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16/9/18 Source: 乐视张志伟爆919大事:行业猜收购亚马逊中国?-CSDN.NET 919乐迷节,会有什么大事?据接近乐视高管的知情人士透露,919乐迷狂欢夜上,乐视公布的信息或许是收购亚马逊中国。因为,在中国电商已被阿里、京东唱主角的时代,乐视只有将发展一直不顺的亚马逊中国收购,才有可能藉此与阿里、京东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这也是张志伟微博上“大事”。 在中国,外来巨鳄的水土不服继续延续:从当初的阿里收购雅虎中…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评论 ( 20 )
这是非常漂亮的一笔投资,把amazon China的潜力有可能激发出来。
马云和刘强东之所以呼风唤雨,实际上就是依赖了各自网站的稳定利润,虽然这种收益被大大高估。
Amazon China实际上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管理者却是非常困难的。乐视似乎有这样的潜质。
如果乐视能够把握住电视和网络界面,那么通过亚马逊推送更多商品似乎是水道渠成的。
同时,也能把它被高估的市值变成真金白银。
不过,这都是预计,一切都看行动。
全民都是大跃进的营销模式,这次的不同之处是不仅政冶造神,各行各业,全民造神,每个企业都在无耻的跟随享受着大神们创造的泡沫,幻想分一杯羹。
互联网的营销模式从淘宝开始使造假变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当全民都在造假中狂欢,在成千上亿的造假数据中意淫自己也将成为其中一分子,身为一个普通人,该何去何从?
旧式的知识分子,做实业的商人必然会象中世纪的贵族一样没落
单纯的跟随必然是炮灰,如何适应乱象并在其中发现支点,橇动地球?
在投行的支持下,营销狂魔挥舞着互联网大旗摧毁一个个旧模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创一个个新天地,以中国的大世场为战场,开创经济新纪元
只是,这究竟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还是即将破裂的泡沫?
无论怎么看,乐视都缺少收购亚马逊中国业务的时机
乐视还是不能太小看的,之前无感,买了个乐视电视用了几个月。如果你让我说对乐视的感觉,那就是也许它是个吹牛的公司,但更可能它是当初那个从造织布机到开始造汽车的丰田。
乐视这种把电视当成广告发布终端的卖法,其他厂商貌似一直没有正面对的办法,小米本来有希望竞争起来,可惜没做起来。不要小瞧广告,google, facebook都是广告公司,都是世界市值前十,你要这么比,可能乐视股票就不是那么贵了。
从手机来说,乐视现在也是重要玩家之一了,对华为,oppo打不过,但吊打联想一类貌似已经轻松了。还有一个电动汽车,当年丰田就是从做纺织机的插一脚去做的汽车。乐视至少这个选点策略和眼光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论成败,13年就能看到趋势,大胆进来,比长子,二子那种耐得住寂寞20年的还是好的多的。
莫欺少年穷,往前个7,8年,今天这个帖子里嘲笑乐视的话全可以直接套马云头上去。
谢邀,公关,鉴定完毕。
如果说特殊的地方,就是:这次公关,可能是乐视为了919造节的临门一脚吧。
至少,不得不承认,前几天听说这条消息时,我还真觉得有鼻子有眼的。毕竟,一个是水土不服的跨国巨头,另一个是有钱任性的A股上市公司,两者不缺一拍即合的动力。于是立即和乐视的朋友问了一下……然后才得知:
公关……公关……公关……贾老板你为了公关炒作,居然号称要收购一个年销售额百亿的公司,真是土豪啊……
不过后来想想,最近乐视关于“乐迷节”的营销非常多,确实也不差这一个。毕竟,电商造节,无论是天猫双十一,京东六一八,还是乐视919,本质上都是“无中生有”,也就是创造一个并不存在的“纪念日”,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概念”二字。
天猫双十一,概念就是“价格”。秒杀,满减,领券,红包,想办法让你觉得你买到的东西是最便宜的;
京东618,概念是“物流”和“正品”。天猫拼价格,京东说自己当天配送;天猫拼秒杀,京东保证全部正品;靠这种方式,至今在3C和大家电占据优势;
而作为中国互联网公司里边概念玩的最好的乐视,打出的牌是“生态”。在用户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的今天,不放过任何营销机会也就能理解了。而之所以要提前一天放出“收购亚马逊”的风声,不过是乐视919预热的一小部分而已。
想理解这个问题,也只能再复盘一下乐视的整个套路了。
1.提前半年:做产品,做服务,做仓储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里,乐视绝对是一个异类。不说其他,自从进军硬件之后,包括小米在内的友商基本上就没安生过……套路很简单,硬件负利润,用内容做生态,实现生态反补硬件负利。基本上有一点是肯定的:价格永远比同等硬件配置的竞品便宜。
而乐迷节当天,硬件价格一般又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降低了一块,同时赠送了会员服务。实际上,当天最畅销的X40/X43S电视,乐2,乐Max,基本上都是发布了半年的产品。把发布一段时间的产品用来大促,既能保证价格够低,又可以符合降低库存的原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乐视搞大促,最常用的套路就是:“买会员送硬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心理学技巧。既利用了国人不愿意为内容付费的心理,又给了人白拿硬件的“满足感”。当然,这件事的前提是把内容做好,让人感觉会员这种东西“有价值”。而实际上,对比了几家视频网站之后,可以看出的是:乐视的内容确实是物有所值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乐视投的钱也不少,各种做内容砸钱,就是功夫在诗外了。另外就是乐视体育,高年费的背后是高附加值,盯的是细分人群,而且价格上比起当年英超的收费频道也算是良心。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备货。基本上天猫商家双十一的备货基本上都是至少提前一个月备货,对于乐视这种自营的电商时间只会更长。对于整体供应链,也是一种考验。
2.提前一个月:做营销,玩概念,圈用户
这一块基本上就可以用“不惜血本”形容了。
线上:微信买了一群大号,集体做投放不亦乐乎;
各种APP开屏广告,只要有的我全都要;
从我自己的体验来看,只要登录微博,粉丝头条的广告位永远是贾跃亭……
线下:
分众框架+电视、商场天井空地搭台,另外乐视可能是买公交站牌和地铁大屏幕花钱最多的企业之一。
3.提前一周:拼公关,造热点,干竞品
听传统家电厂商的朋友说,他们第二不爽的公司是小米,而第一是乐视。
“尼玛,我们好好的利润,这货非得不赚钱!”
所以基本上,每年小米、乐视搞大促,都会有几家企业提前办发布会狙击一下。今年小米势头弱,乐视势头猛,所以基本上狙击乐视就是重中之重了。
对手集体定档发布会,对于乐视当然不是好消息,有种被抄了后路,联合包夹的感觉。
前期铺垫已经做到位,临门一脚怎么能输?这时,本题中的关键点来了:靠着“一件足以改写中国电商行业的大事将被宣布,将真正奠定乐视商城中国第三大电商节、全球首家生态电商的地位”这句嘴炮,以及在各种新闻媒体的软文轰炸,乐视成功地让“收购亚马逊中国”的消息吸引了行业人士的视线,无形之中降低了竞争对手的关注度。
当然,后来的事情也就清晰了。乐视当天确实搞了个大新闻,单日44.8亿确实仅次于天猫京东,比起双十一12.5亿的冠军小米高了几倍。虽说没收购亚马逊,不过也算是没白炒作了。而最惨的莫过于亚马逊,公关部躺枪,自然要处理各种媒体采访,而且白白给乐视做了嫁衣裳。
所谓商场如战场,商业的大戏也就不过如此吧。
乐视还是好好做手机传销的靠谱,
乐视电视废物也就算了,其它业务线也崩盘.
还想靠谣言去抱大腿,只想说乐视的做法还不如条狗
乐视说收购亚马逊这么多人骂。
老罗说收购苹果怎么那么多人捧呢。
收了没,在线等挺急
现在传言出来了很快都会证实
收购中国亚马逊后,乐视网同亚马逊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是乐视的一小步,却是“乐全球”生态战略的一大步。
亚马逊现在全球势头正劲,乐视还是乐事那啥想什么呢
乐视在吹牛营销咯。这事肯定不可能的
已被否认。
亚马逊跟Uber有相似性,两者都是行业巨头,但在中国市场被地头蛇踩脚下;两者又有不同,Uber是市场第二,坐谈判桌上很有话语权,而亚马逊中国的存在感低多了。
亚马逊中国大博弈 从这则新闻看,亚马逊是准备在中国的云计算领域大干一场。这也难怪,亚马逊连续亏损近20年,靠云计算业务扭亏为盈,翻身农奴把歌唱。而且云计算还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又一类似搜索、电商、通信的基础性业务,谁要在这一领域占据第一位置,那可就发达了。
云计算肯定是亚马逊不会抛弃并全力发展的业务。而电商呢?
放弃的理由:对亚马逊中国来说,跟阿里巴巴、京东已经不在一个量级上,中国地区电商业务已成为鸡肋业务。不如放手专心发展云计算。
保留的理由:虽然没多少成绩,但毕竟做了这么多年,有这么多基础设施、运营中心在。而且电商本身也是亚马逊的基础业务。
之前的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很多预言家说不可能,结果出来吃屎三斤。所以传言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合并收购传言,看起来天方夜谭,可能性却都存在的,哪怕只有1%.
啊~这就是一个注定要超越苹果的伟大公司啊。
亚马逊就应该把中国业务卖了,要不然就早点关闭:
1.中国业务很小,做了这么久也做不起来,基本上肯定做不起来
2.现在亚马逊最赚钱的是云服务
3.亚马逊中国的人都太懒散,就如前面图片里面那个从乐视过去的人。去微博看亚马逊的高管,都是几年没更新微博,没有宣传。再比如我在亚马逊买的东西,丢失了,催过一次,后面半个月没联系,半个月他们都没去跟踪
4.亚马逊中国的管理严重不符合中国国情,典型的老外风格,但是在中国这种风格不合适。比如物品出问题,只能联系客服,客服也不能把问题升级,只能自己去催。物流出问题,没有接口人,只有内部系统,留言处理,响应太慢,留言后也没有要求对口必须什么时候完成响应,所以常常是一两个星期对方才回复。
5.亚马逊唯一可能翻身的业务是海外购,但是别小看了中国人,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就亚马逊这个服务,能打败中国企业的机会为0
对,我就是亚马逊黑,因为我买的东西物流已经丢失,亚马逊不愿承认,不退款也不再发货,把我的钱私吞了。上面的问题都是我实战发现的。我以后再也不会用亚马逊。
啊哈?
乐视就是IT届的陈光标
某厂总能追逐到最热的商业模式。已经从基于PPT和发布会的增强现实(AR),发展到基于传言的虚拟现实(VR)了。
…更多文章请到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
…更多回答请看何明科的主页
没啥产品,只有口号,融资驱动公司乐视,收购亚马逊中国?
就算亚马逊在中国混得再不好,也不会给这种公司运营
亚马逊我听说过,但是乐视网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