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如何做?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如何做?

评论 ( 2 )

  1. 回答一下,有部分观点是一些零售行业大咖的转载内容,写的不错,给大家分享一下

    近年,新零售的新闻消息铺天盖地,无人货架、无人超市、生鲜配送等新零售的产物悄悄占据我们的生活。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到底什么是新零售,又有几个人能够明确地说清楚呢?是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是大数据的零售?是无人收银无人货架的零售?难道这些东西不是传统零售都在玩吗?

    自动售卖机多年前就有,大数据思维早已被人提出,新零售好像也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创新。

    ——这就是我们对新零售的误解。

    零售市场足够大,据商务部《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统计,2017年全年商品零售额近32.7万亿元,这就意味着,哪怕蚕食其中一小部分,优化升级一部分零售行业的劣势,都会有巨大的获利机会。

    所以,新零售并不是零售行业的颠覆性革命,而是优化、深挖带来的巨大的革新。

    用户群体的变化带来的消费变革

    零售的变革会是现在,线上的流量越来越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90后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从学生、白领走入了家庭生活,开始购买蔬菜瓜果、关心起了柴米油盐。

    在零售的购买习惯上,90后和父母辈在消费观念上已经大有不同。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于上一代核心关注物美价廉,他们开始为品质(或情怀)支付溢价。

    二是,消费品类结构和上一代有差异。

    不同于上一辈对产品品质、品类的低需求,我们变得有要求,因此1公里内近距离的社区店,升级势在必行。

    品质的要求同时也代表着商品溢价的提升和利润的增大,这是为什么苏宁、阿里、京东都看上了社区店这块大市场的原因之一。

    挖掘消费场景,挖掘用户行为

    前面是消费群体变化,另一个变化是玩法的变化。

    新零售渗透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场景挖掘下的近场化、线上线下的存在感优势、强关系下的数据化。

    场景挖掘下的近场化

    近场化是会是新零售的一个趋势。

    买东西的便捷:例:你楼下开了一家烧烤店,你平时也经常吃经常烧烤的话,只要这家店没有明显的价格或质量问题,你吃烧烤的频率一定会比原来高,去这家吃的频率一定比别家多很多。

    为什么我们看到现在新零售玩的是办公室货架、是社区小店,也就是这个道理,深入用户停留的场景,激发和挖掘消费需求,近距离接触用户,增加购物的便捷性从而促进消费。

    比如办公室的货架,也许原来下午茶你懒很少会下楼去买,外卖又觉得慢,但是办公室里有个走两步就能买到甜点的货架,你买东西概率就会大很多。

    解决了挑选困难:以日常生活中高频刚需的生鲜为例,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质量的控制,生鲜类产品,比如蔬菜瓜果,不经过亲手的挑选,我们对商家长期稳定的品质很难信任,这是网购很难解决的问题。

    近距离的货架或者社区店,能解决每次要吃点品质的东西要走很长一段距离去大型超市的繁琐,走两步就到了。

    速度的快:速度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前置仓”。

    前置仓解释为是在企业的仓储物流系统中,距离门店最近,最前置的仓储物流基地,是在中心仓、城市仓之下的第三级仓储物流,也是实施仓配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其后就涉及到TO B、TO C端的“最后一公里”配送。

    前置仓能解决两个速度快的问题,一是能解决社区店和货架供货速度的问题;二是能解决送货上门速度的问题。

    线上线下一体的存在感优势

    线下门店注意力抢夺的入口,是流量入口。

    但却很大的缺点:传统的线下零售与用户之间是弱关系,纯线下门店没法主动告知用户我这里在做活动有什么优惠,必须要用户路过看到或被朋友分享,这样就会有信息上的时间差,活动就容易错过。

    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的一体。APP、公众号或小程序购物需要注册个人信息,再加上平台对用户的行为和喜好情况进行的分析,这就形成了一种相对强的关系。

    就像新零售平台在你手机里装了一块广告牌,线下门店有什么活动,通知无时差,还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这只是活动和优惠层面的,而更多的信息,比如线下产品的升级、线下品牌的营造,线下零售店都有一个随时告知的出口。

    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强化了零售平台的存在感优势,提升了用户的注意力。

    网店为什么会卖爆款,大多数爆款的利润极低,爆款的最大的目的是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网店希望用户通过对爆款的关注,而去关注到整个网店,带动其他产品的销量,这就是注意力的价值。

    强关系下的数据化

    技术的创新也给了新零售线下数据化的机会,通过智能摄像头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WiFi定位感知、基于人脸识别,能非常清楚的统计到你顾客是今天第几位用户,顾客在哪个商品上停留时间多少,顾客每周到店的频次以及时间点等等。

    新零售平台会通过这些数据,知晓小区人群分布、个人消费偏好习惯。数据能分析出很多东西:能判断出用户是单身还是还有孩子;附近有多少老人,多少学生;小区的用户最喜欢的青菜是白菜还是菠菜。

    配合前置仓和短距离配送,可以让线下门店变得跟线上App一样,做到“猜你喜欢”和“千个小区千种商品品类和陈列方式(对应App的千人千面)”。

    设想一个简单的场景,前两天你在网上逛了下某零食,但是觉得贵没下单,今天晚上六点半你收到一条短信告诉你:小区楼下xxx便利店这个零食5折。你会不会买?

    这就是新零售数据化的表现,当我们打通线上线下的数据,一个人的作息时间、消费欲平台很多都能收集并分析到,最后能让你由变犹豫变为直接下单。

    这就是新零售——互联网企业通过场景的深挖、大数据模型的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注意力抢夺,在资本力量的加持和本身模式的低层本扩张性特点下,深度优化原有传统零售的新玩法。

  2. ]

    新零售是最近比较火的词,一如当年更火的O2O,那么什么是“新零售”呢?我在网上搜索了十几个版本,其中一个是比较多人接受的,比如,百度百科与知乎的版本如下:

    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这个定义传达出了几层信息:

    一、原文:“以互联网为依托”。

    严格说来,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因为PC互联在90后代末期,在中国就已经很普遍了。移动互联的关键技术,比如二维码、LBS、移动支付、人工智能、VR/AR、大数据、云计算等,只有在移动端,发挥的效力才更大。

    二、原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

    这话当然是对的,不过还没说完,这里的先进技术,当然不只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还包括二维码、LBS、AR/VR以及基于多种技术应用于一身的各类APP等(尤以微信、微博、快手、抖音、今日头条、行业基于微信端开发的应用程序等为最),在家居建材/家电领域,更是如此,为什么说呢?因为家居建材产品是个性化消费、深度体验、全程服务类的产品,因此,基于大数据对消费者全程管理、有限的空间为消费者进行无限的情景展示、后期的会员管理与服务,都对上面的那些技术有强烈的依赖性。

    三、原文:“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

    这话写的比较好,这是新零售的最终目的。家居建材行业,也是这个方向。移动互联主导的新零售,由浅入深,可以理解为三个移动互联化。一是传播全网化(天网、地网、人网),二是销售全网化(任何一个接触点马上升级为销售网点),三是供应链移动互联化,比如当下的热点名词如“F2C”、“C2C”、“C2B”等。

    新零售为什么这么火?首推成功学教主马云了,所以一个词要想火,合适的时间点当然重要,因为合适的时间点契合了当下这个社会的发展脉搏或者说痛点。于是顺势而为,把很多人想说而不可得的东西,表达了出来。这是当下,互联网语境里,某个词或者某个现象突然火起来的原因。

    当然,没有“新零售”这个词,并不意味着没有“新零售”这个“实”,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新零售所涉及的一些核心概念与实际,依然会蓬勃发展。“玫瑰”不叫“玫瑰”,依然有刺,依然是闻之香,看之艳,依然是表达爱情的信物,依然是赠之于人手有余香。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