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品牌商、厂商、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和电商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几个名词一直频繁出现于媒体报道和电商相关书籍中。 在产品生产销售中起什么作用? 其中哪些是电商为了削减成本而跳过的中间环节? 哪些拥有价格控制权?

评论 ( 11 )

  1. 各种角色的辨析,上面很多回答已经都讲到了,这里就简单说一下:

    • 品牌商,产品的拥有者;
    • 厂商,产品的制造者,有时候厂商就是品牌商,有时候是品牌商委托生产的,这取决于品牌商的经营模式;一般商业文章中提到厂商,几乎等于是在说品牌商的意思。
    • 代理商、经销商、分销商:产品的销售者,就是自己没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但他们通过批发或零售的形式最终将产品变现了。只是根据不同的厂商/品牌商的渠道管理政策,他们会拥有不同的称谓,像现在的微商,很多多少一人小店,同时身兼多重身份,首先取得经营权,先成为代理商,随后需要在朋友圈不断散货,这就变成了零售商,还要发展下线那就是分销商。
    • 电商:电商在价值链的本质和代理商/经销商是一样的,都是产品的销售者。其获取产品销售权的途径和传统代理商或经销商是类似的,只是其销售方式比较特殊,有信息化和互联网的特性。

    再来看题主的进一步问题:

    电商到底越过了哪些渠道?这要看电商的经营模式。

    • 品牌直营,那就是越过了所有渠道;
    • 自营综合零售,比如1号店的自营部分,其货源的采购形式就很多元化了,供应链本质和传统商超是一样的;
    • 非自营的综合零售,如天猫,其本质是一个互联网商业地产模式,不过平台会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制定招商标准,很多低端的经销商一般比较难入驻(不过也要看品类),有些品牌商会直接入驻,那就没代理商什么事儿了;
    • B2B,比如阿里巴巴,这上面主要是厂商和代理商,这里越过的是传统的线下分销/批发市场、行业展会之类的,事实上也并非完全越过,只是一种补充形式,很多线下展会依然繁荣。

    哪些角色拥有价格控制权?答案肯定是不一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啦~

    • 基本上品牌商是首先拥有定价权的,但是最终的产品价格是会基于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来波动的。
    • 一个东西非常紧俏,人人都想要,当然可以价高者得,比如当年iPhone搞的饥饿营销。这个时候很好理解,品牌商拥有价格控制权。不论是官方网站、直营的体验店、还是授权经销商也都在同样的价格体系之下销售,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品牌商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做个人人想要的东西出来哪那么容易)
    • 一个东西在市场上有很多同类竞品,买家都要货比三家,比价格、比性能、比服务,这个时候渠道和品牌商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谁拥有更好的销售能力,就可以拿到更好的进货价或销售政策,还能反过来挑和什么品牌商合作,比如小红书,有很多女性的买买买用户,那他就拥有了很强的谈判筹码来压制供货商的价格和供货方式。但品牌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会不断制衡和各个渠道商的关系,比如之前华硕全面向京东暂停供货,就是一种被长期打压下的反弹。
  2. 【品牌商、厂商、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电商、微商,傻傻分不清楚?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品牌商(brand owner):具备自有品牌的供应商。关键点在品牌(brand)。
    品牌是干什么的?品牌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把自己跟其他竞争者进行区分,二是给消费者留下长期、深刻的印象。
    品牌商就是具备自有品牌的供应商,品牌商不同于OEM、杂牌军。
    举个例子,夏天来了,天气炎热,美味人生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伺机推出“豆帝煮”牌杯装绿豆沙冰,并注册了相关商标。他们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享有一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美味人生就是品牌商;如果它把“豆帝煮”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天天乐食品加工厂,天天乐就是“豆帝煮”的OEM;而市面上随之出现的“豆帝烧”、“豆帝主”、“豆帝王”等跟风山寨品牌、甚至无品牌产品,都可以算作杂牌军。
    当然,也许有一天,山寨品牌中会涌现出一些个做大做强的;到那个时候,它们就可以咸鱼翻身,自己也成为品牌商了。

    厂商(manufacturer):拥有厂子的供应商。关键点在manufature。
    严格说来,上边的定义不够严谨。说到厂商,通常它具备两个特征:一是生产、制造,二是规模较大、工业化。
    厂商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此之前,人们从事生产、制造,严重依赖于人力和手工,最多只能达到作坊、工坊的级别,只有工匠和手艺人;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诞生了工厂这种怪物级别的场所,于是才有了产业工人。
    所以,提到厂商,往往自带大规模、生产这两个属性,厂商不同于贸易商、服务商。
    厂商跟贸易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负责生产的,后者不负责生产,只管买进卖出,相当于二道贩子;
    厂商跟服务商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产品是有形的,后者的产品是无形的。

    经销商(dealer):以交易为生的人(或组织)。关键点在经销(deal)。
    从本质上说,经销商就是二道贩子,他只做买卖、不管生产。
    然而,跟其他二道贩子相比,经销商又有一些不同,那就是他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现实中,厂商往往没有办法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各种传输手段和工具;这些传输手段和工具,就叫做渠道(channel)。
    经销商是渠道中重要的一环。他们通常是雄霸一方的豪强,熟悉某个区域的市场动态,能够划地为界、占山为王。实力雄厚的经销商,在面对厂商的合作要求时,往往比较强势,例如沃尔玛、家乐福、4S汽车店等。
    对于经销商而言,重点在经营,销售是其次。

    代理商(agent):获得商家授权,负责处理与消费者关系的人(或机构)。关键点在代理(agent)。
    这里要分两个方面说。如果商家是厂商,提供的是有形的产品如洗衣机,代理商的角色跟经销商比较类似,主要是代替厂商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完成销售。有的代理商还要负责售后服务、维修维护等工作。
    如果商家是服务商,提供的是无形的产品如保险,代理商的角色则更像是中间人,俗称“中介”。他的主要职责包括与消费者相关的一系列工作,例如介绍说明、推介宣讲、问询答疑、签订合同、后续跟进、处理投诉等。基于服务的代理商要比基于产品的代理商更为复杂,他们与消费者之间,除了一般的商务关系之外,往往还存在着法律关系。
    代理商的重点在于授权、许可。与商家相比,他们一般处于弱势地位。

    分销商(distributor):从经销商处拿货、进行分发销售的人(或组织)。关键点在分销(distribute)。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经销商是二道贩子,分销商就是三道、四道、甚至五道贩子。
    这种情形,常见于市场需求量巨大、消费者分布广、运输层级多的产品。以近几年异常火爆的某罐装饮料为例,厂商把饮料生产出来,召开全国招商大会,各地有实力的经销商纷纷报名参加。宏发贸易有限公司获得华南区经销商资格,他就是厂商在华南区的代表。广东顺顺发商贸有限公司找到宏发,获得了在广东省销售该饮料的资格。于是,顺顺发从宏发拿货、接受宏发的管理和领导,顺顺发就是宏发的分销商。广州吉利糖酒贸易有限公司找到顺顺发,获得了在广州市销售该饮料的资格,那么吉利就成为了顺顺发的分销商。以此类推。
    分销商的重点在于分发,把商品从高一级的区域向低一级的区域派送。

    电商(E-commerce):电子商务。借助电子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完成产品和服务交易活动的模式。关键点在电(E)。
    电商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电商(E-business)包括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狭义的电商(E-commerce)侧重于交易,也就是买卖。这里咱们只说狭义的。
    电商发展很快、变化也很多,根据角色不同,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类 ——
    1.平台。只负责提供场地、管理、支持等保障,自身不参与买卖活动,相当于集市,例如阿里巴巴、天猫等。
    2.自营店铺。由商家自己或委托第三方建设,负责宣传、推广、销售、服务等,绝大多数仅提供自家商品,相当于把线下的门店搬到线上,例如香奈儿官网、企业商城等。
    3.入驻商户。进入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商家,包括单位及个人,相当于集市的摊主,例如亚马逊入驻商家、淘宝店主等。
    对于电商,最直接、最暴力的理解就是,互联网相当于创造了一个新世界、新次元,电商就是在这个新世界、新次元里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人们。

    微商(SN E-commerce):社交网络版本的电商。利用社交网络开展商业贸易活动的模式。关键点在微(SN)。特指利用微博、微信做生意的人。
    微商跟电商的最大区别在于,微商的土壤是社交网络(SN)。社交网络天然带有媒体属性,这个特征是传统电商所不具备的。这就意味着经营方式和游戏规则的改变。
    电商的玩法基本上还是遵循了线下生意的传统模式:找到客户、吸引客户、说服客户、服务客户,重点还是在“交易”;微商的玩法有大大的不同,无论是微博的明星效应、粉丝经济,还是微信的熟人买卖、朋友圈经济,决定微商成败的因素,已经从“交易”本身,悄然转移到了“社交”。
    电商的生意,基本上还是比较纯粹的买卖、消费,而微商的生意,越来越倾向于人情、消遣。

    最后说一下电商的成本优势。
    电商的成本优势,这个事情要两头看。电商在房租、水电、人工等固定成本上有较大优势,在税费、财务等方面也享有一些政策红利,门槛低是它为创业者带来的最大利好;
    然而,甘蔗没有两头甜。门槛低带来的后果,一个是竞争的极度激烈,另一个就是失控的风险。因为几乎人人都可以开淘宝店、做微商,竞争者数量异常巨大;又由于做电商,大量的数据产生、存放于网络,商业风险也相应增大了。
    对于任何试图从事电商的人来说,以上两个,都是无法回避、不能不纳入考虑范围的。

  3. 到了粽子的季节,我也举个例子。

    商品如图:

    品牌商:广州酒家集团
    厂商:广东省肇庆市XXX食品厂
    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广州酒家利口福门店(线下直营),广州酒家官方旗舰店(电商直营渠道),顺丰优选(电商分销渠道),天猫超市(电商分销渠道)

    在产品生产销售中起什么作用?

    品牌商拥有商标和品牌权益。即使是同样厂商生产的同样材料的粽子,没有广州酒家的授权,也是不可以称之为“广州酒家”的。

    厂商:就广州酒家而言,它的产品有粽子,月饼,老婆饼,腊肠等。除了自己拥有腊肠的工厂之外,粽子这种季节性产品,它是找代工厂生产的。你可以想像,一个品牌商不可能有这么不同种类的工厂,大部分的产品生产是外包的。所以厂商根据品牌商指令进行OEM生产。同样是粽子,厂商可以生产广州酒家的,也可以生产陶陶居的。

    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有的品牌商没有自营渠道,有的品牌商只有线下渠道,有的既有线下又有电商渠道。为了迅速抢占市场,品牌商一般会授权供货给渠道商,尽可能短时间大面积铺货,尤其是季节性产品。而为了有一定的渠道控制权,品牌商通常也会有自己的自营渠道,如例子中的广州酒家线下直营和电商直营店。

    其中哪些是电商为了削减成本而跳过的中间环节?

    例子中的,广州酒家利口福门店(线下直营),广州酒家官方旗舰店(电商直营渠道)就跳过了中间的分销环节。

    哪些拥有价格控制权?

    例子中的商品售价88元,定价是如何产生的呢?(以下数字纯属胡诌,完全不负责任)

    厂家生产成本:原料+人工+包装+运输=44元,出厂价50元,其中6元的空间是厂家可以控制的。

    品牌商供货成本:店铺人工成本,店铺租金水电(电商则是引流费,天猫扣点,快递成本等)合计10元。目前成本60元,供货给分销商78元。

    品牌商直营渠道:利润空间88-60=28元

    品牌商分销渠道:品牌商利润空间78-60=18元,分销商利润空间88-78=10元。

    请注意,由于品牌商拥有定价权,可以把这个商品卖78元,也可以卖188元(理论上没有上限,就看消费者是否买单)。所以理论上品牌商拥有最大的空间。

    而品牌商和经销商之间是博弈的关系,如果是弱品牌(如不知名电商品牌)+强渠道(天猫超市),这种价格空间是有可能逆转的(品牌商赚吆喝甚至赔钱,天猫赚大头,扣点抽佣妥妥的)。

  4. 以iPhone手机为例吧:

    苹果公司是品牌商,富士康是厂商,京东是经销商也是电商,京东里不是自营的那部分商家也是经销商,加盟的苹果手机专卖店是代理商,分销商一般是从代理商那边进货的二级、三级或N级商家。

    一般来说定价权在品牌商,但是如果代理商、经销商掌握了主要销售渠道,也有可能掌握定价权,例如国美苏宁对大多数电器就有很强的定价权。

  5. mikanuo 谢邀
    品牌商、厂商、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和电商

    这些概念主要是和商品流通与增值的环节相关的。具体名词则与上下文有关系。因为概念与概念之间会有重合的部分。

    1.先比较下以下两组词:
    价值链的:贴牌、生产、批发、零售
    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同样是「生产」,前一组中强调的是与品牌建设无关的部分;后一组中强调与商品流通无关的部分。内涵有微妙的区别。「价值链的」和「经济的」是我自己用来定位不同「领域」的标签,前者指的是具体一家家企业间的分工,后者指的是商品经济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划分。

    2.分组辨析
    「厂商」与「渠道商」
    经济学的文章中常用到「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下游」、「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这些概念,我不是经济学出身,刚接触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的。当年好像是在图书馆借了本新制度经济学的教材,草草通读了一下,对概念有了个概念。
    「厂商」与「渠道商」就是上下游关系,对应的就是「生产」、「交换」两个环节,你说「分配」去哪儿了?我哪知道?去问学经济的大牛吧(估计和产权理论有关)。
    那一个企业同时涵盖了多个环节,怎么办?——凉拌。具体语境用具体的词,人是活的,不能给尿憋死。这时候,我猜大概会用「品牌商」一词吧。但是,其实这个概念也有具体特例,尤其适用于像耐克这样轻资产运营,只负责研发和品牌营销环节的企业。而以前中国制造专指OEM贴牌代工的时候,「品牌商」也一度很流行吧(作为吸血鬼的形象出现)。

    「代理商」「分销商」「经销商」
    这些虽然都属于渠道商,都在流通环节(交换环节),但用法上并不规范。一个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但同一个词在不同地方用法不同(即内涵有细小的差异)。
    「代理商」的内涵,主要是指从厂商那里拿到代理权,强调代为经营的概念,尤其是海外品牌因为政策的关系无法直接在国内开展业务时,就会找优质的代理商,再由代理商负责找分销商、经销商等渠道商。然而,有些文化产品的代理,也许就不叫代理,而叫发行商(发行方)了(对应的厂商变成了制作商(制作方),表述可能不严谨,愿专业人士品评)
    「分销商」则主要指批发等走量的销售。如同城市路网中车流量较高的路段,如高架、国道等。然而这又和「省代」(省区代理商)的内涵相类似。所以很多时候,不同人口中称谓不同,可能是同一个意思,不必过于教条。
    「经销商」通常指分销商的下一级,狭义上等同于「零售商」(注:然而「零售商」这个概念又在不同的语境之下了,通常是和「批发商」「直销」相对应的)。问题是,很多从业者自己的用词都是混的,他口中的「经销商」可能指的是「代理商」,等等。怎么办?——凉拌。你问问他「经销商」接触最终客户吗?接触,经销商。不接触,分销商。他用什么词你跟着用什么词呗。

    「电商」
    电子商务嘛,这么火的词,你还问我?

    3.别掉进书堆里出不来
    专有名词,就好像给狗下命令用的词。中国叫「坐」,外国叫「Sit」。其实,你管他叫什么,只要你和狗都明白,哪怕叫「Fly」也是没关系的。
    一本书中专用词汇的学法,如同学习英文生词,先是抄下来,然后标注其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最后,猜。结合上下文理解,结合网络搜索(我都不敢用百度这个词了。。)仔细辨析其含义。这往往要比专门找词典或者专业书去看来得更快。
    比如几个小时前的知乎Live,我就学会了「里程焦虑」、「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鲜概念。

  6. 品牌商,厂商基本一回事,代理商,经销商,分销商基本一回事,电商属于经销商的一种。

    举例数码相机,厂商品牌商一般是佳能索尼尼康

    每个公司的运作模式不同

    比如佳能,是扁平化渠道模式,没有总代制,如果经销商想进货是从各个地区的分公司进货

    佳能总部-分公司-经销商-消费者

    比如索尼,管理会立体一些,进货虽然是从分公司进货,但分公司进货需要从总部的不同部门进货

    比如我们属于电商,那我们的货源流通是

    总部web部门-分公司-经销商-消费者

    而有的人属于批发部,那他们的货源流通是

    总部批发部门-分公司-批发经销商-各地分销商-消费者

    还有一些小点的公司采取的是总代制,那货源流通也是

    厂家总部-总代理商-大分销商-小经销商-消费者

    每种方式都有利有弊,而且每个角色并不是固定的,比如你在你爹面前是儿子,在你儿子面前又成了爹

    举例,我们是经销商,零售商,也是电商,我们拿货是总部直拿,和京东平级关系,但有的型号总部是不对所有经销商,可能只供给KA经销商比如京东苏宁,而他们没有很强的零售能力,他们会分销给各个渠道,这时候我们依然属于经销商,而京东则变成了货品提供者,属于分销商或批发商

    总之,这些名词之间以现在的分销体系而言越来越没有明确的划分,没必要太较真的区分出来

    但人人喊得渠道越扁平消费者越受益,最好是厂家能直接面对消费者,省去中间所有环节这个观点百分百是伪命题

  7. 品牌商、厂商、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和电商

    商品的商标持有方是品牌方。

    厂商是商品的实际生产方。

    (实业中一般情况下有实力的品牌方会自行组织生产,所以往往也是生产厂商。如果商品是属于OEM或需代加工行业的如手机笔记本等,那是由品牌方向厂商订制代生产然后贴品牌方的商标,一般这种情况下品牌方和厂商有协议或利益附属关系)

    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在实际中没有太大的差别。分销商更多应用在微商和电商兴起后的称谓。

    按渠道上传统商品流通是:品牌方>大区代理商>区域经销商>分销商>门店-消费者
    按商品在渠道流通价是格:出厂价< 代理商价<经销商价<分销商价<门店价
    电商位置 ————-电商级别及电商价————

    比如 :国内企业独家代理国际品牌酒庄的红酒时,是属于该品牌在国内的唯一代理商,该代理商可以在国内发展多位经销商帮他销售红酒。如果当中有一位经销商的经销区域较大,如华南市场由该经销商负责,这时他相当于是华南总代理,所以在称谓上无法较明显去区分经销商、代理商,意见不大。

    代理商作用?
    代理商、经销商的作用是把品牌方的产品,在区域范围开拓市场。品牌方会给代理商制定销售任务、或奖励、返点。

    电商为了削减成本而跳过的中间环节?
    如果是纯电商品牌,确实省掉了代理商和经销商在流转过程的加价成本,但电商不是傻子,会把省掉的部分成本充当他们的利润。
    但现在一般电商,不管是和代理商或经销商拿货还是直接和品牌方授权拿货,品牌方都有基本的控价权。这时候看双方博弈了。

  8. 谢邀。
    品牌商、厂商、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和电商之间有什么关系?

    首先明确一点,以上几个名词当中,“电商”不指具个环节的商家,而是指做电子商务这个类别的商家。

    而品牌商和厂商还有经销商,代理商,这几个概念用一个例子就可以解释清楚。
    我之前就是做电商的,做的是某国内知名男装品牌的T恤。
    我需要出售这个T的话就必须要到生产这个T恤的“厂商”那里去拿货,但是我要拿到他们的货的话就必须要获得这个品牌的“品牌商”授权经销,而我对于品牌来说就是“授权经销商”。同样的,厂商想要生产这个品牌的T恤出售给我们,他也必须要拿到“品牌商”的一个授权。因为我是在电商平台上出售的,所以我本身也是电商。

    如果有一天,品牌商的销售政策有了变化了,采用了至上而下的代理制度,我成为了广东这个地区的总代理,下面各个县市的经销商需要从我这里拿货才能销售,那么我的角色就是“代理商”,下面这个些县市的商家对我来说就是分销商。

  9. 泻药。

    品牌商、厂商、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和电商之间有什么关系?

    举个例子:

    譬如说,亮哥那本书《从零开始做运营》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在各种书店和电商渠道都有销售。

    那么,就这本书而言。

    品牌商是:中信出版集团
    厂商是:印厂(譬如你们经常能看到中信的书是从「北京通州皇家印刷厂」出来的。
    经销商:西单图书大厦、北京新华书店、上海书城(其实呢,书店、书城、传媒集团这些都是啊,根据规模大小、出货量,又可以分成多级批发商。)
    代理商:图书批发市场
    分销商:从图书批发市场批发完了拿回去自己卖就是分销了。
    电商:通常出版社和各级经销商、代理商、分销商都有可能去电商开店,开了店卖书就是电商了

    关系来说的话。

    电商一直标榜的是,自己干掉了「渠道」,渠道是啥呢?

    原先买书,你会去西图,去新华书店,去批发市场,甚至在报刊亭也能买到一些类型的书,现在你不用跑腿了,上京东、亚马逊、当当,甚至淘宝,就可以下单买书,等着物流送书上门。

    至于说定价权,上述所有角色都有各自的定价权。

    品牌商定个「建议零售价」,然后各种经销渠道自己去看,要不要打折,打到几折还有的赚,再搞个「折扣价」之类的。

    就是这样咯。

    所以,出版社定书的定价,同时也会定书的折扣,折扣怎么来的呢,定价x折扣,要能cover印刷、发行、版税、宣传的各种成本之后,还能有些利润。

    经销商也可以定价,有些书绝版了,本来10块一本,可是全国独我一家还剩3本,那也可以定很高的价格,只是你买不买的问题。

    电商也可以定价,B2C自营产品,本来货就是从品牌商或者经销商那里拿的,我平台总不能天天亏的家都不认得吧?

    所以,问题本身并不严谨,要知道,商业本来就是要各方都能获得利益才能展开合作。

    以上,是我的认知。例子举得不是太好,将就着看。

  10. 拿水果手机为例:
    水果公司是品牌商,富士康是厂商,京东是经销商也是电商,京东里不是自营的那部分商家也是经销商,加盟的水果手机专卖店是代理商,分销商一般是从代理商那边进货的二级、三级或N级商家。
    一般来说定价权在品牌商,但是如果代理商、经销商掌握了主要销售渠道,也有可能掌握定价权,例如国美苏宁对大多数电器就有很强的定价权。

  11. 天猫旗舰店跳过了经销商。
    网易严选直接从生产商通到消费者。连品牌商都被它跳了。

    定价权掌握一般在品牌商手里。除非渠道商强势无比!垄断了渠道。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