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零差评的风气是如何形成的,淘宝对此怎么看? 爱开淘 八月 3, 2019 业务发展 20 评论 1372 围观 在淘宝上买东西,发现基本上都是好评,店家也都追求零差评,有一个差评就是对整个店铺的否定。 但是这样的零差评,会导致这些评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有些产品本身就是差,无论谁卖都一样,这时候差评才能帮助潜在消费者。 反观京东和美亚,差评都是针对特定产品,不会因为商家出售过一两款品质较差的商品,就彻底否定该商家,最多否定该产品的生产商。 这样的风气是如何形成的,淘宝是否想改变这样的风气,应该如何改好?
评论 ( 20 )
这个市场有四类人,好买家差买家,好卖家差卖家,混在一起,在网络的两头,互不相识,靠着一笔交易发生交集,然后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好买家遇上好卖家则是淘宝的初衷,好买家遇上烂卖家就会有差评,差买家遇上好卖家就会以差评威胁,敲诈获利,差买家遇上差卖家就会上新闻,“买家差评,收到卖家寿衣”“买家差评,遭卖家上门殴打”
上面@林幕白的回答就代表了卖家立场,”差评,如夺人财路,慎重!“ 说的就是差买家遇上好卖家。
怎么样解决呢?淘宝要做的是就防止差买家和差卖家。
在下曾经有一年开店经验,觉得差评师不常见,两颗钻的销售过程中遇上过两三个自认为是习惯差评的人,做为一个五年购物经验的消费者,我倒是看多了差卖家,有些只要不贪图便宜,完全可以防范,但有些完全要逼你去找客服还得不到完美解决。
来吧,新鲜出炉的案例
今天上来店铺才发现有个中评

我的店铺才三颗心
一开始我是讲情怀的,于是就给他的评价作了如下回复
我的意思是,有不满意,你得说出来啊。你不说出来,自己受了委屈,我们也没有跟您沟通的机会。有问题先联系我们,不满意了您再评价,对不对?这也是最大程度的保护您的权益。
然后我把这图晒到小伙伴的群里了,有人问我说:你就这么就不管了?这可是一个中评啊!
他说你质量不好啊!
别人看到会有顾虑啊!
我强行说服自己:没事嘛,卖了那么多(三十多),有个中评很正常嘛,对吧

事情顺利解决,买家删掉了评价
后来越想越害怕。。看见买家头像亮着,就去说了。。。
我庆幸我朋友给了我这个建议。
为什么?我一开始的心态可能就是题主问的那种,凭什么不能有中评呢?一个东西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对吧?一批产品(我们是卖鞋子的,它不是标类产品,所以难免出现有瑕疵,因为价位决定了这个做工。我们不能保证做工完全没问题,但是对得起价位是肯定的,但是问题就出在:不一定所有人都认可你的做工代表的价位)。所以我完全可以接受中评,我还光明磊落的说:我们不会骚扰您,您以后有不满意的,也可以先联系卖家,不然是对双方都不好嘛
最后还是屈服了,屈服的原因就是,想到一个人来到我们店里,大家已经看惯好评了,都习惯看中差评和带图评价了。那么大刺刺的一个东西摆在那儿,得降多少转化率啊。。。
卖家特别重视中差评=买家特别重视,你们既然这么重视,我们敢轻视吗?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不让那些所谓的中评差评成为十足的决定性的因素,一切不都好了吗?为什么非得打五分?那可是十分惊喜的程度才打五分啊。。我感觉还行,我打个四分,可以吗?抱歉,在淘宝不可以,平均分4.5以下的店铺能活吗?而一个一分要多少个五分才能拉回来?
所以双方的态度,我们大家的态度,决定了大家都不能忍受零差评,卖家不接受差评,是因为他怕买家不能接受。
但是话说回来,我自己买东西的时候,不也是看中差评么
呵呵,真是死循环。。。
淘宝卖家几乎无一例外的为着“好评”生活着,小卖家新卖家天天期待多多的好评,大卖家天天期待着别有中差评,做为买家应该如何看卖家信用评价呢?近期淘宝信用评价有了更新,更加能够显示店铺的实际评价情况。
下面馨妈就为大家一一说明一下如何识别卖家的真实评价:
首先将馨妈自己店铺的信用评价截图给大家看下:
1、店铺动态评分:4.9分,这应该是目前最高的评价,只有那些新店铺或者生意极少的店铺会有5.0分
2、宝贝与描述相符度;卖家服务态度;卖家发货速度评分全部高于同行业水平50%以上,很多皇冠店铺的这三项分数是绿色显示,也就是低于行业水平,是负值;
3、店内30天内服务情况,这一评分是淘宝更新后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但很多买家却不关注的
(1)平均退款速度:某店铺是0.11天,行业均值是2.15天,这个速度目前少有人能超过,掌柜最简单的想法就是,不应该我收的钱绝不拖延时间,让客户尽快拿到钱大家都踏实;
从这一速度买家能够看出:当遇到退款问题时,大概多久可以拿到钱,或者说退款过程会不会非常麻烦,卖家会不会找各种理由拖延退款;
(2)近30天退款率:这一项某店主认为是最重要的,体现了一个月内的退货情况,从而体现了一个店铺内产品真实的情况;下面第一个图是某店铺店铺一个月内的情况,无产品质量问题退款;没有未收到货退款;只有买家个人理由的退款;
下面给大家放两个从其他店铺截图看下(都是同行业同城非常高的五皇冠卖家的动态情况)
大家可以看出与某店铺的明显区别吗?这说明什么呢?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同行看门道
看到这个会明显确定:所谓的100%好评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某店铺从未追求100%好评,因为根本不可能,尤其是做为皇冠卖家,如此高的销售额和发货率怎么可能不遇到问题呢?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沟通,我们会用非常好的沟通方式去解决,而不是遇到问题就让买家退货退款,甚至自己贴运费让买家退回货,因为买家直接申请退货退款,交易就会自动关闭,也就不会涉及到客户评价问题,这个方法是很多卖家通过的方法,以此躲避中差评,但并不代表产品无问题,服务无问题;30天内退款次数越多代表着购物后发生问题的机率越大!
(3)近30天投诉率与近30天处罚数店铺基本都是0的,卖家绝不会让问题严重到这种程度。
总结:买家们以前更关注中差评数,更关注评语好坏,但没有仔细看过一些数据,其实花上几分数看一下除中差评数量以外的那些数据,就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个店铺,淘宝目前更新后的信用评价更加直观与客观。
。。代购的表示差评全部都是给品牌的。
但是受伤的基本是我们。。
因为法律不健全。
消费者评分机制当然是由消费者自己依靠自己的意志打分,结果却不得不因为淘宝卖家的威胁和骚扰从而取消差评,理论上来讲这时候消费者就该维权了,可惜没有切实有效的维权通道。
解决方式其实很简单,匿名给评价。
淘宝现在不光是有零差评的风气,而且就算有差评,卖家也会不要脸的洗白,然后诬陷买家是职业差评师。
最近淘宝卖家都有为了增加销量而刻意欺骗的行为,比如把发货地改为上海或北京等大城市的行为,而实际发货地却不是如描述的一样。或者虽然不能发客户指定的快递却依然在客户购买前的询问中表示可以发客户指定的快递。
前一段时间我碰到了好几个这种情况,最后实在是对这种风气看不下去了,一气之下就给卖家了一个差评,希望卖家能够引以为戒,结果卖家非但不承认,反而反咬一口说我是恶意差评,现在我就把卖家这种现象揭露出来:
这是我给卖家的差评以及卖家的洗白说辞:



那么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继续往下看:

从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到,卖家确实是在我询问了是否可以发圆通之后说了“发”,然后又刻意在我完成付款之后才说了一句“中通速递”,什么原因很明显。而且并没有如卖家所说的“在客服说“发”后面还有明确说明只发中通 韵达,还一再征求买家是否发中通,是买家同意的”这种话,从这样的说辞来看卖家也不是第一次诬陷别人了吧。。
接着往下看,在我质问卖家为什么同意发圆通后而又发了中通之后卖家是这样解释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卖家明确表示是自己漏看了,而不是想他洗白说辞中说的“还一再征求买家是否发中通,是买家同意的。”这种话。
:
事情不大,本来只是晚一两天到货而已,但是卖家如此不要脸却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结论先上来:差评决定损益!
没有任何一个淘宝店铺敢不修改中差评,除非他在卖小龙虾或换季。
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情,一个商品转化率最巅峰的时候,必然是15-21天。
因为这个时间的评论、晒单、追加都非常好。
也就是0差评。
0差评带来的转化率,这么说吧,堪比5000月销量(有中差评)。
那么,0差评的经济结果是什么?
一个商品估算每天访客2000人,转化率为2%的情况下,商品每天成交40单,一单利润30,每天毛利1200元。
当转化率是1.5%的情况下,商品每天成交30单,每天毛利900元。
机智的知友已经算出来,每天差300元,一个月要差9000啊!
事实比这个还残酷。转化率2%时,你的商品各项权重(指标)都很棒,所以你才有2000的访客,转化为1.5时,可能只有1000访客。
如果你要通过刷单的方式补回这10单的话。每单成本12元,每天支出120元的刷单费用。折算下来商品的支出要多出120元每天。
其他费用不变的情况下,转化率2%跟转化率1.5%的款式。利润差距是:400–(300-120)=220元。
更加可怕的是。你的直通车也会变得更差。
你原来直通车每天出价0.5元,可以带来500个访客,每天直通车赚50元。
转化率变成1.5%以后,维持每天访客500的话,直通车预估出价必须达到0.6以上。
每天花费300元,成交7.5单。每天亏损85元。
数据就在这里,数据变化预测自认为也比较合理。看出来了吧?
大数据下的微小差距都会形成巨大变化。特别是在淘宝的马太效应规则下。
给人差评,如夺人财路!慎重。
差评,才是最有价值的评价。
如果一个用户靠好评来到淘宝上购物,我只能表示,呵呵。
现在的淘宝系统对于差评的判定,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不仅好评率受影响,搜索权重也降低,更是让用户看到就不想买。
这样的规则使卖家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
这样看来,对于买家似乎是好的。
但是!真相并非如此。
差评的意义:对于别人眼中的瑕疵,你在购买之前能够看到,并且权衡能不能接受。
减少购买后退货率。
没有差评,好评不具备参考性,是淘宝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当人人都知道刷好评的时候,好评就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了。
现在的好评跟差评,只是商家做搜索权重的工具,仅此而已。
而对于买家来说,没有什么优势,购物也变成了碰运气。
现在淘宝购物习惯,碰一次运气,买着好的,以后一直都在这买了,并且推荐给别人买。
这就是淘宝网整天炫耀的口碑营销理念。
其实本质是,这次能买着好的,因为运气好,下次就不一定了。
用户不敢相信好评,没有差评参考,只能瞎蒙。
所以才会粘性消费,一直奔着买一家,这是与传统行业的货比三家背道而驰的理念,是个畸形的“口碑”
然而,真正发生买卖纠纷了,有几个买家,比卖家更懂淘宝规则?真的买到问题商品有几个人能有时间精力还有能力去维护自己权益的?
还有一个群体,投诉专业户,专业差评师。我曾经认识一帮投诉专业户,因为善于研究规则,又广泛接触各大卖家的专业客服,不仅对淘宝规则研究透彻,其中更是有对于其他行业延伸,比如针对手机游戏增值服务sp的专业人士,还有专门打击假商品的。
可以这么说,只有他们想,整个淘宝的东西都可以随便用,电话费可以无穷无尽随便用,买什么都是假一赔十。
就好比网络中的黑客白客。
总有人道德底线很低,自我认知不够,就像捏着把大保健的儿童。
只因为那一小撮,像是锅里的老鼠屎。于是,一提到维权,就像是在要十元好评返现呀亲。。。
于是一堆的好评返现3元五元二十元。
我还没开口要钱,你们自己就给了。
这是对自己的商品有多么不自信,还有人标榜,这是一种营销,好评返现营销,
这是绝世武功“我先让你三掌”。
我觉得熟悉规则,利用规则,是一门艺术。
当我拿起这把宝剑的时候,身后光芒万丈!我即正义!
以后有万人敬仰,以我剑下恶徒为鉴。
其实别人眼中,拿根筷子敲个破碗,来要返现的。
这样的差评,没有意义,以后连拿筷子的人都不会有了。
淘宝不知道么?
知道。
以后怎么改?
没法改,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我看怎么改?
睾丸癌晚期,长痛不如短痛,一刀切了吧。
最关键的问题是评价者自身的信誉无法影响评价权重, 一个职业差评师的评价和一个正常三黄钻买家的评价在统计面上被等同处理. 这是淘宝的系统设计问题. 不过看来淘宝并不关心.
差评影响信誉,影响销售,一切为了营销!
没有差评的几乎不看!必须要有差评,看好评和差评的比例!再看差评卖家的吐槽点是不是我接受得了的!最后我再权衡一下买不买
没有差评的平台代表的不是优秀的服务和完美的产品,相反代表的是无尽的欺骗。我不会选择这样的平台
重视差评是个好事,至少证明你的批评很重要。



像某度外卖,11点下单,下午两点才送到,还自动确认订单!给差评,除了我在线支付的钱退回,没有赔偿,没有道歉!
本人客服一枚,讲讲我的经历和看法!
淘宝(天猫)好评差评对商品的转化率影响非常之大,甚至一点不夸张的说,有时候直接决定了一个单子的成交与否。我做的第一个店铺是某眼镜天猫店。都知道爆款好评多,但是差评也不少,如果客户没有看评价或者,没有受到评价影响,或者说只看到好评,单子是很好谈成功的。但是如果客户看到了有负面内容的评价,比如什么金属镜腿太细容易坏,树脂镜框买了不到几天就断了,镜片会脱落等等,虽然这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但是这时候无论你如何的解释,成交就已经变得困难起来了,有的客户根本不理会,也不理解,客户这时候已经完全忽略了好评了,他们所看到的就是你这个眼镜不好的一面。因为客户心里面就是不放心,即使说可以无条件退换,但是不好意思,网购就是图个安心和省心,退换也麻烦呀!!所以说好评差评对商品转化率多么重要~
差评带来的负面影响多大,想必很多卖家尤其是C店卖家肯定很清楚。也不怪很多卖家极力追求全好评零差评。好评返现、晒图返现返券什么的,这种手段都是小儿科了,不惜电话骚扰客户求改(删)差评的也是喜闻乐见了。就想讲讲我在C店遇到的要好评的方式。我现在在一个卖女装的店铺,也和其他店铺一样好评返券,除此之外这个店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要好评的机会。比如客户双十一购买的,已经超过退换时间一个多月了,现在还给换货,前几天还处理了一个。除了不影响第二次销售这个条件,还要求客户在换货后给予五星好评或者追加好评,而且还不能有任何负面内容,比如说主观感觉面料不够柔软,刚刚拆包有气味等,任何负面影响的都不能接受,否则不予换。客户活动如果忘记用券,也是要求好评后可以返现。还有给包邮了要好评。如果遇到客户买到后七天内降价的,通常分两种情况处理:好评了的不跟客户说可以退差价,没有评价或者差评了的可以退差价,就算是过了十天半个月也退,条件是要好评(追好评)或者改差评。
只要有好评,对店铺有好处,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卖家如此极力追求完美好评,制度的“功劳”毋庸置疑,此外就是消费者的推怂。卖家会以返现返券“利诱”买家,而买家也会为了返现向卖家“妥协”,或者“威逼”卖家。淘宝全好评的风气是在这三方的共同“协作”下渐而形成的,少了一个都吹不起这股风气。
至于这股风气如何变好或者何时消失,要看制度什么时候能够完善了,因为绝大多数消费者不是理性的,至少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消费者处于非理性的购物阶段~~
用户对京东美亚销售的东西,即使是自营大家心里想的也是: 帮别人卖东西的。而淘宝上的很多商家卖东西,大部分人的感觉是他们自产自卖,而且商家还给商品贴个标签“我们家的”。这就很容易造成淘宝上的商品只要是差评,大家第一想法多半就是“这家店信誉不好”之类的了。
个人想法。
淘宝的这种方式怪异的很,之前不时的传出新闻说因为买家的一个差评,卖家怎么样怎么样。
所以很多人养成了“习惯性好评”,这完全扭曲了评论的意义。所以我从不在淘宝评论,除非迫不得已买不到才会用淘宝买东西。因为其他网站的评论使用起来真的是相当正常。
其他网站我可以根据我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评论。但淘宝呢?在这种疯狂变态的追求0差评的情况下,真的是让人敬而远之。
差评也要看为什么。如果一看就是差评师现身,反而为店家鸣不平;如果是因为快递,指定快递即可;如果是因为产品质量,也要看是产品本身的严重缺陷还是吹毛求疵之下的细小瑕疵。
大可不必费心。
消费者的眼镜都是雪亮的。
至于那些刷好评的,简直一眼就看得出来。
如何形成:消费者:“做一个“聪明”的决定,弥补已有的损失”。商家:“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断糅合,这水就这种颜色了。
淘宝看法:我不知道。
差评影响排名、成交率、转化率。
作为一个买家,我承认我每次买东西之前都是先看评价,然后筛选有晒图的看,再选差评看,再看中评,再看好评。如果差评太多真的影响下单心情,甚至会考虑另外一个卖家。
作为一个卖家,我真的很无奈客户一打开旺旺就是问为什么这个差评这么说,所以你们产品是真的有问题,那我不想买了,除非你说服我,要么就是一直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但是这种问题出现的几率真的很小,几个单里面就这么一单,然后他刚好不愿意退换就是差评了。
天猫买家选不了看好评中评差评,但是直接影响店铺分数和排名。
所以现在淘宝现在就是:好评返现、删差评返现、刷信誉。
不过现在出新规则了,好评返现是违规的,不敢在旺旺跟客户直说好评返现哟亲,都是晒图返现了
༼´◓ɷ◔`༽
这套系统本身就有巨大的设计缺陷,全是理想化的模型,按照一个标准的流程,那还不得各种道德高尚不齿下作行为的店主和顾客来回应这个系统?把简单的设计想法粗暴套用在市场和人性博弈上,不被人骂才怪。
可惜TB是拿来赚钱的,服务真的只是顺带的,这套系统还将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