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什么区别?

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什么区别?

评论 ( 20 )

  1. 如果要做运营分工,那么应该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来确定分工原则,可以一人多职,也可以细分到极致。在做运营分工时,除了要考虑企业的情况外,还要考虑不同阶段产品的情况,只有全方位综合考虑,才能合理设定运营岗位和分工。那么,细分之下运营有哪些具体岗位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一个运营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运营最终要解决人和产品关系的问题,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让用户的体验度不断提高。虽然运营看似做的都是一类工作,其实这些工作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看似相同的工作岗位,有的甚至细分出来的名称都完全一致,但工作内容却有天壤之别。那么运营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到底可以细分为哪几类呢?这两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品经历了兴起、沉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运营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按照现在的情形看,我们至少能找到几个普遍需要的工种,我们暂且称这几个普遍工种的运营为五个大方向。基于这些「大方向」,我们再来看如何拆分得更加细致。

    运营五大方向

    1.产品运营

    从目前来看,很多人对于产品运营的解读和运营产品无异,把内容撰写、活动设计等所有的事情都归为此类,因此甚至整个大部门可能叫做「产品运营」,但是实际上产品运营这一概念并没有被很好定义,单纯地把产品运营理解为运营产品也是偏颇且不准确的。如果要给产品运营下一个定义,那么,产品运营可以定义为:对接产品和运营的一个中转员,负责 App 产品版本在应用商城的上线和迭代发布、产品资源位管理和在产品迭代过程中的运营需求提报,以及产品运营功能的优化工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重点在移动端口,PC 端口逐渐只剩下了搜索展示的功能。产品运营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协助产品在 iOS 以及 Android 的各类应用商店上线、后续版本包的更新发布,运营人员需要熟悉各应用市场的游戏规则和效果情况,面对林立的厂商应用市场和第三方分发平台、站点结合自身产品进行活动、付费投放和维护。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2. 占个坑慢慢填。

    我觉得产品运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其下又细分出: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等等。

    产品运营的目的就是让产品活得好,活得久。为了这个目标,细化出非常多的指标:比如每日新增用户;每日留存用户;每日活跃用户等等。

    如何完成这些指标呢?你可能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多具有可读性的内容;需要有一些活动促进用户在APP更加活跃;需要有一些服务让用户愿意留下等等。

    而根据这些运营行为,又分出了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等等岗位。所以,最大的区别只是一种分工管理上的区别。实际工作时这些工种工作内容都会有交叉。

  3. 针对运营首答,有不足之处欢迎指出哦,只有重复的迭代才能成长

    运营是什么?运营是连接产品和用户的桥梁,运营人需要关注的是产品的各项指标,围绕指标实行对应的措施,让产品活的更好、更久

    记得《运营之光》提到过,运营是一个极度不标准的工作,不同的公司内部对应的运营岗位和工作内容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产品运营范围大,工作内容可以包括产品的推广建设、用户运营、活动策划,可以把这项工作理解为内容+用户+活动运营,具体也要看公司的岗位设置。

    用户运营相对更加精准一些,主要涉及到的是产品的用户拉新、留存、促活跃以及刺激消费。产品是池塘的话,那么用户就是池塘里的鱼,用户运营的工作就是让这个池塘进来的鱼多一点,溜走的鱼少一点,同时让鱼儿保持活跃状态。

    内容运营,一个产品离不开内容,内容决定产品如何展现在用户面前,小到一个文案编辑,大到社区内容的呈现、推荐等。对于新人来说,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去编写一个高转化率的文案,学会如何提取产品卖点、筛选卖点、结合逻辑完成文案撰写。

    除了以上三个,运营主要还包括活动运营、新媒体、电商运营等。


    下面再分享下我认为运营中最重要的要点:运营要有数据分析方法和意识

    产品的增长流程可以体现为:

    • 确定北极星指标(体现产品核心价值的指标)
    • 北极星指标拆解为多个具体与增长相关的指标之和,比如成交总金额=(应用下载量*注册率*首次成交率*首次成交平均金额)+(老用户数量*老用户重复成交率*重复成交平均金额)
    • 监控具体指标、建立用户的行为漏斗、记录每一步的留存率和流失率
    • 针对数据异常的数据提出方案
    • 针对方案进行ab test,确定最终方案并执行
    • 分析数据,持续改善

    可以看到,在每一步流程中,运营都是通过数据来决定采取什么行动的,一个合格的运营人员应该有很强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意识。

    不同的运营之间关系是很密切的,实际工作中不止要关注本身工作内容,同时配合好其他运营,才能让运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4. 红色,黄色,青色→_→

  5. 一张图解释:

  6. 简单的说,就是产品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一般负责运营过程中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动图的处理和有效的结合用户心里制作引导性的内容把产品卖出去。 用户运营主要负责用户的维护和二次购买执行。

  7. 这个问题真的非常大,社区类的产品、电商类的产品、工具类的产品逻辑都不一样,那么我就工作工种具体举例说明,但我先强调第一点。

    1.运营需要对结果负责,而产品运营或是用户运营,再或者是内容运营只是手段而已。

    举个例子,我这三个工作都分别举例

    1)内容运营

    你的产品现在需要推广,那广告文案你需要负责写,你的内容不要求用词华丽优美,但必须要能为产品带来用户!

    2)用户运营

    现在你的产品有一定的种子用户了,你需要针对性的引导用户进行留存,有可能是引导用户路径的设计,用户问题客服解答、用户社区运营引导转化等。

    3)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你更多要对产品负责,你希望他们能留在你的产品上,那么产品功能粘性、日活跃度都是你的考核指标,

    或者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内容运营是要能写,用户运营是对人,而产品运营是对产品。

  8. 对于想求职运营岗位的小白来说,由于运营岗位的种类太多,自己又没有渠道可以具体了解,所以许多小伙伴会很迷茫,到底哪个运营岗位会适合自己。小编也是这样一路迷茫、一路摸着石头过来的,所以想在这里分享下自己的一些经验,希望能给看到的小伙伴提供一点思路!

    (1)新媒体运营

    新媒体运营应该是大家听得最多的运营岗位吧。的确,一般来讲,新媒体运营入门门槛不高,所以大多数的小白或者转行的小伙伴都选择以新媒体运营岗位为切入点,进入运营岗位。这里小编也推荐大家先用新媒体运营入职,因为新媒体运营岗位的工作比较杂,你能了解到其他运营岗位的范围,为后面入职更加细分的运营岗位做铺垫。


    (2)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岗位主要就是要和产品打交道了,这里的产品可以是一个APP,也可以是一个硬件,甚至能小到某一个按钮的位置。所以产品运营要洞察用户习惯和需求,并且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理解产品的逻辑并持续提升产品体验


    (3) 内容运营

    大部分的内容运营其实就是一个写文案的。当然,如果你只是机械式的写文案,那么你就是一个文案编辑,真正做的好的内容运营是不断了解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优化自己的文案内容,从而增加粉丝数量和提高用户粘性


    (4) 社群运营

    社群运营就需要管理社群的一切事物。基础的就要活跃群内气氛啊,回答群内成员的问题啊,这一步其实跟客服差不多。但是想要做好社群运营,一定也要挖掘用户需求,策划用户满意的活动,激发用户参与度,对拉新促活留存都有自己的一套玩法。这是非常锻炼人的。


    (5)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当然就要以用户为中心了,而且是连接产品与用户的桥梁,必须倾听和消化用户的声音,当然并不是用户需求就一定是对的,要考虑是不是大部分用户的需求,这就要有自我判断和认知力。最后还要维护用户关系,让核心用户保持活跃,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以上就是小编对各运营岗的一些看下,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各位小伙伴呢?

  9. 以下答案内容选自《我在阿里做运营》一书中,

    从阿里运营的角度来看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的区别

    产品运营:阿里的产品运营分为两类,一类较宏观,一类较微观,行业里的产品运营是较微观的那种,主要负责运营人员和产品经理之间的衔接,bf负责b把运营人员的一些需求提炼出来转给产品经理,按优先排序,并且跟进产品经理完成任务,然后将成果交付运营人员。另外一类产品运营,就是常规意义的互联网产品运营了,要做的工作较为宏观。例如微淘这个产品需要产品运营人员思考各种策略让更多的卖家适用微淘,让用户使用微淘的体验更好,关注微淘的用户更多,并且有效引导用户前去店铺完成交易。

    用户运营:用户运营在淘宝、天猫上是一个jb比较x新的岗位。对于卖家和自己用户之间的具体用户运营工作,其实我们是提供工具给卖家自己做,平台更多是在做用户研究,打标签,数据挖掘建模等高纬度的工作。

    内容运营:围绕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起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和运营相关的数据,达成吸引流量,培养潜在用户,引诱转化的目的。阿里的内容运营岗位有一个特点,不需要这个岗位的人多么会写,而是要会制定激励和产出机制,让媒体和用户去生产内容,推动内容产品化。

  10. 有人说运营要求同行业,同岗位的运营经验。
    做APP运营的,运营工作就是做用户增长的
    做电商运营,当然就是卖货
    做公众号的,运营就是提升公号粉丝数,阅读量
    其实,运营就是为了完成某一目标。
    用户增长,电商销售是运营的目标,也是运营必然结果,但不是运营的本身


    运营的本身
    就是洞察产品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用户需求,通过整合资源找到有效的目标用户,实现阶段性目标,从而实现最终的价值

    即以下几点
    1.洞察需求本质

    2.清楚产品阶段

    3. 找到有效客户

    4.整合资源突破

    5. 实现商业价值

    1.洞察需求本质
    洞察用户最终会使用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原因
    例如,根据用户的行为路径,需要制定不同的运营方向

    2.清楚产品阶段
    在产品的不同阶段,需要做的运营动作不同
    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沉默期→流失期

    例如,刚开的店铺,没有足够的商品就开始大量的宣传


    3.找到有效用户

    产品的不同阶段,有效用户是不同的

    4.整合资源突破
    一切可以协同业务目标达成的,都为资源

    例如,用户运营时,种子用户,网红用户,可以利用用户发展的都是资源
    公众号运营,公众号的内容,标题,图片等都是资源

    5.实现商业价值
    明白商业目标,向目标行动

    例如,社交类产品,一开始是无现金流的。所以先做用户量,再考虑变现,可以有广告收入,会员收入等,像QQ,抖音等

    最后运营是一个体系化工作,主要注重工作经验
    注重实践→分析→总结→复盘→形成自己的运营方法论

  11.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比较喜欢“三节课”创始人黄有璨在《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中的观点,极度不标准的“运营”岗位和职责造就了业内人士,尤其是初级乃至部分中级运营者的困惑,到底什么是运营?作者在书中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定义“所谓运营,其实就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的建立起关系,我们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

    接下来再分类说下题主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运营下的三个常规分类:

    1.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来讲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职位,要了解运营的各类手段,还要熟悉产品,能根据情况对产品进行必要调整,很多初期的互联网公司没有大公司的庞大体量也不需要把运营工作拆分的十分细致,需要那么一个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干的人,这个人就是产品运营。

    2.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广义上来讲是围绕整个用户的生命周期使用运营手段进行干预,提升用户总量及用户整个生命周期的价值;而狭义上来看,和用户简的沟通,用户与产品间思想的上传下达都是用户运营。

    3.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的问题解决方式是围绕着内容的生存和消费搭建起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质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传播量等。

    另外还有媒体运营、网站运营、数据运营、活动运营等等诸多细致的分类,其实都是在营造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有兴趣的可以在腾讯的社会招聘(hr.tencent.com)中搜索一下运营,再针对每个岗位去看一下岗位要求和职责就可以比较明确的了解。

  12. 最近菜头先生在自己自媒体平台的后台收到了好多老铁的留言,但多都在问运营到底该怎么做。有工作好几年的,比如销售岗的、客服岗的同学,也有刚刚毕业相在互联网行业大有一番作为的大学生。菜头先生总结一下具体问题就是想转运营,那么方向是什么,想转运营那么具体的技能又是什么。

    很多同学在讨论运营,尤其是在讨论产品运营的时候,就特别强调工具技能的使用,感觉自己只要能够通过各种工具做出完美的方案就能够显得我很专业,就会是一份好的方案。但其实不然,方案的好坏并不在与其体现的专业度,更在于其落地性和创意,说的更深一点就是其思维是否真的符合方案本身所需。

    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急需的是一个方向,并且根据方向下面的一个技能表现。比如很多做产品运营的人来说,常常和研发打交道和产品的同学打交道,每提一个需求就需要把这个需求丰满起来。于是很多同学就开始去学习Axure或者墨刀,这两种产品原型制作原件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表达我们的,需求。但是我们往往是花了100%的时间去学习80%的复杂的交互技能,但是却在最后连20%的技能都没有用到。结果是别人家的产品很早就上线了,但是自己的产品还是画图阶段。这样未免就太得不偿失了。

    那么有人在问了,都没法画图了,那么如何把需求准确的表达给产品和研发呢?对于原型来说,不管是手绘的也好,还是电脑画的也罢,只要把能够把需求功能说明白即可。同样对于自己的需求也需要稍微的会总结归纳一下,其实任何形式的交流都切记长篇大论,都需要抓住懂点和别人进行交流了,所以当一个需求需要评审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开门见山的直抒胸臆。

    同样,对于一些工具我们还是需要掌握的哈,比如如果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营销功能的业务逻辑的时候,泳道图还是很不错的,这样的话建议使用亿画或者Visio。如果你想着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维,建议使用百度脑图或者XMind 7也是很不错的。

    作者:菜头先生,产品运营,专栏作家,一个集产品运营和设计于一身的实践者! 微信公众号:caitoultt。

  13. 关于内容运营

    前言

    前段时间被腾讯投资快手的新闻刷屏了,不知不觉,现在的快手已经是中国第一大短视屏应用,打开快手你看到的画风是这样的:自虐视频、低俗段子、和行为怪异的人。为什么这样的快手会得到腾讯的青睐呢?也许可能跟腾讯在内容领域的乏力有关吧。

    在往前一段时间,网易云音乐的广告占据了我的朋友圈,当时好评如潮。打开网易云音乐,在单曲中,周杰伦的《晴天》有150多万条评论,惊世骇俗,《See You Again》有12万评论,阿呆的《Hello》有7.8万评论,一首歌会有这么多的评论,侧面反应了网易在内容领域的深耕细作以及取得的骄人成绩。

    以上,举的2个例子只是想说一件事情: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随着内容传播渠道的丰富,内容价值已然回归。那么,我们是否清楚内容运营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完成从运营菜鸟到老鸟的转变?

    什么是内容运营?

    刚毕业那年,我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做本地生活服务,当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公司的文字编辑和图片编辑,后来自己负责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时候常常被人叫做小编。这大概就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内容运营2种存在:网站编辑和新媒体运营。

    内容运营是非常广义的一个称呼:快手、斗鱼、知乎、豆瓣、天涯、虎嗅、AB站都是;

    内容运营也是一个非常狭义的称呼:活动文案、文章标题、配图等等也都是。

    如果要为内容运营做一个定义,我觉得应该是:建立、促进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内容传播。

    内容运营的价值是在用户和产品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撰写、编辑内容引导用户持续访问,设定激励机制(物质或者精神)促进用户传播内容,拉动更多用户消费内容、传播内容,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内容产生的2种模式

    内容的产出有且只有2种模式:UGC和PGC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也称UCC,User-created Content)

    UGC的优势是:用户可以自由上传内容,参与度高、黏性高,平台内容丰富,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劣势是:过度自由和参与内容生产的人员水平有差异以及个人倾向性不同,导致内容质量良莠不齐,难以管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UGC平台是比较多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天涯

    很少人知道《滚蛋吧!肿瘤君》、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孔二狗的《黑道风云20年》以及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等等超级IP最早都出自于天涯,UGC不仅仅是我们在百度贴吧发几个帖子,在BBS论坛灌灌水。天涯这样的早期UGC平台产生过大量的优质内容,不过现在的天涯开始慢慢没落了,为了促进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天涯在鼓励优质内容生产的机制上不在局限于精神激励如浏览量、回复量等等,也开始融入打赏等物质激励促进内容变现。毕竟,在谈钱的年代一直谈着情怀,挺伤钱的。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至今已经有超过5亿的用户量,在内容运营的机制上是以技术驱动,从而解决热门文章推荐以及新文章的冷启动问题。在用户看来,我之前浏览了什么内容,今日头条就会给我们继续推送类似的文章,比如我是皇马球迷,关于皇马的新闻我之前有打开的记录,今日头条就会优先给我推送皇马的新闻。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精准推送用户喜欢的内容。不过,作为今日头条的老用户,我觉得今日头条的评论比内容要精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同的看法?

    豆瓣

    从内容的生产、推荐、到传播这个流程来看,豆瓣无疑是做的最好的。豆瓣的定位很准确,从豆瓣的广告“豆瓣,我们的精神角落”足矣说明。豆瓣在内容的推荐上不是单纯的放任不管,而是采取一定程度上的人工干预,这样的好处就是确保展示给所有用户看的内容和平台的定位保持一致,而在小的板块如豆瓣小组则是按照最新回复的形式来展示。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也称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

    PGC的优势是:分类专业化,内容精品化,非常适合平台早期发展,吸引流量。但是由于对于内容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往往内容的生产都是出自专业人士之手,导致内容产出难以规模化,制约平台的发展。

    同样举几个PGC的典型代表,这里就不展开分析了:

    商业周刊

    虎嗅

    知乎日报

    内容运营方法论

    常常有做新媒体运营的朋友找我吐槽:明明发了那么多推文,追热点、写段子、研究爆款文章标题,最后的结局依旧是没人阅读、没人转发,每次推送一篇文章粉丝没增长多少反而掉了很多,想了好多办法依然没什么卵用。

    我想,这也是很多内容运营的困惑吧。

    好的内容,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一些爆款文章的传播在偶然性中带着必然性。比如说今天刷屏的张五毛《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这里包含外地人在北京打拼的辛酸苦辣,一些区域性的地域歧视,一线城市的房产难、落户难,人际交往冷漠等等爆点,尤其是地域歧视这个问题一点就爆。假如,你把北京换成上海、广州、深圳这篇文章的逻辑依然没有丝毫问题。

    天时和地利往往需要命运的垂怜,而人和则是我们可以自己把握的。

    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中说:定位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占领一个有价值的位置,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定位也许会要求你极度简化你的传播内容。复杂是定位的大敌,简单是定位的真谛。

    作为内容缔造者,你一定要清楚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以抢占用户心中的一个位置,并且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

    提起陌陌,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约炮;提起豆瓣,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一群小清新小文艺的聚集地;提起知乎,大家第一个想到是这里潜伏着一群各行各业的大神,干货很多。

    这些都是人格化的标签,用户发现你、喜欢你、主动分享你。

    清楚了定位和目标人群后,需要掌握内容运营的底层逻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每个人的方法论都不一样,我推荐的方法论是:

    解构-观测-对标-学习-重构

    解构:分析产品定位,确定运营目标和人群。

    比如我写公众号,面对的人群是想了解互联网运营,或者有着1-3年工作经验的人群,我的目标定位就是这样一群人!在这里,我会分享运营工作上面的一些经验,职场相关的工作技巧(虽然我还没有写)。

    长期来看,我主要分享活动、用户、内容以及数据4个方向的知识,为此,我制作了Q3季度的公众号写作规划,每个月更新四篇,以周为单位来更新,每个月确定2篇重点更新。这样,我就把未来三个月的事情做了拆解,每个月每一周做的事情更有针对性。

    内容运营一定要长短结合,既有长期战略又有短期手段。长期战略就是持续的向用户输出内容,建立人格化标签,短期手段就是打造几篇精品内容,吸引流量,促进内容传播。

    观测:运营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内容平台明确定位和目标人群后,输出的内容命中目标人群的精度难以把握,这样,就需要我们实时盯住关键指标,不断的探索、验证、修改,内容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用户有兴趣的内容是否在当时的定位之内?是目标人群定位错了,还是渠道引流过来的用户不符合平台的定位等等,通过数据,可以定位到具体原因。下面这些核心指标一定要关注:

    1.页面数据:PV、UV、打开率、转发率、评论数、访问次数、人均访问页面、平均访问时常、跳出率;

    2.用户数据:新增用户数、取关用户数、次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DAU;

    对标:这个就比较容易了,找出这个行业做的最好的,把他研究透,他是UGC还是PGC,生产的内容如何,传播机制是什么,会员体系如何搭建,用户激励的方法等等。

    学习:比如咪蒙前段发了一篇小黄文,被微信关了一个月的小黑屋,这事儿我们就不要再做了。

    重构就是把零散的运营思路串在一起形成体系的运营策略,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UGC平台如何运营?

    任何一个平台的成长都需经历启动期-成长期-爆发期-成熟期-衰退期五个阶段,UGC平台也不例外,衰退期我们暂不考虑,前4个阶段我们改如何去做呢?

    启动期:互联网都在流传当年马化腾在QICQ刚刚上线的时候冒充小美女陪用户聊天,我觉得这个可信度极高。任何一个产品在刚刚开始启动的时候,只有极少的用户,怎么办呢?比如社交软件陌陌、探探,你登陆的时候总是看到附近有很多颜高、胸大、腿长的美女,你可能认为:哇,这个平台的女性用户真多。真是图样图森破。你给他们发送消息,他们一般都有固定的回复有些甚至没有回复,搞的好像人气很旺,其实这些都是程序从网络上按照算法爬取的照片。

    UGC平台在上线初期的时候,最开始的内容也都是由内部员工创造的,注册一个账号发表一个帖子,在注册N多个马甲小号回贴,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往往这些帖子都围绕着平台的定位来开展的,比如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发的帖子一定是哪家的餐馆有什么样的特色菜,哪个理发店的发型师比较nice。

    上线初期的内容要聚焦平台的定位来展开,引导用户生产内容也是如此,不然会造成平台定位混淆,用户没法建立清晰的认知。

    成长期:经过前期的铺垫,这一阶段平台已经开始聚集一些用户,但是问题是缺少优质的内容,这时候平台需要做的是邀请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来塑造内容,比如知乎在早期的时候邀请李开复、雷军等;分达在上线之后邀请王思聪、李银河、周国平、罗振宇、汪峰,章子怡等众多明星大咖及健康领域、理财领域、职场领域等名人答主在分答付费语音平台回答各类问题。上线仅四十二天,取得超过1000万注册用户的骄人战绩。行业大V本身带有极强的话题性和传播性,他们对于平台的成长期很重要,往往,迈不过这个坎,平台很可能就过不下去。

    爆发期:平台人数的快速增长,如何提高用户的留存尤其是大V的留存,让他们持续的产出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时候平台运营者就要设计精神或者物质的机制让他们留下来。

    比如知乎的关注、点赞、收藏、评论等,比如分达、小密圈的付费,都是有效提高留存的方法。

    成熟期:成熟期的平台已经形成了良性的生产内容、消费内容的循环,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不断优化机制,提高内容的质量、促进用户主动传播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加入平台内容的生产。

    后记

    内容运营其实是广义的,一篇文章也只能说说整体的思维逻辑和知识结构,如何构建内容运营的通路,还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互联网不断进化,运营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变化,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摸索,砥砺前行。

    END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旭说运营。一起聊聊运营,聊聊工作。

  14. 运营研究员老田
    2019年8月1日 于 上午12:14

    我只是个做了差不多5年的运营(对外都是这么叫的),可运营到底该怎么定义呢?我也不敢胡吹。虽然也有人试图给他一个定义,但我看到的基本都是自嗨,骗骗小朋友还行。

    比如让你定义女性,你说你怎么定义?一个有特殊生理结构的类似于人类的生物,还是喜欢自拍喷香水把自己打扮美美哒的有特殊生理结构的人类。怎么说都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孙悟空,为什么一千个人里不能有一千个运营的概念呢?

    之所以进来想着吹一番,主要是想给各位小伙伴另外一种选择,别随随便便就去相信一个人的言论,这样你会死的很惨。当你为某一种理论疯狂时,其实你已经给自己设定了很多限制,注定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这个理论解释不了一些现象的时候,你会骂自己的,而且骂的很惨。

    刚好这三个岗位我都做过,所以就说说自己的感受(欢迎各位拍砖啊)。

    产品运营更多的是从产品角度做事情,希望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产品,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完成更多可能的任务。要做的事基本就是调研~迭代~再调研~再迭代。这也就是为啥那些做产品的人手机里一堆同类应用,经常喜欢问问题的原因了(其实是在做调研)。

    比如老板让我做一款儿童健康类产品,那我就要想很多了。是做成直接饮用类的食品,还是做成有医生咨询的健康类平台,甚至是搜罗世面上已有的产品整合打包销售(手机其实就是一个整合类的产品,整合了一大批软件和硬件)。即使产品第一代出来了,你也要思考这个产品能不能更好,现在宝妈们一天用两次,我能不能让他用十次?现在只能解决孩子健康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孩子急救的问题等等,当然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用户有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

    用户运营更简单了,一切以用户为基础嘛。但所有工作莫过于拉新,留存,维护,转化等。总之就是产品出来以后,你得让更多人来玩,并让公司最后能赚到钱(说起来简单啊,做起来相当难)。至于具体的拉新方式,怎么去转化,这就是实质性问题,不同项目玩法是不一样的。我个人为了做用户,线上线下的基本都试过了,各有利弊吧,真实的感受还是从实践中去体验。

    说到内容运营,我觉得这绝对是所有公司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满世界都在讲原创,讲深度,可真正做的好的又有多少?说起来内容就有意思了,可以是图文(虽然有点老套了),音频,短视频,情景剧,甚至于网综。

    在当下所有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我们能改变的几乎只有形式和观点。他说菠萝沾水好吃,我非说菠萝沾水扯淡;他说中医万能,我就说中医都是骗子,各说各有理。

    至于这三者的关系吗?在一般情况下这三个职位都是交给一个人负责的,他的名字叫运营经理,用户他来想办法,内容他来想办法,唯一可能跟他关系不大的产品,大多数时候也要参与并给出意见。即使有的公司把他们细分了,那他们也是生死与共,同甘共苦,一根绳上的蚂蚱。

    个人建议:不用分的太详细,只是工作方向不同而已。如果想有更大的发展,那一定是三个都懂,如果非得来个比例,那就是一个60%,剩余两个20%,至于怎么分?看你平时知识经验积累了。

    世界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世界上本来没有运营,扯淡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晚安

  15. x知乎首秀略紧张,说得好就当码字,说得差咱就只当唠嗑,脸皮薄不耐撕。
    我就这么一写,你就凑活一看。

    题主的问题聚焦在“运营”,虽然看似说了很多,诸如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我们可以把它统一为运营。

    什么是运营?

    数据。

    没错,运营的核心就是数据。包括提主说的产品运营 内容运营 用户运营外,我再补充两个社区运营 商务运营,这些都在运营的范畴内,它们共同服务于数据。

    小运营要做的事就三点,拉新,留存,促活。你做的就是对这一部分负责,
    你要做的就是对这六个词负责。

    看似容易,也并非易事。用户从哪里来?用户喜欢什么内容?用户乐于参加什么活动?市场推广手段和渠道有哪些?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一个都少不了。

    当然,你可以说,你只负责内容,或者只负责社区,那你永远不用知道什么是coo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成为coo野心的运营自然也不是好运营。

    coo是运营的金字塔尖,运营总监,它兼顾运营各个领域,不仅要对用户负责,更要对大BOSS负责。

    除了上述说的基础技能外,运营总监的工作重点是大运营。

    大运营是什么?
    直接对公司产品的营收负责。
    这里有个公式
    收入=用户总量*付费率*ARPV值

    可以总体把控公式里的每一个数值,是一个大运营必备的技能。

    所以运营就是数据。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本运营入门书—《从零开始做运营》。

  16. 写的都挺好的啊,有木有在找互联网工作的产品运营人才呢?

  17. 可以从工作上不同来区分三者的关系。

    一. 产品运营要做什么?

    1. 产品研发期——产品上线前:首先产品运营要搞清楚产品的定位以及目标用户。

    2. 产品种子期——产品内测期:在这个阶段,产品运营主要目的在于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和相关的问题反馈,和产品策划一起分析讨论进行产品优化。

    3. 产品成长期——产品爆发期:产品要爆发,活动策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 产品成熟期:稳定期对产品意义重大的就是小版本的迭代更新。产品运营就要做好产品策划和用户之间的桥梁作用。

    5. 产品衰退期:这个阶段,用户的流失加剧,用户活跃度也明显下滑,营收贡献也急剧下降。公司策略方面:技术的支持减少,新产品开始推出。

    二. 用户运营要做什么?

    1.用户运营以用户为中心

    2.制定运营战略与运营目标

    3.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4.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分析

    三. 内容运营需要做什么?(详细)

    (1)建立知识库 累积素材

    做内容运营,必须要每天不断吸收最新的知识,信息累积一定要够,这样写起文章才能更信手拈来,有理有据。

    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多,小办建议大家关注30个以上和你输出内容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每天看下同行或者目标群体都在看些什么内容。除了微信公众号外,各种网站、社区(豆瓣、天涯等)、微博等每天也会产生大量的高质量内容,都是获取信息的渠道。

    大家可以建立一个表格,将内容来源根据:来源、类别、亮点、内容方向、专业度等进行分类,以便于查找。

    (2)统计各项数据 并做适度的分析

    你输出的内容是否能为平台带来目标用户?如何判断这些内容是否对用户有吸引力?这些数据都需要内容运营在日常工作中做统计收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用户需要看什么样的内容

    1.先思考你家产品的定位是什么,知道了你产品的定位才能知道产品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2.思考用户是谁,思考这些用户有什么样的特征,想想他们会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3.想想你的同类型的产品都有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到你的竞争对手都有谁,就能知道自己的战斗目标,找到了竞争对手其实也帮你找到了一条好的内容资源渠道。

    了解产品,了解用户是内容运营初期必须完成的工作,前期定位越清晰越精准,后期越容易获得精准用户。

    第二步:分析效果并进行找出问题进行调整

    内容发布出去后,需要及时对发布效果进行统计,根据不同的发布平台有不同的统计方式。

    以网站为例,数据来源通常是PV (页面浏览量) /UV (独立访客) /跳出率/停留时间等。

    通过数据统计工具可以看到各主要页面的跳出率,以确认内容质量是否有问题。如果是UV降低,PV发生变化,通常情况可能是内容整理质量在下降,如果UV降低,PV增加,有可能是内容吸引力增加,但是内容面对的用户群变窄。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定时对推送的内容进行调整,也是内容运营日常工作。

    (3)统计各项数据 并做适度的分析

    做内容运营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并进行实践,比如看看获得100万+点击量的文章是从哪种角度来“打动”读者的心,是通过哪些渠道发布,做了哪些推广等等,并深入分析,学习当中的精华,并进行实践。

    这里讲的学习,不是你看了就算了,而是你看一篇干货的同时,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含义并学习当中的要点。

  18. 当别人问你互联网运营是做什么的,你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吧。今天姑婆为你全面解析互联网产品运营,以后碰到这种问题要知道怎么回答哦。

    一、什么是运营

    一、运营的定义

    从广义的角度上说,一切围绕着网站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所以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互联网产品公司只有3个业务部门:产品,技术,运营。产品运营这个概念就=运营,只不过可能你的公司或者产品是以产品为主,运营为辅,所以这时候没必要单拆一大堆人马出来做运营,所以就统称为产品运营。

    二、运营的划分

    细一点的我把运营分为市场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以及商务运营几个大类。

    1、市场运营:以Marketing为手段,通过花钱的不花钱的方式,进行对产品的一系列宣传,曝光,营销等行为的干预手段。多见于需要一定程度砸钱的产品,但砸钱和市场行为不是等同的,既有不花钱的市场行为,也有砸钱的其他运营手段。这一点为主要运营手段的往往是一些离钱近的企业,因为只有离钱近,有完整盈利模式的才会在市场运营中不断扩大投入。

    2、用户运营:以人为中心的运营手段,常见于UGC社区,以贴近用户,团结用户,引导用户为手段的运营方式。表现在你会发现网站运营人员非常愿意和用户交流,逗比,谈天,八卦,有的时候你都分不清这是用户还是官方工作人员。在一个产品早期,运营人员自己的主动使用和干预非常重要。

    3、内容运营:一种是在UGC社区,将用户产生的高质量内容,通过编辑,整合,优化等方式进行加工,配合其他手段进行传播。这跟用户运营往往相辅相成来做的,例如你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回答的很精彩,知乎的同学会把你的回答和别人的回答拿去整理好,然后通过微博,日报,周刊等手段传播,这就是以内容为中心的运营。

    另一种是在一些媒体产品,比如澎湃新闻,比如钛媒体,36kr这种,也是以优秀的内容为核心来运营,和前者不同的是自己采编,整理,撰写的成分较多,不一定来自于用户。(当然了,很多知乎回答问题的同学都很愤怒自己的文章被抄袭,不署名转载等等,但其实做内容运营的那些同学,抄袭就是工作之一,所以大可不必在意。我非常理解你们,所以本文欢迎抄袭,欢迎转载,不需署名,但经常更新,请记得转载全了)

    4、社区运营:面向社区消费者进行的干预活动,比如整站做个活动啊,抽奖啊..投票啊,转载一些好文章到社区里引发讨论啊..都算。早些年我把社区运营和用户运营放到一起跟别人讲,但是后来发现这其实有点问题,因为,面向UGC用户的运营,和面向普通社区消费内容者的运营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种。所以就单独拿出来说了。社区运营这类的工作玩到极致就是不断的在社区里煽风点火,引发大家互喷,活跃整个社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nga的“喷斗士竞技场”,这个模式近些年也被很多其他的论坛或者社区引用,效果相当不错。)

    5、商务运营:这类方式多见于一些商务B2B的产品,分为BD和销售两种。销售是直接卖产品,BD是更多是互惠互利的一些合作。这都是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弄来用户,然后留住他们。很多企业级产品都是以这种运营方式为主要手段的,例如BAT的云服务产品,或者拉商家入驻,拉企业团队来用自这种。

    而围绕运营,或者运营人员的成长,就先要理解产品技术运营分别在一个互联网产品之中起到什么作用。

    产品:把东西想出来技术:把东西弄出来运营:把东西用起来严格意义上产品和运营也因为公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位和边界,这就因人而异了。不同的产品,这三个领域的侧重不一样。例如拿BAT来说,百度重技术,腾讯重产品,阿里重运营,这都是大众心中的普遍概念,某种程度上都是和公司最开始的业务,最核心的业务是什么有关。当然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其他部分也很强,不会差到那里去。但某些小公司,还是有前期侧重点的。

    二、运营要做什么

    不过说回到运营,我认为所有在做运营的同学,最核心的一条心理素质就是:别去逼逼产品和技术,要有他们做出一坨屎你也能翻着花让人吃下去然后打好评的觉悟,以及能力。从基础的层面来讲,运营要关注和涉及的工作通常包括了如下三方面——拉新、留存、促活。

    1、拉新:就是为你的产品带来新用户。带来新用户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策划和制造一个具有传播性的话题和事件,可以是投放广告,可以是居于站内做个活动,还可以是通过微博、微信„„因而,在拉新的层面上,一个运营可能会涉及到以上各种手段中的一种或多种。

    2、留存:就是要通过各种运营手段确保用户被拉到你的产品和站点上之后,最终愿意留下来跟你一起玩。留存所对应的指标叫做留存率,再细一点,还可以再细分为次日留存、7日留存等等。一个产品最悲催的情况莫过于,砸了大量银子和资源把用户成群结队的引进来,最后却发现用户的留存低得可怜。

    提升留存的方式,同样是多种多样的,你可以扮成一个萌妹纸跟你的用户们搭讪,可以张罗出一批无节操无下限的活动或任务来让你的用户上来就可以玩得很开心,还可以创造出一大批有干货有料的内容让你的用户们可以看得乐此不疲。

    3、促活:即“促进用户活跃”,再俗一点,就是让你的用户愿意更频繁、更开心的跟你在一起玩。通俗的讲,即让用户在已有的基础上还可以跟你一起玩得“更High更爽更持久”。这里可干的事同样很多,包括但不限于构建用户模型,沉默用户召回,用户激励体系的创建和完善„„等等。

    无论你是初级小编,微博账号管理者,还是运营总监,coo,你最关心的东西,从头到尾只能有一点弄来用户,然后持续的留住他们。你做的所有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点来进行,任何工作(包括你的团队成员的工作)都必须直接或间接指向这个目的中的一部分,为数据结果负责。

    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都不简单。比如各位运营同学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最近一个月做的工作,哪些工作是对这个目的有明确“数据结果”的,哪些工作是没有的。如果没有数据结果的工作比例太多,你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了。

    将运营工作拆分成以下四个核心环节:

    1、找到用户在哪

    用户画像,调查,需求分析等工作,没错,你需要理解你的产品,哪怕他是一坨屎。

    2、以能接受的成本弄来用户,让他们用你的产品

    市场投放,渠道拓展,商务合作,内容编辑,社会化媒体策划活动等等,花钱不花钱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自己费尽心思一个礼拜搞个东西有时候还真不如花钱雇专业的人搞。

    3、让用户持续用你的产品 用户运营,社区运营。

    4、跟用户在不用产品时候保持联系

    召回,微博微信运营,反馈,与别的产品进行商务合作。

    三、运营的上升轨迹

    在我看来,初级运营和高级运营并没有严格的分水岭。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你在以上这四个环节,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的一个子项目(例如微博运营专员,微信运营专员,内容编辑,社区活动策划等等),那可以被定义为初级运营。往往初级运营是在2-3-4之中的,1你只需要理解贯彻就行了,还没到参与决策的地步。这时候你是一个执行者,踏踏实实做就是了。说实话,这阶段,你的工作西,从头到尾只能有一点弄来用户,然后持续的留住他们。你做的所有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点来进行,任何工作(包括你的团队成员的工作)都必须直接或间接指向这个目的中的一部分,为数据结果负责。

    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都不简单。比如各位运营同学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最近一个月做的工作,哪些工作是对这个目的有明确“数据结果”的,哪些工作是没有的。如果没有数据结果的工作比例太多,你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了。

    将运营工作拆分成以下四个核心环节:

    1、找到用户在哪

    用户画像,调查,需求分析等工作,没错,你需要理解你的产品,哪怕他是一坨屎。

    2、以能接受的成本弄来用户,让他们用你的产品

    市场投放,渠道拓展,商务合作,内容编辑,社会化媒体策划活动等等,花钱不花钱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自己费尽心思一个礼拜搞个东西有时候还真不如花钱雇专业的人搞。

    3、让用户持续用你的产品 用户运营,社区运营。

    4、跟用户在不用产品时候保持联系

    召回,微博微信运营,反馈,与别的产品进行商务合作。

    三、运营的上升轨迹

    在我看来,初级运营和高级运营并没有严格的分水岭。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你在以上这四个环节,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的一个子项目(例如微博运营专员,微信运营专员,内容编辑,社区活动策划等等),那可以被定义为初级运营。往往初级运营是在2-3-4之中的,1你只需要理解贯彻就行了,还没到参与决策的地步。这时候你是一个执行者,踏踏实实做就是了。说实话,这阶段,你的工作以天为单位计算,可替代性非常强,我看过拉勾的招聘数据,一般都在5-8K之间,这活也就值这个价。

    而当你做的越来越好,对你所在的环节理解的越来越深刻,并且开始逐渐把自己的能力范围覆盖到整个环节时候,你已经算是一个中级运营了。你可能不关心市场投放,只关心留存,甚至不关心留存,只关心重复购买/粘性用户UGC。说白了就是你在整个产品的业务链条中,作为某个环节的manager,已经形成了某一种不能被绕过去的关卡,这也是你的价值所在。这时候你值8-15K之间,除非你在企业最核心的环节,不然你还是有一定可被替代性的。这时候开始以周作为计算单位来考量你的工作效果。

    然后当你做着做着,能力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大,你开始琢磨怎么向上下游进发。

    例如你是一个市场经理,你已经开始考虑拉来的流量能否留下来,主动开始配合社区运营人员做一些活动,或者你是社区运营经理,你策划了一个社区内的UGC活动,然后主动协调市场人员去把这些精彩的UGC传播到外圈,你在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而到了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向高级运营进阶了,视野更大,资源更多,需要布的局开始以月甚至更长时间为单位去计算,你的任何一个决策会影响之后相当长时间内的运营状况,风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我之前说的核心目的其实里面有2个层面,1是拉新,2是留存,如果你从1突破到2,或者从2突破到1,并且都做的很好,可以开始控场,根据产品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来关注不同阶段整个运营环节里最应该先从哪里突破,用全盘考虑去合理的配比资源,无论是金钱还是人力,都在你眼里是可以调配的资源,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以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线去考虑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初步具备一个运营总监的能力了,再下一步就是COO了。有的公司coo还要考虑投资人关系,PR,各路vender的调配,大型的商务合作,不过这些就已经跨入公司而不仅仅是产品层面上的运营了。

    而这一层也是最难突破的,瓶颈在于如果你之前一直都是在“拉新“”留旧“其中一个领域中深耕的话,你深耕的越久,做的越深,你越难以跳出来去理解另一个领域。因为这里面的价值观和思考的方式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因为用户完全不一样,你花了N长时间,理解了陌生用户是怎么想的,他们怎么会一步步开始使用你的产品,而你需要花几乎等量的时间,去理解你的熟悉的用户他们具备的是什么特性,如何会连续使用。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说百度的凤巢系统(就那个搜索推广的后台)。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拉来新用户用,你需要让用户有这样一个认知:“在百度投广告靠谱”,你可能得花好多时间去跟用户灌输“简单,易操作,流量大,帮你挣钱”这些点,这就是拉新运营的重点。这时候在用户心智中,你的竞争对手是腾讯广点通,微博粉丝通,门户投banner,还包括线下的广告体系。而由于你的用户太”蠢“,不能极快的理解你这些点,于是乎你需要销售死磕,上门,办各种会,做案例推广等等,各种地方投广告,刷墙。

    而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让已经开始用凤巢的人花更多的钱,那就不仅仅需要让用户觉得你好,还得让用户觉得,他在这里也好。我见过太多人用了一下凤巢就玩不转然后弃之不用的情况了。这个时候你的思考维度就已经变成,我怎么让用户从凤巢挣更多钱,持续加大投入balbla。然后你就需要技术指导,关心用户的账户状况,提供更多更好用的工具。你这时候的竞争对手或者说干扰项已经变成了前段的销售,客服,或者产品,技术等等内部因素。

    ————————————————————————————————

    姑婆那些事儿是移动互联网推广运营知识分享平台,我们邀请一线互联网人分享实操经验,内容包括App(android,ios)推广运营、Wap推广运营,校园推广及互联网领域最新动态 。欢迎大家积极踊跃与我们一起探讨推广运营那些事儿。


    #福利#

    关注姑婆公众号:gupo520,回复“资源”即可获得以下内容。

    姑婆整理了互联网运营人的学习资料,我们将持续更新。当前共14个套文件,包括了《运营-系统思维导图》《16个策划方案资源》《23个H5经典案例》《19个SEO相关工具书+案例》《19个时间管理资料+素材》等等,知识永不过时,希望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成长。

    weixin.qq.com/r/e0lNVQv (二维码自动识别)

  19. 好久不见的老同学在一起总是说谁谁谁学后端开发怎么怎么样,谁谁谁学设计挺厉害,最后问,你做运营到底是干嘛的?面对这个问题,其实我一时也有点懵逼,总是想该怎样说。。。
    整理下思路,希望我的老同学可以看到,其实我还是蛮有逼格的,哈哈

    别人的疑问总是让我措手不及,解释完之后总会来一句,运营好像就是打杂的。。。
    好吧,我们做运营的其实只是搬运工,什么?———梦想的搬运工。。。理解了?
    好了,废话不说了,老同学,答案给你了。。。
    总得来说:运营包括(新媒体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
    哦了,别乱,深呼吸,接着往下看,,,
    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联系就是:谁离开了谁都可以生存,但是过得会很不好!
    举个例子吧:
    假如你是一个公司的运营负责人,现在需要运营一个产品,那么初期,你基本要做的就是:
    根据核心用户群,制定运营计划;准备材料,提交上线;申请各大自媒体账号;写文案;做好客服陪聊,做到用户来者不拒;然后继续写几篇软文,做几个活动···············

    。。
    。。。
    两个月后,你会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你的产品通过自媒体,朋友之间的推荐等方式,开始累积了几万用户,哇,是不是有成就感???!!!

    于是,你除了拉新,还要考虑留存和活跃度,既要累积粉丝,又要策划和互动,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

    所以呢,你找了一个人专门负责微信和微博的内容编辑和粉丝互动,这时候,你的团队就开始有了独立的新媒体运营。。

    ——-哦哟,好叼哦!—-打住,继续

    然而此刻,随着用户的发展,为了提高用户的留存转化,你的平台需要添加更丰富的内容。。。
    比如是不是要添加产品相关的说明教程或者案例,让新用户进来就能一目了然操作,这是不是很爽啊。—-确实—–而这些内容的生产,组织,用什么样的形式推荐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更容易收到理解和关注,所以,这时候你必须开启另一个项目——-
    就这样,内容运营诞生了。。。

    ——我觉得要涨工资了。——-你很有想法,但是继续

    然后过了四个月,用户已经有十几万了,这时候的你开始疯狂追求用户的爆发增长,你利用各大媒体和推广渠道,什么SEO,SEM,腾讯广点通,微博粉丝通等等付费的,免费的都启动了

    但是做了之后才发现渠道的执行和数据监测工作量还挺大,于是你又找人专门来负责这些推广和流量拉新,所以呢,顺理成章,你的团队又多了一位渠道运营。。。

    慢慢地,你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不一,你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来特殊对待。尤其是一些核心用户,对产品发展有着特别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时候,你该考虑下用户参与感了,说到这里,你应该想到了“小米的100位梦想赞助商”,于是,为了提高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需要专人负责这块,很自然的,用户运营就产生了。哦耶。。

    此时,你的用户已经进入了成熟期,用户还在增加,产品还在不断优化。你开始觉得,有些运营手段,需要一个套路,便于用户建立一个固定的认知,
    比如:活动要开始固话,多久搞一次全站性质的大活动,多久做一个局部的小活动;
    又比如:是不是需要有人专门来策划一些重要节日或者时事热点之类的活动;
    所以,你的部门又多了一位—活动运营。。。

    到这里,你的运营团队,就搭建完成了。。。

    怎么了?懵了??我已经被我感动,别拉我。。。

    其实呢,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细分所有类型运营。。。在创业公司,也许你就是七个葫芦娃合体的“金刚葫芦娃”,什么都得会,什么都得懂。。

    说到这里,你应该稍微理解运营是干嘛了吧,老同学。。。什么?不懂!
    好吧,没关系,别吃饭别睡觉,多看几遍,相信你会看懂的,你那么聪明,对吧。

  20. 准确来说
    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统称为产品运营.

    而产品运营:一切能够帮助产品推广、促进用户使用、提高用户认知的手段都是产品运营。

    用户运营的点在用户上面,需要关注用户,给用户分级管理。

    内容运营重点在于平台本身,如何平衡好内容的质量、产出和内容的传播。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