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评论 ( 1 )

  1. 我倒觉得咪蒙并没有打完爆款,而是收割了一大批早就存在的口水话题红利。咪蒙的文章选题以及内核并不新鲜,很多都是在贴吧、头条反复出现过,讨论过的生活与职场问题,这些话题都具备一个共同点:根本没有完全正确的解决方案。

    在这些关公战秦琼式的问题上,咪蒙选择坚决战队,通过一些所谓的真实案例把她笔下的“某类人”一杆子拍死。这些观点加上煽动性的话语就成为很多负能量的出口,甚至让读者觉得很过瘾。而文章精心设定的场景,又预埋了很多容易让年轻人感同身受的人设:舔着脸无限求帮助的同事、伪装至深的渣男、不靠谱的拜金女等等…

    这些小操作增加了文章的场景感,也为朋友圈转发和网友自传播提供了弹药。我注意到一点,很多转发咪蒙文章的人往往会写上一段跟个人经历有关的转发语,以示共鸣。

    这就让我想起两个推论:

    一个是有关司机的,曾经有调研机构选了一批足够大的司机样本让他们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和社会平均水平做对比,结果百分之七十的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发现了吧,很多时候我们会高估自己,错估别人。

    另一个推论是:多数人认为西瓜优于香蕉,多数人认为香蕉优于苹果,多数人认为苹果优于西瓜。这就是著名的“孔多塞悖论”,公共选择的偏好,成了一个循环。在这个推论的支持下可以发现,其实任何观点都可以得到足够多的支持,根本无关对错。

    结合两个推论一起看就能发现咪蒙文章的狡猾之处,她的文章会把许多生活中许多大概率场景做一翻“PS”,比如坏上司和懵逼实习生的场景里,就会把上司的影响描述的极端恶劣,实习生变成了受苦受难但还一直保持微笑的励志榜样。很多年轻实习生看完就会不经意间放大自己在工作中的委屈,把坏上司对号入座到自己老板身上。

    随着转发评论一气呵成,咪蒙文章的目的也达到了。但是呢?那个现实生活中的坏老板难道没做过几件让你温暖的事吗?作为实习生的你难道就没有因为懒惰、放任而出现过工作失误吗?这些真实的细节、人格当中包容与分裂、严格与温暖并存的那一面,都在读过咪蒙文章后被自动屏蔽了。

    说到底,这个世界哪有什么非黑即白,哪有那么多天天吃饱了撑的什么也不干一心一意要害你的刁民,哪有那么多圣女遇上渣男的故事?

    想起很多小孩会在看动画片时问大人的一个经典问题: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在动画的世界里,答案一目了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可以用简单的对错善恶给出结论吗?要是世界这么简单,那倒也是件好事。

    或许咪蒙打造“爆款”的方式,就是给成年人一部把好人坏人泾渭分明的动画片吧。但是请记住,那只是动画片,不是你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有共鸣欢迎点赞交流关注我的知乎号,我们评论区里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