之后变得愈加激烈。而身在其中的第三方快递公司已经没有了太多话语权。

    京东与顺丰的相爱相杀

    当京东与阿里系快递企业摩擦加剧的同时,京东与顺丰的关系迅速升温。尽管二者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却并不妨碍双方进入蜜月期。菜鸟和丰巢闹矛盾,刘强东先是发声支持顺丰和王卫,并宣布京东全面接入顺丰丰巢自提柜。而后刘强东出现在央视的镜头前,称未来中国物流业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会胜出。

    这是目前市面上唯二可以在配送服务和效率上进行PK的公司。杨达卿认为,京东与顺丰当下走到一起,是相同价值观之下的惺惺相惜,双方都坚守价值竞争。

    京东和顺丰都追求高品质的服务,只不过京东配送自家商品为主,顺丰以商务和小件为主,正面的大规模竞争得以避免。不过,刘强东也承认京东与顺丰之间存在竞争。他曾提出过三张物流网络:大家电、中小件和冷链。收购达达后,京东物流延伸出了众包、B2B和跨境等另外三张网络。

    顺丰快递的货运飞机。

    京东物流以配送3C和家电起家。顺丰虽然在大件家电上毫无优势,但在小件电子产品配送上已经相当成熟,包括苹果、华为和小米等手机厂商已经和顺丰达成了战略合作。

    更大的竞争将在冷链物流、食品电商等高附加值领域。顺丰在冷链市场持续投入重金。2012年顺丰优选上线销售生鲜食品,开始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布局,到后来上线“生鲜速配”产品。截至2016年底,顺丰的冷运网络覆盖56城市及周边区域。

    京东也持续在高附加值的冷链市场发力。京东在全国拥有11个生鲜冷库,约300个城市已经实现自营配送。不久前,京东与日本物流巨头雅玛多合作,后者将为京东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生鲜冷链技术与服务咨询。无论是京东还是顺丰,都把目光投向了高附加值的市场,这也是两家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

    刘强东说,未来的物流行业会是“2+1”的格局,顺丰和京东都将胜出。矛盾不激烈时,求同存异的法则更适用于当下的京东与顺丰。但不难想象,这两家同样追求高品质的物流企业,在胜出之前,先会在竞争中相遇。

    监管真空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京东断了天天快递和百世快递的接口,消费者的感知比较微弱,直接影响的是与这两家快递有合作的商家,因为每个店铺都会有相对固定的合作快递公司。

    根据天猫与京东商城的入驻规则,商家在快递的选择上都相对自由。阿里没有完全阻断京东快递的渗入,譬如雪花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天猫旗舰店依然可以选择京东快递发货,订单会显示京东快递的运单号,但无法直接查询物流信息,消费者只能复制运单号在京东快递官网查询。

    在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看来,京东物流不想只做一家给商家送货的快递公司,它有更大的野心,要把社会化快递公司拉拢过来,以整合者的角色出现,做第四方物流。所谓第四方物流,最鲜明的特征是,整合了一大批第三方快递公司,平台对它们有着强势的话语权和支配权。

    过去,第三方快递企业听邮政局的,听工商局的,听交通运输部的,现在还要听京东物流和菜鸟物流。菜鸟、丰巢和京东物流平台取代了部分行政管理的职能,成了平台的绝对控制者。

    “第三方的话语权被无视了,被架空了。”杨达卿举例称,假如一家企业长期与圆通签了战略合作,无论在哪个平台卖货,按理都要优选圆通,但如果京东封杀了圆通,则意味着商家之前的合作将无法进行。“第四方快递不能凌驾于甲方和乙方之间,不能损害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在京东决定关闭天天快递、百世快递等接口不到一周时间,国家邮政总局公开了快递行业管理条例征求意见。遗憾的是,文中也未涉及第四方物流的监管问题。

    而第四方物流的矛盾却在不断加剧。尽管菜鸟、顺丰和京东,都在规范操作,也有基本的道德操守,“指不定哪一天又发生这种冲突。谁来管?仅仅是邮政局出面协调吗?”杨达卿说。此前,菜鸟与丰巢发生过纠纷,最终由国家邮政局出面协调,双方“和解”。

    “谁来照顾消费者,谁来照顾平台里的弱者?”杨达卿说,一要自律,二要法律,目前最为关键的是,先要有法可依。

    AI财经社(ID:aicjnews)文 | AI财经社 周路平 编辑 | 祝同

  9. 任何一个事情每个人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和经历出发去回答的,像我在京东上买的他自家配送的东西,体验都很好,所以京东就算封杀其他快递,我也不是很介意,因为本来我在京东上买东西也都是选择自营的。而之前淘宝封杀顺丰,我就很介意,虽然买的东西用顺丰发的卖家并不是很多,但我觉得顺丰的服务那么好,凭什么封杀它,你是不是自知比不过人家所以蓄意打压?我觉得许多人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并不甚关心这是不是垄断,而是这家快递好,你封杀它,我的下意识反应就是你有问题;如果这家快递不咋地,甚至我有过丢件要高价的体验,我就觉得被封杀也活该……这种思维也许太粗暴了,也许很双标,但说到底还是看它的快递质量和服务到底如何。

  10. 百世好像还能用啊,最近这两单都是发的百世汇通啊,而且百世也还行,天天是真垃圾,申通也不大靠谱,圆通到没啥毛病,韵达和中通也还好。。。

  11. 京东最近搞的这些新闻让人感觉太霸道了,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不会这样做的。

  12. 不得不承认,整个快递因为电商的发展而得到大规模的发展,除了顺丰一家独大(服务,利润,业务量等,邮政按下不表),其它快递均为加盟,如果不改变运营模式,问题依然存在,比如经常出现网点老板跑路没人派件,或者没有员工派件,员工没有约束力,导致各种投诉,但是,就算你变成像顺丰直营,前期资金耗不起,成本上来,本来依靠的是电商件,运费上涨,四通一达的替代性很高,涨价涨不起来,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京东作为一个平台,撇开竞争因素不谈,肯定是希望平台的商家选择服务质量好的快递供应商,维持平台服务印象和品牌形象,举个例子,假如我在京东上买第三方商家,如果买几次都是那些垃圾快递,我会觉得,那他和淘宝有什么区别?从另外几个垂直电商平台来看,一个网易严选,考拉,其它不太清楚,我自己在用,从网页设计,包装,以及快递(选择顺丰),整个下来,给人的感觉很好,我宁愿多付点钱。而京东的考虑也是这样,只是因为利益的冲突,会让人很多人觉得这是故意而为之,在我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不值得去深究。另外,我觉得在国内经商,有一点很头大,就是如果一个行业赚钱了,大家蜂拥而上,最后做到大家都没钱赚。四通一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价格低,躺着赚钱,虽然赚的少,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总会有企业被淘汰,这个很明显。不得不提下顺丰,目前它的地位还是很难撼动的,如果有的一比的话那就是京东了,假如京东开放物流,进入顺丰传统的商务快件,到时候两者会怎么拼?价格么,我想应该不会。

  13.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14. 挺好的,受益的应该是消费者。

  15. 若我是京东CEO,我也会封杀阿里系的快递的。

  16. 之前有个问题说“如何看待封杀天天”,大家都可以说天天垃圾,自作自受。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是说“如何看待封杀天天,百世,圆通”。但是很多答主和评论者,还是揪住天天服务差来说事。

    天天服务差,这个是事实,被封杀活该。百世服务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也暂且不谈。

    那么圆通呢?圆通没法和顺丰比,但除了顺丰和京东自营,圆通也算是比较好的快递之一。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整体水平,如果某人要说“我家旁边那家圆通如何如何垃圾”,我也无话可说。再者,如果你要说除了顺丰和京东物流,其他快递都该死,那我有一句MMP,一定要讲。

    话说回来,某些答主有意无意绕开圆通,而只谈天天,就是因为圆通这个事情,按照某些答主目前的逻辑是解释不通的。

    ———————————————————————————

    那我如何看待?

    这件事超级简单,就是京东的霸权,毫无疑问是京东做错了。

    但是呢,由于京东一贯的好口碑,目前舆论并没有指向京东,部分舆论还会寻找很多“合理”的理由来辩护,这更多的是一种护主的思维惯性。

    另外我有两个疑问:

    1,这道题下面有多少水军?(我这么说毫无疑问把不是水军的京东粉丝也得罪了,但也请各位理智的粉丝稍安勿躁,就我个人来说,即使水军和我一个阵营,我也会一样反感水军的)

    2,京东一而再再而三的透支信誉,有些粉丝还能支持京东多久?我知道很多京东粉是真的喜欢京东,京东也有被喜欢和推崇的道理,但是这这种事情太多了,不太坚定的粉丝毫无疑问会动摇,粉转路人和粉转黑也不是不可能的,当年百度和阿里一样有很多粉丝。


  17. 截图的时间07/28 下午01:38 ,物流讯息没任何变化。你说谁愿意用?

  18. 做过阿里巴巴和跨境电商 有点为快递公司抱不平 国内的运费真的算很便宜了 国外运费贵而且还慢 现在国内快递公司竞争挺激烈的 快递员也辛苦 一天要派很多件 有些快递公司的某些快递员态度不好可以投诉 不过也有好的快递员存在 服务行业最累 希望一些人对快递员态度好些 不喜欢下次可以叫发件人换别家

  19. 真不介意,最好以后第三方卖家都用京东快递发货,喜欢三通一达天天百世的可以去淘宝嘛。

  20. 说实话现在真的很讨厌京东了,天天快递我用的不多,不做评论,但是我到现在也记得顺风和菜鸟物流闹矛盾的时候京东着急站起来起哄的样子还有媒体曝光奶茶妹妹的时候,强东义正言辞的指责是马云抹。在电商行业,京东在阿里的重压下生存确实很困难,但是这不代表京东可以如此和阿里战斗,至少到现在我没记得阿里对京东落井下石。京东通过碰瓷阿里掩盖自己的很多真正问题,也误导了舆论的导向。换个角度如果是阿里封杀了一个物流,京东现在基本要碰瓷有人在垄断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