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有哪些「饥饿营销」的失败案例?

有哪些「饥饿营销」的失败案例?

评论 ( 20 )

  1. Dota2应该也算的吧,当年从刀1过来想着理所应当的继续刀2,结果一测试测那么久,激活码发放的数量之少周围10人能有一个有就不错了,结果呢?我在刀1最后坚持了一年后最终还是被lol腐化了,身边以前打dota的最后大部分都在撸啊撸了,所以刀2一直不能像刀1一样成为moba的霸主和当年测试号的发放量有关吧

  2. 答:小米!
    如果没有无聊的饥渴营销,华为不会发展到这个程度。
    个人观点。
    请轻拍。。。

  3. 反对楼上。

    大概看了各位答主给出的答案:因为宣传过度,但产品却没达到消费者预期而导致的饥饿营销“失败”。

    为什么我要将“失败”打引号呢?

    事实上,我认为这些失败并不是营销策略(饥饿营销)上的失败,而仅仅是产品的失败。也就是说,产品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不是饥饿营销导致的,这完全是两码事。

    就像前面回答中提到的Google glass,它的饥饿营销并没有失败,它的确营造了供不应求的假象,以至于当时那么多人在其刚推出时就疯狂抢购。

    换言之,真正导致其失败的仅仅是因为这个产品本身而已。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认为有必要知道“什么原因会导致饥饿营销的失败”。

    说到饥饿营销,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都多少能说道到点子上。

    “不就是商家有意调低产量,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把产品卖出高价格、卖出高逼格吗?”

    “控制销量,最后还不是为了促进销量!”

    “饥饿营销就是欲擒故纵!”

    记得大学时候我一室友,在学校的奶茶店做兼职,有一天他跟我说:“我们那个老板啊,连饥饿营销都不知道,哎”。

    我故意跟了一句“我也不知道,你给我讲讲呗”。

    等真让他说的时候,却吞吞吐吐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个概念,甚至连定义都不清楚。

    很多创业者也是如此,知道很多概念,都知道点皮毛,谈不上应用。好一点的,知道很多营销方法,但不了解适用条件。

    于是就有人:看到杜蕾斯借势广告每次都能引爆传播,就让自己的品牌也逢热点必追——即使跟自己的产品一点关系儿都没有。

    看到小米做的799元性价比手机成功了,认为自己做一个相似性能,但只要499的手机,就一定也能获得成功——即使没有小米的成本控制能力。

    就这样,一大帮创业者前赴后继,拿着那些被忽略适用条件的营销方法就上路了,结果试了之后却发现公司的业绩反而不如以前了。然后就开始质疑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实际上,并不是营销策略和方法没有用,而是我们往往会忽略掉营销策略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商业世界复杂多变,盲目套用只能自食其果。

    而任何营销策略的奏效,都伴随着其成立的前提条件,饥饿营销也一样。

    那么饥饿营销奏效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点:

    1、市场竞争不激烈,消费者难以找到替代品

    2、消费者心智不成熟

    1、市场竞争不激烈,消费者难以找到替代品

    如果你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内,很少或没有竞争对手,除了你,消费者的选择非常有限,这时候你推出的产品就往往就可以使用“饥饿营销”策略。

    比如,2011年,手机市场虽然已是巨头林立(包括苹果、三星、爱立信、诺基亚等厂商),看似已经饱和没有任何机会。但小米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功地切入性价比手机这个无人竞争的细分市场


    当时,国外的手机(如苹果)虽然性能好,但价格高昂,通常要卖到4五千元;而国内的手机虽然廉价,却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娱乐需求(如卡顿玩不了优质游戏)

    而在这两者中间的空档正是高性能低价格手机的机会,小米瞄准这个饥渴的市场,顺势饥饿营销,引起了很大轰动。不仅打响了品牌知名度,还带来了品牌附加值。

    但是,你会发现,这招在现在不好用了。

    小米在第四代第五代依然延续以往的饥饿营销策略,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被VIVO,OPPO、华为等手机品牌依次赶超,一度从国内出货量第一度掉到了第五名。

    为什么饥饿营销不奏效了,小米不还是那个最具性价比的手机吗?

    我认为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为了抢夺巨大的人口红利,导致智能手机品牌数量在几年时间内暴增,像乐视、魅族、华为、360、锤子等等等等,一时间,消费者的选择变多了,国内的每家手机厂商几户都有自己的千元旗舰款,性价比都很高,这就使得性价比手机这个细分市场不再是小米一家独大,而是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1000元购买手机的预算,2011年,小米手机一定是不二之选,因为你别无选择;放到2017年,还是同样的1000元,你一定选择小米吗?机会不大了,因为1000元能买到和小米相性能的手机太多了。乐视、魅族、360、甚至是格力,都有可能在你的参考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手机的价格敏感度逐渐下降,2011年你会认为四五千元的iPhone太贵了,负担不起;6年过去了,2017年,还是同样价位的iPhone,你咬咬牙也就买下来了。

    再来,2014年,孟醒发现市场上有那么一拨人,他们对餐厅菜品的口味要求很高,但不愿意为五星级餐厅般的优雅环境、极致服务等来支付溢价。所以他瞄准这一市场,推出了雕爷牛腩。

    然而,雕爷牛腩并没有立即开张,而是在开业前半年一直处于不对外营业的“封测”阶段,但免费招待艺人名流和网络大V,并让他们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或微博

    因此,在这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借助于各美食大V、内外明星在网络上的推荐转发,这个轻奢餐品牌赚足了白领们的眼球,加上积累了半年的势能,使得雕爷牛腩在开业第一天就爆满。

    (有个例子类比这个很恰当,说当年德国因为灾荒严重而鼓励老百姓种植土豆,但老百姓反响并不好。后来国家推行一段时间的“禁止农民种植土豆,只有皇家才能享用”的政策后,再来重新推广土豆,就得到了农民得疯狂追捧。)

    相应地,如今你也开一家轻奢餐厅,也玩这么一把饥饿营销,还会有同样的效果吗?

    我想不会了,或许你可以有机会进入这个市场分一杯羹,但是做饥饿营销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你的替代品太多了,消费者会头也不回离你而去,然后找到其他轻奢餐厅。

    就像当年丰田推出锐志、皇冠后,先用低价来试探市场考察消费者购买热情,然后销售时却通知兴冲冲来购车的消费者要加价购车。

    比如凯美瑞,丰田当时称因需求过大导致厂商来不及生产,所以要求加价2万元并且需要先交定金并且购买相关的保险和内饰。

    很多消费者当然不会买账。在竞争激烈且各大厂商纷纷降价的汽车市场,丰田妄想通过饥饿营销提高售价,只能导致消费者投向竞对手的怀抱。

    也就是说,在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有其他替代选择的时候,饥饿营销的后果就是扶持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总而言之,当你想要用“饥饿营销”的时候,要记得先问问自己:我的产品所在的市场,竞争是否激烈?消费者除了我是否还有其它替代选择?

    2、消费者心智不成熟

    互联网大幅地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再也不是那群购买决策完全依赖于广告的人了。如今,多元信息渠道的存在,使得他们早就学会了辨别、评估信息的真伪。

    过去,电视上的手机广告,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如今,买手机前,消费者要先去京东参考评价、比较参数,才能决定要购买哪个品牌的手机。(PS:这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习惯)

    同样,过去消费者看到小米售罄,首先想到的是“小米不愧是性价比手机,这么快就卖光了”;

    如今,消费者再看到售罄,想到的却是之前在论坛上看到的“小米又要饥饿营销了,大家别上当”的帖子。

    总之,消费者的心智越来越成熟,他们比过去更加理性。这就使得再某些产品上,单纯的电视广告已经很难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了。而这也是饥饿营销再现如今越来越不奏效的原因。

    不光如此,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今天,有时候饥饿营销不但不会为品牌带来知名度和附加值,还可能因为消费者知道了品牌商的有意操控,从而出现渐渐反感品牌,甚至疏远品牌的现象。

    所以,在进行“饥饿营销”前,除了问自己“竞争激烈与否,替代品是否存在”之外,一定不要忘了把消费者理性程度的因素考虑进去。

    想看更多营销干货?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期待和你一起进步!

    weixin.qq.com/r/X0NJUZP (二维码自动识别)

  4. Exo的百日出道。个人感觉完全耽误了这个团的星途,不能再傻逼了。

  5. 我觉得当年李宁的韦德一代应该算吧…大价钱签下了韦德,然后专卖店里永远买不到韦德的鞋子,等回过神来,消费者已经不买账了..

  6. 你玩过守望先锋吗?
    你等过黑影出来吗?

  7. 饥饿营销,首先人得饿,想吃而不得,才行。
    很多企业错以为又少又贵就是饥饿营销。
    拜托,世界上就算只有一泡屎,也压根没人想吃好吗!何况还要钱

  8. 王菲16年12月30号的演唱会
    幻乐一场
    果真如此了。。

  9. 半条命……3,G胖什么时候数3~

  10. 冒险岛2,TX打死就是不开放注册..

  11. 王菲演唱会

  12. 阴阳师……?之前人多的时候特别抠,业原火那么大一个bug也没赔多少东西,樱花祭和五一送福利像不要钱一样,然而我的好友列表依然灰了一片……这种高氪高肝不保底的游戏一旦退坑就很难想回来了……

  13. 很多人呢举出的饥饿营销例子其实根本就不是 饥饿营销。

    1)是测试阶段就发现了数据不好。很多东西别看市场宣传有点口碑,但其实正式使用情况效果,用户评价,用户留存都很不好。这种产品要不就回炉重做,要不就只有慢慢等死。

    大部分公司都有自己的测试方法,比如转化率,留存情况。销售是门学位,不是光打广告,光听用户有70%想购买就能上的,就能成的。东西不好,你擦屁股也难。

    比如上面的:

    google 眼镜

    goolge wave

    腾讯的QQ飞行岛

    腾讯的 QQ仙境

    ……

    2)产能真跟不上。

    苹果手机

    小米手机

    锤子手机第一代,(听说最近坚果pro 不错)

  14. YG 空白期加起来可以去趟军队再回来了

  15. 个人认为饥饿营销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产品本身的性能要大幅优于同类产品

    如果性能不构成绝对优势就要在定价上占有优势

    对产能精确控制,使消费者的等待时间在可接受范围内

    如果上述三条都不满足,基本上就是自己作死了

  16. 餐厅老板每次上菜都会拖延十几分钟,称这是饥饿营销

  17. 我也来说一个吧~
    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

  18. 虽然我不知道这个ip还有多久能被人遗忘,但是估计也差不多了: 《半条命3》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