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亚马逊股价为何这么高?

亚马逊PE值大概为85,这明显高的不正常,ROE等数据也不高,在数据如此不好看的时候,为何公司总体估值还能这么高? [图片]

评论 ( 20 )

  1. 我只是来感概一下,这个问题提出时间是13年,6年来亚马逊就顶着这么高的PE翻了六倍。。。真是勇敢者的游戏。。。

  2. 因为美股在牛市

  3. 看了下问题日志,题主是2013年提出这个问题,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亚马逊成为了美股市场上,继苹果之后第二个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是什么支撑着亚马逊的万亿美元市值,亚马逊还会不会再给市场带来超预期的表现。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家巨无霸。

    根据亚马逊发布的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共实现收入1039.28亿美元,其中541.05亿美元来自于网上销售,85.75亿来自于线下销售(主要来自全食超市)。189.6亿美元来自网上商户的佣金和为商户提供的履行服务。65.1亿美元来自于会员付费及订阅服务。来自云服务的收入有115.47亿美元。

    从业务构成来看,亚马逊的业务主要包括以下板块:
    (1)零售业务: 通过实体店和零售网站服务消费者,专注于选择性、价格、便捷性。消费者可以通过Amazon的网站,手机APP、Alexa、和实体店进行购买。
    (2)硬件生产:公司还制造生产电子设备包括:Kindle e-reader、fire table、fire TV、Echo devices。公司还生产影音内容。并且Amazon提供配送服务。
    (3)第三方服务:公司为第三方提供平台服务, 使其在亚马逊的平台上销售商品。,公司还为第三方商家提供订单履行服务,并从交易中收取佣金。公司为第三方商户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4)云服务: 通过AWS为各类公司,政府机构和学术组织提供计算、存储、数据库等服务
    (5)内容生产: 通过公司的Kindle Direct Publishing(一种线上服务)作家和独立撰稿人可以将其作品发布在Kindle Store,并拥有作品70%的版权。同时该项业务还帮助作家、音乐家、电影制作人、APP开发人以及其他内用生产商在平台销售其内容。
    从公司的二季报来看。云服务业务是公司的一个亮点。亚马逊云服务业务第二季度营收为61.05亿美元,同比 增长49%;净利润为16.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25%。

    电商这一经营模式对大家来说已经都十分熟悉。中国的两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与京东已经深入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么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电商领域的巨头京东与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相比表现的如何呢?下面我们从收入与净利润两方面将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Ebay进行一下对比,让大家可以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京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与亚马逊业务模式最为相近的京东2018上半年的表现。京东2018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为336.12亿美元,其中来自商品销售的收入为305.25亿美元。广告及物流服务的收入为30.87亿美元。来自商品销售的收入占比达到90.81%

    阿里
    虽然阿里的商业模式和亚马逊及京东有所不同,但是作为电商巨头,我们还是可以粗略的做一下比较。 阿里上半年的收入构成多数还是来自于淘宝、天猫等平台的商户佣金收入。

    上半年阿里实现收入122.29亿美元其中84.34%来自于核心业务淘宝和天猫的佣金收入,6.27%的收入来自于云服务,7.98%来自于娱乐板块。在业务模式方面,如果说阿里巴巴采用的是经纪商运营模式,以撮合交易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亚马逊和京东采用的就是做市商模式,主要通过购入商品并销售获取收益。
    Ebay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亚马逊曾经的强大竞争者ebay的上半年表现。从业务规模上来看,ebay已经被亚马逊远远的甩在了后面,2018年上半年,ebay的销售收入总额为52.2亿美元,其中20.77亿来自平台收取的销售佣金。5.63亿来自平台的广告费用。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从上面的对比可以发现,亚马逊的最明显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庞大的规模。1039亿美元的收入比其他几家的总和还要多。并且,通过运营,公司积累的庞大的数据,可以使其更好的了解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与消费需求。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有针对性的销售活动。
    亚马逊在零售商品市场起到了做市商的角色。 对于做市商亚马逊而言其积累的数据也更加全面。亚马逊作为体量庞大的做市商可以在市场上控制某类商品的流动性。更加深入的参与到整个商业流程当中。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多样的商品种类与巨大的市场规模。一旦市场地位形成就很难撼动。此外,亚马逊广泛接触源头供应商、物流企业、消费者,并且在全球广泛布局。这样积累的数据更全面更有价值。
    已进入持续盈利期
    亚马逊1997年在Nasdaq上市以后也经历了长期亏损的阶段,但是公司从2003年录得盈利3528万美元开始,就连续的盈利。2004年公司的盈利就从3528万美元上涨到5.88亿美元。此后公司一直保持盈利状态。只有在2012年和2014年出现了亏损。亏损额为3900万美元和2.41亿美元。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盈利的。说明前期的资本投入已经使亚马逊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盈利体系,公司已经具备了持续盈利的能力。

    亚马逊、阿里、京东净利润对比
    上面我们从收入规模的角度对四家公司进行了对比。接下来我们从净利润角度来分析一下亚马逊、京东、阿里三家公司的优劣。从净利润角度来看,阿里巴巴的表现最好,净利润规模一直大幅领先于其他两家电商巨头。这于阿里的运营模式有关。阿里主要是通过平台连接买卖双方,来促成交易,自身并不牵扯平台商品的买卖,无需支出货物成本。自身从平台交易中收取相应的佣金。所以净利润会相对较高。

    三家公司当中,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还没有产生盈利。而亚马逊的净利润从2015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毛利率不断上升
    除了净利润,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发现亚马逊的毛利率近些年也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趋势。2003年亚马逊的毛利率为23.8%,2004年为23.1%。此后一段时间维持在这一水平波动。从2012年开始公司总的毛利率不断上升。2014年上升到30%左右,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已经上升到超过40%。这与公司前期进行的大量硬件设施及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投资是紧密相关的。对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大量软、以及其他硬件投入是公司进行高利润云服务业务及其他数据服务的基础。前期的基础硬件投入已经可以为公司产生可观利润,进入收获期。

    物业及设备建设增速
    在高毛利业务陆续产生盈利的同时,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发现亚马逊在2009年至2016年期间物业与设备规模的增速一直在下降,物业及设备规模增速从2009年最高点的87.13%下降到2015年的28.71%,因为2017年6月收购了全食超市所以物业及设备规模增速又回升至67.84%。2009-2016年的增速下降说明前期亚马逊投资的物流中心、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建立完成。这为亚马逊的转向高利润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
    2017年6月16日,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线下零售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Inc)。亚马逊以每股42美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这与阿里的新零售业务有异曲同工之妙。
    亚马逊可以很好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全食超市运行的更有效率。这也是亚马逊的一次线下尝试,可以使亚马逊运用其积累的大量数据更好的为全食超市进行营销、成本控制以及商业决策。亚马逊可以以全食超市为样板全面向线下市场进行扩张。
    关于云业务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我们可以将亚马逊的云服务理解为硬件、软件、数据及后台运营管理的外包服务。依靠互联网,网络内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云服务的使用客户。当然开展云业务的前提是公司拥有大规模的硬件基础设施储备和软件开发能力。
    亚马逊从2005年开始发展云业务。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已经是云服务市场的绝对霸主。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云业务基础设施占市的33%。公司在第二季度电话会议上公布截止第二季度有上千家企业在AWS上运行其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有8万个新增数据库迁移到AWS上。公司提供的云产品主要有:计算、存储、数据库、迁移、人工智能、媒体服务、移动服务、分析、开发人员、游戏开发及内容分发等。
    (1)云计算:用户可以进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科研机构可以运用这种计算能力进行生物医药的研发,气候变化预测和市场趋势预测。此外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2)云存储: 将数据库、物联网、数据备份等数据存储于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
    (3)开发人员工具:通过亚马逊提供的组件,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能够更加快速安全的进行软件开发与运营维护。
    (4)移动服务:为移动终端设计支持云的应用程序。
    公司经过长期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软件开发能力的积累使得公司的云业务在近期出现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云业务的合作伙伴包括:海豚浏览器、360、天狮集团、联合利华、Nasdaq金融云、三星重工等、21世纪福克斯等等。
    万亿市值不是终点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长期来看亚马逊的市值应该不止万亿美元。贝索斯的真正目标很可能是利用科技手段做世界零售商品的“做市商”。这一垄断地位不仅仅是用金钱能衡量的。
    老虎证券提示:证券投资是一项有风险的投资行为,投资者需要根据多方信息综合分析制定投资决策,本文只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知识学习资料,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4. 以一个普通人,一个毫无股票知识的平凡人的角度聊一聊亚马逊那么高股价背后的逻辑,首先,我只是在我高中时候用过亚马逊买书而且用户体验很差,其次和亚马逊有过交集是kindle,使用感觉只能说是一般。现在的亚马逊在我身边几乎没有存在感,没见人用过(当然有很多优秀的公司也是隐藏在幕后,不被人所发现,但我觉得亚马逊不在这个行列),综合我生活的经验,我觉得亚马逊的股价是泡沫,以上便是我逻辑不够严谨,数据材料不够准确所得出的猜想。

    希望时间能证明我猜想的对错。

  5. 亚马逊的股价持续走高,带动着贝索斯的财富也水涨船高。

    ————————————————————

    更新一下:

    亚马逊的股价还在上涨,后劲强势。贝索斯持有亚马逊16%的股份,截止到2018年8月30日,贝索斯拥有超过1600亿美元的财富。

  6. 被幸福包围的夏天
    2019年7月2日 于 上午7:15

    利好出尽了,天然有人高位获利了断,卖的人一多(股价正本又高,后面买的人相对少一些),股价天然而然就下跌了!

  7. hhh现在国内的主流投资者不是看peg的吗

  8. 简单的说
    1.电商部分是很多时候没有盈利,但是考虑到亚马逊把一部分收入投入到扩大规模,比如说自建物流,发展技术,这样会使得未来亚马逊在电商这一块的霸主地位更加无可撼动,投资者可以忍受,同时亚马逊有稳定的现金流,投资者不怎么担心出现乐视的情况。

    2.亚马逊不完全是电商,已经向科技公司转型。除了大名鼎鼎的Amazon Web Service之外,人机交互方面亚马逊也不差,亚马逊echo凭借人机交互的技术优势开始向智能家居发力,是不是很有想象空间。同时亚马逊研制的机器人已经投入物流管理的使用,无人机送货进入测试阶段,去年还搞出智能店铺,名字我忘了,反正这些。妥妥的大数据收集呀。

    所以,亚马逊现阶段股价高企,从某层度来说反应了投资者的乐观心态。

    顺便呼吁一下亚马逊多重视中国市场,教教中国的电商什么是客户至上,怎么做百年企业。就酱。

  9. 亚马逊云服务,前景比较大,题主没有超过A股吗,这样的公司,我们这太多了,股票炒的是预期,你看我这样说又自洽了,亚马逊在下轮股灾的时候一定跌的很恨,不是不报,时间不到。

  10. 打过星际的都知道前期余钱上4位数必败。

  11. 厚积薄发,这套商业模式几十年才成熟,时间积累到了,然后就值钱了。

  12. 感觉大家都是一个逻辑,亚马逊股价涨了,所以就要找出点原因。说亚马逊以后能赚钱,你怎么知道以后的事,为什么不可以一直不赚钱。国内炒垃圾股不也是拿未来说事,都是一个套路。其实就是美国的机构无耻,就是要拉升亚马逊股价,赚取超额利润。中石化40多元的时候,原因分析的不也是一套一套的,结果怎么样。亚马逊股价崩塌只是时间问题,就看华尔街的机构脸皮厚到什么程度了。

  13. 以上很多位都说的不错。
    我来补充下AWS对于整个亚马逊估值的影响。
    了解云计算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业务的最终目标是要干掉几乎全部传统硬件厂商和部分软件厂商。
    这些硬件厂商包括:IBM、HP、DELL&EMC、CISCO等。
    软件厂商包括:ORACLE、VMWARE、F5等。
    今天(2016.10.29),IBM估值1473亿美金,HP254亿美金,DELL&EMC:DELL三年前私有化价格249亿美金,EMC停牌前575亿美金(含VMWARE),思科1526亿美金,ORACLE1603亿美金,加在一起共5000多亿美金。算上其他传统toB软硬件厂商,大约7、8千亿的盘子。
    当然巨头们不会坐以待毙,还有微软、阿里这样的竞争对手正在崛起,AWS保持一家独大面临挑战。但仅从现在的市场上看,AWS在云计算市场近30%的份额,亚马逊整个3600亿的估值中,单单AWS的未来就可以占到2000亿美金,这个数字可能还是被低估。
    AWS的未来三年的最大挑战是要看传统厂商有没有壮士扼腕的决心了。

    利益相关:AWS员工。

  14. 昨天亚马逊股价808了而且按这个趋势两年内上1000

    我自己第一次买美股就是买的亚马逊当时380进的,放了一年660了 后来过了很久,540又买了一次,609卖了后来这货一句上涨几个月就880 我想说这货

    首先虽然亏钱但 电商这块无人能取代,除了中国 特别是美亚 东西好服务好没说的,市场份额网购也是第一把
    第二德国亚马逊 日本亚马逊都做的不错
    别忘了亚马逊还有一个强势发展的云服务这货近两年特别高速增长数据实在亮眼

    还有就是亚马逊本身业务体量进来除了自己壮大,还有海淘大军兴起,反正我认识的基本海淘都美亚,品种齐全 而且正品保证,自营。还有服务真是没说的这一块也为亚马逊的业绩贡献不少啊

    还有一点就是华尔街对于公司股价是有个预估在里面的,就是有未来发展预期所以会暴涨,也就会有些公司其实数据亮眼,但是不及预期网易和亚马逊都经历过。虽然很好,但是预期是更好,这样就有可能暴跌。我记得今年上半年还是去年,亚马逊和fb爽爽超预期就直接fb暴涨百分之15亚马逊暴涨30多刀一天,也就是说美国公司有一部分是对你的预期就可能会比实际价值更高

    股票投资看中的是公司。还有更重要是公司里的创始人 贝索斯这个人就是改变世界的人
    他会带领亚马逊走向更高辉煌

    他还有一个太空探索公司,没有马斯克那个出名而已

  15. 亚马逊这种高度关注现金流的行为有没有感觉很像另外一种生物,国家?

  16. 亚马逊和京东这两个坚持不懈持续亏损十多年的难兄难弟,我想到一个新的角度理解:

    1、互联网的“基础业务免费+周边业务付费”

    腾讯:QQ和微信,通讯免费,依靠游戏、会员、广告等周边业务赚钱;

    阿里巴巴:搭建淘宝天猫平台、支付宝等工具,主要依靠广告赚钱;

    百度:基础业务搜索免费,依靠竞价排名广告赚钱;

    360:基础业务安全软件免费,安全软件搭载浏览器和搜索引擎,依靠浏览器首页和搜索广告赚钱;

    小米:基础业务低价(硬件与软件不同,做不到免费),想依靠周边业务如广告赚钱;

    那么亚马逊和京东呢?

    同样可以看成“基础业务免费/低价+周边业务付费”模式。看看沃尔玛、亚马逊财报,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靠中间差价的大型零售商利润率极低,近似于免费业务(沃尔玛2015年Q4营收1296.7亿美元,净利仅仅45.7亿美元,净利率3.52%)。

    以“电商零售免费/低价+周边业务付费”来看,亚马逊和京东的基础业务——B2C电商零售就是类似于腾讯的免费通讯、百度的免费搜索、360的免费安全软件,这项业务本身不赚钱,只是依靠这项业务吸引用户。用户达到规模之后,谋求其他诸如游戏、会员、广告业务变现。

    2、亚马逊和京东的“周边业务付费”

    那么大家就要问了,亚马逊成立了21年,京东成立了十多年,还没找到周边赚钱业务,为何?

    这确实是个问题。类似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的模式,几年就找到变现模式,而亚马逊京东等的时间确实太长了点。

    因为那个模式是近几年才出现,之前互联网20多年没出现过。这就是云服务。

    亚马逊云服务已开始爆发性增长,在美国营收排名第一。而其增长天花板在哪,我们目前还不知道。也许是下一个谷歌,谁知道呢。“电商零售低价+云服务付费”,这是亚马逊可见的发展方向。

    而京东情况有所不同。京东在国内电商有强劲对手天猫,云服务上也是阿里巴巴占据优势。所以京东靠云服务创收不太可行。现在京东在大力做金融,京东钱包、白条等金融业务目前估值已经400多亿。这个模式其实是阿里巴巴首创,脱胎于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未上市互联网公司。

    所以京东的模式可以表述为:“电商零售低价+金融服务付费”。因为京东电商业务的商家、用户数量众多,这条路估计可以走通。

    3、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两家公司基础业务不赚钱,而且连续十多年亏损,市值还有那么高

    因为未来可能会出现赚钱、十分赚钱的业务。

    就像当年谷歌、Facebook、腾讯基础业务看不到盈利希望,后来发现变现模式,一赚就盆满钵满。

  17. 说实话,你选错了衡量指标,没想清楚为什么估值。

    昨晚重温《黑客帝国Ⅱ》,觉得有句话特别适合聊估值这事。

    梅罗纹奇(程序)问尼欧一行人为什么而来,尼欧等人说是因为听从先知的意见来寻找钥匙管理人。

    梅罗纹奇笑道:“这不是回答为什么。事实上,你们只是被告知来这里,然后你们服从了,这意味着,你们只是程序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你并不知道来这里的原因。’为什么’才是唯一真实的力量源泉,没有它,则没有力量。”

    “why” is the only real source of power.
    (“为什么”是唯一真实的力量源泉)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估值这件事呢?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所投资的公司能否实现XX价值,从而满足我们的投资回报率。这意味着,你需要判断的是公司的未来价值。

    所以,当你一用 PE 值来衡量公司价值,立刻就陷入到两个误区。(1)说 PE 高,是因为你拿亚马逊和其他相似公司作比较,所以觉得高,可是比较后得出的是相对价值,你仍然不知道亚马逊的绝对价值是多少。(2)PE 的公式是: 每股市价 ÷ 每股税后利润。你发现问题了么,你买股票是在投资这家公司的未来,可是 PE 却试图用现在赚多少钱告诉你未来它的价值是多少。

    ROE 的问题也是一样。股权回报率(ROE) = 净利润 ÷ 股东权益 = 净利润率 * 总资产收益率 *杠杆率。不仅没有告诉你未来,还潜在地包含了杠杆因素。

    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折现现金流估值法(DCF)。

    作为一名企业家,贝佐斯最先认清了什么是企业价值,那就是未来自由现金流,而不是季度利润。通过与更少的流通股这一做法搭配,他可以回馈股东更多价值。

    贝佐斯曾说:“我们为什么不像大多数人那样,首先关注每股盈利或盈利增长?答案很简单,盈利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现金流,股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而不仅仅是未来盈利的现值。未来盈利是每股未来现金流的组成部分——但是并非其唯一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营资本和资本支出也很重要,因为是未来的股份稀释。尽管有些人会认为这有悖常理,但是一家公司可能在特定环境下通过盈利增长损害股东价值。当增长所需的资本投资超过这些投资产生现金流的现值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贝佐斯致股东信)

    这段话可能有点绕,所以他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证明:

    设想一位企业家发明了一种机器,可以快速把人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这台机器价值昂贵,耗资 1.6 亿美元,每年能够运送 10 万名乘客,使用寿命为 4 年。每次载客运行售票 1000 美元,能源成本为 450 美元,劳动力成本为 50 美元。

    生意很好,第一年运送了 10 万人次,完全发挥了一台机器的能力。在扣除 4000 万折旧费、5000 万能源、劳动力成本,产生了 1000 万美元的盈利。

    这家公司优先考虑收益,决定投资更多的资金,从第二年到第四年增加更多的机器。

    第四年结束后,复合收益增长率 100% ,累计盈利 1.5 亿美元。考虑到上述利润表的投资者会感到非常高兴。

    然而,现金流量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同样在这四年里,运输业务产生了 5.3 亿美元的负自由现金流。

    当然,其他商业模式的盈利更接近现金流。但是我们的运输模型表明,不能依赖利润报表来判断股东价值的创造或毁灭。

    这个故事里,每年的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分别是 5000 万美元、1 亿美元、2 亿美元和 4 亿美元,连续三年实现 100% 的增长。但是没有考虑到 12.8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资本支出对创造现金流必不可少,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不能代表现金流。

    如果我们相应地修订增长率和机器的资本开支——现金流情况究竟是更加恶化还是有所改善?

    奇怪的是,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这项业务增长速度越慢,发展会越好。为第一台机器投入初期资本支出后,理想的增长轨迹是尽快增加 100% 的运营能力,然后停止扩张。然而即使只有一台机器,累计现金流总额直到第四年才超过初期的机器成本。

    可是考虑到贴现率是资本成本的 12%,现金流依然是负值。

    (贝佐斯致股东信)

    回看亚马逊近两年的表现,在最近 19 个月,它的市值经历了 2200 亿美元的暴涨。

    很多人将之归因于市场极度看好 AWS(亚马逊网络服务,即云计算业务板块),在 2015 年亚马逊第一次公布 AWS 业绩时 ,股价即暴涨了 14% 。诚然它是重要估值因素之一,但它不是全部。

    大家忽略了亚马逊的自由现金流从 2015 年开始发生巨变。短短一年时间里,它的自由现金流从 19 亿美元突增至 73 亿美元。

    至此,贝佐斯成功兑现了 20 年前关于自由现金流的承诺。现在,他又做出了未来现金流的规划,并且在云计算、数字媒体、电商等三方面表现不错,你觉得投资者是应该选择相信,还是不屑一顾?

    资本市场看好 AWS 是有理由的,除了这个概念所意味的前景,更重要的是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带来充沛自由现金流的项目。

    当然,有时仅凭现金流不能准确衡量估值。毕竟投资前期,现金流较低,不过只要在日后能获得更多补偿,早期接受较低的现金流也是值得的。

    至于说现在 3000 多亿美元的估值高不高,我觉得这主要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投资周期,以及亚马逊能否实现在你的投资周期内实现它的成长承诺。

    之所以很多投资者不愿意用折现现金流估值法,就在于在不了解公司、行业的情况下,预知未来很难,这套估值法需要大量假设,而且任何一点假设都会引发估值变化。相比而言,用相对估值法市盈率什么的,显然更简单。

    PS:很多人认为亚马逊不赚钱。它真的在做赔钱买卖吗?

    比较下 ROIC (投入资本回报率)和 WAC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类似机会成本)。亚马逊近 3 年的投入资本回报率(不包括商誉)是 19.8%,远在 10.5% 的资本成本之上。

  18. Jeff Bezos屌就屌在这个地方(对不起 我用脏字了)。
    别的CEO都是跪舔华尔街那帮人 Bezos是我从一开始就不把你当回事 在Bezos 1997年致股东的一封信(media.corporate-ir.net/)里提到

    We will continue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light of long-term market
    leadership considerations rather than short-term profitability considerations or
    short-term Wall Street reactions

    意思就是: 我大Amazon才不关心你华尔街怎么想的 我们不会把赚的钱给股东分红 我们会把钱长线投资到自己头上 Amazon的strategy是不管盈利(实际上是即使盈利也把钱花了投资长期) 只管把蛋糕做大 有些季度甚至Amazon赚钱了 但为了保证不破坏永不赚钱的和谐性 立马收购一两个startup 说对不起我们这季度收购公司了又没有赚钱 事实也证明 短期华尔街不买账根本不影响Amazon长期的股价

    另外1997年的那封信还有一句话也深得我心:

    We will make bold rather than timi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re we see a
    sufficient probability of gaining market leadership advantages. Some of these
    investments will pay off, others will not, and we will have learned another
    valuable lesson in either case.

    经典案例就是2014年的fire phone 败得一塌糊涂 卖出去了<10万台 结果一年之后fire phone部门直接被拆掉 所有SDE内部转组 Amazon喜欢尝试并fail fast 比永不尝试新东西肯定好 现在来看 股价也早已克服掉fire phone带来的低谷

    在我看来 Jeff Bezos是Steve Jobs之后最屌的CEO 没有之一

  19. 反对票数第一名的答案———
    并没有针对谁,

    亚马逊不是不赚钱,
    他的钱用于投资仓储,买机器人,买飞机去了,
    我引入一个概念,盈利/投资的比例,亚马逊未公布相关数据,我猜测应该是小于或等于1,绝不可能大于1,
    股票的问题我就不懂了,小白一个。根据门外汉的理解,亚马逊是一个潜力股。

  20. 我想听听巴菲特的看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