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网站的用户体验是否太不好? 爱开淘 七月 1, 2019 业务发展 20 评论 843 围观 是没有做本土化处理吗? 补充一下,这里的不好用仅仅是指网页的交互体验上面,比如说我在支付的时候就感觉没有淘宝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评论 ( 20 )
亚马逊近期的商业政策完美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百块钱电子书券过期了,过期之前任何提醒都没收到。。。
1.的确不好用,基本照翻国外版,没做什么本地性优化
2.个人深认为国内的电商比较发达,比如同样做电商网站:
即国外独立站,一个coupon功能即可覆盖大部分场景
而我们国内,又是团购、秒杀、红包雨等各种高大上
3.另外亚马逊中国的界面也是真丑,不符合中国国情
亚马逊的购物体验越来越差了,供货商品控不好。物流也不再比某东某宝优越。六年的账户正在考虑要不要转战淘宝了
那你大概没用过手机版网页版的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然后你可以再去试一试网页版的知乎,百度贴吧,微博,b站等大型网站。再对比一下app的体验。
另外你可以比较一下手机版的亚马逊,fb,YouTube等网页版体验如何。
只说的手机版,用的浏览器是Safari。
真的不太好,去过几次都犹豫了没买东西,搞半天也没弄明白
中国人大部分只知道 淘宝京东
其实适合全球用户
亚马逊平台是美国的一个电商平台,很多用户体验和使用习惯跟国内的平台不大一样。但是纵观整个平台,精简明了,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直接注重产品的细节。而且亚马逊是没有即时沟通的,这就让卖家们更多的从页面上去优化。
归根到底,还是中国淫民和国外淫民的使用习惯和文化不一样 。
对比一下 ,EBAY ,AMAZON , WISH 的浏览界面 ,简单,性冷淡的风格 。
淘宝,京东则是天天像过年一样 ,红彤彤的 。
不能说那种习惯更高级 ,只能归结为各自的喜好不一样的。
另外就是,国内电商就是多套路 ,多营销手段,甚至是用大数据杀熟,完成韭菜分层收割。
国外的电商则尽可能让购物变得简单 ,明了 。所以页面都是寡淡寡淡的 。
亚马逊中国完全将对歪果仁的那一套照搬到中国,虽然就美观上来说 ,真心很丑 ,但是确实这些都是你交易中真正需要看到的东西 。产品核心属性,照片 ,已经购买过的用户的真实评价 。 比起天猫多样的关联促销 ,秀企业实力 。秀产品有多么牛X。 我更关心用户的使用感受如何。
不过坑爹的天猫和JD,在完成退货之后,是无法对商品做评价的 。我都退货了。肯定是对商品不满了。为毛不能评价 ,不懂个中逻辑 ,不过吐槽的人还是很多的 。
国内电商,讲究文不如图,图不如表 。不过AMAZON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公司 ,图片过多除了让网站看起来比较复杂以外 ,没有办法让网站变得更加智能 。 只有当你输入的都是文字的时候,AMAZON 才可以将其技术优势发挥到最佳 ,把你的搜索习惯,与商品做最优的匹配。这一点,京东和淘宝肯定是赶不上的 。
总结 。amazon虽然丑 ,但是确实是实用的 ,就购物体验上是更真实的。而且REVIEW对于LISTING 的权重影响也是很大的 。
就这些。
首先,一个网站的好坏并不是单单靠一个方面的就能判断出来的,很多因素在里面。比如说:网站的整体布局,包括网站给客户的体验情况,就按亚马逊中国网站就这个来说,很大部分的用户是不习惯这样使用。
国内某宝某猫逛多了,第一次登录亚马逊有点不适应商品详情页面,感觉信息量比较少,久了就习惯了,选择困难症一下治愈了
难看、乱各位大佬都说了,我就不说了。我觉得最难受的是它的客服体验,找客服找半天。然后好像电脑端跟手机端数据不互通?我电脑上买的东西,手机端居然没有订单显示,这是什么毛病?
体验很差。
三月份下单,预计五月发货五月到,我觉得行,那我就等吧。收货地址写的是自提点,怕来的时候家里没人。
结果,今天早上微信提醒我有退款通知我才知道,原来我买的东西已经到了而且在自提点呆了一个星期因为我没有去拿而退回了。
我当时真的完全懵逼了。
最近忙没有登录过亚马逊网站,而且以为不会这么快到所以一直没去管他。但我根本没收到任何电话短信通知我去拿包裹啊?我真的醉了,第一次见一家做这么大的网站还不提醒顾客去拿货?搞得我现在不知道到底是亚马逊的责任还是自提点还是我没有订阅短信物流服务通知的责任了。
别说了,又要等一个月了。呵呵。
差到极致,好歹得有客服吧,三四天不回邮件,气的没脾气
这是中西文化差异决定的。
1、目的性不一样
我们说的是逛街,多是无目的的。而老外说的shopping,则是有清单(check-list)的,所以网站好不好看不重要。
2、网络计费方式不一样
老美的网络是按流量计费的,“好看”意味着图片和视频,这在中国包月流量的情况下不存在问题。所以淘宝app打开这么龟速,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加载的东西太多
3、排版与写作方式不一样
老外说话直接,所以很多时评论时先说结论,中国人喜欢婉转,铺排,所以评论内容才是重点。这一习惯导致排版方式不一样
我想为了第一次进亚马逊中国时看见的昭然若揭的广告两个大字点赞。
如果我是广告商,这样处理我的广告我是想打人的……
知乎上,网友提出了如下的问题:什么才是真实的用户体会?亚马逊和腾讯之间的用户体会有什么不同吗?腾讯的用户体会该怎样称号?亚马逊的用户体会又该怎样称号呢? 来自亚马逊基层职工的答复: 首要亚马逊的用户体会,亚马逊的职工体会也是一流的。。 亚马逊的企业理念是Earth‘s Most Customer-Centric Company 地球上で最もお客様を大切にする企業(每次作业开始前小喽罗都要领着职工一同念的)(亚马逊我国上找不到这句话,但是翻译过来就是:地球上最稀罕客户滴公司) 这但是一句很大的话,既然敢这么说做的必定也是许多的 我不知道还有”专用于描绘亚马逊的用户体会”的名词,但是要说亚马逊的用户体会,一百个消费者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感触(说句实话,我觉得亚马逊的UI很烂,没有幻想中好用) 那么无妨直接看看亚马逊的CEO怎样了解和解说“用户体会”: “Internally, customer service is a component of customer experience,” he says. “Customer experience includes having the lowest price, having the fastest delivery, having it reliable enough so that you don’t need to contact [anyone]。 Then you save customer service for those truly unusual situations.” 上面是原话,其中有三个要害字“贱价”,“发货功率”,“可信度”。用户体会考究的不就是这三点吗,鄙人以为并不需求用什么玄乎的词汇来界说和解说,关于用户本身来说,他们需求的就是贱价高效和可信度结合起来带来的感触,甚至都不会去想用言语描绘这种感触。关于企业,无论在知道上有多少误差,其实也就是要这三个要害词努力。 亚马逊是电商,所以是实实在在的贱价、发货功率和可信度,那么放在腾讯这样什么事务都有的企业上,就以它的虚拟网络服务来说,我想无非就是把前两个词换成”省心““省劲”。用户需求取得一项详细的信息,假如一家网站能依据用户习气做到他想取得的信息都能放在最显眼的方位,那么这个网站就让人省心,假如一家网站需求点5下才干找到那个页面,另一家只需求点2下,那么后者就要更省劲,而信息的精确度和质量则是剩下的一个要害,三者都做好了,那么这家网站的用户体会就好(这一段完全是作为一个一般互联网使用者的了解)。 至于腾讯和亚马逊的用户体会有什么不同,现在应该只能把旗下的拍拍和亚马逊做比较。关于配送速度什么的咱们都能自己去体会出来,用户界面也是取决于个人(当然或许其中一方的界面合适的人更多一些),而最要害的“可信度”,也就是作为电商经手的产品质量,我不知道腾讯怎样做,但是我知道亚马逊的一切货物都要经过它自己的fulfillment center,经过检品-上架-取货-检品-出货这样一个流程,不合适的产品悉数NG,现已在我能幻想的最大限度上对质量作出了确保——这个行为在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时刻久了,用户自然会感触到牢靠和安全,然后成为回头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第三方媒体,文中涉及到的观念及内容不代表热腾网立场,本文仅供站长之家用户参考阅览。 网页体会——京东VS当当VS亚马逊 京东购买: A.点石成金 B.无价 当当购买: A.异类 B.引爆点 亚马逊我国购买: A.影响力 B.内向者优势 C.失控 5 购物——三家网站都是在2011.11.16晚20:00~21:00下的订单 5.1 邮件 5.1.1 京东 1. 承认下单通知——无邮件提示 2. 发货通知——无邮件提示 5.1.2 当当网 1. 承认下单通知——有邮件提示 1.1. 邮件接收到的时刻——11月16日 20:28 订单一完结,立刻发送邮件 1.2. 邮件标题——与亚马逊比较,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原因如下: 1.2.1. 清晰奉告用户邮件来自什么网站 1.2.2. 奉告用户现已收到订单,正在处理中 1.3. 邮件内容——不足之处 1.3.1. 没有通知用户详细的订单信息,需经过至少一次点击才干了解到订单信息 这使得这封邮件内容的准确性就不高了. 让用户每多一次不必要的点击,关于网站来说,都是一次极端奢华的糟蹋 2. 发货通知——有邮件提示 2.1. 邮件接收到的时刻——11月18日凌晨00:12 与”承认下单通知”之间的时刻距离差了有整整一天之多 2.2. 邮件标题——简单明了 2.3. 邮件内容 奉告用户产品现已发送出去,和快递公司的热线电话,还有一些促销信息 5.1.3 亚马逊我国 1. 承认下单通知——有邮件提示 1.1. 邮件接收到的时刻——11月16日 20:18 1.2. 邮件标题——不足之处 1.2.1. 发件人命名夹杂着英文,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We’re in China. ^_^ 1.2.2. 邮件标题,可以都增加几个字,描绘订单状况,尽管后边的灰体字部分的信息表现这是订货成功通知邮件 1.3. 邮件内容——通知用户购买的书本——与当当比较,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 1.3.1. 在邮件中包括了可以让用户修正订单状况的链接信息,假如能有修正订单状况截止期限的话,可能会更好些 1.3.2. 包括了很是详细订单信息:产品,购买量,费用明细,预计送达日期,送货方法订单号… 2. 发货通知——有邮件提示——三网站中该部分做的是比较好的 2.1. 邮件接收到的时刻——11月16日 05:32 2.2. 邮件标题 2.2.1. 这儿的邮件标题至少比之前用邮箱地址来做标题来的好 不想用中文做发件人的名字,至少可以用网站域名来做. Don’t Make Me Think. ^_^ 2.3. 邮件内容 2.3.1. 包括了许多与订单相关的信息,主要是在盯梢包裹状况方面,可以让用户了解到自己的产品在哪里了 2.3.2. 经过查询取得的包裹信息 5.2 配送 5.2.1 京东 1. 产品配送抵达时刻:2011.11.17 12:00左右(前一天下单,第二天送到) 2. 产品交代的进程,比较正常;交代完毕后,要求用户签字. 尽管没有问询用户是否需求打开包裹验货,然后再签字. 不过师傅的服务态度还是蛮好的.其时付款的时分,师傅还有问询是否刷卡.^_^ 5.2.2 当当网 1. 产品配送抵达时刻:截止发帖时刻还未送达=.=! 5.2.3 亚马逊我国 1. 产品配送抵达时刻:2011.11.17 18:30左右(前一天下单,第二天送到) 2. 交代进程比较的匆忙,交代一完毕,师傅就走了,没有要求欧承认签字. 可能由于这个点有些迟了,师傅应该还未吃饭. 5.3 包裹 一些根本的元素应该是差不多的,如客服热线,说一些不同的.^_^ 5.3.1 京东 1. 最外层的包装仅包括送货的地址信息,没有其他附加信息 2. 会顺便一张京东的购物清单(这张清单,是师傅独立给的,不在包裹中),清单中金包括用户名、购买产品、订单标号,没有包括用户其他的个人信息,如联系方法 (之前给师傅签字的那一张纸上面,不知道是否会包括用户的即时联系方法,这个没有注意到,不太断定.^_^) 5.3.2 当当网 =.=! 5.3.3 亚马逊我国 1. 最外层的包装直接带有用户名,用户地址,联系方法,订单号简直悉数包括了 (当用户要丢掉外包装的时分,是否表明用户的联系方法在不经意间”流落在外”,由于吾乃一介布衣,故无太大烦忧.^_^). 2. 包裹最外层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保存此包裹单底联代表您现已签收并认可咱们配送的产品及发货明细单反面条款规则内容”.主要有两个问题: 2.1. “保存包裹单底联就表明用户现已签收并认可”,这或许可以阐明为什么之前师傅不必要求用户签字的缘由.=.=! 假如:交代时未开包裹查验产品,过后发现产品有问题问题,这样的状况该找谁. 这让人不由想到,注册网站的时分,都会出线有一个勾选框,后边顺便如下的文字: “我承受xxx网站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 下面在紧接着一个”注册”按钮 2.2. “发货明细单反面的条款规则”,收到的”杰出亚马逊发货单”是单面的,故而没有看到详细的条款规则内容.=.=! 6 一些碎片 1. 京东在《男人帮》中的广告,让人觉得很是不错,电视剧观众和网站方针用户会有比较大的交集.即便没有任何交集,做不到高精准的广告投放,仅当作是一次一般的品牌推广,也得赞一个. 下一步,可能是做一个相似PayEasy的视频广告了.^_^ 2. http://Amazon.cn一直在承继http://Amazon.com的网站框架、模块,没有在国内进行比较特别的微调.如: 2.1. http://Amazon.com的产品页面 2.2. http://Amazon.cn的产品页面 2.3. 京东的产品页面 2.4. 当当的产品页面 国内用户的浏览网页的行为方法和外国用户的行为方法是不相同的,单一不变的承继很可能是丧命的,假如必定要说为什么的话,这可能需求去责问淘宝了.^_^ 2.5. 假如要说完全仿照的话,但是有一点: http://Amazon.com的已有注册账户不能http://Amazon.cn上不能登录,需求从头注册.有人可能会说,不同的方针用户,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消费理念为什么要同享用户数据库呢?即便用户数据库会有交集,但是同享了之后,含义大吗? 恩~~恩~:-D 7 完毕语 关于图书这类规范品,在议价才能相差不大,不能摆开显着的价格距离的状况下,用户体会简直就是仅有影响用户挑选的目标,这儿的体会包括着售前和售后.(这不是废话嘛? =.=!).
说不好用的都是爱买假货的淘宝 ……
简直就是弱智,难怪被本土打成狗。太难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