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将收到一个链接,并将通过电子邮件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京东新通路事业部是怎么一回事儿?

京东新通路事业部是怎么一回事儿?

评论 ( 8 )

  1. 线上巨头向线下终端渗透,尤其是京东有其自身优势(货源+物流)。
    但店面很难直接整合,就先整合其供应链。

  2. 仔细思考了一下阿里巴巴的零售通有以下几个问题:
    1、零售通称其提供进口食品、农特产品、良品使得小店商品更合理,但是这些品类只能说补充终端小店的产品结构。
    2、终端小店习惯了厂商的我销他送或者批发商卖货,对零售通模式的理解西要去理解、消化、再接受。
    3、城市排挡的作用其实相当于传统经销商(行商)的业务拓展团队,这部分人力所做的工作和现在厂家的终端服务团队所做的工作高度重合,产品有一定销量基础的厂家在此部分团队建设上已经非常成熟,此部分服务是否真实需要有待考究。
    4、对于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来说,厂家只需要具备产品研发、生产、投入促销推广费用即可,地面服务完全由城市合伙人来完成,食品饮料对于此模式的适用性需要经一部深入考察。

  3. 整个概念还是不错的,目前已经有不少类似的互联网公司在做类似的事情。比如店商互联,还有走的更远的惠民网。但这里的最大问题是厂家的支持度!!传统的厂家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供货系统,不管是分销渠道还有价格(价差)体系,这是需要外力来打破的。出租车和外卖行业的互联网破局是资金投入改变消费者的习惯,但这次是面对品类繁多的快消行业。京东也好阿里巴巴也好是不缺钱,如何打动厂商和零售小店主是烧钱?还是……?

  4. 上面的挺好的,我也获得些参考,同时从目标定位、基本面、业务规模现状、融资情况、互联网应用服务、货源供应、物流和交易结算、金融服务、地面服务等多角度,对五个快消品B2B+O2O平台对比分析:阿里零售通,京东新路通,中商惠民,掌合天下,店商互联。快消B2B+O2O,600万便利店巨头争夺战 – 斜杠青年@移动互联 – 知乎专栏

  5. 我是山东的,当时有应聘他们的客户代表了,电话面试了两次,说三天内会视频面试,然后就没动静了,从跟经理交流中 感觉那个经理说话不自信吞吞吐吐的,现在应该运营起来面临了些问题

  6. 一直想回东北老家开个小卖部,前阵子恰巧通过一个在奥利奥上班的朋友知道京东正在做终端业务,其实主要就是给中小城市的超市供货,顺便了解了一下。

    京东新通路是去年年会的时候老刘提出的2016年京东重点业务,火车头一号,所以看来公司还是很重视的。官方介绍:京东新通路依托京东丰富的商品和强大的供应链,连接品牌商和中小门店,省去中间的层层环节,让商品直达门店。

    新通路靠自己研发的APP京东掌柜宝给店主供货。但貌似不只是供货卖货那么简单,他们有自己的地勤团队,都是京东的正式员工,上五险一金。地勤除了推广APP,还帮店主摆货、做促销,并不是把软件推广完了就不管了,整体服务做得还不错,京东确实一直在客户体验上下了不少功夫。

    但京东新通路待完善的一点是,目前能使用京东掌柜宝进货的只有河北、江苏、四川、山东四个省份,其他省还没开通呢,我问过客服,具体开通的时间也还不确定。不过可以关注下他们的微信公众号,京东新通路,多了解一下。

  7. 试着回答下该问题,正好看到京东新通路和阿里巴巴的相关内容。
    对于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敢断言,只是抛出个人观点:
    大背景普及下,中国零售网店大约350万家,其中KA卖场(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大约2700家,hyper market如世纪联华,华润苏果,万家,红旗超市等等大约20000家,supermarket,mini supermarket,CVS,等等150000家吧,所以单从门店数上,传统渠道门店绝对是大多数,当然如果销售额份额看,modern trade 效率较高。
    1.这几年FMCG 行业大规模裁员已经不是什么爆炸性新闻,xx洗化公司,xx可乐饮料公司,以及xx糖果有限公司这几年已经多次爆出裁员的消息。整体而言,FMCG行业尤其是做深度分销的FMCG 行业可以说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尤其是传统渠道,通路市场,维护基本靠人。但是人员维护的成本很高,目前传统渠道趋于萎缩,一个人负责80-120家小店,所得利润中,人员工资已经是大头,厂方会衡量保留该人的利益和裁掉员工的损失之间的平衡。显然不少公司选择了后者。
    2.品牌公司自行维护终端,其实没有尽到人员效率的最大化,一个人工作的8个小时中(如果销售还算兢兢业业,但是作为曾经骑着自行车卖过快消的人而言,基本不可能超过1年的人还如此认真),真正的店内时间非常少(与店老板沟通卖进,陈列执行,理货等),一般为工作时间的60%,大多时间是在途。这里绝对有机会节约社会劳动力,比如一个人做多个品牌,既然到了一家店,卖了口香糖,卖点方便面,再卖点可乐,等于多品牌的工作可以一个人做,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再说说渠道的通路有多长,厂家-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批发商-终端门店。这算是规范快消公司的管理了,通路算是比较短的。要知道每多一层渠道,就会剥掉一层利润,所以有的时候了解到一个产品的出厂价和零售价之间的差异时,大家不要诧异,你会发现中间可能没有一个人像你想象的那么赚钱,但是很多人赚了少部分的钱,所以我们买到的价格就高了。
    4.说说信息不对称,快消公司覆盖几万家门店,但是数据上报基本靠手工报表,现在很多SFA(销售拜访自动化)工作,但是要拿到准确,及时的终端数据是很难的,要考虑到拜访频率,数据真实性等等因数。
    京东新通路,是否能够解决上面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想想看。这样做谁是最大受益者,厂家?京东?终端?谁是受害者,经销商?众多基础销售人员?大家要何去何从,未来零售行业的洗牌是否真的要开始了,不是看谁的模式有多牛逼,而是看谁的执行力牛逼。(要去吃饭了,回来接着写。)

  8. 阿里京东涌入快消品分销
    龙军说电商2016-01-21 11:29:15京东城市平台阅读(136)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新年伊始,B2B领域新闻不断。继阿里巴巴B2B事业群宣布启动“城市合伙人”计划,刘强东在京东年会上透露2016年将推出由他亲自把关的“新通 路事业部”,跨过经销商,成为零售店的供货商。如此看来,电商大佬们在零售和企业采购领域玩够了,开始进军布局传统分销行业了。

      阿里巴巴推出的“城市合伙人”深入社区零售,提供货源、物流和金融等一系列服务,并为有志青年提供创业平台;京东强调跨过经销商和二批,利用其自建的京东物流直接将厂家的商品直接供货到终端零售店内。终端门店老板只需要在家里点开APP,就可以直接下单订货。

      其实,为社区零售便利店直供货源、提供物流和金融服务,行业早有先例。专注于互联网零售业的中国中小超市供应链社区电子商务平台——掌合天下,早在2013年布局,目前已经覆盖了27个省份,600多个城市。

      小编梳理了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巨头,和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掌合天下在布局区域和品类、物流金融增值服务和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差异:

    1、 布局区域和品类

      整体来说,阿里巴巴更倾向于一二线地区,而京东和掌合天下更多是在四到六线地区。在品类方面,三者大体相似,主要是快消日用品。

      阿里巴巴的“城市合伙人”主攻社区零售店,表明了对大城市的青睐。这与它的商品以进口货源、农村淘宝产品为主的定位相符。品类方面,主要是进口货品和农村特色农产品等日常快消品,暂不考虑IT数码等。

      京东的“新通路事业部”谈到要将品牌推广至四到六线区域,强调广大乡镇等相对封闭的地域。品类方面没有透露,不过在举例的时候谈到手机,应该是生活快消及IT数码等京东优势产品。

      掌合天下的目标群同样主要在四到六线区域,以便利店为主的中小型超市。提供快消、日用品零售,更多的倾向于推广、增值等服务,帮助小超市构建标准化,提高竞争力。

    2、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务

      B2B进入2.0阶段,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资讯,而是深入在线交易,致力于形成交易闭环。物流和金融是B2B企业布局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阿里巴巴借用菜鸟在一二线建立的仓储能力,整合供应商资源,组织本地化货源。而未来可能给供货商品打上“阿里巴巴”标志,引入扫码溯源,让消费者可以放心选购,解决后顾之忧。相信阿里巴巴对中小便利店数据的掌握情况同样有利于逐步推进金融服务支持。

      京东同样将发挥自身区域化分仓的价值,作为其服务的便利店的货源集散中心,有望APP下单后,第二天就能收到货。金融方面,京东拥有京东金融,近期更是获得10亿美金的A轮融资,或可为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掌合天下开发了物流系统,将各城市服务站纳入物流体系,吸收社会物流资源。金融领域,掌合天下与易宝支付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正式开展在线交易;还与建设银行、浙江网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提供贷款、信用卡等服务。

    3、 经营模式操作

      经营模式的不同,意味着合作方式和资源利用的不同。这三家的经营模式各不相同,而阿里巴巴和京东采取的是自己的一贯模式。

      阿里巴巴走的是开放合作模式,与品牌厂商合作,搭建开放平台,并不涉及商品。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厂商原有流通渠道和资源将商品直接配送至社区零售店内。

      京东是一贯的自营模式,此次应该依然选择自营。京东物流系统的效率,将影响到是否能差异化其他竞争对手。

      掌合天下是网上订货,供货商配送的模式。主要是为当地中小超市与供货商搭建桥梁,创造基于本地的新型商超供应链平台,高效的超市网上订货平台,重视服务。

    总结:

      如此看来,阿里巴巴和掌合天下虽然都叫“城市合伙人”,但其实掌合天下和京东的“新通路事业部”在品类和布局区域上相似度反而更高。

      那么,为什么号称“消灭经销商”的电商大佬们都开始布局线下,或许数据能告诉我们:2015年线上商品的零售总额在中国总消费占比的5%,虽然影响大,但是真正的市场仍然在线下。

      对于阿里巴巴和京东这样的巨头进入,掌合天下是如何看待的呢?掌合天下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利祥曾在接受托比网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这个市场太大,玩家越多越好。希望有更多的参与者,一起改造传统供应链结构,优化流通效率。

      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进入,对于传统零售经销商和现有平台而言,是否是狼来了,还值得商榷。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巨头进入后,改变现有零售分销渠道,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并最终令消费者受益,才是行业希望看到的。

      以上是“阿里京东涌入快消品分销 传统渠道四面楚歌”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百度百家,由龙商网(龙商网-中国电子商务门户)编辑收集整理发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转载请注明来源。如需查看更多电商头条干货信息请上龙商网。

发表回复