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密码*
确认密码*
忘记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对中国以及全世界的电商会有什么影响。 [图片]
谢邀挺好的有句话不是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啊
1、国际背书 提振股价
利好消息下,近来一直表现不佳的京东股价直接来了个“三级跳。对于本次合作,资本市场做出了最快又最直接的回应,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受上述合作消息影响,美股周一早盘,京东(JD)股价便大涨,一度涨超8%,截止收盘,京东报价21.06美元,涨幅为4.62%。华尔街分析师分析认为,沃尔玛在中国线上零售市场与京东联手将有助于提高其竞争力;对京东而言,接手1号店也让其在与阿里巴巴的竞争中可获得更多优势。
对此有分析认为,京东与沃尔玛合作有一方面原因就是为了通过沃尔玛在美国资本市场背书,提振股价。
不过细想这种说法,京东怕是有点下血本。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此前京东股价不振是由于在业绩上遇到瓶颈,未被市场所认可。在沈萌看来,此次合作对股价的刺激更多还是暂时的,真正能够提振股价还是业绩增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沃尔玛的入伙还是会提高美国资本市场对京东未来业绩的信心”。
2、扫清障碍 对抗“猫宁”
阿里一直是挡在京东称霸国内电商市场路上的拦路虎,而去年阿里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更让这个竞争对手变成了“猫宁”组合。在此之前,天猫超市通过“北伐”直捣京东腹地——北京,同时双方又依托苏宁在家电方面的优势,欲与京东在其传统优势品类上过招。
此次与全球最大的零售集团合作给京东扫清路障、对抗“猫宁”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根据规划,沃尔玛的主打品牌“山姆会员商店”将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
“沃尔玛在商超方面的优势对京东而言充满诱惑”,在零售专家、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看来,与沃尔玛合作将使超市品类成为京东继3C和家电后的又一优势品类,而这一大类又具有极强的聚客效应,“超市优势品类的扩张将强化平台消费粘性”。
此外,1号店虽然已难成气候,但对于京东来说,退居上海市场的1号店在华东地区深耕多年的基础仍然可观,而华东市场正是身处北京的京东近年来亟需巩固的市场。
3、拉上“一哥”再创业
“东哥”(刘强东)亲自挂帅的O2O业务被视为京东的二次创业。而在此次合作中,玩转O2O也被当作京东的关键点。
京东在O2O业务上已砸下重金,成为一个只能赢不许输的业务。去年8月7日,京东43.1亿元投资永辉超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该项投资中,除了强化生鲜业务外,与永辉超市一起探索O2O也是一大重点。
此外,今年4月,京东到家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进行合并,合并后,京东集团将拥有新公司47%的股份并成为单一最大股东。刘强东在内部信透露,“合并后的O2O平台会继续沿用‘京东到家’的品牌,通过与线下商超、零售店和便利店等多种业态的深度合作,在超市生鲜领域持续深耕。”
不过,胡春才也表示,两大巨头合力玩转O2O也并非易事,“线上要求的是即时反应,而线下要求的是规模效应”,合作后两者如何整合资源、真正实现O2O的良性运转是不小的挑战。
4、迈出国门一大步
牵手沃尔玛,意味着京东向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长期深耕于全球零售市场的沃尔玛已经积累了大量优质供应商,这对于京东而言都是一笔财富。
在胡春才看来,沃尔玛全球供应链的价值足够大,不过在1号店并未较好体现出来,“京东能否与沃尔玛合作好就看京东能否带动沃尔玛的供应链价值”。
沈萌认为,双方合作目前还是在国内业务方面,即进口商品进入国内,也就是目前最热的海淘业务。双方也在合作中表示,京东和沃尔玛将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包括扩大进口产品的丰富度。
在帮助京东走出国门方面,沈萌的观点是,受各地消费习惯和文化影响,“拥抱沃尔玛并不意味着走向全世界”。
谢邀,京东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收购可以解决的。京东现在的问题在于,B2C 业务受到狙击,并且 B2C 本身的上限还是不够高。第二是新扩张的到家和金融服务还没有获得突破。多说一句,并不是特别看好京东到家的业务,金融上供应链金融要比消费金融更加适合京东。然而,不管是到家还是金融业务,都和这次沃尔玛的关系不大,起码目前看起来都不大。
抱团取暖,编新的故事
谢邀
1号店不被卖来卖去,有个创始人的灵魂在里面,还有机会问鼎中原。
现在这种状况,只能被历史遗忘。
1号店魔咒三易其主,史称电商界吕布。寄人篱下,实属无奈。根源是,1号店,无法盈利,模式问题。于刚早明白了,做1号店暗中搞1号药店。高尔夫场做计卖与平安。平安明智,靠内部采购硬生生把GMV做上去,服过大力丸,挖好坑,把沃尔玛坑进去…沃尔玛也不傻…以资产计价甩给京东。签字协议前,暗潮汹涌,各方斗法。京东被做空,股价低迷,又相继传出高管离职…此消则彼涨,最终,1号店,换取京东5%股权–烫手山芋快凉了,价值最大化的纳什均衡价,姑且算沃尔玛全身而退。美利坚人民不可能永远被坑。但1号店,命运只有一个:下一个易迅。谁还记得易迅?但吞下腾讯电商后,京东也还是老样子。
姓名*
网站
评论*
评论 ( 6 )
谢邀
挺好的
有句话不是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啊
1、国际背书 提振股价
利好消息下,近来一直表现不佳的京东股价直接来了个“三级跳。对于本次合作,资本市场做出了最快又最直接的回应,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受上述合作消息影响,美股周一早盘,京东(JD)股价便大涨,一度涨超8%,截止收盘,京东报价21.06美元,涨幅为4.62%。华尔街分析师分析认为,沃尔玛在中国线上零售市场与京东联手将有助于提高其竞争力;对京东而言,接手1号店也让其在与阿里巴巴的竞争中可获得更多优势。
对此有分析认为,京东与沃尔玛合作有一方面原因就是为了通过沃尔玛在美国资本市场背书,提振股价。
不过细想这种说法,京东怕是有点下血本。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此前京东股价不振是由于在业绩上遇到瓶颈,未被市场所认可。在沈萌看来,此次合作对股价的刺激更多还是暂时的,真正能够提振股价还是业绩增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沃尔玛的入伙还是会提高美国资本市场对京东未来业绩的信心”。
2、扫清障碍 对抗“猫宁”
阿里一直是挡在京东称霸国内电商市场路上的拦路虎,而去年阿里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更让这个竞争对手变成了“猫宁”组合。在此之前,天猫超市通过“北伐”直捣京东腹地——北京,同时双方又依托苏宁在家电方面的优势,欲与京东在其传统优势品类上过招。
此次与全球最大的零售集团合作给京东扫清路障、对抗“猫宁”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根据规划,沃尔玛的主打品牌“山姆会员商店”将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
“沃尔玛在商超方面的优势对京东而言充满诱惑”,在零售专家、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看来,与沃尔玛合作将使超市品类成为京东继3C和家电后的又一优势品类,而这一大类又具有极强的聚客效应,“超市优势品类的扩张将强化平台消费粘性”。
此外,1号店虽然已难成气候,但对于京东来说,退居上海市场的1号店在华东地区深耕多年的基础仍然可观,而华东市场正是身处北京的京东近年来亟需巩固的市场。
3、拉上“一哥”再创业
“东哥”(刘强东)亲自挂帅的O2O业务被视为京东的二次创业。而在此次合作中,玩转O2O也被当作京东的关键点。
京东在O2O业务上已砸下重金,成为一个只能赢不许输的业务。去年8月7日,京东43.1亿元投资永辉超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该项投资中,除了强化生鲜业务外,与永辉超市一起探索O2O也是一大重点。
此外,今年4月,京东到家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进行合并,合并后,京东集团将拥有新公司47%的股份并成为单一最大股东。刘强东在内部信透露,“合并后的O2O平台会继续沿用‘京东到家’的品牌,通过与线下商超、零售店和便利店等多种业态的深度合作,在超市生鲜领域持续深耕。”
不过,胡春才也表示,两大巨头合力玩转O2O也并非易事,“线上要求的是即时反应,而线下要求的是规模效应”,合作后两者如何整合资源、真正实现O2O的良性运转是不小的挑战。
4、迈出国门一大步
牵手沃尔玛,意味着京东向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长期深耕于全球零售市场的沃尔玛已经积累了大量优质供应商,这对于京东而言都是一笔财富。
在胡春才看来,沃尔玛全球供应链的价值足够大,不过在1号店并未较好体现出来,“京东能否与沃尔玛合作好就看京东能否带动沃尔玛的供应链价值”。
沈萌认为,双方合作目前还是在国内业务方面,即进口商品进入国内,也就是目前最热的海淘业务。双方也在合作中表示,京东和沃尔玛将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包括扩大进口产品的丰富度。
在帮助京东走出国门方面,沈萌的观点是,受各地消费习惯和文化影响,“拥抱沃尔玛并不意味着走向全世界”。
谢邀,京东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收购可以解决的。
京东现在的问题在于,B2C 业务受到狙击,并且 B2C 本身的上限还是不够高。第二是新扩张的到家和金融服务还没有获得突破。
多说一句,并不是特别看好京东到家的业务,金融上供应链金融要比消费金融更加适合京东。
然而,不管是到家还是金融业务,都和这次沃尔玛的关系不大,起码目前看起来都不大。
抱团取暖,编新的故事
谢邀
1号店不被卖来卖去,有个创始人的灵魂在里面,还有机会问鼎中原。
现在这种状况,只能被历史遗忘。
1号店魔咒
三易其主,史称电商界吕布。
寄人篱下,实属无奈。根源是,1号店,无法盈利,模式问题。
于刚早明白了,做1号店暗中搞1号药店。
高尔夫场做计卖与平安。平安明智,靠内部采购硬生生把GMV做上去,服过大力丸,挖好坑,把沃尔玛坑进去…
沃尔玛也不傻…以资产计价甩给京东。
签字协议前,暗潮汹涌,各方斗法。
京东被做空,股价低迷,又相继传出高管离职…此消则彼涨,最终,1号店,换取京东5%股权–烫手山芋快凉了,价值最大化的纳什均衡价,姑且算沃尔玛全身而退。
美利坚人民不可能永远被坑。但1号店,命运只有一个:下一个易迅。
谁还记得易迅?
但吞下腾讯电商后,京东也还是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