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评论 ( 13 )

  1. 这里主要总结一下我的观点,没有指导教程,没有操作干货,希望大家知道,聊聊观点聊聊看法聊聊方向,有时候比一些操作更有用。

    2018年年底,手机淘宝主页功能块再次改动,可谓大刀阔斧,将之前‘猜你喜欢’以上来了个大革新。该清出首页的都清除,该赋能的都拉上去。

    这里我们从手淘革新首页布局,优化流量分配,不仅可以判断淘宝站内系统格局走向,也可以窥见整个阿里电商体系对2019年/未来的互联网电商的风向预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看过现在手淘首页,首页豆腐块,‘淘宝直播’‘天天特卖’替代爱逛街。加上‘有好货’一共3个内容为王的模块。下面加入‘我的频道’采用自定义,由用户设定,可选设定包括‘必买清单’‘天天特卖’‘天猫国际’一系原老牌模块。

    这次革新,可以理解为进一步为‘内容赋能’

    可见阿里对内容渠道的信心加持,这一举措源自互联网大环境对电商的革新冲击和模式迭代。阿里早在几年前就有心扶持内容带货,完善淘宝达人体系,鼓励达人/商家生产内容,并在淘宝直播的试验田里,初步得出了新鲜劲道的果实,更加笃定。

    暂且把这个定为‘社交内容电商’,我个人估计,阿里对于这块的思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保持自身站内的内容孵化率,继续逐步加强占比。二是依靠淘宝客和头部商家尽可能的收割站外的内容果实(不管电商模式如何革新迭代,终极目标不会改变,GMV)

    淘宝商家,不管是头部还是腰部,都能感受到搜索流量的递减和付费流量的成本(老牌直通车/钻展)甚至有意思的发现,某些平台的内容付费推广的ROI比直通车高不少。

    这个结果,阿里比商家更清楚,作为利益共同体,其实也默许能力商家自力更生,勇于开拓站外流量。淘口令不就是当年在开拓微信流量池战役而推出的防拦截导弹?

    再细说2019年我的个人思路,与大家共勉。

    培养自身渠道能力+内容能力。

    之前在随笔中提到过,关于电商团队的革新思维,不同于传统电商团队,而是要融合自媒体,组成具备自媒体渠道能力的电商团队。

    早在2015年,我就见识过‘商家+淘宝客’的模式,女装店,几乎沉淀了店铺30%的精准客源,沉淀器是微博,后面加上微信公众号,几年下来,培养了非常强大的渠道能力,除了满足自身带货需求,还大有空间承接自身以外的推广需求。

    思维换到2019年,双微一抖,自媒体,加上更多的社交直播集散平台,都具备一定的能量。

    我们从淘宝客渠道看,传统的Q群微信能力逐渐削薄,小视频、直播的红利数据反馈,淘宝客从开始的渠道合作,变为自我强化,在新的红利传播平台孵化属于自己的IP。打造自己的直播,抖音,尤其在最早的一波先锋眼里,新模式渠道对比传统,反而更简便更高效。

    从目前手淘首页的直播栏看,店铺直播比例持续增高,与达人直播比例相差不大。

    2019年的思路,就是整合,之前摸索出来的方式和经验,部署平台的规整,结合自身能调用的能力,把模式落地,形成成熟的日常运营。

    总结起来说一下。

    为何要如此复杂化去做各种平台?

    原因有很多,比如,淘宝站内流量成本增高、阿里系本身的流量池瓶颈、移动端互联网的流量格局分散,比如这段时间关于百度搜索的尴尬局势,从移动端互联网角度看,那一个个形成独立的信息平台,百度引擎可能真的抓不到多少了……

    再就是关于未来电商的模式进化,已经逐显势头,社交电商,垂直电商,内容电商。

    所以,从手淘开始革新自身,一些新晋平台开始根据自身属性尝试电商变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商模式将会衍生更多更新鲜的创新玩法。作为商家,在高速迭代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也必须尝试自我思维革新,勇于创新摸索,在多变多类的大环境下更全面的为自己赋能。

  2. 插入下哈。法人一手转让车品旗舰店,全类目,12类R标,1、3、9、27标已提交申请,下来了也可以送,店铺有任何问题白送,私聊即可

  3. 先来占个坑,等我成功再来回答。

  4.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虽然我其中一个项目也是母婴类,但纯以文字的方式老花很难给你一个详尽的答复,只能给你一个宏观的思路引导!

    首先你必须理解一个运营是什么?

    运营就是负责做竞争分析,做销售预判,做产品定位,做规划布局——实操推广——数据分析——优化店铺等流程的人!

    简单的说:

    一个店铺能否有一个长远健康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店铺的运营眼光有多远。结合自身对于品类市场的理解,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之后,需要不断对店铺的销售、推广和所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规划,
    然后在实操的过程中利用平台反馈的产品数据进行分析,并且从中找到解决方式得出优化方案!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运营一个天猫店应该如何有一个完整的运营思路呢?(简而言之如果完成整一套的流程思路)

    第一步肯定是对于自己所在的市场进行分析:

    1丶 市场环境分析(市场竞争程度丶市场高峰时间丶消费者购物习惯等)

    2丶 市场竞争分析(市场销售额丶主要推广手段丶标杆店铺的定位丶价格区间等)

    3丶 产品规划(产品结构规划丶产品属性规划等)

    4丶 数据分析(结合1-3的分析对自己店铺进行分析丶规划,产品丶流量丶转化率丶客户粘性等)

    5丶 战术规划(流量提升方式丶转化率提升方式丶CRM的建立等)

    6丶 执行修正(执行制定的方案,并且在执行中不断的修正)

    简单的说就是:

    首先了解产品的市场分析,主要也是围绕线上分析和线下分析,线上类目市场的走势(类目大盘数据、细化各大自类目的属性数据、分析人群定位、价格等)

    从而进行初步的人群调查(咨询身边朋友或者各种群让他们从消费者的角度反馈产品信息,最好是有一个专业版的生意参谋,描写产品的精准人群画像!)

    了解同行业的热卖产品(产品详情布局、产品的评价和销量、主图的结构、卖点等)

    进而梳理自身店铺的产品线布局(如:货品类型、价格、sku、风格、材质、毛利等并梳理货品规划)

    了解本品类营销玩法(单品营销、关联销售、店铺整体的促销价、促销玩法(满减、满送、打折、买一送一、淘金币等)

    了解活动平台规则(是否参加天天特价、清仓、淘抢购、聚划算、返利网、折800等活动)

    那么接下来对于整个思路进行战术性解刨:

    1丶 制定全店步骤

    ①店铺测试期
    ②店铺成长期
    ③店铺稳定发展期
    ④店铺爆发期

    2丶 销售计划分解

    ①销售分解(分解至品类)
    ②商品分解
    ③流量分解
    ④转化率规划
    ⑤客单价规划

    制定好全店的运营步骤以及总销售目标,销售计划贯穿于全店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期!

    比如说:店铺测销售分解计划,成长期销售分解计划,持续稳定期销售分解计划,爆发期销售分解计划等。

    全店步骤计划细化分解(以单品带动店铺发展,以点带面)

    1丶 年度丶月度丶每日整体规划推算。
    2丶 根据销售额推算出需要多少流量,平均转化,平均客单价等
    3丶 计划制定以后将各个任务分解到各岗位并且进行工作跟踪丶调整,不断优化。有节奏的参加各种活动及投入产出比。

    具体细节销售计划分解:

    销售额=产品数量*客单价=访客*转化率*客单价

    1丶 商品定位:定位产品后主要建立转化率体系。主要解决商品定位及转化率体系。

    2丶 客单价+转化率:在搜索中转化率+客单价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只有做好了这两者交叉才能有不错的自然排名。

    3丶 产品数量:销售是建立在产品基础之上,产品数量的控制并不是扩大销售额。也就是说产品驱动销售。

    好了,由于时间问题,先简短的回答到这里,这还只是很粗浅的一部分。前面也说了

    运营是负责做竞争分析,做销售预判,做产品定位,做规划布局——实操推广——数据分析——优化店铺等流程的人!

    以上只完成了基本的销售规划布局,想要做好一个天猫店铺还需要更深入的实操推广,得出数据再次优化店铺……..

    比如推广引流,又细分为免费引流(自然搜索,手淘首页等)、付费引流(直通车,钻展,淘客等)、活动引流(天天特价,淘抢购,聚划算等)

    所以接下来你又得了解刷单,直通车,淘客、活动、黑技术等每一种推广引流玩法,从中评估自身哪个发展时期想要什么类型的流量,又要用什么样的推广方式更加有效。

    举个例子——你想要自然搜索流量爆发,首先你得明白流量的原理!(截取老花之前相应文章部分内容)

    “自然搜索”流量的基本构成 = 顾客搜索“关键词” + 点击产品“主图”,从而形成“访客/流量”。

    • 标题必须包含顾客所搜索的某个“关键词”,并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被顾客看见),这叫展现/曝光;如果你的店铺权重较低,即便产品包含“关键词”,也很难被顾客看见;
    • 所以这个阶段店铺的单品,应从两个角度去思考:选择竞争相对小的环境(PC端)、选择产品匹配性高的精准长尾词。
    • 当顾客看到你的产品,通过“主图”文案或视觉所刺激,产生“点击”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访客/流量”。如果产品的“主图”千篇一律、无脑上传,那基本“点击”无望,瞪眼看天:等。

    “自然搜索”流量的爆发特性 = “关键词权重” + “人群标签” + “单品产出价值”,同时又挂靠 “店铺权重”相辅相成。

    • “关键词权重” 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初级体验”(人气)、二是“中级体验”(转化)、三是“完整体验”(收货/五星评价);
    • 所以,“关键词”想要得到更多的“/展现曝光”(被顾客搜索并且看到),“完整体验”行为一定要重视;我分享的淘宝刷单“黑搜/白搜”,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 “人群标签”从2017年淘宝平台推行的“个性化”开始,尤其重要;顾客(淘宝账号)一系列的消费行为,将影响“关键词”的展现人群,所以“人群”与产品的相关性密不可分。
    • “单品产出价值”又细分为:单品总产出(销售额)、流量入口价值(哪个流量入口产出多就侧重哪个);

    等等…….

    所以说淘宝/天猫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又繁琐的工作,如果一一阐述起来实在太过于麻烦,但如果你脑子里没这么个思路,又很难做好淘宝/天猫!

    我之前在我个人的专栏分享过很多关于淘宝/天猫运营的实战干货,如有兴趣可以自行前往脑补学习!这里老花临时有事就先溜了,如本文点赞数高以后再完善!

    专栏地址:

    花和尚撩电商

    如果觉得老花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还请不要吝惜你的小手点个“赞”;这将是老花持续分享的动力!

    关于“花和尚”:

    死磕电商十六年,打工近十二年;2012年尝试淘宝创业至今,母婴/护肤品/小家电类目卖家。2016年开始自媒体创作,向世界分享个人亲身经历、见解、知识;2016年10月拓展“电商系统培训”

    以自营项目TOP50店铺的实战经验为根本,理一套完整的、高效的淘宝实战课程,帮助淘宝卖家快速成长、少走弯路!

    如果你对电商感兴趣,可以给我留言,我会免费送你一套VIP弟子班视频;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如果你是淘宝卖家,可以加入我创建的千人卖家社群一起学习、交流、探讨(无广告);私聊我回复“社群”,即可获得入群方式!

  5. 2018淘宝/天猫运营,掌握5招,店铺销量突飞猛进

    第一招:内容营销

    2018年,在手淘端,将会有更多的流量通过内容营销来匹配。这个内容包括:微博、微淘、淘宝达人、淘宝头条、淘宝直播等等。

    很多人认为内容营销就是要做好淘宝直播,而做淘宝直播对于大多数淘宝中小卖家来讲,不是特别现实。其实,你能产出优质的文字内容也是可以的,所以好好学习怎么去写软文,尤其是去写产品软文,这很关键。

    第二招:老客户营销

    老客户复购可以带来搜索流量,如果你是新店铺,建议你去做一些可以重复消费的产品,比如:服饰、零食、母婴用品、宠物用品等等,这些类目在很大程度上,老客户复购率很高。

    当然,前提是你的产品一定要有优势,你的店铺一定要有风格,因为无线时代的特点:因为屏幕变小,所以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懒。如果你能够给他在一个店铺里就提供让他满意的商品,他们的这种“被迫忠诚度”(因为懒得去找)还是非常高的。

    所以,做好老客户营销,让每一个顾客在你这里都可以得到贴心的服务和优惠的价格,经常搞一些老客户的活动,设置会员日等等。

    第三招:商品布局营销

    任何产品都是有周期的,爆款也不例外,总会有衰退期的时候,所以你就要学会通过产品布局来避免这个问题。

    产品布局营销二大传统误区:

    误区之一:“爆款思维”

    认为店铺当中只要有1-2个爆款就可以了,你要知道,淘宝从2014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去爆款化”之路了,动销率的指标在许多类目里面都已经很重要了,尤其是在一些服饰类目,要求全店的商品都有不错的销量,这样才能形成更加鲜明的店铺标签。

    误区之二:“人海战术思维”

    认为上产品上线越多越好,上的越多,机会就越多,结果就是店铺内有了大量的滞销商品,店铺权重严重受影响,更不利于店铺标签的形成,商品太多也会影响资源的分配,商品布局营销一定要做好产品持续、稳定的上新计划,这更重要。

    第四招:新品营销

    对于新品来说,是肯定会有扶植的,区别仅仅是机会多少的问题。所以,你如果想获得更多的机会,必须具备全面优化新品的能力,这种全面优化的能力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标题的优化——一定不能抄别人的标题,必须自己选词自己写,写最适合自己店铺的宝贝标题;

    首图的优化——做好首图后,在搜索框里面搜索一下,看看出现的相似款越少越好;

    详情页的优化——详情页一定要自己做,要有自己的逻辑,要能够提炼宝贝的卖点;

    属性的优化——在不错填属性的前提下,让属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第五招:多渠道引流营销

    淘宝的流量会越来越分散,这是无线端的特点,所以进店流量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集中在某一两个渠道上。以前参加一个天天特价的活动、聚划算的活动,流量非常厉害,但是现在因为流量的打散,这些活动的流量远不如最初的时候那么可观了,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多渠道引流,免费的、付费的、站内的、站外的,多种渠道都应该去尝试,没准你就可以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流量方法。

  6. 更水点的,其实就是产品服务

  7. ]做好天猫店铺,其实就是会看数据,知道做活动,懂的推广渠道,有这些基本就没有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小店铺没钱,没流量,没资源;大店铺天天上活动,要资金有资金,要资源有资源。就算不懂运营,随随便便上活动,也能做个类目前几!殊不知,小店铺有小店铺的竞争环境,大店铺有大店铺的竞争环境,你处在不同的层级,感受到的是不同的竞争。层级越高,拼杀得就越是惨烈。

      小店铺可能还在相互卡一个直通车的位置,而大店铺却已在拼杀争夺全网第一。天猫大店铺,每天三四十万销售额的背后,是从战术到战略,各个层面的终极对抗。

    运营规划:知己知彼

      大店铺一般都会把全年运营规划的非常清楚。这个运营计划,不仅包括自己的店铺全年如何操盘运营,每月怎么做,每周要做到什么进度,花了多少钱,产出是多少,类目排名是否第一等。

      同时还要包括对同级别竞争对手每个可能动作的分析,对每个月的运营节奏丶推广节奏丶货品进度的预测等等,需要去分析大量的数据,然后反观自己是否需要调整运营策略,是否还具备核心竞争力。

    爆款竞争:先人一步

      大店铺通常竞争的是爆款群:如何在三个月之内,将几个亿的一盘货卖起来?如何将各个产品推到数千笔以致上万笔的销量?在别人还在卖春装的时候,已经占据夏装产品类目,各个关键词的排名位置,每日用软件监测每款商品排名以及数据。

      这需要整合利用淘宝丶天猫丶聚划算等各个平台的各种资源,需要精细化的爆款群运营套路,需要详细的运营推广方案,而且你要知道,你做的这些事,别人也在做。

    广告费之争:拦截竞品

      大店铺不仅会买断自己品牌的流量,因为自己买自己品牌流量,质量得分是最高的,最精准的。但这同时,还会花大价钱去截获竞品的流量,搜你的品牌,我要出现我的广告,培养你的客户成为我的客户。

      拦截竞品关键词这很贵,可不是一天两三万能办的了的事,需要一个详细的方案策略,弄不好,ROI会很难看,钻石展位也是。你发现定向出到200多块钱也没人点,你可能正在被竞品拦截。尤其是双十一等大型活动,你自己买广告的同时,还要留那么几十万用来拦截其他品牌定向。

      店铺达到一定量级以后,平台活动其实是基本全部开放的。当然你要想淘宝天猫首焦天天挂你家那不可能,但是平台资源是相对公平的,问题在于你如何操盘了。

      把你家放在主会场海景房,你如何提高点击量丶收藏丶购物车丶优惠券?最后成交额能第一么?

      这些数据每几个小时综合算一次,来计算下一次排位。别忘了这时候别人家和你是一样的,活动资源位置都一样,而且背后直通车钻展几十万全都定向你,你怎么办,有何策略改变局势?

      看完以上分析,你是否还感觉,天猫大店铺比小店铺更容易运营?

      天猫店铺运营讲究计划和策略,没有计划,没有策略,不懂运营,最终会被天猫平台的竞争环境所淘汰。因此在未来的天猫店铺竞争中,一定是懂整体运营策略的店铺,能适应天猫的竞争环境的店铺,才能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8. 作者:郭小斌
    链接:如何做好天猫店铺运营?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最近恰好在整理相关的运营管理信息。

    其实题主问这个问题,太宽泛了。
    在知乎这里,宽泛的提问只能得到宽泛的答案,无法精准。

    不同电商公司对运营角色的岗位要求不同。
    两三年前,电商持有的是,运营万能论,
    许多公司老板觉得,自己出产品,找一个运营,给他配个美工,配几个客服。他就可以卖货赚大钱了。

    但随着电商慢慢理性。有预见性的boss不再全部寄托在运营上。
    一来是运营人才的供给太水
    二来是真正会做事的运营都自己创业了
    三来是终于意识到一个电商要做好,很大程度靠产品。

    所以现在对运营的岗位要求在变化。

    职能也不同。

    怎么做好,还要细分去讨论:
    1你的职位需要你做什么?
    2你公司的情况

    题主不妨再细分题目,一起讨论。

    ==========================================================
    那来谈谈运营。
    我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嫌烦就跳到后面)
    几年前我在一个自运营天猫店铺的公司从推广做起一直到运营主管兼副总
    (其实是因为公司小,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我带头,从产品的进货,包装,仓管,发货,客服,到运营活动,推广,到售后,基本能做的都做了,老板不善管理,把我们所有人都叫做“工人”,给不了太多的工资,所以只能提头衔,相信此时有许多人会共鸣经历)。后来公司股东拆伙,因为发现高利贷比较赚钱,于是现金流断了。
    后来经朋友牵线,去了一家公司做代运营项目,对方是区域稍有名气的影视传媒公司,发现客户有电商的想法但苦于无团队,所以找我去主导电商实施。初始客户是三个传统公司,一家代理台湾商品,一家上市公司,一家区域知名的线下品牌。
    不过后来项目失败了,原因不多说,甲方传统公司与乙方代运营公司之间的一些猫腻与博弈。
    这是运营路的一个败笔,这里其实也给诸位运营一个警醒,你走上天猫运营这条路,无论是选择公司还是选择项目务必考察清楚,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好公司好项目能给你带来很好的成长,不好的会给你的履历上添上无法消除的败笔。

    再后来,进入了业内top级的第三方服务商,接触并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意识的知识与技能。
    升华了很多,其实也想过走回运营,不过这需要契机,此处不多言。

    再看看平时接触到的运营
    不知道诸位日常工作是什么,我现在接触最多的运营的工作就是报活动,提销量,换着法子报活动。钻研着怎么报活动,提销量。
    公司招聘一个运营人员,考核最多的就是销售额
    (题外话:跟淘宝的排名机制一样,销量是核心,这也直接导致刷单屡禁不止)。
    运营人员,大多不管品牌的延续性以及知名度。因为背负在身上的是销量。
    我之前带过一个朋友入电商的运营岗位。
    很简单的一条路:运营助理→店长→运营,收入从3000→5000→8000+(非北上广)
    她很快就到店长了,本来预估她需要1年时间,不过她自己也比较勤快,几个月就是店长了。
    但是进度太快,带来的问题是,她策划能力不好,客服团队的培训也做不了,页面的设计也很一般,直通车跟钻展是粗放式的做法,会的是,简单的策划,活动报名,还有处理一些运营杂事。

    还接触过客户的一些运营人员
    感觉到的依然是报名报名报名,销量销量销量。
    不懂数据,不懂策略,推广不清晰,品牌无概念,要让我做HR考核,可能通过率就不高了。
    也可能是我早期秉持的一个理念,运营人员要综合能力够强,这使得我存在偏见。
    其实要现在换我做运营,我也心虚,这里,我反省。

    OK,扯了一堆,接下来具体说说运营要做哪几个方面。
    以母婴类目为例
    1研究你的客户
    你的客户都集中在什么地方
    聚划算?直通车?首页?第三方导购网站?
    不同区域的客户分别有什么特性
    复购率如何?在哪些渠道的客户质量比较高?回购率?客单价?
    客户的偏好
    南北方?不同省份不同城市?收件地址背后的不同职业?客户的年龄层?
    客户在什么时候会更换产品?客户的延续性?

    2你的品牌定位
    市面上的品牌都是什么?他们地推如何,广告打得如何,目标人群是什么?
    你自己的品牌呢?通过哪些方式来宣传品牌,搜索你品牌进店的客户数量?
    你是否有一笔推广费用,是专门用来推品牌,而非讲究眼前的产出?

    3活动
    pc端跟无线端的活动,是否清楚?
    官方活动,与第三方活动,是否清楚?安排计划如何?
    会员活动是否有做,计划是什么?
    每次活动的效果如何?每次活动的新客老客是怎么样?你怎么经营因活动而来的新客?

  9. 说的太好了

  10. 一、顶层设计

    无论你是做任何项目,卖任何产品,都应该先有一个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所包含的内容有:你的市场定位与目标人群,你的品牌调性与你的经营理念。这些东西看起来很虚,但实际到了中期和后期的执行层面的时候,是有很强的知道意义的!如果你仅仅是一个运营人员,你可能不需要知道这些,只要按照老板的要求去操作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是老板,或者运营总监,或者电商负责人之类的高层管理者,你必须要对这些东西有清晰的规划。项目整个实施和运作的过程,本来就是由虚到实的一个过程,前期没有一些理念性的东西,思想性的东西,后期的执行会漫无方向,甚至变来变去,摇摆不定的。

    那在这个层面上,需要有清晰界定的东西有:

    1. 你的市场定位:做高端还是中端,还是低端,还是中高、中低端市场?这一点直接决定你后期的产品定价和操作方法。比如说,如果选择高端市场的话,产品售价会高于行业平均值,那势必要在产品品质、包装精美度、用户购买体验、品牌附加价值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否则就嘴上喊着“我要做高端市场”,实际没有任何符合高端市场的东西呈现给消费者,那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完全是自己自娱自乐。

    2. 你的目标人群:从各个维度对人群进行细分定位,包括年龄段、男女比例、受教育程度、从事职业、兴趣爱好、甚至还包括地域、星座、血型等等,越细越好。因为只有你更加了解你的目标群体的时候,你后期才能更加清楚的知道应该对他们采取何种营销手段。千万不要指望把全网的用户都揽到你手里来,这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的!事实上,只要你能牢牢把握住你所界定的那一部分目标人群,就足够你运作出较好的局面了。大海里的水是无法估量的,随便舀一桶起来就足够撑死你!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细分群体的量级。

    3. 你的品牌调性:如果你是品牌商家的话,一定不能忽视这一点,因为这一点将决定你后期的视觉呈现方式。包括你的产品描述页设计、首页设计、店铺装修、包装设计等东西的视觉风格。举个栗子,女装类目里的茵曼,标榜他们品牌是“棉麻艺术家”,所以,它的视觉系统里面,就有诸多文艺范的元素出现,包括它那标志性的女模特“麻花辫”,就是基于其品牌调性所衍生出来的视觉元素。

    4. 你的经营理念:直接一点,就是你想透过品牌向消费者输出什么样的价值观或者品牌印象。比如说,茶叶类目里的大佬——艺福堂的广告语“做有态度的茶”就是其经营理念的一种体现。

    二、中层部署

    这就是由“虚”到“实”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它包含你的产品规划和渠道规划。

    1. 产品规划:你的产品体系是怎么样构建的?你有哪几个系列的产品?每个系列里面打算主打哪一款?哪些款式作为引流款?哪些款式作为利润款?每种定位的产品分别打算保持多少百分比的毛利率?进而反推产品如何定价?每个定位的产品打算赋予什么样的营销噱头?产品更新的周期是多长时间?多久发布一次新品?如果是周期性的产品,还要考虑如何让你的上新进度完美的匹配市场的节奏?因为过早上新会让你白白投入很多的推广成本,上新太晚又会错失市场机遇。

    2. 渠道规划:在多元化的电商时代,如果你还仅仅把精力放在天猫、淘宝、京东这些主流的电商平台的话,那就太狭隘了。现在适合你经营的电商平台有很多,尤其是无线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一些新的电商模式,不去尝试就会错过很多市场机会。况且,天猫、淘宝、京东建立起来之后,项目上投入的资金大头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工作量也差不多定格了,再去增加诸如1号店、苏宁易购、国美在线、唯品会、有赞微商城、微店等等之类的平台或渠道,你的经营成本和工作量也不会增加太多,多一个渠道却能多很多机会。同时,你的品牌在各电商渠道的曝光率的增加,也会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三、基层操作

    到这一阶段就完全过渡到“实”的部分了。它包括视觉呈现和平台搭建,基本运营和营销策划,单品推广与用户维护等等很多实操细节。先挑这几个重点做一些拓展吧!

    1. 视觉呈现:你的产品包装设计、产品拍摄、产品描述页设计、首页设计、店铺装修等等视觉方面的设计和实施,这一点是所有基础行动中的基础,后续再抽空专门针对视觉呈现方面写一篇;

    2. 平台搭建:平台的入驻,店铺基础设置等;

    3. 基本运营:产品发布,店铺装修,产品SEO基础优化,客服接待话术体系设计,发货及售后处理机制等,很多有经验的运营在这块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新手应该多加强这方面的补习;

    4. 营销策划:促销活动噱头,折扣设置,关联推荐,搭配套餐等等;

    5. 单品推广:基础销量和评价的获取(方法你知道的),淘宝客、淘宝达人等资源推广、第三方网站活动推广、直通车钻展推广、官方活动(聚划算、淘抢购等),这一点至关重要,后续再抽空专门针对这一块写一篇详细点的经验之谈吧;

    6. 用户维护:有很多店铺做完一次大型活动之后,销量不升反降,甚至给店铺带来灭顶之灾,就是因为在这一点上没做充分准备就草草上活动,结果招来一大堆售后问题、中差评。活动很多时候是亏的,如果没有一个完好的用户维护保障措施,那真的是亏的一点意义都没有!正确的做法是,不仅仅要竭尽全力做好用户体验,还要想办法能留住这些新获取的客户,让他们产生回头购买。有一些老板或者运营,觉得做活动本来就是亏钱的,于是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成本的压缩,想尽量少亏点,其实这种做法是完全不理性的。你反正都已经亏了,那就想着怎么让这次活动亏得有价值,以便你在后期能赚回来。你越是应该做好活动购买人群的购物体验,让他们来给你好评,提升你的搜索权重和转化率,并且尽量让他们以后类似的产品都直接在你家买。不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做活动,我敢保证你的活动亏损一点意义都没有,甚至起副作用。用户维护这块还涉及会员体系,会员制度等更深层次的东西,很多大店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牛逼,这点真的值得每个运营去深思。篇幅有限,具体操作层面的东西以后再详聊吧。

  11. 郭小斌其实已经写的很详细了,很赞同他的观点!
    不过现在还是有很多的店铺,他们根本上不了解运营,也无从下手
    基本每天坐的重复的工作就是刷单刷单
    不会推广,怪推广费用太高
    不了解活动规则,怪淘宝不支持小卖家,上不了活动
    其实这些都是运营中的一些辅助工作罢了,只是为了给你增加更多的引流渠道
    但是如果你的店铺,你的产品的基础内功都没做好,给你再多的流量也是浪费,淘宝只会支持那些真正产生价值的卖家。
    所以请把重点回归到你产品上,你的客户上
    了解你自己的产品,了解你同行的产品
    你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你的卖点是什么?你的客户群体是哪些人?
    你的客户需求是什么?他们会关心哪些问题?
    当你知道客户为什么买你产品,你解决了他们关心的问题,
    自然你店铺的整体转化都会有所改变
    然后你再去考虑推广和活动的问题

  12. 最近恰好在整理相关的运营管理信息。

    其实题主问这个问题,太宽泛了。
    在知乎这里,宽泛的提问只能得到宽泛的答案,无法精准。

    不同电商公司对运营角色的岗位要求不同。
    两三年前,电商持有的是,运营万能论,
    许多公司老板觉得,自己出产品,找一个运营,给他配个美工,配几个客服。他就可以卖货赚大钱了。

    但随着电商慢慢理性。有预见性的boss不再全部寄托在运营上。
    一来是运营人才的供给太水
    二来是真正会做事的运营都自己创业了
    三来是终于意识到一个电商要做好,很大程度靠产品。

    所以现在对运营的岗位要求在变化。

    职能也不同。

    怎么做好,还要细分去讨论:
    1你的职位需要你做什么?
    2你公司的情况

    题主不妨再细分题目,一起讨论。

    ==========================================================
    那来谈谈运营。
    我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嫌烦就跳到后面)
    几年前我在一个自运营天猫店铺的公司从推广做起一直到运营主管兼副总
    (其实是因为公司小,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我带头,从产品的进货,包装,仓管,发货,客服,到运营活动,推广,到售后,基本能做的都做了,老板不善管理,把我们所有人都叫做“工人”,给不了太多的工资,所以只能提头衔,相信此时有许多人会共鸣经历)。后来公司股东拆伙,因为发现高利贷比较赚钱,于是现金流断了。
    后来经朋友牵线,去了一家公司做代运营项目,对方是区域稍有名气的影视传媒公司,发现客户有电商的想法但苦于无团队,所以找我去主导电商实施。初始客户是三个传统公司,一家代理台湾商品,一家上市公司,一家区域知名的线下品牌。
    不过后来项目失败了,原因不多说,甲方传统公司与乙方代运营公司之间的一些猫腻与博弈。
    这是运营路的一个败笔,这里其实也给诸位运营一个警醒,你走上天猫运营这条路,无论是选择公司还是选择项目务必考察清楚,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好公司好项目能给你带来很好的成长,不好的会给你的履历上添上无法消除的败笔。

    再后来,进入了业内top级的第三方服务商,接触并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意识的知识与技能。
    升华了很多,其实也想过走回运营,不过这需要契机,此处不多言。

    再看看平时接触到的运营
    不知道诸位日常工作是什么,我现在接触最多的运营的工作就是报活动,提销量,换着法子报活动。钻研着怎么报活动,提销量。
    公司招聘一个运营人员,考核最多的就是销售额
    (题外话:跟淘宝的排名机制一样,销量是核心,这也直接导致刷单屡禁不止)。
    运营人员,大多不管品牌的延续性以及知名度。因为背负在身上的是销量。
    我之前带过一个朋友入电商的运营岗位。
    很简单的一条路:运营助理→店长→运营,收入从3000→5000→8000+(非北上广)
    她很快就到店长了,本来预估她需要1年时间,不过她自己也比较勤快,几个月就是店长了。
    但是进度太快,带来的问题是,她策划能力不好,客服团队的培训也做不了,页面的设计也很一般,直通车跟钻展是粗放式的做法,会的是,简单的策划,活动报名,还有处理一些运营杂事。

    还接触过客户的一些运营人员
    感觉到的依然是报名报名报名,销量销量销量。
    不懂数据,不懂策略,推广不清晰,品牌无概念,要让我做HR考核,可能通过率就不高了。
    也可能是我早期秉持的一个理念,运营人员要综合能力够强,这使得我存在偏见。
    其实要现在换我做运营,我也心虚,这里,我反省。

    OK,扯了一堆,接下来具体说说运营要做哪几个方面。
    以母婴类目为例
    1研究你的客户
    你的客户都集中在什么地方
    聚划算?直通车?首页?第三方导购网站?
    不同区域的客户分别有什么特性
    复购率如何?在哪些渠道的客户质量比较高?回购率?客单价?
    客户的偏好
    南北方?不同省份不同城市?收件地址背后的不同职业?客户的年龄层?
    客户在什么时候会更换产品?客户的延续性?

    2你的品牌定位
    市面上的品牌都是什么?他们地推如何,广告打得如何,目标人群是什么?
    你自己的品牌呢?通过哪些方式来宣传品牌,搜索你品牌进店的客户数量?
    你是否有一笔推广费用,是专门用来推品牌,而非讲究眼前的产出?

    3活动
    pc端跟无线端的活动,是否清楚?
    官方活动,与第三方活动,是否清楚?安排计划如何?
    会员活动是否有做,计划是什么?
    每次活动的效果如何?每次活动的新客老客是怎么样?你怎么经营因活动而来的新客?

    晚点更新

  13. 谢邀。
    1、装修要OK
    2、产品质量要好
    3、有一定性价比或者是会讲故事包装
    4、天猫工具活学活用
    5、好评很重要
    6、维护好回头客粉丝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