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密码*
确认密码*
忘记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如何看待网易严选入驻拼多多?
长期来看可以有两种发展。
1.因地制宜,严选在拼多多平台上处理滞销产品,即严选outlet。
2.利用团购带来的适当让利,获取新客,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
第一种方式是在拼多多平台成为一个地道的拼多多品牌。
而第二种方式,从用户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可能性。
严选前期通过网易邮箱、网易云音乐等导流过来的互联网资深用户,用户沉淀后以男性为主流,购物时目标明确,追求便捷。而拼多多的用户以女性为主,价格敏感,相比其他电商平台平均年龄更大,拼多多甚至是很多人的“第一次网购”。可以说是截不同了。
举几个典型的用户画像
1.“湿纸巾”用户
只在拼多多上购买“能用就行“的无差异化的产品,典型产品是湿纸巾。以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为主。
2. 比价快乐
网购经验丰富,擅长淘货,享受发现便宜的乐趣。价格不是关键因素,“赚到了”的感觉才是。
3. 新网购者
团购属性带来微信等IM的社交传播,签到超低价甚至免单,让许多用户第一次尝试线上。这些用户大多在三四线城市。
4.低价
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但可支配收入较低,什么便宜买什么。
对于严选来说,它在拼多多上最大的机会在于如何与第三类新网购者产生连结。
拼多多目前品牌馆里面已有很多品牌都有入驻,比如大家都熟知的严选、维达、小米、vivo,我感觉这就是一种当下的商业趋势。
因为拼多多的成功上市证明了拼购模式的正确性,并且拼多多自身所带的大量流量是对商家有很大吸引力的。
当然正品品牌的入驻也有助于改善拼多多在消费者心中的刻板印象。
所以入驻拼多多就是各类商家一个简单为了互利共赢的商业动作。
今天看到各大媒体都在报道网易严选入驻拼多多,官方回应:只是试水,没有投入更多资源???
作为电商同行,芝蚂城也来聊聊:如果没有价格优势,拼多多没什么更多的亮点,但是价格这东西也许会像温水煮青蛙,当所有的人都“觉得”便宜。有一天即使价格不便宜了,人们还会误以为便宜。就像超市里总有些便宜的东西,但是更多的是贵的。用便宜的东西制造“便宜感”,让你不知不觉消费贵的。
举荐大神辉哥点评:
我倒觉得我是严选的人的话,我会想,入驻拼多多是为了扩展用户边界,理解3~6线用户的消费需求,方便为他们定制合适的产品。
现在对于严选来说,基本格局已定,属于存量市场。而拼多多市场是局于增量市场。所以不能以现在的存量思维去定义进驻拼多多的以获取增量的行为。
毕竟,商品必须适应市场。
假如我是拼多多,我会想,找到合适的,有强大供应能力,保证质量的供货商,而不是一味的清仓,是很重要的。
当年天猫还叫淘宝商城的时候,门槛也相当低,都是注册了公司的淘宝店进去的。后来不断引进品牌,最初就对最顶部的几个品牌一家一家的谈引进,比如优衣库等,但品牌商在最初一两年也是把天猫当作清库存的下水道。
随着竞争激烈,持这种思想的品牌商越来越没有市场空间,最后也开始上正货,上新货。
由此逐步转向一个优胜劣汰的局面,天猫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也提升了。
我想拼多多的高层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拼多多也是会选合适的品牌为自己提升形象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这是双方扩展边界的策略举措,都在不断适应新的市场。
是从存量思维向增量思维的转变。
如果你也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欢迎在留言区与芝蚂城交流。
姓名*
网站
评论*
评论 ( 3 )
长期来看可以有两种发展。
1.因地制宜,严选在拼多多平台上处理滞销产品,即严选outlet。
2.利用团购带来的适当让利,获取新客,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
第一种方式是在拼多多平台成为一个地道的拼多多品牌。
而第二种方式,从用户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可能性。
严选前期通过网易邮箱、网易云音乐等导流过来的互联网资深用户,用户沉淀后以男性为主流,购物时目标明确,追求便捷。而拼多多的用户以女性为主,价格敏感,相比其他电商平台平均年龄更大,拼多多甚至是很多人的“第一次网购”。可以说是截不同了。
举几个典型的用户画像
1.“湿纸巾”用户
只在拼多多上购买“能用就行“的无差异化的产品,典型产品是湿纸巾。以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为主。
2. 比价快乐
网购经验丰富,擅长淘货,享受发现便宜的乐趣。价格不是关键因素,“赚到了”的感觉才是。
3. 新网购者
团购属性带来微信等IM的社交传播,签到超低价甚至免单,让许多用户第一次尝试线上。这些用户大多在三四线城市。
4.低价
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但可支配收入较低,什么便宜买什么。
对于严选来说,它在拼多多上最大的机会在于如何与第三类新网购者产生连结。
拼多多目前品牌馆里面已有很多品牌都有入驻,比如大家都熟知的严选、维达、小米、vivo,我感觉这就是一种当下的商业趋势。
因为拼多多的成功上市证明了拼购模式的正确性,并且拼多多自身所带的大量流量是对商家有很大吸引力的。
当然正品品牌的入驻也有助于改善拼多多在消费者心中的刻板印象。
所以入驻拼多多就是各类商家一个简单为了互利共赢的商业动作。
今天看到各大媒体都在报道网易严选入驻拼多多,官方回应:只是试水,没有投入更多资源???
作为电商同行,芝蚂城也来聊聊:如果没有价格优势,拼多多没什么更多的亮点,但是价格这东西也许会像温水煮青蛙,当所有的人都“觉得”便宜。有一天即使价格不便宜了,人们还会误以为便宜。就像超市里总有些便宜的东西,但是更多的是贵的。用便宜的东西制造“便宜感”,让你不知不觉消费贵的。
举荐大神辉哥点评:
我倒觉得我是严选的人的话,我会想,入驻拼多多是为了扩展用户边界,理解3~6线用户的消费需求,方便为他们定制合适的产品。
现在对于严选来说,基本格局已定,属于存量市场。而拼多多市场是局于增量市场。所以不能以现在的存量思维去定义进驻拼多多的以获取增量的行为。
毕竟,商品必须适应市场。
假如我是拼多多,我会想,找到合适的,有强大供应能力,保证质量的供货商,而不是一味的清仓,是很重要的。
当年天猫还叫淘宝商城的时候,门槛也相当低,都是注册了公司的淘宝店进去的。后来不断引进品牌,最初就对最顶部的几个品牌一家一家的谈引进,比如优衣库等,但品牌商在最初一两年也是把天猫当作清库存的下水道。
随着竞争激烈,持这种思想的品牌商越来越没有市场空间,最后也开始上正货,上新货。
由此逐步转向一个优胜劣汰的局面,天猫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也提升了。
我想拼多多的高层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拼多多也是会选合适的品牌为自己提升形象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这是双方扩展边界的策略举措,都在不断适应新的市场。
是从存量思维向增量思维的转变。
如果你也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欢迎在留言区与芝蚂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